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1111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主讲人:程柳青,中医学术优势,理论优势:医学模式的转变治疗优势:整体调节,三因制宜等方药优势:养生保健优势:“药食同源”,(一)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1.道地药材:即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如:四川的黄连,东北的人参,江苏的薄荷等。2.中药的采收(二)炮制“炮炙”雷公炮炙论 炮制的目的1.清洁药物,利于贮藏,保证净度 如防风去掉芦头2.减低毒性,保证安全 如巴豆去油、醋抄甘遂3.改变性能,增强疗效 如酒制地黄4.矫正异味,便于服用 酒制乌蛸蛇,第一节 中药学基本知识一 中药的产地、采收和炮制,炮制方法,1.修治:纯

2、净、粉碎、切制三种2.水制:如洗、淋、泡等3.火制:如炒、炙、烫、煅、煨4.水火共制:如煮、蒸、淬、潬5.其他制法:如制霜、发酵、发芽,二.中药药性理论,(一)四气五味,1.四气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平性药药物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缓和,仍有偏温、偏凉的差别,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四气的确定,四气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发生的反应概括的,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1)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发热口渴、咽痛“热者寒之”、“疗热以寒药”2)减轻或消除寒证

3、的药物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腹中冷痛、脉沉迟“寒者热之”、“疗寒以热药”,四气误用,寒证用寒凉药如釜底抽薪/雪上加霜热证用温热药如火上浇油病重药轻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如隔靴搔痒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如扬汤止沸病轻药重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反伤其阳,2.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药味不同,作用不同;药味相同,作用相近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1)辛,1)能散发散 如麻黄、薄荷治疗表证(发散解表)2)能行行气、行血 如木香行气治疗气滞,川芎活血治疗血瘀(2)甘1)补益如人参、熟地治疗虚证2)和中如甘草调和方中药物的药性3)缓急如甘草治疗痉挛疼痛(缓急止痛,(3)酸,能

4、收,能涩(收敛、固涩)如五味子治疗出虚汗(敛汗)山茱萸、金樱子治疗遗精(涩精、固精)乌梅、五倍子治疗泄泻(止泻),(4)苦,1)能泄 如大黄治疗热结便秘(泻热通便);杏仁治疗肺气上逆的喘咳(降肺气止咳平喘);黄连治疗热盛心烦(清热泄火)2)能燥如苍术治疗湿证(燥湿)3)能坚阴如黄柏、知母清湿热、泻火存阴(坚阴),(5)咸,1)软坚散结如瓦楞子、牡蛎治疗瘰疬痰核(淋巴结结核、皮下脂肪瘤)、痞块(泛指腹内肿块)2)泻下如芒硝治疗便秘(泻下通便),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药性根据实际疗效确定、归纳药味药物的真实滋味、实际性能 气味结合气味不同,作用各异气同味异苦寒、辛寒味同气异甘寒、甘温,(三)归经,

5、药物对于机体各部位治疗作用的选择性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引经药太阳经头痛头项痛羌活少阳经头痛头侧痛柴胡阳明经头痛前额痛白芷厥阴经头痛头顶痛吴茱萸,(二)升降浮沉,指药物对疾病治疗作用中的趋向性1.与病位病势的关系1)病位在上在表宜用升浮“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2)病位在下在内宜用沉降“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3)病势上逆宜降不宜升4)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2.与药物气味质地轻重的关系,辛甘、温热升浮,酸苦咸寒凉沉降质地轻升浮“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质地重沉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3.与炮制、配伍的关系酒炒升,盐炒下行姜汁炒散,醋炒收敛少数

6、升浮药配多数沉降药,随之下降少数沉降药配多数升浮药,随之上升,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相结合,同归一经(肺经),其气不同紫苏温发散风寒(风寒表证)薄荷凉疏散风热(风热表证)干姜热温肺化饮(肺寒)黄芩寒清热泻火(肺热),同归肺经,升降浮沉不同麻黄、桔梗升浮宣肺杏仁、苏子沉降降气止咳平喘一药归数经龙眼肉心经心悸失眠健忘 脾经食少体倦、腹胀便溏山药归脾、肺、肾经知母归肺、胃、肾经,(四)毒性,中药安全,低毒中毒原因、途径1.对毒性认识不足2.过量或长期用药“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3.误食误用4.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5.配伍不当附子兼饮酒朱砂与碘、溴化物

7、同用医源性肠炎6.药不对证“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7.制剂不当、煎服方法不当8.轻信或迷信单方、验方、秘方,9.有意或盲目滥用(X)鱼胆可以“清肝明目”“去火”10.体质因素苦楝皮4-6g,体弱女子4g中毒过敏体质者,如哮喘、荨麻疹11.乳母用药乳母用雷公藤哺乳患儿出现毒副反应12.外用中药使用不当,三、中药的应用,(一)配伍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选择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用药的”七情”1.单行用单味药治病清金散(黄芩)、独参汤,2.相须两种以上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增强疗效如石膏知母,清热泻火 大黄芒硝,攻下泻热3相使 以一种药物为主

8、,一种药物为辅,提高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利水健脾的茯苓 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生南星畏生姜5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杀生半夏、生南星相畏、相杀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说法,6相恶,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可使另一药物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7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1)相须、相使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2)相畏、相杀互相拮抗,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3)相恶、相反互相削弱,抵消原有功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二)禁忌,

9、1.配伍禁忌(1)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乌头、附子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党参、细辛、白芍、赤芍张仲景 甘遂半夏汤(甘遂,半夏,芍药,甘草),(2)十九畏,硫黄畏朴硝(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乌头畏犀角,牙硝(芒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狼毒瑞香科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月腺大戟的根,逐水祛痰,破积杀虫密陀僧方铅矿石(氧化铅)杀虫,消肿,镇心治惊,2、妊娠禁忌,禁用药:巴豆、牵牛子、斑蝥、水蛭、虻虫、麝香、三棱、莪术、大戟、芫花、甘遂、

10、商陆、水银、轻粉、雄黄等慎用药:活血化瘀、行气破滞、辛热滑利等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大黄、附子、枳实、干姜、肉桂、天南星、牛膝等,3、服药禁忌,“忌口”人参、地黄、首乌、党参、黄芪等忌萝卜;丹参、茯苓忌食醋;薄荷忌鳖肉;,(四)具体使用,1.煎药法发散药及芳香性药物避免久煎,“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补益药物宜文火久煎贝壳、甲壳、化石及矿物药宜久煎煎药用水:最好是沸腾过后冷却下来的凉开水。,(三)剂量,特殊煎药方法,先煎:龙骨、牡蛎、石膏、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珍珠母、羚羊角、鳖甲、龟板包煎:旋覆花、车前子、海金砂另煎:人参、西洋参、藏红花,后下:薄荷、钩藤、藿香、佩兰、小

11、茴香、砂仁、豆蔻、肉桂烊化: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冲服:朱砂、琥珀、芒硝、三七、竹沥、姜汁泡服:番泻叶、胖大海,2.服药法,每天一剂,分2-3次服饭前或饭后服药,略有间隔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第二节 方 剂学基本知识,“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一、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一)组方原则“君、臣、佐、使”“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君药主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辅药,辅助君药加强疗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辅佐)消除或缓解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佐制)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群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相反相成”,4)使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病在肝引药入肝病在上轻清上扬,引药上行调和药,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