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和条文分值、评分要点、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17134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和条文分值、评分要点、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和条文分值、评分要点、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和条文分值、评分要点、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和条文分值、评分要点、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和条文分值、评分要点、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和条文分值、评分要点、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权重和条文分值、评分要点、能耗、水资源利用指标的范围、计算和统计方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录A权重和条文分值A.0.1章、节权重应符合表A.0.1的规定。表A.0.1章、节权重章节章号权重(%)节号相对权重()1221243262519323104612.010.051111.0727.310132.0一一一A.O.2条文分值应符合表A.0.2的规定。表A.0.2条文分值章节条款必达分章号最高分节号最高分条文号分值范围款号最高分12.0240一一40一一0.740一40一一一2.140一一4一一一40一一一240一一40一一40一一一4.3.40一一一40一一40一40一一一40一一一40一一4.4.60一一*40一一一4.4.80一一一26522.02.0345一一一1520一

2、一5一一章节条款必达分章号最高分节号最高分条文号分值范围款号最高分26215.05L1一一一5O一一一5.2.5O一一一5O一一一5O一一一50.8一一5O一一一51一一一21一一一5O一一一5O一一一5O一一一5.2.15OO一3O一一一5O一一一5O一一一33.051一一一5O一一一5O一一一42.55.4.11.1一一一5.4.2O.6).8一一一5.4.30.6一一一1917.0611112.06111.0212.0章节条款必达分章号最高分节号最高分条文号分值范围款号最高分197.0600一116.1.400一21156.2.10一一6.2.2一一一6.2.30一一6.2.40一一6.

3、2.50一一一6.2.60一一6.2.70一一一6.2.8一一一6.46.3.10一一一6.3.20一一一6.3.3.4一一一6.3.40.6一一一6.3.50一一一6.3.60一一6.3.70.8一一一6.3.80一6.3.90一一6.3.100.8一一一章节条款必达分序号最高分节号最高分条文号分值范围款号最高分71O47.1.10.7-1.2一一一7.1.2O一一一7.1.3O一一一7.1.4O一67.2.1O一一O7.2.2O一一一7.2.3O一一7.2.4O一一一7.2.5O一一一7.2.6O一一一7.2.7O一一O81218.1.1O一一O8.1.2O一一一68.2.1OOO18.2

4、.2OO一O18.2.3O一O1.08.2.4O一一O8.2.50.60.8一一O8.2.6O一一8.2.7O一一一章节条款必达分章号最高分节号最高分条文号分值范围款号最高分1218一一80.8一一28O一一一8O一一一8O一一一18.091一一一91一一91一一一1.0一一191一一一91一一9.1.7一一一391.2一一91.0一一9O一一1O1IrO一一OIO一一OL10.2.1O一一一1一一一1O一一311一一一11.2一一1O一一一31I一一一10.4.20.8一一一11一一一*0.8一一一章节条款必达分章号最高分节号最高分条文号分值范围款号最高分10.010.011.0.20.04

5、.01.0一2311.0.30.06.02.0611.0.40.02.02.011.0.50.02.0一2.0一11.0.60.03.0-3.0-11.0.70.02.0一2.0一11.0.80.02.02.011.0.90.03.0*3.011.0.100.02.02.0注:本标准参评的条文数共计116条,第4章至第10章最高分为100分,笫11章最高附加分附录B评分要点条款阶段评价要点分值4.1.1规划设计阶段申请评价的项目建设时应符合国家现行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工业园区或产业聚集区规划的要求。0.7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建设过程中若有改动应提供最终版批复。0.74.1.2规划设

6、计阶段核查项目原始地形图、总平面竣工图、环评报告等,项目选址不在条文所列任一区域。0.7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建设过程中若有改动应提供最终版批复,竣工图应与最终批复一致。0.74.1.3规划设计阶段1建设场地未选择在条文中所涉及的8类地区。2建设场地若选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0.7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现场核查,竣工图应与最终批复一致。0.74.1.4规划设计阶段1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结合,并根据实际变化定期或适时调整。0.72在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同时,对总体规划进行局部或全面调整.0.5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并现场核查,项目建设过程中若有

