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16036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开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在线形考第一至四次形考值务钝明费科裳超于2023年8同。第一法形考值务祺题及答案第二法形考值务一、作品题(共5道试题,共100分。)试题1:试5S1: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答案在SI旧)(1)根据2009中驱计年蓬相关内音填写表中数据:稀每天创造的财富:国内生产总值SS财政收入SS财政支出眼食每天消费量:锻线消麦支til居民消要支出公共得85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短天其他经济活动:咨率形成总额S产形磔概存货塔加全年全壮会伺定资产投资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忠额(2)解程表中任息五个指标的含义;(3)以上述任意一项报标2008年的具体则B为依据,说明中

2、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试题1答案:(1)根据2009中啾讳年番相关内容填“表中IMK:单位19780亿元际万6万帏1990祺墓及舂案20002008亿元。元(Z1Z03(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答:L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杰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

3、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2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赛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

4、叶税等。(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3.最终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赛支出。4,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可分为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无形

5、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有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等获得减处置。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再扣除当期由于价格变动而产生的持有收益。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存货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和半成品等存货。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

6、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答: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附录2T2007年国土面积和人口,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按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超过欧洲各国,跃居世界第三。截至2008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0中国人均GDP只有约3313美元,在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

7、名100位之后。其实,所谓的世界经济排名,指的仅仅是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这种按规模排名是不能真正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它所带来的主要是心理影响。因此,不能以排名就认为中国是经济强国了,目前的中国充其量是一个经济大国。稍加认识就可以看出,今天的GDP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定位。虽然就GDP而言,目前中日两国几乎相等,但若以人均GDP来看,两者相差悬殊。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GDP与日本GDP总量虽然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的9.691%,日本每人平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仅为3338.82美元,所以中国的人均GDP与日本相差1L54倍。目前

8、,中国人均GDP仍然是居世界100位以后,人口多、底子薄、相对资源少、贫困人口多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试题2: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20分)(1)总产出15000亿元;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8)生产税610亿元;生产补贴15亿元;要求:(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

9、生产总值账户。试题2答案:(1)国内生产总值二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110+2037+(1200T060)=10287(亿元)中间消耗=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5000-10287=4713(亿元)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W内生产总砌户单位:亿元aeaISOOOet5i三3110摩中间沟恁4713居民的5600将动者报M5240公共十倒!2510生产猊净额595赞不形成总羲2037司定资本消耗1480固定费本形成总额010M业/余2972IS存增加24富杀物品净获得J净出口140

10、出口12001060国内生产总值10287国内生产总值10287试题3: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10分)试题3答案:答:(D从帐户的设置看:收入形成帐户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净值)作为初始项,而以总营业盈余作为帐户的平衡项,反映各部门在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支付后的盈余数额,表明由生产过程提供给初次分配的各种原始收入的来源;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以总营业盈余为初始项,而平衡项是原始收入,反映了增加值各要素的实际分配去向,以及来源于营业盈余的财产收入分配情况及各部门经初次分配后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总量;(2)从帐户表现的经济内容看

11、:收入形成帐户显示的是创造原始收入的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在生产中对收入形成的贡献数量,而不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收入。原始收入帐户是收入形成帐户的继续,显示的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参与初次分配的结果即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生产性收入的多少;(3)从帐户的编制看:收入形成帐户既可以按基层单位或产业部门编制帐户,也可以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编制帐户。原始收入核算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只能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编制帐户。试题4: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以下要求:(25分)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单

12、位:元(2)解释以下指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恩格尔系数:(3)根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试题4答案:(1)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12008年0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25田村居国纯收入4760.62Sk品4259.811165.911145.41氏庭0用品及eg免691.83至疗保做786.201417.121358.26生U餐凡与联声41831单色A(2)解释以下指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得到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

13、支配的收入。它是居民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记账补贴后的收入。计算公式为:可支配收入=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一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一记账补贴农村居民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指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赛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3)根

14、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4259.81+1165.91+1145.41+691.83+786.20+1417.12+1358.26+418.31=11242.85(元)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4259.81/11242.85=37.89%试题5: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款280亿元。(25分)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

15、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试鹿5答案:(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一总消赛=68004950=4850(亿元)(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一非金融投资=1850+0800=1050(亿元)(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一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0)-1050=440(亿元)账户: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账户单位:亿元5三最终宁遇支出4950可支配总收入68001850t68006800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期中制脍祺墓及答案一、单

16、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1.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答案A2.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0.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答案D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答案D4.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oA.一次产业分类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四次产业分类答案C5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oA.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B.包括在工业

17、增加值中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D.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答案C6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亿元。A. 5000B. 1100C. 1000D. 2000答案C7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0A.中间消耗8 .劳动报酬C.生产税D.营业盈余答案A9 .服务的特点是()。A.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10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答案B11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投入产出表B.资金流量表C

18、.资产负债表D.国际收支平衡表答案A12 .完全消耗系数是()o.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B.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C.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D.以上都对答案C13 .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从纵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答案B14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0A.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

