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工具书-书目题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0971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6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工具书-书目题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文工具书-书目题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文工具书-书目题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文工具书-书目题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文工具书-书目题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工具书-书目题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工具书-书目题录.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书目 题录,第五章,第一节 书 目,一、书目的定义与特点我们所说的书目,是图书和报刊书目的简称。它著录和揭示一批相关的书刊文献,按一定的次序编排,是一种登记、报道和宣传图书期刊的检索工具。,书目又叫目录。目指书名或篇名,录是对书名和篇名的说明和编次。把书名或篇名连同他们的说明(按或提要)编在一起叫目录。目录又称“群书的描写”。,目录包括卡片式和书本式两种。卡片又称作目录,只有把它们编成书才称作书目。书目属二次文献,一方面它把文献的特征著录下来,形成一条条文献检索并将其体系化;另一方面,它能够提供一定的检索手段,从中检索出所需文献的线索。其特征表现在:,1.对收录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

2、,前者如名称、作者、出版地等,后者则指有关文献内容的摘要,述评。2.能够提供多种检索标识和途径,如分类、主题、著者,以及文章序号等。,3.有相对完备的检索体系。读者通过它可以省去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时间,较快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而不至于被图书的海洋所淹没。,一部完整的书目,其编排体例一般由前言、目次、正文(包括款目和提要)、辅助资料等部分组成。前言亦称序言、引言、凡例、说明等,主要阐述书目的编制目的、读者范围、性质功用、收录范围、编排方法和检索途径等。,二、书目的类型(一)书目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书目有不同的类型。1.按著录方式来分有两种:一是登记式书目,即只记载书籍名称、著者、卷数或册

3、数、出版者、出版时间等项目;另一种是附有解题或提要,除前者所记录的项目外,还扼要的介绍书的内容和作者生平。,详细的提要还包括版本的考证、流传情况、存佚完缺以及对书内容的评说等(后一种主要是指古代书目)。,2.按时代划分可分为古代书目和现代书目。(1)古代书目的类型:古代书目又可分为官修书目、私藏书目。,古代官修书目:如四库全书总目是清乾隆时期集中了大批人力耗时十年篆修成的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书目。四库全书收入古籍3461种,7930卷。可以说是集我国封建书籍文化之大成。但因这部书卷帙浩大,又无刻本,所以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来了解这部书的。,古代私藏书目:宋代以后,印刷术日益发达,私人

4、刻书蔚然成风。因此,开始出现了私人藏书目录。明清以来,私人藏书家日益增多,历代流传下来的私人藏书目不下百种之多。最有名的有宋代郡斋读书志(南宋晁公武),还有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2)现代书目的类型:按照编制的目的可以分为登记书目、通报书目、推荐书目、书目之书目。按书目著录文献的内容范围可分为综合书目、专题书目、地方文献书目、个人著述书目。,按书目揭示文献收藏范围情况可分为馆藏目录和联合目录(报道全国某一地区或某一系统若干个图书馆所藏书目,主要是注明、提供某些书的收藏单位),(二)书目的功能我们要研究某一问题或某一个人,首先要知道该读些什么书,这就要去查书目了。目录,历来被公认为读书治学的门

5、径。鲁迅先生曾把阅读书目看成是“治学之道”。这“道”,就是治学的门径。,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陈垣1961年5月在和北京师大历史系应届毕业生座谈时,就自己经验提出:一是从目录学入手,可以知道各书的大概情况,这就是涉猎,有大批的书可以不求甚解。二是要专门读通一些书,这就是专精,要求甚解。,陈垣(18801971),他说:“经部如论、孟,史部如史、汉,子部如庄、荀,集部如柳、韩,清代史学家书如日知录十驾斋养新录等,必须有几部是自己全部过目、常翻常阅的书。”又说:“懂得目录学,则对中国历史书籍,大体上能心中有数。目录学就是历史书籍的介绍,它使我们大概知道有什么书,也就是使我们知道究竟都有什么文化遗产

