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09501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小学生感恩教育问题,感恩是什么中小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象缺乏感恩意识原因的剖析中小学如何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解读感恩,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2、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美国基督教节日。源于北美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该地居民于1621年获得丰收后,举行感谢上帝的庆祝活动。后经美国总统华盛顿.林肯等定为全国性节日。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举行。届时,教堂举行感恩礼拜,家庭也举行集会,通常共食火鸡,以纪念其祖先开发美洲新大陆时食用野火鸡的往事。很多人相信上帝,他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一颗感恩的心使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和色彩,从而创造出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因此,感恩节那天,人们都要举行各种欢庆活动,以感谢上帝赐予丰收之“恩”,正所谓“信仰使岁月处处动人,感恩的心点滴满怀,荣耀终归何处,只因它从何处而来。”,据有

3、关资料反映,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感恩意识淡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弱化,他们对父母要求多,替父母分忧少;对老师挑剔多,尊重理解少;考虑自己多,对同学关心少;对社会抱怨多,客观分析少。,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2012年11月14日,在南京街头发生了这样匪夷所思一幕,一名14岁少女小静当街连扇父亲十多个耳光,对父亲拳打脚踢,父亲没有还手也没有生气,令人痛心。据悉,女孩父母离异,父亲的过度“关爱”,让女孩深感失去自由,痛恨在心,出现大打出手的一幕。,对父母:大多数中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愿意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部分中小学生是家里的“太上皇”,稍不顺心就与父母吵架,只知道无限制地向父母索取

4、,却从不懂的关心父母;一些中学生盲目追风,挑吃捡穿,相互攀比,不懂得体贴父母的艰辛,甚至抱怨父母无能。,中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对老师:一些学生把美好的师生感情变成了简单的“商品关系”,认为老师付出劳动是应该的,不懂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有的认为老师的提问和惩罚都是故意刁难自己;部分学生在校园遇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课堂上更是无视老师的存在;不少学生把取得成绩全部归结为自己的努力,稍一退步就是老师的责任,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老师的工作。,对同学朋友: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多时候表现为自私自利,自我中心,好的经验和参考资料不与同学分享。只重索取,不求贡献;物化朋友之间的友谊,认为都是可以用金钱

5、来购买和衡量的;锱铢必较,不能宽容别人,甚至想找机会报复。,迷失自我:当今的中学生,处于这样一个新旧价值观更替的时代,他们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困惑;在当前教育体制的作用下,中学生的目标和理想就是中考和高考,沉重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无法正确看待生命,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意义,看不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所在,因而缺乏自信心和自主意识,有的经常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等,更有甚者遇到困难就想自杀。他们因缺乏信仰而担忧前途的渺茫,迷失在自我价值的泥潭中。,一个学生的生活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家庭、学校、社会。而这三者又是相互交叉的,这也就对学生形成了一个循环式的影响。感恩意识的缺失就要从这

6、三者中来寻找。,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感恩意识的缺失,家 庭 因 素,家庭教育的失衡是孩子感恩意识缺失的第一枚炸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这一步教育开始,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后续孩子成长的一系列连锁反应。,1.教育方式的错误 过分的关爱与照料助长了他们的依赖与自私心理,使他们变得任性,很少体谅父母谋生的艰辛,逐渐形成了权利意识强烈而义务感和责任感淡薄的心态。认为他人提供给自己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似乎也是很寻常的状态。这也源于家长现在普遍的一种心理,即是”只要孩子用心读书,我们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家 庭 因 素,2.教育重心的错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想法或许有些夸张,

7、但是这也是现在家庭教育中潜意识里所执行着的信条。在多数家长看来只要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好大学,家长再累也心甘情愿,这就相当于暗示了孩子们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一好遮百丑”,就可以不那么在意学习之外的品行等。,家 庭 因 素,3.家长的自身意识的不足 言传身教有的时候就是最好的老师,有的家长由于自身就没有感恩意识,就更不可能注重孩子这方面的教育,可能会“依样画葫芦”的在言语上教育孩子,但是其在行动上并不能给予孩子很好的榜样。再加上可能有的家长根本不注意与孩子的沟通,情感上的缺失就已经埋下了对他人漠视的心理种子。,家 庭 因 素,学 校 因 素,1.教育的功利性升学压力之下,分数似乎成为了一切。学校给予