19、15C.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D.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答案B13.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0A.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B.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C.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D.银行收取利息税答案B14.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A.最终消费支出B.可支配收入C.固定资产消耗D总储蓄答案D15.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少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o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答案C16.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

20、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该交易属于()oA.经常转移B.资本转移C.现金转移D.无法判断答案B17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oA.储蓄率B.消费率C.资本转移率D.净金融投资率答案A18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0A.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B.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C.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D.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答案C19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0A.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

21、资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答案C20.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0A.财产收入B.储蓄C.经常转移D.资本转移答案B第三次形考总务信墓及各案一、作品题(共I道试题,共100分。)1.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本次作业的说明: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答案:组长姓名:学

22、号:组员姓名:学号:1.谈谈国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的基木原则和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要坚持的原则有四个:(一)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而的原则。(二)所有权原则。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三)三定价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四)核算统计原则。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

23、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是笫二部分账户,其中第-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

24、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与之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收入在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与之相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一一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若为正数,表示还存在未使用收入,构成进-一步投资的资金来源;若为负数,表示收入不够抵偿消费,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资本账户,

25、该账户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置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等内容。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资本交易,资本账户是-一个流量账户,反映非金融资产的积累,它与资产负债存量账户和其他流量账户有紧密的联系,本账户的平衡项是资金余缺,若为正数,表明本部门资金富裕,除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外还可供其他部门进行投资:若为负数,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需要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贷出,账户的左端反映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以

26、及资金余缺。金融账户的核算范围涵盖了严格的金融交易和其他货币交易。2.解释资金流量账户体系中各总量指标的含义和相互联系以及具体核算方法国民经济核算各账户间的这些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联系:另一是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在账户指标上积累账户的资产负债和净值都与资产负债表中相对应的指标是直接联系。积累账户反映了期末与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变动部分。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是通过平衡项。如增加值是生产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生产过程所有因素决定的变量,并与收入初次分配账户联系:原始收入是收入初次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由收入初次分配所有因素决定,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相联系: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

27、它是再分配过程决定的变量。通过平衡项可以考察和分析个经济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关系。第四次形考值务锹兼人答案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1.作业内容: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题目自拟,可参考课程论坛组织的学习讨论。)答案:浅析GDP与人均收入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常住单位是指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

28、位,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以及中国领土台湾省内的单位。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

29、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支出法也称使用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计量与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跟踪和吸收国际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的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步与接轨.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口本分别为142646亿美元、49238亿美元。虽然就GDP与日本GDP总量仅相差5222亿

30、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人口的9.69%,日本人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人均GDP为3338.82亿美元,人均GDP与是日本相差IL54倍,所以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Ioo位以后.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2009年中国GDP为335,353亿元,以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按照2009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中间价6.831计算,约为49,092.81亿美元。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我们的人均GDP居于世界100位以后。,GDP逐渐演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真正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是值

31、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划时代的事情。首先,它表示中国实力稳步增强;第二,中国几十年来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是卓有成效的;第三,路子和方向是正确无疑的;第四,只要完善这些经验和方法继续顽强努力下去,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差距确实巨大.如何提高在GDP增长的同时提高人均收入.除了各种要素外,还要更有效的控制人口数量,我们人均收入低,源于我们“人均实力”低。只有提高我们的“人均实力”,才有可能逐步提高我们的人均收入。“人均实力”,取决于人口中的个体素质的均衡.如果中国人中大多数人的综合素质都接近于现代化标准,那么中国的人均实力肯定不是现在这个低水平。比如高中(中等

32、职业)文化水平;电脑运用水平;文明守法水平;现代生产技术适应能力;吸收现代专业知识的基础知识平台;现代社会环境养成的较完善的个人意识等等.我国的现状是,一半的人口是在闭塞落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高中(职业)文化素养尚不普及;大量的劳动力在不具备现代生产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强行与现代生产接轨等等。整个人口素质参差不齐,次多良少。“人均实力”,取决于人口的合理组合(有机组合)。人口也是具有市场化高低之分.市场化分工程度越高,人口实力的量化达到程度越高;市场化分工程度越低,人口实力的量化程度就越低。我国的人口素质较低,所以人口市场化水平太低,主要表现为倾向单一市场化或低端市场,所以人口实力倾向于低端市场、单一市场;还没有形成流向合理分布的格局,以致中高端市场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实力。“人均实力”,取决于社会能够多大程度的释放个人的能量。如果一个社会不论出于什么目的进行限制,必然会限制社会中人的能量释放。限制多,能量释放受阻就越多;限制少,能量释放受阻就少。我们的国家,要充分认识到“人均实力”是人均收入的首要因素,没有“人均实力”的上升,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上升。切切实实地改善个人的能量和人的组合能量得到充分发挥的环境,只有这样,我国的人均实力才能得到最快的提升,进而最快速的提升人均收入,最终实现人均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整体国力更是达到无与伦比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