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09400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5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觧读,信息技术系 xxx,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术报告,一、题目解析,(一)背景文件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作的通知(教基200034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教基200035号),一、题目解析,(二)导引出三大目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施“校校通”工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题目解析,(三)“能力标准”是我国关于教师培训的第一个标准对象:中小学教师目标:教育技术能力形式:“标准”,一、题目解析,正在研制的有关教师的其它“标准”: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质量标准,(

2、四)“标准”是什么?,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就是准心、准则、要求、规范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能力标准”是用于教师培训和考核的目标化及前景化的要求“能力标准”不是单一的技能标准,(五)“能力标准”与“规程”的比较,中小学电化教育规程第三条:“中小学开展电化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逐步提高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各种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注重教学应用与研究。”第十二条:“学科教师要增强现代教育意识,学习并掌握电化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展电化教学;研究电教教材教法;总结电

3、化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五)“能力标准”与“规程”的比较,结论:后者是鼓励用、能用则用、不作统一要求。前者是在观念上、行为上、管理上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不是可用可不用,相反是必须要用,而且是要用好,用得符合规范和标准,并要通过专项的培训和考核进行认证。,(六)为什么用“教育技术”概念?,关于“教育技术”的一个行政法规式的解释: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标准”借鉴了美国、英国、日本的教育技术标准,也沿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教育技术概念,1.美国

4、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1998年:美国制定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 Connecting Curriculum and Technology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规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和行为规范标准,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独立思考、正确决策和生活自立等能力,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整个一生中的重要性。,(七)美国师生教育技术标准,技术操作与概念教师应对技术上的操作及其概念有充分的理解;规划并设计学习环境与学习经验。教师应依靠技术的支持来规划和设计有效的学习情境与学习经验;教学、学习和课程教师执行的课程计划要包括应用技术来促进教学最

5、优化的方法和策略;,2.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教师),二、项目背景,2004年9月,教育部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的意见(教师20044号)2004年12月,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正在草拟的文件名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特点:“能力标准”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时间:2003年4月开始,历时不到两年过程:经历了标准的体系框架及内容设计、征求意见、初稿研讨与修订、标准试验与进一步完善等四个阶段,二、项目背景,范围:由北师大、华南师大、西师大、中央电教馆等单位承担了标准的具体研究工作。共有40余名专家、学

6、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试验:在全国7个实验区,共100余所中小学进行了标准使用的试验,二、项目背景,完成教师教育技术全员培训任务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体系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机构论证制度形成丰富的、高质量的多种媒体教育技术培训资源,目 标,师范司项目办专家委员会网联认证中心考试中心制定标准培训课程资源论证实施考试,机 构,问题:2000年教育部提出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后,主要关注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校校通”,对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整合有关注,但缺乏实质性、长效性进展,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与产出问题比较突出。意图:树立“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周济)概念,从教师培

7、训、考试、论证着手,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技术能力)出发,稳扎稳打,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升级。,分 析,三、标准框架,(一)中小学教师人员划分及关系图示,标准的体系结构设计,教育技术标准的内容,顶天社会责任立地意识与态度全副武装知识与技能身手不凡应用与创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标准体系,关于能力素质维度的划分,我们则根据自己的调研情况及我国专家们的意见,将教育技术标准按照四个能力素质维度(“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来设计:“意识与态度”部分:用于规定相关人员对教育技术的认识、应用意识、反思意识和终身学习等方

8、面要求“知识与技能”部分:用于规定相关人员所应掌握的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与创新”部分:用于规定相关人员在应用教育技术的行为方式及如何寻求进一步的创新与提高“社会责任”部分:用于规定相关人员应如何保证学生或教师良好利用技术进行学习或教学等内容的要求,(二)四大板块-意识与态度,过程阶梯:重要性的认识应用意识评价与反思终身学习新目标:教育技术是一种教师应有的专业基础素质、教学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知识与技能,过程阶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新目标:教师应具有信息素质、信息加工、资源管理和评价能力,过程阶梯:(三类人员要求有异同)新目标:教学人员重视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教育技术的开发

9、研究及合作与交流能力;管理人员教育技术的正确决策、保障支持、评价机制及合作与交流;技术支持人员信息化学习环境的方案规划、应用管理、效能评估、与其它人员(执教者、管理者、学生、家长及专家)合作与交流,应用与创新,过程阶梯:公平利用有效应用安全(健康)使用规范行为新目标(三类人员要求有一定差异):相同强调教育技术(环境与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强调使用的安全性或健康性(执教者);强调教育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责任,不同类型教师的标准的内容,(教学人员版)适用对象为中小学普通教师,即一般学科教师。(管理人员版)适用对象为中小学从事教育与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版)适用对象为基础教育系统内从事技术