6、,看看祖遗的历史著述仓库里有什么存货,要调查研究一下。如果连遗产都有什么全不知道,怎能批判?怎么能继承呢?,目录学就好象一个帐本,打开帐本,前人留给我们的著作概况可以了然。古人有什么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到深入钻研时,才能有门径,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也就可以较容易地找到了。经常翻翻目录书,一来在历史书籍的领域中,可以扩大视野,二来因为书目熟,用起来得心应手,非常方便,可以比较充分地掌握前人研究成果,对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都会有帮助。”,学习历史如此,学习语言文学也是如此。著名文学家郑振铎在为孔另境辑录的中国小说史料的序中说:“版本目录的研究,虽不就是学问的本身,却是弄学问的门径。,陈垣(1898

7、1958),未有升堂入室而不由门循径者。也未有研究某种学问而不明了关于某种学问的书籍之目录版本的。而于初学者,这种目录版本尤为导路之南针,照迷的明灯。有了一部良好的关于某种学问的书籍目录,可以省掉许多人的暗中摸索之苦。我们都是经过了摸索的境界,吃尽了苦的,故对于版本目录的编著者,往往是抱着很大的敬意的。”,书目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1.指导读书门径。清代学者王鸣盛曾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之事,必从此间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这说明书目对读书治学有着重要作用。,2.指导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就是创新,最忌讳的就是重复,因此,

8、首先必须对前人研究成果有所了解。一个研究领域有哪些成果,有哪些空白和薄弱之处。著名学者陈垣说过:书目就好比一个帐本,打开这个帐本,前人成果就一目了然了。,3.可以了解学术源流。我国古典书目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历代书目中具有这种内容的大小序或解题,具有学术史的性质。它们指明了学术的源流。如汉书艺文志“诗”类的小序是这样写的:,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纯取周诗,上采殷,下取鲁,凡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或

9、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与不得已,鲁最为近之。三家皆列于学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而河间献王好之,未得立。,这无疑是诗经研究的历史概述。它讲了诗歌创作的动因,古代的采诗官,孔子编辑诗经,秦火后能保全的原因,以及诗经的流传等。,4.可以了解书籍的存亡流变。我国古籍历经厄运:统治者的暴力禁毁。历次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水火虫蛀等自然灾害。这使古代典籍大量散佚。我们现在要了解古籍的存亡情况,就得靠过去官私书目的著录了。,5.为考辨古籍提供依据。书目所著录的图书报刊,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个不同时代的学术水平和文化水平。利用古代书目,可以可以考辨古籍的真伪。,6.准确揭示图书的内容和版本,能起到宣

10、传图书、指导阅读的作用。解题书目、版本书目、推荐书目和查索书目等,都能比较准确地揭示图书的内容和版本,并且评价图书的优劣,是一定时期宣传图书、知道阅读的工具。,7.能准确反映图书、报刊的馆藏情况,方便读者查阅书刊资料。联合书目、馆藏书目是反映图书、报刊资料和馆藏情况的工具,为查阅书刊资料和馆际互借、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三、书目简介书目很多,我们简要介绍几种:,汉书艺文志 一卷,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1955年商务印书馆印本。它原为汉书的第三十卷,析出单行,是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删补而成。,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目录学文献。内容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略,共收书596家。每略有

11、总序,每类之后有小序,对先秦学术思想的渊源和流变作了简明的叙述。许多书名下班固加有小注。其注大致采用刘向、刘歆旧文,参以己意,加以简略的解释。如:,屈原赋二十五篇。楚怀王大夫,有列传。唐勒赋四篇。楚人。宋玉赋十六篇。楚人,与唐勒并时,在屈原后也。赵幽王赋一篇。庄夫子赋二十四篇。名忌,吴人。贾谊赋七篇。枚乗赋九篇。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羣臣赋四十四篇。太常蓼侯孔臧赋二十篇。阳丘侯刘隁赋十九篇。吾丘寿王赋十五篇。蔡甲赋一篇。上所自造赋二篇。倪宽赋二篇。,光禄大夫张子侨赋三篇。与王褒同时也。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刘向赋三十三篇。王褒赋十六篇。右赋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商务印书馆

