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件5-书法知识普及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13195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课件5-书法知识普及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书法课件5-书法知识普及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书法课件5-书法知识普及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书法课件5-书法知识普及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书法课件5-书法知识普及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课件5-书法知识普及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课件5-书法知识普及版.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要内容:一、书法艺术的哲学精神二、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蕴三、书法艺术与个体修为四、当代书法五、如何练好书法,一、书法艺术的哲学精神(一)易学的阴阳二气(二)儒家的中庸之道(三)道家的崇尚自然(四)禅宗的不立文字,(一)易学的阴阳二气1.阴阳与书法肇(zhao)端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认为书法遵循了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由

2、于书法在书写过程中,在上下、左右、出入、横竖、头尾、起收等内在结构和运笔方面,采用了阴阳回顾、上覆下承、疾徐转合、欲左先右、欲右先左等对立统一的因素,才形成了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等“九势”。宇宙天地自然之法成了书法造型的内在依据。书理从自然中来,书法所讲求的运笔结体之理得自客观自然。,2.阴阳与书法形式。用笔:点画之力外露为阳,内敛为阴;直为阳,曲为阴;方为阳,圆为阴;粗壮为阳,纤细为阴;用墨:枯渴为阳,湿润为阴;淡为阳,浓为阴。结体:笔画外展为阳,内敛为阴;倚侧为阳,平静为阴;疏润为阳,致密为阴。布局:疏朗为阳,密结为阴;倚侧奇险为阳,平正安稳为阴;字大为阳,

3、字小为阴;点画多直为阳,多曲为阴;行笔布字流畅为阳,缓涩为阴;白多为阳,黑多为阴;虚多为阳,实多为阴。3.阴阳与书法美学风格。阳刚之美表现为开放的、外射的、向上的、奔腾的、急速的、动荡的、热烈的、伸张的、粗犷的、雄浑的、豁达的、厚重的、暴露的等特点。阴柔之美表现为封闭的、内收的、向下的、平静的、徐缓的、凝结的、冷淡的、收缩的、纤细的、妍丽的、温婉的、轻巧的、遮蔽的等特点。(图3)阳刚与阴柔只可“偏胜”,不可“偏废”。刘熙载艺概云:“书当兼备阴阳二气,沉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图3.1 颜真卿刘中使帖,图3.2 赵孟頫违远帖,(二)儒家的中庸之道1.何谓中庸?“执两用中”,从反面的界定

4、是:“过犹不及”。对于“中”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正道加以具体运用的方法。2.体现在品德修养上,要求人的行动必须与客观实际相适应而合乎事理之宜。3.在书法上的表现。“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唐 孙过庭),王羲之 丧乱得示二谢帖逸少一出,揖让礼乐,森严有法,神采攸焕,正奇混成。”(明 项穆),(三)道家的崇尚自然,孙过庭书谱:“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1.创作者的“放逸”2.创作时精神状态“无为”3.作品“自然”4

5、.最高理想“逸品”,图4.1书谱局部 图4.2 书谱局部,王宠:游包山诗集,倪云林山水:“画中逸品”,(四)禅宗的不立文字,“行到水云处,坐看云起时”。(王维)1.“借禅喻书”2.“引禅入书”3.书法是依赖于文字而生的艺术,而禅宗主张扫除文字,两者颇有矛盾。4.典型:怀素自叙帖,图5.1自叙帖 图5.2自叙帖,二、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蕴(一)笔法:彰显活力的笔画线条“线条的艺术”基本笔法:中锋、侧锋、藏锋、逆锋。笔画三步骤:逆锋入纸、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线条:胡小石论文集书艺略论:“凡用笔作出之线条,必须有血肉,有感情。易言之,即须有丰富之弹力。刚而非石,柔而非泥。取譬以明之,即须如钟表中常运之发

6、条,不可如汤锅中煮烂之面条。如此一点一画始能破空杀纸,达到用笔之最高要求。”书法线条的美学效果:准确性(如打乒乓球)、自觉性(意在笔先,不可更改,一次性完成,具有时间性、生气灌注。(见金开诚、王岳川书法文化大观)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图5、6),图5.1自叙帖 图5.2自叙帖,图6 颜真卿祭侄文稿,(二)墨法:吐纳生机的天地原色 墨分五彩:渴、润、浓、淡、白。“计白当黑”,“知白守黑”。黑白即阴阳,书法就是黑(阴)与白(阳)相互摩荡、吐纳天地生机。用墨的基本技巧:墨色和谐,不能半幅浓半幅淡,或者浓笔与淡笔相杂。被动写出渴笔只能出现在字的后半部分,主动写出的渴笔应与润笔和谐相合。