10、支持的各类人员,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校网络管理人员、电教人员、各级电化教育馆、各级教育信息中心等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支持的人员。,意识与态度,重要性认识(教育信息化、专业素质、教学过程)应用意识(整合课程、丰富资源、关注新技术)评价与反思(资源、过程、效果效率)终身学习(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实现专业发展),知识与技能-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掌握主要的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了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掌握绩效技术、管理和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教学人员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了解教学思想、理论

11、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的原理,知识与技能-基本技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一般方法掌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掌握课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法,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的技术掌握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的方法与技术掌握学习资源维护与管

12、理的方法掌握对教学媒体、学习资源的评价方法,教学人员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1)教学设计与实施(A)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B)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C)能为学生提供各种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D)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应用与创新,(2)教学支持与管理(A)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B)能在教学中对教习资源进行有效管理(C)能在教学中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管理(D)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应用与创新,(3)科

13、研与发展(A)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B)能针对学科教学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C)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身的业务能力,应用与创新,(4)合作与交流(A)能利用技术与学生就学习进行交流(B)能利用技术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交流(C)能利用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D)能利用技术与管理人员就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沟通(E)能利用技术与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与开发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F)能利用技术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与合作,应用与创新,1、公平利用:在资源利用上学生享有均等机会2、有效应用:使学生均能利用资源得到发

14、展3、健康使用:使学生正确使用资源4、规范行为:使学生懂得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社会责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相吻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相吻合。与现代科技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相吻合。,四大板块体现的现代教育观,(一)聚焦准确将教育技术的重心、重点对准中小学教师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并分别提出相同或相异的标准,以培训未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聚焦准确。(二)范围广阔从教育技术的意识到方法,过程到目标,课堂到课外,资源到利用,备课到应用,素养到沟通,学生到家长,设计到评估,范围广阔。,四、意义

15、解读,(三)目标前瞻教育技术概念的采用,摒弃了一些混乱的概念,有利于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目标前瞻。(四)承前启后能力标准充分关注了我国电化教育及当今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肯定了电教队伍的价值和效能,承前启后。(五)留有余地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发展空间较大,未知领域广阔,因此能力标准与所有的课程标准不一样,显得简洁而原则,留有余地。,四、意义解读,五、术语与定义,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在教育教学中,针对教学实际需求和条件,应用教育技术的方法和原则,通过有效选择和开发必要的资源,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方法和评价手段,可提高教育

16、、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进入信息时代,特别需要注重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五、术语与定义,教学系统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既可理解为由教师、教材设计者和课程专家及其他人开发编制的供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可以是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独立课程,甚至只涉及几小时的教学),也可理解为任何一个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机构和方法。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是教学设计的需要,便于考虑整体实施的步骤,考虑各部分的关系,对整体作评价和最优选择。,五、术语与定义,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又叫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

17、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五、术语与定义,信息信息是对事物属性及其动态的表征。在教育中包括表示教学内容的信息,描述师生特性的信息,反映教学过程动态的信息等。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和创造之后以符号形式储存在一定载体上,可供利用的全部信息,它由信息内容、符号、载体等要素构成。,五、术语与定义,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表示、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18、等。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指基于一定的目的,对信息进行收集、编码、存储、整理、分类、分析等系统化的操作。,五、术语与定义,教育信息教育信息是指反映教育/教学系统中诸要素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与系统动态的数据资料。信息化信息化是指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求人材的过程。,五、术语与定义,信息素养广义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素质,狭义的信息素养通常只指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对信息和信息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即对客观

19、事物中有价值信息的觉察、认识和力图加以利用的强烈愿望。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创造、传递、利用与评价的能力。,五、术语与定义,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在信息领域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准则,它是信息化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之一。信息道德的主要内容是: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尊重人、关心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信息传递、交流、开发利用等方面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同时实现自我。,五、术语与定义,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它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保密性就是对抗对手的被动攻击,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完整性就是对抗对手主动攻击,防止

20、信息被未经授权的篡改。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可以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可控性就是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五、术语与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通过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构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效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即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五、术语与定义,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下列内容:A.信息:主要指教学内容。例如:概念、规则、原理等;B.材料:信息的载体。例如:课本、录音带、CAI课件等;C.设备: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

21、。如:幻灯、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网络等;,五、术语与定义,D.人员:促进学习的人。如:专家、教师、小组、同伴等;E.场所:学习所处的物理环境。如:教室、图书馆等;F.资金:学习所需的费用。如:学费、培训费等。学习资源必须与具体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才能有现实的教学意义。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有效分析和设计是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作业与思考:对照标准,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还应该做什么?按照标准要求,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如何?如何评估?新一轮教育技术发展前景即将展现,我们从意识到行为做了什么准备?“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技术对“第一资源”有多大的助益?我们将怎样与教师对话?,谢谢大家光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