12、单行本把清代姚振宗的汉书艺文志拾补作为附录编入。这样,自先秦至汉代中叶的古代书目,大致都包括在该书中了。书后附有四角号码编排的书名、人名索引,查检很方便。汉书艺文志详细注本有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陈国庆编,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汉书艺文志讲疏,顾实讲疏,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均可参考。,隋书经籍志 四卷,唐魏征撰,1955年商务印书馆印本。隋书经籍志原为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诏修梁、陈、齐、周、隋的五代史志而作,其后并入隋书。,经籍志为魏征所撰。它收录了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书目所载当时还存在的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排列,计40类,合存、亡书共6520部,而其中佛道两类,只有各类总数,未

13、一一列名。亡佚的书目,用加注的方式依类附入。各部类的后面,仿照汉书艺文志的体例,附有大序、小序,简述学术源流及其演变。我们今天能知道唐以前的古籍及其流变情况,主要靠的就是这本书。如:,穆天子传六卷(汲冢书。郭璞注)汉献帝起居注五卷晋泰始起居注二十卷(李轨撰)晋咸宁起居注十卷(李轨撰)晋泰康起居注二十一卷(李轨撰)晋元康起居注一卷(梁有永平、元康、永宁、起居注六卷,又有惠帝起居注二卷,永嘉、建兴起居注十三卷,亡),晋建武、大兴、永昌起居注九卷(梁有二十卷)晋元康起居注一卷晋咸和起居注十六卷(李轨撰)晋咸康起居注二十二卷晋建元起居注四卷晋永和起居注十七卷(梁有二十四卷)晋升平起居注十卷晋隆和、兴宁

14、起居注五卷晋咸安起居注三卷,晋泰和起居注六卷(梁十卷)晋宁康起居注六卷晋泰元起居注二十五卷(梁五十四卷)晋隆安起居注十卷晋元兴起居注九卷晋义熙起居注十七卷(梁三十四卷)晋元熙起居注二卷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宋北徐州主簿刘道会撰。梁有三百二十二卷),流别起居注三十七卷(梁有晋宋起居注钞五十一卷,晋宋先朝起居注二十卷,亡)宋永初起居注十卷宋景平起居注三卷宋元嘉起居注五十五卷(梁六十卷)宋孝建起居注十二卷宋大明起居注十五卷(梁三十四卷,又有景和起居注四卷,明帝在蕃注三卷,亡),宋泰始起居注十九卷(梁二十三卷)宋泰豫起居注四卷(梁有宋元徽起居注二十卷,升明起居注六卷,亡)齐永明起居注二十五卷(梁有三十

15、四卷,又有建元起居注十二卷,隆昌、延兴、建武起居注四卷,中兴起居注四卷,亡)梁大同起居注十卷后魏起居注三百三十六卷陈永定起居注八卷陈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陈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陈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陈至德起居注四卷后周太祖号令三卷隋开皇起居注六十卷南燕起居注一卷右四十四部,一千一百八十九卷。,起居注者,录纪人君言行动止之事。春秋传曰:“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周官:内史掌王之命,遂书其副而藏之,是其职也。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后汉明德马后撰明帝起居注,然则汉时起居,似在宫中,为女史之职。然皆零落,不可复知。,今之存者,有汉献帝及晋代已来起居注,皆近侍之臣所录。晋时,又得汲冢书,有穆天子传,体

16、制与今起居正同,盖周时内史所记王命之副也。近代已来,别有其职,事在百官志。今依其先后,编而次之。其伪国起居,唯南燕一卷,不可别出,附之于此。,隋书经籍志商务印书馆本节录清代张鹏一的隋书经籍志补作为附录。书末也有四角号码编排的书名、人名索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二百卷。清永瑢、纪昀等编修,1965年中华书局新印本。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是一部大丛书。编修这部书的目的,一是为了标榜清廷的“稽古右文”,,二是为了“寓禁于征”。故在编修时,征集了大量图书。这些征集的图书目录,现在可参见四库采进书目(吴慰祖校订,196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它收书2万多种。而四库全书选取了3000多种,每种书都写有

17、一篇提要,称“著录书”。另有6000多种没有收进四库全书,也编写了提要,成为“存目书”。,这些提要集录在一起,就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包括作者、内容、版本沿革及简要评论等。今以世说新语提要为例,照录如下:,世说新语三卷(内府藏本)宋临川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义庆事迹具宋书。孝标名峻,以字行,事迹具梁书。黄伯思东观馀论谓世说之名肇於刘向,其书已亡,故义庆所集名世说新书。段成式酉阳杂俎引王敦澡豆事,尚作世说新书可证,不知何人改为新语,盖近世所传。然相沿已久,不能复正矣。所记分三十八门,上起後汉,下迄东晋,皆轶事琐语,足为谈助。,唐艺文志称刘义庆世说八卷,刘孝标续十卷,崇文总目