7、改动应提供最终版批复,竣工图应与最终批复一致。同规划设计阶段。4.2.1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建设用地符合国家及地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0.7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规划设计阶段。核查项目总图竣工图应与规划部门批准的总图一致。0.74.2.2规划设计阶段1建设场地容积率与建筑密度均不低于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基本要求2公用设施统一规划、合理共享。3在满足生产工艺前提下,采用联合厂房、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或利用地形高差的阶梯式建筑。0.54合理规划建设场地,整合零散空间。0.25具有与13款项相同效果的其他方式。0.1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现场核查。建成项目、竣工图及规划部门批复的

8、总图应相符。同规划设计阶段。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50.7,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其中1、2为基本要求,必须满足。若总分不满0.5记为0分,若总分多于0.7记为0.7分;若项目不满足基本要求得0分。4.2.3规划设计阶段1利用农林业生产难以利用的土地或城市废弃地建设。0.72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仓库、闲置土地进行建设,受污染土地的治理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环保要求。0.53利用沟谷、荒地、劣地建设废料场、堆场。0.7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竣工图与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图应一致。同设计规划阶段。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50.7,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若总分多于0.7记为0.7分。4.3.1规划设计

9、阶段1建设场地邻近公路、铁路、码头或空港;2生产原料、废料与产品仓储物流采用社会综合运输体系;3公用动力站房的位置合理,靠近市政基础设施或厂区负荷中心。0.6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核查企业与外部运输记录,总图竣工图等应与规划部门批复一致。0.64.3.2规划设计阶段物流运输与交通组织合理,满足生产要求;物流运行顺畅、线路短捷,减少污染。0.5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并现场核查。总平面竣工图等应与规划部门批复一致。0.54.3.3规划设计阶段1物流仓储利用立体高架方式和信息化管理。0.22结合厂区地势或建筑物高差,采用能耗小的物流运输方式。0.23采用环保节能型物流运输设备与车辆,且具

10、备提供补充能源的配套设施。0.54具有与13款项相同效果的其他方式。0.1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现场核查、总图竣工图等应与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图一致。同设计规划阶段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50.7,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其中1为基本要求,必须满足。若总分不满0.5记为0分,若总分多于0.7记为0.7分。4.3.4规划设计阶段1优先利用公共交通。0.22配置交通运输工具及停放场地。0.23自行车停放场地至少满足15%的员工需要。0.34应具有与13款项相同效果的其他方式。0.1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现场核查相关设施及记录文件。同规划设计阶段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50.7,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

11、分,若总分不满0.5记为0分。4.4.1全面评价阶段核查现场及相关文件,项目因生产建设活动、临时占用和工业生产等所损毁的土地,复垦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0.54.4.2规划设计阶段1建设场地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且不影响周边环境质量;2场地内设有废弃物分类、回收或处理的专用设施和场所。0.5全面评价阶段1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进行记录,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2场地内设有废弃物分类、回收或处理的专用设施和场所;3环评、“三同时”有关文件已通过验收。0.54.4.3规划设计阶段1保护名木古树,保留可利用的植被和适于绿化种植的浅层土壤资源。0.32不破坏场地和周边原有水系的关系。0.33合理确

12、定的场地标高和建设场地土石方量。0.24具有与13款项相同效果的其他方式。0.1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现场核查、总图竣工图等应与规划部门批复一致。同设计规划阶段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50.7,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若总分不满0.5记为0分,若总分多于0.7记为0.7分。4.4.4规划设计阶段1对于透水良好地层的场地,透水地面面积宜大于室外人行地面总面积的28%;对于透水不良地层的场地,改造后的透水、保水地面面积大于室外地面总面积的8%。同时,透水地面的构造、维护未造成下渗地表水对地下水质的污染。0.22污染危险区设有良好的不透水构造,冲洗后的污水经回收或处理后达标排放。0.53具有与12