8、学生的更多的只是知识的灌输,或者可以说连知识都没有真正的灌输,因为不管是师生还是家长所关注的无非是那几场考试,那几张试卷的分数。孩子们得到的再也不是终生受益的知识财富。感恩教育早已被忽略。“五育并举、道德为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教育似乎需要的仅仅是“金榜题名”罢了。,2.思想教育的纸上谈兵与华而不实 现学校的思想教育似乎仅仅就是学校内开设的那一门思想品德课,花哨一点儿的便是偶尔拉着学生去敬老院看望看望老人,或者是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学 校 因 素,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的作文。而更多的时候,学生只是埋头读书,冷漠的对待他人,甚至于不懂得基本的礼貌,更遑论怀揣感恩之心。,社 会 因 素,1.功利无

9、处不在 中小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孩子们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今社会崇尚科技第一、技术至上,社会之中物的原则代替了人的原则,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法则让位于物质对等交换法则。施恩与回报成为了一对必须的交换物质,施恩方希望得到对等的回报,被施恩的一方则为此背负上承重的枷锁。此种情形之下,“忘恩负义”之人逐渐增多。如此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引发了孩子们不愿感恩的心理。,2.社会舆论引导的缺失 实际上,现在的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便开始通过网络、电视、书籍接触着社会。社会传媒方式很多,报纸、杂志、广播、影视。但涉及到感恩主题的却很少,即使有似乎也不为年轻一代所知。

10、像时下流行过的许多电视剧,似乎大家更多提炼出的都是一些让人啼笑皆非或者对社会现象更为淡漠麻木的荒诞之理。再有就是,八卦的盛行,看热闹心理的泛滥,使得舆论更多的传递的是一些诸如子女不赡养父母的闹剧。,社 会 因 素,学会感恩就会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让学生学会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生命,看待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并以此增强学生的报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激发他们奋发进取、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感恩,小学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案,感恩老师:(1)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

11、动,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2)开展“我对老师说句感谢”活动,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3)送给老师一句问候、一张自制的贺卡。(4)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感恩同学:(1)开展“送给同学一句鼓励话”、“我为同学做件事”的活动。(2)开展“手拉手共同进步”的征文演讲活动。(3)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4)回忆对自己帮助较大、恩情较大的一名同学,然后把他们对自己的帮助和恩情,通过电话或信件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感恩祖国:(1)收集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有关文字、图片资料,了解大

12、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2)以“感谢祖国”为题,开展征文活动,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3)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4)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感恩父母:(1)主动给父母送礼物、送贺卡;(2)主动拥抱父母,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3)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洗碗,叠被、拖地;(4)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1.创设情境让学生知恩 知恩是感恩的基础。要使学生养成一颗感恩的心,首先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直接地感知社会和周围的人对他的付出。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有“珍爱我们的生命”

13、“相亲相爱一家人”这样的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母亲生育他的艰辛,以及父母在抚养其成人的十几年的无私付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学内容,创设知恩情境,如学生播放教学短片:剖腹产DV,让学生在活生生、血淋淋的录像中感受母爱的伟大。,如何进行感恩教育,2.教会学生善于表达感激 我们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后,除了要心存感激之外,还要用语言表达出对他人的感激,对他人的行为表示肯定和赞扬,激励他人以后更加乐于付出。学会表达感恩首先要从说“谢谢”开始,“谢谢”是一个充满温暖的词语,每天心怀感恩地说“谢谢”,不仅是积极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也是别人能感到感恩行为带给自己和他人的快乐。我们要在平时的言行中主动

14、践行“感恩”,真诚说出“谢谢”,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3.开展校园主题文化节 学校要以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节为平台,生动演绎感恩教育。中国有很多传统的文化节日,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春节等,我们可以以此为中心举行一系列的孝心教育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出好一期“百善孝为先”的主题专刊黑板报,开好一次以“孝心”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开展为老人“送温暖、献爱心、添欢乐”的服务活动等。,4.组织爱心援助活动“爱心工程”作为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团结学生、凝聚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途径。爱心援助工程实施的过程,不仅促使对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的过程,也是学生奉献爱心、体验自身价值的过程。学校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开展类似于“情系大别山,爱心献老区”“尊老助残尽义务,奉献爱心在社区”“尽我所能,援助四川”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5.鼓励感恩教育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感恩活动中,指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调查,撰写简单的论文,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各种公益活动献计献策,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感谢大家的听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