18、惟载十卷。晁公武谓当是孝标续义庆元本八卷,通成十卷。又谓家有详略二本,迥不相同。今其本皆不传。惟陈振孙书录解题作三卷,与今本合。其每卷析为上下,则世传陆游所刊本已然,盖即旧本。至振孙载汪藻所云叙录二卷,首为考异,继列人物世谱,姓字异同,末记所引书目者,则佚之久矣。自明以来,世俗所行凡二本,一为王世贞所刊,注文多所删节,殊乖其旧;,一为袁褧所刊,盖即从陆本翻雕者,虽板巳刓敝,然犹属完书。义庆所述,刘知几史通深以为讥,然义庆本小说家言,而知几绳之以史法,拟不於伦,未为通论。孝标所注,特为典赡,高似孙纬略亟推之,其纠正义庆之纰缪,尤为精核。所引诸书,今已佚其十之九,惟赖是注以传,故与裴松之三国志注、

19、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同为考证家所引据焉。,总目按经史子集四部44类67个子目分类编排,类目如下:经部10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训诂、字书、韵书)。,史部15类: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诏令、奏议)、传记类(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职官类(官制、官箴)、政书类(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书目类(经籍、金石)、史评类。,子部14类: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

20、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推步、算书)、术数类(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艺术类(书画、琴谱、篆刻、杂技)、谱录类(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杂家类(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类书类、小说家类(杂事、异闻、琐语)、释家类、道家类。,集部5类:楚辞类、别集类(汉至五代,北宋建隆至靖康,南宋建炎至德祐,金至元,明洪武至崇祯,国朝)、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词集、词选、词话、词情词韵、南北曲)。,总目每部有总序,每类有小序,概括本部、类的内容,指明源流。所收四部书极为广泛,计收正式入库书3461种,存目书6793种(据中华书局版“出版说明”统计),我国重要的古籍

21、它差不多都收录并论及了。它又是一部解题式书目的代表作,是一部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重要工具书。当然,它的评述立场是封建正统思想的,这是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的。,使用该书,可用中华书局新印本,它有四角号码编排的书名和著者索引,很方便。另外,上海大东书局本有人名索引,1933年商务印书馆本附有四角号码人名、书名索引。,郡斋读书志 南宋晁公武撰,全名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传世有两种版本,内容互有不同。一为四卷,初刻于袁州,通称“袁本”;一为二十卷,初刻于衢州,通称“衢本”;清末王先谦合校二本为,一。光绪十年(1884)长沙王氏刊本,1987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孙猛校证本。该书为

22、我国最早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书目。它分经史子集四部40多类。袁本收书1468部,衢本收书1461部。其所著录的许多书已经亡佚,赖该书可考见大概。,直斋书录解题 二十二卷,南宋陈振孙撰,清刻本,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丛书集成本,1987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小蛮、顾美华点校本。,振孙号直斋,故以名书。它著录了历代典籍3039种,51180卷。每书分别写有提要,考订其内容得失。原书已失传,现通行的二十二卷本是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它是宋代有名的的提要书目,从中可以见到许多失传古籍的概要。,书目答问 五卷,清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1963年中华书局版,1981年二次印本,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

23、社出版瞿凤起校点本。,书目答问一书,是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因诸生不知“应读何书”及“书以何本为善”而为其开列的学习经史词章考据诸学指示门径的导读目录(一说系张委托缪荃孙代撰)。此书共收图书2200余种,分经、史、子、集、丛书五部,每类再以书籍的时代先后排列。,每书皆注明作者、版本、卷数异同,并为指引初学者选读,择要略加按语。收录者多为重要书籍,所选版本亦从当时习见者中取其不缺少误者为主,而不追求所谓的宋椠元刊。书后附有别录及清代著述诸家姓名略。别录与正文相配合,由浅及深,渐识途径;清代著述家姓名略则列举了诸位知名学者的姓名籍贯,从中也可窥见清代学术的渊源流别。,范希曾又对书目答问作了补充和丰富。