13、款项相同效果的其他方式。0.1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现场核查、竣工图等应与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图一致。同设计规戈IJ阶段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50.7,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若总分不满0.5记为0分,若总分多于0.7记为0.7分。4.4.5规划设计阶段建设场地的绿地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和国家有关绿地率的规定。0.5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竣工图应与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图一致。0.54.4.6规划设计阶段1场地复层绿化,且采用乔木、灌木、草地等三类或三类以上植物;2绿植种类的选择需考虑生产环境要求。0.5全面评价阶段1场地复层绿化,且采用乔木、灌木、草

14、地等三种或三种以上植物;2统计场地内乔木成活率,不得低于90%;3绿植种类的选择需考虑生产环境要求。0.54.4.7规划设计阶段1对场地整体规划,使各建筑物的位置、朝向、高度不要影响室内外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太阳辐射热的利用,为绿化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光照,并有利于严寒与寒冷地区的冬季挡风。2场地经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估,认定为合适采用的地区,场地规划时为将要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提供无遮挡的场地。0.5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现场核查、竣工图应与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图一致。同设计规划阶段4.4.8规划设计阶段1重大建设项目先作气候可行性论证。0.22暴雨多发地区采取防止暴雨时发生滑坡、泥石流和油料、化学

15、危险品等污染水体的措施。0.53暴雪频繁地区采取防止暴雪压垮大跨度结构屋面建筑的措施。0.54台风、龙卷风频繁地区采取抗强风措施。0.55针对气候异常其他危害形式采取的相应措施。0.5全面评价阶段同规划设计阶段。现场核查、竣工图应与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图一致。同规划设计阶段注:此条分值范围为O.5O.7,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若总分不满0.5记为O分,若总分多于0.7记为0.7分。5.1.1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1工业建筑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2.02工业建筑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3.03工业建筑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4.0注:评价时以上三款得分不累计。5.1.3规

16、划设计阶段施工图中,有设备能效值要求,并且满足相应要求。每款0.2分,满分1.5分全面评价阶段现场核查设备能效值满足相应要求。每款0.2分,满分1.5分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2L5,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若7款全部满足则记为1.5分。5.2.1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图和计算书中,外墙、屋顶、外门窗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满足标准、规范的规定的保温和防结露要求。0.8全面评价阶段现场核查围护结构热工做法及有无结露现象,核对材料检验报告。0.85.2.2规划设计阶段项目设计有明确要求外门窗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6规定的6级;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

17、级GB/T15225规定的3级。外门、外窗开启方式有利于房间所需的正(负)压要求。0.6全面评价阶段外窗气密性检验报告结果满足外门窗气密性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6规定的6级;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规定的3级;外门、外窗开启方式有利于房间所需的正(负)压要求。0.65.2.3规划设计阶段对照施工图及设计说明,检查分析报告计算,证明自然通风有利于消除余热余湿或污染物。1.1全面评价阶段按照施工图核对现场外门窗实际状况,或提供的通风效果测试报告,证明自然通风有利于消除余热余湿或污染物。1.15.2.4规划设计阶段建筑专业施工

18、图设计,主要生产及辅助生产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未采用玻璃幕墙。0.6全面评价阶段按照施工图核对现场实际状况,主要生产及辅助生产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未采用玻璃幕墙。0.65.2.5规划设计阶段1功率因数优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的限定值。基本要求2负荷平衡计算及电压偏差计算且符合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和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要求。0.63电力谐波治理符合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规定的限值和允许值。0.5全面评价阶段1功率因数优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定的限定值。基本要求2负荷平衡计算及电压偏差计算且符合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15543和电能质量供

19、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要求。0.63电力谐波治理符合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规定的限值和允许值。0.5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61.1,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其中1为基本要求,必须满足。若总分不满0.6记为O分。5.2.6规划设计阶段按照建筑专业施工图中外窗尺寸、外部遮挡状况,检查自然采光报告的计算条件和结果,证明自然采光能有效减少照明能耗。0.8全面评价阶段按照施工图核对竣工图、现场实际状况,证明自然采光能有效减少照明能耗。检查第三方出具的典型区域第三方采光系数检测报告或根据系统中安装的光感来测算室内典型区域采光系数。0.85.2.7规划设计阶段1在满足照度的情况下,照

