二轮复习诗歌鉴赏.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06630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复习诗歌鉴赏.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案11 鉴赏古诗的原点,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诗的地位,无人可比。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的风格,清新、俊逸。,(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什么样的思

2、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忆”为线索):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 杨冠卿 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注】杨冠卿:南宋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知广州,以事罢免。贾傅:贾谊,过秦论作者,曾被贬长沙,郁郁而终。,“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当天下百姓在沉重的剥削下喘息而未能复

3、苏之际,而贾生为百姓用笔上疏直陈民生艰苦“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贾谊的政论、文章留传千古。字字得体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了。,(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方面评价贾傅的?(4分)政治上,正视社会现实,奋笔直陈民生疾苦;文学上,表现写作才华,作品流传千古。,“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这两句似一语双关,既指贾谊被贬时“近长沙”的凄恻,也含作者此刻的行踪和内心感受。“秋将尽”的秋应“秋晚”,即作词的时令。,“长使英雄泪满襟”,为杜甫深切悼念“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的诸葛亮功高盖世的诗句。而其功业未就含恨而死的原因就在于“天意高难问”。“天意”,上天的旨意。后用以指帝王的旨意。而这里显

4、然是指汉文帝了。,(2)试赏析“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一句所蕴含的词人的情感。(3分)(2)同情贾谊的怀才不遇。抨击统治者的不用贤才;以此自况,抒发对被罢官的愤慨。,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重重苇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热官:指有权势的大官僚。苇箔(b):帐幔和帘子。关:门闩,前四句写边疆的士卒生活。十月的边疆,气候恶劣,守边的兵士,却衣裘单薄。押衣敕使迟迟不来,军士衣冷难睡,一旦有了敌情,将何以应付?诗的后四句描写京城大官的生活。长安是汉、唐旧都,往往代指京城,这里指

5、南宋都城临安。那些京城高官,日上三竿,依然重门深锁,在层层的暖帘和屏风之内,高卧未起。他们酒醉饭饱,怎知道屋外的寒冷!,(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1)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初冬边疆骤冷,战士衣寒难睡;后四句为第二层,写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2)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人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热官”,就是有权势的大宫,与军士的“冷”适成对比;戍卒的“夜长甲冷难睡”和贵人的“朱门日高未启”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比。(可以略去)既表现出他对战士们的同情,又表现出对达官贵人的不满,从而反映出自己的爱国思想。,水调歌头杨炎正

6、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无从施展。杨炎正与辛弃疾结为文字交,尝有唱和。这两首词都是心怀国家之忧,感叹报国无路的登临抒怀之作。,此词上片先写秋意后写登楼。深秋季节,满目荒寒,眼前是一片空阔的长江,只是黄叶翻飞,秋意瑟瑟,使作客异乡的人更增添了无限的愁思。“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词人是为了驱散“客意不胜秋”的忧愁

7、才呼酒登楼的。从多景楼的最高处倚栏四望,祖国的山河如此多娇,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江山图画”;“图画”之上又冠以“舒卷”二字,眼前的自然美景仿佛真地变成了一幅可舒可卷巧夺天工的图画。,“应答鱼龙悲啸”,将波涛汹涌之声想象为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不暇顾诗愁”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在当前国事日非的形势下已经无暇顾及,以下“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二句是向下片过渡的转折。从辞面上看写的是寒气袭人,侵入衣裘,其实是借此暗喻奸佞之徒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这三句直如兜头一瓢冷水,使满腔热血变为凛凛怀冰。纵然气贯长虹,怒发冲冠,也只好化作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去

8、兴叹而已。“可怜”“空白”二句是自抒神伤与壮志难酬的感叹。“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这三句又写出一腔悲愤:平生的肝胆意气,只能使自己更加消损憔悴,随着光阴的流逝而冉冉老去,难望有所作为。,江上的明月与没有心机的沙鸥可以做隐者的朋侣,让明月和沙鸥陪伴着自己了此生涯吧。(1)从全词来看,诗人“强呼斗酒发兴”的具体原因有哪些?(4分)(1)逢秋伤悲,客居异乡,山河破碎,报国无路。(每点1分,共4分),(2)“风露巧欺客”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拟人(或“比喻”,或“双关”)。(暗喻奸佞之徒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对山河破碎,奸佞

9、当道的深切忧虑;对报国无门,年华老去的悲慨和无奈;流露出寄情山水的归隐思想。(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4分),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1上人:和尚的尊称。2阑:栏杆。渺:高远,辽远。3偏:边。4阴沉画轴:诗人身处佛地,古木参天而暮色苍茫,眼前图景如一幅褪色的画。阴沉:黯淡。5 无事,什么都没有。,诗人站在孤山塔后寺西的端上人房,登临送目,诗人凭阑纵目时,思绪飞得很远、很远。画面在“望”中一幅幅依次展开。先是一幅“方外寺”:你看,在那阴森森的树林里隐隐约约藏着几所寺院,仿佛是

10、笼着一层轻纱的秋山古寺图;再是一幅“葑上田”。而一块块架田好象围棋盘,零零星星在水面上飘荡。,接下是一幅“空中鸟”:诗人举头瞻望天宇,只见寥廓秋空之中,偶尔飞过一只伶仃的小鸟。最后展开的是一幅在“墟里烟”:夕照之中,什么都没有,唯有袅袅寒烟末联便直抒这种倾慕心情:我迟迟逗留着,不舍得归去。今日之游,我愈加喜爱这块胜地了,因为,它与我的庐舍相近。等那雪花纷扬时,我要重来此地,观赏那银装素裹的世界。,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林间寺(古寺),葑上田(架田),独鸟,夕阳,寒烟。,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译