24、如陶集收录了两家,其一是陶渊明文集十卷,其二是陶靖节诗注四卷。今举后者如下:陶靖节诗注四卷。宋汤汉注。拜经楼校本。补会稽章寿康仿拜经楼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影印宋本。陶诗注家颇众,汤注最先。,所加按语有对各本加以比较和评论。如郝懿行尔雅义疏下说:“郝胜于邵。”这是指郝的义疏胜过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又如冯浩玉溪生诗详注下说:“胜于朱鹤龄、姚培谦注本”等。有的按语是介绍书籍内容的,如苕溪渔隐丛话下注“此书采北宋诗话略备”等。这是有启发、参考作用的。,范希曾的补正纠正了书目答问的一些错误,补充了版本,补收了一些和原书性质相近的书(绝大部分是后出书籍),收至1930年。这本书经范希曾补正后仍有遗漏,如上

25、引陶诗未收陶澍集注本靖节先生集等。同时,它排斥戏曲、通俗小说等重要作品。这些,我们都应注意。,民国时期图书总目 北京图书馆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开始出版,计划共20册。该书采用有书即录的原则,收录了1919年到1949年9月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近10万种,并反映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重庆图书馆对这些图书的收藏情况,同时补充了其他馆的馆藏,基本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出版的中文图书概括。,该书目按学科分册出版,每个学科为一单元,线装的图书未收录在内,每册后附有音序和书名索引。每种书著录的内容包括流水号、书名、著者、出版、形态、丛书、提要附注和馆藏标记8个项目。该书参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采取科

26、学分类。,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这是北京图书馆善本部藏书书目,版本极其珍贵。根据此书目可以细查北京图书馆珍本情况。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全书共8卷,主要收录建国后十年中新入藏的善本书,兼收1937年至1948年间陆续出版和入藏的善本书,共收11348种,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19491986)中国版本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该书目收录内部发行的图书,包括1974年以前全国总书目未曾收录的“只限国内发行”的图书,共18301种,其中初版17754种,改版(不含重版)547种,全书由分类书目、少数民族文字图书书目、盲文书籍书目及书名索引组成。书目按中国图书馆图

27、书分类法分类编排。,第一节 题 录,一、题录的著录对象“题录”(Title)是指文献的基本信息,也称为目录。它通常是对单编文献外表特种的揭示和报道,即以一个内容中独立的文献单元(如一本图书、一种期刊、一份报纸、一个会议纪要、一本集子中的一篇文章)为著录的基本单元,即通常以“篇”报道,而书目一般是按“种”或“件”为单位报道。,题录著录项目比较简单,一般有题名、作者、关键词、作者机构、文献来源、摘要等。题录的特点是收录范围广、报道速度块、揭示文献内容比较浅显。因此,题录只能作为临时过渡性检索工具,文章一出版,它的作用立即被文摘所吸纳和替代。题录常常不被人们列为检索工具书。但从信息检索功能看,它比书

28、目更深一层,更细一些。,二、题录的种类由于编制技术不同,大致有以下 4种类型:最新期刊目次页汇编,如美国费城情报科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最新目次;期刊论文题录,如美国化学题录;分类型题录,如全苏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印的信号通报;索引刊物,如美国医学索引。,三、题录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题录著录项目主要包括题名、著者、文献来源、文种、附表及参考文献等项。期刊论文著录格式如下:,1005-0004-13;“六经皆文”与周代经典文本的诗学解读;傅道彬;文学遗产;2010(5);4-16。这其中:题录号;文章题目;著者;刊名;年卷(期);期刊所在的页码。,四、题录的特点与作用题录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篇”和“全”。所谓“篇”是指著录的文献是单篇。所谓“全”是指尽可能多地收录世界范围内最新发表的有关文献,不管收编单位是否实有。与文摘相比,题录还具有“简”、“快”的特点,即它的文体比文摘短,报道速度快。题录的作用是用来检索有关最新信息。,复习与思考,1.书目的定义、特点、类型与功能;2.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书目答问等的内容与特点;3.题录、题录的种类与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