20、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现行值。基本要求2在考虑显色性的基础上,选用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的光源和高效率灯具及镇流器。0.63当采用人工照明光源时,设置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有条件时采用智能照明系统。0.2全面评价阶段1在满足照度的情况下,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现行值。基本要求2在考虑显色性的基础上,选用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的光源和高效率灯具及镇流器。0.63当采用人工照明光源时,设置调节的照明控制系统;有条件时采用智能照明系统。照明控制系统及智能照明系统运行正常。0.2注:此条分值范围为0.60.8,根据评分要点累计得分

21、,其中1为基本要求,必须满足。若总分不满0.6记为0分。5.2.8规划设计阶段检查暖通、动力和电气施工图及设计说明,确认合理采用台数控制、电机调速、风机入口导叶调节等流量调节措施。0.8全面评价阶段按照施工图核对现场实际状况,合理采用台数控制、电机调速、风机入口导叶调节等流量调节措施。0.85.2.9规划设计阶段核查暖通、动力、给排水和电气专业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合理设置用能的分区、分类和分项计量。0.8全面评价阶段现场核查计量设备或装置,并检查计量记录,实现了用能的分区、分类和分项计量。0.85.2.10规划设计阶段检查设计参数优化报告,参数优化有明显节能效果。1.1全面评价阶段1检查设计参数

22、优化报告,参数优化有明显节能效果;2对照施工图检查暖通空调竣工图、调试报告、运行记录、检测报告或能耗计量记录,参数优化有明显节能效果。1.15.2.11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措施合理,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1.15.2.12规划设计阶段项目是属于高大厂房,且合理采用了辐射采暖系统。0.8全面评价阶段对照施工图检查现场和竣工图及设计说明,项目是属于高大厂房,且合理采用了辐射采暖系统。0.85.2.13规划设计阶段1采用了节能空调系统,建筑能耗有效降低。0.62采用了节能空调系统,建筑能耗显著降低。0.8全面评价阶段1采用了节能空调系统,建筑能耗有效降低。0.62采用了节能空调系统,建筑能耗

23、显著降低。0.85.2.14规划设计阶段1合理利用了天然冷源,建筑能耗有效降低。0.62合理利用了天然冷源,建筑能耗显著降低。0.8全面评价阶段1合理利用了天然冷源,建筑能耗有效降低。0.62合理利用了天然冷源,建筑能耗显著降低。0.85.2.15规划设计阶段检查计算书中空气处理设备冷水盘管的空气处理过程焰湿图及选型计算过程,正确选用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0.8全面评价阶段检查运行记录中供回水温度记录,合理设定冷冻水的供回水温度。0.85.2.16规划设计阶段合理划分系统和布置送、回(排)风口,采用分层空调、工位空调等节能方式。0.8全面评价阶段核对施工图和竣工图及调试报告,合理划分系统和布置送

24、、回(排)风口,采用分层空调、工位空调等节能方式。0.85.2.17规划设计阶段检查自控及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和动力施工图及设计说明,合理采用设备变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设备群控技术等节能调节措施。0.8全面评价阶段核对施工图和竣工图及调试报告,合理采用设备变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设备群控技术等节能调节措施,且运行正常。0.85.2.18全面评价阶段组织实施了节能调试,且有第三方出具的检测报告;自控系统参数设定合理。0.65.3.1规划设计阶段对照施工图及设计说明,检查分析报告,项目余热回收系统技术经济分析合理。1.1全面评价阶段检查运行记录和分析报告,项目余热回收系统技术经济分析合理,余热

25、回收系统运行稳定。1.15.3.2规划设计阶段1检查施工图中对热回收效率的要求,检查分析报告中的回收效率效率的确定、节能量和回收期计算。热回收系统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0.82检查施工图中对热回收效率的要求,检查分析报告中的回收效率效率的确定、节能量和回收期计算。热回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1.1全面评价阶段1核对热回收系统的性能检验报告。热回收系统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0.82核对热回收系统的性能检验报告。热同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1.15.3.3规划设计阶段回收和再利用系统经技术经济分析合理。0.8全面评价阶段回收和再利用系统经技术经济合理,且运行正常。0.85.4.1规划设计阶段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暖

