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拆装能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12997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拆装能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发动机拆装能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发动机拆装能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发动机拆装能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发动机拆装能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拆装能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拆装能动.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5月,发动机结构认知(拆装),一、关于发动机结构认知(拆装),目的为“内燃机学”主干课程学习做铺垫为以后从业发动机领域做准备主要内容发动机及其主体结构拆装与测量 发动机供给系统结构认知与调整 发动机辅助系统认知与调整其它,方式 讲课+实践注意事项安全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纪律作息时间严禁打闹保持整洁做好笔记其它,二、发动机基本知识,1.发动机及其分类什么是发动机?(1765-1893-)分类,二、发动机基本知识,1.发动机及其分类分类,二、发动机基本知识,1.发动机及其分类分类,二、发动机基本知识,2.与发动机相关的基本概念上止(死、始)点(TDC):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最远的位置下止(死

2、、始)点(BDC):活塞顶面离曲轴中心最近的位置曲柄半径 R:曲轴中心与连杆轴颈中心的距离活塞行程 S: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2R,二、发动机基本知识,2.与发动机相关的基本概念燃烧室容积 Vc: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空间的容积。活塞排量 Vs:上、下止点间气缸的容积,二、发动机基本知识,2.与发动机相关的基本概念气缸总容积Vt: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上方空间的容积。Vt=Vc+Vs 发动机排量Vst:多缸发动机多缸的工作容积之和。,二、发动机基本知识,2.与发动机相关的基本概念压缩比c: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以有效功率和转速表示负荷率(负荷):内燃

3、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该转速下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二、发动机基本知识,3.发动机工作原理,二、发动机基本知识,3.发动机工作原理,二、发动机基本知识,3.发动机工作原理,二、发动机基本知识,3.发动机工作原理,三、发动机总体构造,4.发动机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操纵系统,柴油机:,三、发动机总体构造,固定件组,运动件组,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气缸盖,气缸体,曲轴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飞轮,三、发动机总体构造,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活塞连杆组,?:名称位置作用结构特点拆装注意事项,三、发动机总体构造,三、发动机总体构造,

4、曲轴飞轮组,?:名称位置作用结构特点拆装注意事项,三、发动机总体构造,配气机构,?:名称、位置、作用、结构特点、拆装注意事项、配气相位、气门间隙及其检查与调整,三、发动机总体构造,配气相位,?:组成作用气门重叠角,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气门间隙,?:定义 作用 为何需检查 如何检查与调整,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气门间隙的调整前提:冷态、被调气门必须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判断方法:根据凸轮轴上控制同一缸进、排气门的两个凸轮所处的位置来判断。,此时,该缸活塞处何位置?该缸处何工作状态?该缸进排气门是否“完全关闭”?如何才能找到该位置?,三、发动机总体构造,调整方法“两次调整法”(利用曲柄端视图或工作循环表

5、)以四冲程、六缸机为例,发火顺序为1-5-3-6-2-4通过第六缸使第一缸两个凸轮处“下正八字”。此时可分别调整1#缸进、排气门、2#缸进气门、3#缸排气门、4#缸进气门、5#缸排气门的气门间隙 旋转曲轴一周,使第六缸两个凸轮处于“下正八字”,调整其余各缸气门间隙,曲柄端视图,注意:调整气门间隙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和调整部位!,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机械式柴油机供给系统,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机械式柴油机供给系统,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机械式柴油机供给系统,三、发动机总体构造,关键知识点作用 对供给系统要求喷油器(作用、工作原理、启阀压力及其调整、拆装)喷油泵(作用、工作原理、出油阀偶件及其作用、油量调

6、节机构、调速器、拆装)喷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定义及其调整,三、发动机总体构造,喷油器,1-本体;2-针阀弹簧;3-顶杆;4-锁紧螺帽;5-针阀体;6-针阀;7-进油接头;8-回油接头;9-放气螺钉;10-调压螺钉;11-调压螺母,三、发动机总体构造,喷油泵,1-排油阀接头;2-进油孔;3-调节齿杆;4-弹簧上座;5-柱塞弹簧;6-弹簧夹;7-弹簧下座;8-档圈;9-柱塞定位舌;10-套筒;11-柱塞;12-调节齿圈;13-螺旋槽;14-回油孔;15-排油阀;16-排油阀弹簧;17-排油阀座;18-垫圈;19-传动套,三、发动机总体构造,喷油泵,三、发动机总体构造,喷油泵+喷油器,三、发动机总体