11、文】时光只知催人老。却不知,多情自古伤离别。在长亭中分别的情景让人离恨难消。借酒消愁愁更愁,酒醒春衫泪滴流。昨夜西风吹梧桐,月光惨淡又朦胧。好梦频频被惊醒,原来是,何处高楼雁叫声。,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多情自古伤离别”和“思君令人老”双重含义。“多情”二字,总摄全篇。三、四两句写词人感时光易逝,怅亲爱分离,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无法使自己暂时解脱。,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

12、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这一声哀厉的长鸣,是如此突如其来,使众响为之沉寂,万类为之失色。,(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条简答。因时光流逝而惊梦。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每点一分,四点就可),(2)这首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

13、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琅琊溪【宋】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2)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

14、内涵。,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译文秋天了,尽管天气转晴,但暮色迅速袭来。整个庭院,都笼罩在凄冷的感觉之中了。一个人在庭院里悄然站立许久,听到的只有寒夜里秋风吹过的声音。连南飞的大雁都早无踪影,再也听不到它们飞过高高的云层所发出的鸣声。,夜色深了,人们都已散去,周遭更加凄冷寂静。只有灯光将不眠人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寒夜将酒意驱除得一干二净。哎!这漫漫长夜,教人如何去消受呢?,(1)从上

15、、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1)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2)(5分)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点绛唇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

16、香雪。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国维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译文】知道相思是无用的,所以想要放弃相思,但是想放弃却无法做到,还是在梦中寻寻觅觅。醒来之后,梦中的楼台还若明若灭,隐约可见。而窗外的天色因为月亮皎洁而一片明亮,院中的丁香花也被照的一片雪白。,(1)解释“屏却”一词,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3分)答:(1)“屏却”意谓放弃、排遣。同第三句“抛掷”意思相近。前两句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意思对即可。释词1分,析前两句意思2分,共3分),(2)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妙境。(3分)(2)词人举目西窗,惟

17、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凉月”以“纷纷”形容,“丁香”以“雪”喻之,无理而妙绝。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1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2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3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4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5且教:还是让。6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

18、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1)第二句诗中“深藏”一词很形象,请作简要的赏析。(4分)(1)1:“深藏”既是客观景物的描写,写出了浓密翠绿的叶子遮盖下的几点海棠蓓蕾微红的情景(2分);2:又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体现海棠花珍惜春光、不轻易吐艳的意愿。(2分),(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6分)1:运用了反衬(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用桃李的争奇斗艳,反衬海棠的“惜芳轻吐”,(2分),(2)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给人怎样的哲理启示?(6分)咏物诗,托物言志(说理

19、)要从讲物实则讲人(理)的角度去进行提升。2:教育子女:要稳重行事,不要太早的炫耀,不要哗众取宠,浮躁轻狂。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要耐得住寂寞,加强内在积累,在适当的时候展露才华。,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惬:心满意足。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幽径:小路。何许:何处,哪里。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译文: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傍

20、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人家都在哪里?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1)简要分析此诗主旨。全诗描写鲁山山行的情景,表现了鲁山深秋山景的雄奇深幽,也表现了作者爱好大自然风光的情趣与山行的感受。,(2)简要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惬”字布局谋篇的?首联点明“野情惬”,统领全诗。中间两联都是写景物之美,表心中之惬。尾联以虚写实,更表现作者意外之惬。,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树杪(mio):树梢。橦(tng)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巴:古国名。芋

21、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这句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讼案。翻:翻然改变。先贤:已经去世的有才德的人。这里指汉景帝时蜀郡守。高眇瀛云:“末二句言文翁教化至今已衰,当更翻新以振起之,不敢倚先贤成绩而泰然无为也。此相勉之意。,【韵译】梓州一带千山万壑尽是大树参天,山连着山到处可听到悲鸣的杜鹃。山里昨晚不停地下了透夜的春雨,树梢淅淅沥沥活像泻着百道清泉。蜀汉妇女以橦花织成的布来纳税,巴郡农民常为农田之事发生讼案。但愿你重振文翁的精神办学教化,不可倚仗先贤的遗泽清静与偷闲。,(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在离别之际,对朋友的殷切期望之情,勉励友人在梓州创造业绩,超过先贤。,(2)这首诗

22、是唐人送别诗中的佳作,造意新奇。请简要概括诗意,并分析“新奇”之处。这首诗立意不在惜别,不写离愁别恨,而在劝勉。全诗无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格调高远,爽利明快。,夕次盱眙(x y)县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1.次:停泊。2.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3.舫:船。4.临:靠近。5.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6.“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7.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8.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9.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作品译文卸帆留

23、宿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舫停靠着孤零零的旅驿。大风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荡,太阳沉落大地的夜色苍黑。山昏城暗人们都回家安憩,月照芦洲雁群也落下栖息。夜晚孤独我不禁想起长安,听到岸上钟声我怎能入睡?,1)首联中与“夕次”的“次”相照应的词语有哪些?落帆,停舫;逗,临。,2)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的原因有哪些?作者漂泊异乡,景色凄凉(触景生情),孤独寂寞夜忆秦关。,3)全诗写景紧扣“夕”字,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4分)(1)首联“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颔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颈联“山郭暗”“芦洲白”写夜色降临之景;“人归”“雁下”意为随着夜色降,在外的人们回到家,高飞的大雁也停下休息。尾联“独夜”“听钟”“未眠”也处处点“夕”,处处写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