26、通空调能耗的70%以上。1.1全面评价阶段核查系统的运行记录和能耗统计报告,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暖通空调能耗的70%以上。1.15.4.2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1利用可再生能源供应的生活热水量不低于生活热水总量的10%。0.62利用可再生能源供应的生活热水量不低于生活热水总量的50%。0.85.4.3规划设计阶段合理选用高性能热泵。空气源热泵供热量占空调供热量或生活热水供热量不低于30%.0.6全面评价阶段系统性能测试结果合理。空气源热泵供热量占空调供热量或生活热水供热量不低于30%o0.66.1.1规划设计阶段1单位产品取水量(设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1.02单位产品取水量(设计值)达

27、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53单位产品取水量(设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2.0全面评价阶段1单位产品取水量(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1.02单位产品取水量(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53单位产品取水量(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2.06.1.2规划设计阶段1水重复利用率(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1.02水重复利用率(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53水重复利用率(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2.0全面评价阶段1水重复利用率(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1.02水重复利用率(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53水重复利用率(统计值)达到国内

28、同行业领先水平。2.06.1.3规划设计阶段1蒸汽凝结水利用率(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0.92蒸汽凝结水利用率(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23蒸汽凝结水利用率(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1.5全面评价阶段1蒸汽凝结水利用率(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0.92蒸汽凝结水利用率(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23蒸汽凝结水利用率(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1.56.1.4规划设计阶段1产品废水产生量(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0.92产品废水产生量(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23产品废水产生量(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1.5全面评

29、价阶段1产品废水产生量(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0.92产品废水产生量(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1.23产品废水产生量(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1.56.2.1规划设计阶段1生产工艺节水技术及其设施、设备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0.62生产工艺节水技术及其设施、设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0.8全面评价阶段1生产工艺节水技术及其设施、设备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0.62生产工艺节水技术及其设施、设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0.86.2.2规划设计阶段1工业废水回用率(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0.62工业废水回用率(计算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0.8全面评价阶

30、段1工业废水回用率(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0.62工业废水回用率(统计值)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0.86.2.3规划设计阶段1对采用其他介质冷却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合理:2其他介质冷却系统设计合理、完善。0.6全面评价阶段1其他介质的冷却系统运行正常;2冷却系统运行能耗符合节能设备要求,噪声、振动等符合职业健康卫生要求。0.66.2.4规划设计阶段景观设计完善;苗木选择适合项目所在地水文条件(降雨量、蒸发量及其时间分布状况)或采用高效灌溉系统。0.6全面评价阶段所选用的适合本地的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或采用的富效灌溉系统运行正常。0.66.2.5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采取合理措施,有效

31、减少用水设备,避免管网漏损。0.66.2.6规划设计阶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确定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0.8全面评价阶段1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确定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2雨水收集、调蓄、处理及利用或渗透工程经验收合格,运行正常。0.86.2.7规划设计阶段1节水或免水清洗、冲洗设计资料完善或介绍清晰;2节水清洗冲洗计量装置设计明确。0.6全面评价阶段1节水或免水清洗、冲洗系统运行正常;2节水清洗水量计量资料完整。0.66.2.8规划设计阶段1主要用水部位水表分三级设置;2水表计量率及水表精度满足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要求。0.

32、8全面评价阶段1主要用水部位水表分三级设置;2水表计量率及水表精度满足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要求;3水量计量资料完整,计量系统运行正常。0.86.3.1规划设计阶段1当地水资源状况、气象条件说明符合实际;2生产取(用)、生活及其他必要用水量计算合理正确,水量平衡图(表)编制正确。0.6全面评价阶段1当地水资源状况、气象条件说明符合实际;2生产取(用)、生活及其他取(用)水量三级统计资料完整。0.66.3.2规划设计阶段给排水系统安全可靠,供水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0.6全面评价阶段给排水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正常,供水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0.66.3.3规划设计阶段自备水源工