7、如何做到这一点,需要有较深的运墨控墨功夫。(宣纸与水墨的湿晕效果)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云:“用墨秘妙,非有神奇,不过能以墨随笔,且以助笔意之所不能到耳。盖笔者墨之帅也、墨者笔之充也;且笔非墨无以和,墨非笔无以附。”清代郑板桥、刘石庵、王梦楼,现代沙孟海、林散之、费新我等。(图7),图7.1林散之书法,图7.2 沙孟海书法,三)结体:虚实相生的奇妙空间 结体,也称之为“间架结构”、“布置”、“位置”。书法大辞典的解释:“指字点画之间的联结、搭配和组合,以及实画和虚白的布置。”结体原则:1.主与次清代朱和羹有言:“作字有主笔,则纲纪不紊。写山水家,万壑千岩经营满幅,其中要先立主峰。主峰立定,其余层

8、峦叠嶂,旁见侧出,皆血脉流通。作书之法亦如之,每字中立定主笔。凡布局、势展、结构、操纵、侧泻、力撑,皆主笔左右之也。有此主笔,四面呼吸相通。”刘熙载强调“中宫”的重要性:“中宫者,字之主笔是也。主笔或在字心,亦或在四维四正,书着眼于此,是谓识得活中宫。”(图8)2.欹与正孙过庭:“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平正可以达到平衡之美,欹侧可以形成生动之美。两者相互依赖而存在。书家追求“似欹反 正”的美学效果,故意打破平正的稳定,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追求新的和谐。刘熙载:“书宜平正,不宜欹侧。古人或偏以欹侧胜者,暗中必有拨转机关者也。”(图9)3.违与和违:字中

9、的点画,长短、粗细、方圆、参差不一,互不相同,即为“违”。和:书家能将各种表现手法与风格特点融化贯通,在用笔方法、形态姿势等方面影响着每一个点画的生成。孙过庭:“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图10),图8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图9 杨凝式韭花帖,图10 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4.虚与实宗白华:“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的艺术一样,尤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象美(和绘画雕塑的具象美相对)。中国乐教衰落,建筑单调,书法成了表现各时代精神的中心艺术。”书法同园林建筑相通,要如宗白华所言:“合中有开,实处见虚,就打破了闭塞性,避免了局促感,空间美被充分表达出来了。”颜真卿中

10、宫敞豁、颇有恢宏之气;柳公权中宫收紧,有劲健之势。(图11),图11.1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图11.2柳公权玄秘塔碑,(四)章法:智巧布算的自然意境 章法:是指在安排布置整幅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也就是绘画中的“经营位置”。要求:字与纸相得益彰,浑然一体,重心平稳,布白均衡,和谐统一。有节奏,有情趣,似诗如画。罗丹:“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何绍基晚年居住在历下(济南),有一个性廖的人很会写字,有人问起何绍基,“你看姓廖的字写得怎样?”何绍基笑笑说:“姓廖的只知道写一个字罢了,写一个字很好,写许多字便不成篇章。”可见姓廖的不懂得布

11、白。丰子恺说,吴昌硕的字,单个字似乎不美,但整体来看非常美,而且单个字必须这样写才会显得美。由此可见,吴昌硕的章法非常精妙。(图12),图12 吴昌硕书法册页,“一幅书法作品,如果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遂势瞻顾;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那么整幅作品就会显得意气相聚,精神挽结,给观赏者以一种笔势流畅、气息灌注,神完气足的艺术感受。”中国书法文化大观。王羲之的兰亭序(承接照应,前后顾盼,团聚不散,意蕴悠远),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不事雕琢的意趣)。(图13、14)章法三要素:正文、款识、印记正文:天地整齐、行间透气、筋脉相连、首尾呼应。署款:最初用意在指明作者,文责自负。后包括姓名、年

12、月、籍贯、地点、诗文题名、正文的来历或感慨。分单款、双款。可加某某嘱书、正腕、清鉴等。钤印:起首印(右上角)、压脚印(右下角)、名号印(末尾左侧空隙)。幅式:中堂、条幅、横披、屏条、册页、斗方、楹联、手卷、扇面等。,图13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图14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三、书法艺术与个体修为(一)艺品与人品的复杂关系1.“文”真的“如其人”吗?钱钟书谈艺录:“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宋四家中的蔡到底是蔡襄还是蔡京?(图15、16)2.“文如其人”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理想(二)书法与个体的精神境界 1.精神追求(孔子:“游于艺”)2.书法与生命质量 唐代人的平均年龄60,书家能活到80。现代人的平均年龄80。,图15蔡襄书法 图16 蔡京书法,四、当代书法(一)书法行为艺术 图片举例(图18)(二)少儿书法家现象(三)匠人书法(四)学者书法图片举例(图19、20),图18.1 书法行为艺术 图18.2 现代书法,图19 胡适书法 图20 钱钟书书法,五、如何练好书法(一)悟性、定性、得法(工具、方法)(二)书法首先是一个技术活(劳动时间)(三)“养活一团春意思”(超功利、阅历、学识、慧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