7、构造,出油阀,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油量调节机构,三、发动机总体构造,喷油提前角、供油提前角及其调整 在压缩行程中,当喷油器开始喷油时,曲柄所在的位置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合理的fj应是保证pmax在上止点1015 CA时出现 高压油管接头处开始冒油时,曲柄所在位置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的调整方法在柱塞末端与滚轮体之间增减垫片 增柱塞封闭进油孔时刻提前,fj 减柱塞封闭进油孔时刻推迟,fj改变滚轮体相对于油泵凸轮的位置旋转泵体改变喷油泵凸轮与曲轴的相对角位置离心力自动调节器,三、发动机总体构造,三、发动机总体构造,调速器,1-操纵杆;2-支承盘;3-飞重;4-滑动盘;5-调速弹簧;6-杠杆;7

8、-喷油泵齿条,为什么要装调速器?如何自动调节循环油量?,三、发动机总体构造,冷却系统,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润滑系统,三、发动机总体构造,润滑系统,三、发动机总体构造,空气起动系统,1-气缸起动阀;2-空气分配器;3-主起动阀;4-控制阀;5-截止阀;6-出气阀;7-空气瓶,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测量与调整的必要性?哪些零部件结构参数需要测量与调整?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与调整?如何测量与调整?测量数据蕴含了哪些信息?,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预备知识:在柴油机上,活塞销方向和侧推力方向分别被认为是最大和最小直径方向。两个概念:圆度与圆柱度圆度=|xi-yi|/2圆柱度:机

9、械学定义:|max(x i,y j)-min(xi,y j)|/2船舶行业:max(|max(x i)-min(x i)|/2;|max(y i)-min(y i)|/2)x、y表示测量方向;i、j表示测量位置,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测量内容机体组:气缸套直径(内径)活塞组:活塞体直径(外径)及活塞销孔(内径)、活塞销直径(外径)、活塞环间隙(天地间隙、开口间隙)连杆组:轴承大、小端直径(内径)曲轴组:主轴承间隙、曲柄销直径(外径)、曲轴拐档差(曲柄臂距差),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气缸套(内径)测量测量位置活塞在上止点时的第一道气环对应的气缸套位置活塞在行程中点时第

10、一道气环对应的气缸套位置活塞位于气缸中点最低一道油环对应的气缸套位置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最低一道油环对应的气缸套位置测量方向活塞销方向x气缸套侧推力方向y测量工具 量缸表(内径千分尺或内径百分表),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活塞体(外径)及活塞销孔(内径)测量测量位置活塞:活塞头部活塞裙部上端活塞裙部下端活塞销孔:2/4、3/4等分位置测量方向活塞销方向x活塞侧推力方向y测量工具外(内)径千分尺,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活塞销(外径)测量测量位置 两端和中间(1/4、1/2、3/4处)测量方向 选定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为x,y方向测量工具外径千分尺,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

11、与调整,活塞环测量测量位置开口间隙(端隙)天地间隙(侧隙)测量工具塞尺(厚薄规),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连杆轴承(内径)测量连杆大端轴承测量测量位置(2个位置):在中间油槽的前后(约1/4处)测量方向(3个方向):大约与大端轴承的结合面成45、90、135度角。连杆小端轴承测量测量位置(2个位置):在中间油槽的前后(约1/4处)测量方向(3个方向):大约与连杆杆身轴线成0、45、90度角。测量工具内径千分尺,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主轴承间隙测量(压铅法)拆去主轴承上盖和上瓦。选择直径为1.52.0倍轴承装配间隙,长度为120150度轴颈弧长的铅丝23段。沿轴颈首、中

12、、尾位置安放铅丝,并用牛油粘住。装好主轴承上盖和上瓦,并按要求上紧螺栓至规定位置,此时切勿盘车。打开轴承,取出铅丝进行测量和记录。注意铅丝对应的测量位置,切勿弄混。用千分尺测量铅丝两端和中间的厚度。中间厚度为轴承间隙值,两端厚度为轴承两侧间隙,应小于轴承间隙,且两侧间隙差不超过0.05mm。,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曲柄销直径(外径)测量测量位置连杆轴颈的前后端测量方向与水平面成45、90、135度角测量工具外径千分尺,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曲柄臂距差测量测量位置:(S+D)/2处测量要求无连杆时可采取四点法(上下左右)有连杆时采用五点法(上、下1、下2、左、右)测量工具:拐档表,四、发动机零部件结构参数测量与调整,曲柄臂差的测量值分析(曲轴轴线状态图):上下差0:下凹;0:右拱;0:左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