33、程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枯水流量保证率设置合理。0.4全面评价阶段自备水源工程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枯水流量保证率设置合理,系统运行正常。0.46.3.4规划设计阶段1给水处理工艺先进,系统设计在节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要求;2设计供水水质符合相关水质标准要求。0.6全面评价阶段1给水处理工艺先进,系统设计在节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要求;2给水系统运行正常,水质达到相关水质标准要求。0.66.3.5规划设计阶段分质、分压供水系统设置合理。0.8全面评价阶段分质、分压供水系统设置合理,运行正常。0.86.3.6规划设计阶段1生产用水非传

34、统水源利用率达到30%。0.42生产用水全部采用非传统水源。0.6全面评价阶段1生产用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30%。0.42生产用水全部采用非传统水源。0.66.3.7规划设计阶段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卫生间冲洗用水、清扫地面用水、消防用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50%。0.8全面评价阶段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卫生间冲洗用水、清扫地面用水、消防用水及建筑施工用水等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50%o0.86.3.8规划设计阶段排水系统设计合理,外排水质达到相应标准要求。0.6全面评价阶段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运行正常,外排水质达到相应标准要求。0.66.3.9规划设计阶段1工业废水排水来源清晰,根据废水水质

35、合理设置分流排水;2设计排放水质符合相应行业末端处理前水质指标要求。0.6全面评价阶段1工业废水排水来源清晰,根据废水水质合理设置分流排水,废水排水系统运行正常;2排放水质符合相应行业末端处理前水质指标要求。0.66.3.10规划设计阶段1污、废水处理系统技术先进,在节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要求;2设计排水水质明显优于相关水质标准要求。0.8全面评价阶段1污、废水处理系统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在节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要求;2排水系统运行正常,排水水质、水量明显优于有关标准要求。0.87.1.1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1工艺、建筑、结构

36、、设备一体化设计。0.52土建与室内外装修一体化设计。0.43建筑造型要素简约,装饰构件造价低于土建和装修总造价的5%。0.37.1.2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建筑主结构采用钢结构、砌体结构(除粘土砖砌体)、木结构和预制混凝土结构等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影响小的结构体系。0.97.1.3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1混凝土耐久性合乎建筑设计年限的要求;2对建筑构件采用防护措施提高耐久性;3贮水或高湿环境建筑部位合乎抗渗性要求;4腐蚀性较高或其他特殊环境中的建筑结构进行相应处理。0.77.1.4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1钢结构厂房单位建筑面积用钢量优于同行业同类型厂房的全国平均水平。0.72钢结构厂房单位

37、建筑面积用钢量明显优于同行业同类型厂房的全国平均水平。1.27.2.1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项目未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或建筑产品。0.77.2.2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1采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批准的推荐建材、产品。0.22主要厂房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或高强度钢。0.43采用复合功能材料。0.34采用了可以现场拼装的整体预制化建筑部分;或采用工厂化生产的建筑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钢结构件、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等,种类不少于5项。0.35与14款项效果相同的其他建筑材料、建筑制品或新技术。().17.2.3规划设计阶段合理利用了既有建筑、设施。0.7全面评价阶段合理利用了既有建

38、筑、设施或原有建筑的材料。0.77.2.4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1在保证安全和健康环保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或生物质材料为原料骨料生产的建材;2废弃物建材的用量,在建筑土建装修工程的同类建筑材料中,用量比例不低于30%;3废弃物建材中的废弃物含量不低于20%。0.77.2.5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量占所用相应建筑材料总量的10%以上。0.97.2.6全面评价阶段160%以上混凝土主要原料(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运输距离在400km以内;260%以上预制建筑产品运输距离在500km以内;360%以上钢材运输距离在HOOkm以内。0.97.2.7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1所有室内装修材料和产品的有害物含量,必须满足GB1858018587的要求;2选用的混凝土,其因外加剂作用而释放氨的量,必须满足GB18588的要求;3工业建筑主体和内外装修工程,选用无机材料的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比活度,必须满足GB6566的要求;4其他可能含有危险或有害物质的建材满足相应标准。0.98.1.1规划设计阶段全面评价阶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获得批准。0.68.1.2全面评价阶段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已通过有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竣工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