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17409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11.5. 风险评估22 .组织指挥体系32.1. 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322应急工作组423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62.4. 社区(村、经联社)应急处置组73 .预警信息传播和行动73.1. 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73.2. 传播内容73.3. .传播途径73.4. 4.预警行动84 .应急响应84 .L响应分级842响应行动105 .3.扩大应急1244应急响应结束1345善后处置135 .应急保障135.1. 应急队伍、资金

2、、物质装备保障1452通信和信息传递145.3. 应急技术保障145.4. 宣传155.5. 监督检查156 .预案管理156.1. 预案管理与更新156.2. 宣传培训1563演练166.4. 预案实施时间167 .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7.1. 松城街道地质灾害组织指挥体系图167.2. 松城街道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187.3. 3.松城街道地质灾害现场处置方案197.4.松城街道通讯录错误!未定义书签。7.5.松城街道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花名册错误!未定义书签。7.6.松城街道应急避灾点名册错误!未定义书签。7.7.松城街道应急物资错误!未定义书签。7.8.松城街道高陡边坡隐患点错误!未定

3、义书签。霞浦县人民政府松城街道办事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保障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科学、有序、高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福建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宁德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霞浦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霞浦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松城街道行政区域内,包括相邻街道(乡镇)交界附近发生地质灾害及事件的应对工作。1.4. 工作原则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地

4、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处置机制,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突发地质灾害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4.2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在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1.4.3 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完善联动协调和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果断、准确、有效应对突发地质灾害。1.4.4 依法应对,科学处置。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依法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根据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的建议和技术指导,科学处置突发地质灾害。1.5. 风险评估(1)概况

5、松城街道地处霞浦县中心,东与松港街道紧邻,南与松山街道接壤,西与盐田畲族乡为邻,北同崇儒畲族乡相接,区域总面积58.8平方千米。松城街道属沿海丘陵地貌,东南部地势平缓,土壤属发育于花岗岩上的微酸性红壤,土层较浅,土质瘠薄。松城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2)风险分析城街道地处霞浦县城中心,现在有登记在册地灾点1处:马洋村鲤鱼山地质灾害点,威胁人口1户6人,灾害类型为崩塌,灾害规模约600立方米。高陡边坡隐患点有13处,其中马洋鲤鱼山地灾点2022年已治理完工,2023年进入监测期,详见附件7.8。2 .组织指挥体系2.4. 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街道党工

6、委街道办事处成立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街道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指挥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副指挥长:街道分管领导成员:各分管领导、机关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区域发展办公室负责人、社会治理办公室负责人、公共服务办公室负责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综合巡查大队负责人、社区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各社区(村、经联社)书记、城管、消防、派出所和交警部门负责同志。主要职责:启动应急预案,收集灾情,确定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街道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社区(村、经联社)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及时将灾情向上级政府汇报,并传达落实上级救灾指示;指导和协调社区救灾组开展工作;部署和组

7、织街道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社区做好善后和灾后重建工作;承担其他有关地质应急和救灾的重大事项。2.5. 应急工作组根据救灾工作需要,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7个工作组,分别为应急救援组、医疗保障组、基础设施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组、安全保卫组、灾情损失统计组。(1)应急救援组。由街道安办牵头,松城专职消防救援站、人武部、城管、消防、派出所等单位协助。组织制定抢险救援力量调度方案,汇总、报告抢险救援情况;承担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救援工作;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抢险救灾;实施抢险救灾现场秩序管制,协助灾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2)医疗保障组。由公共服务办公室牵头,卫生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

8、理所、相关社区(村、经联社)等单位协助。制定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方案,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收治入院,加强食品、环境、饮用水卫生监督,做好群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恢复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秩序,汇总、报告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情况;指导牲畜家禽的防疫工作;负责应急救援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3)基础设施保障组。由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牵头,松城派出所、供电、电信部门、相关社区(村、经联社)等单位协助。组织制定基础设施保障方案,组织对公用设施的防护、巡查、抢修和排险,尽快恢复供水、供气,汇总、报告基础设施保障情况,协助组织修复损毁的管养交通设施,

9、保障所辖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路线的畅通;尽快恢复街道内交通;组织受损水利工程设施的除险加固和修复工作;尽快恢复电力供应,保证抢险救灾和群众正常生活需要;协助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抢修、恢复通信基础设施,保证通信畅通。(4)后勤保障组。由社会治理办公室牵头,财政所、社区建设服务中心、松城派出所、相关社区(村、经联社)协助。与社区(村、经联社)组织制定受灾群众救助方案,协调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和灾民生活救助,组织和指导救灾捐赠、救灾物资的接受、管理、分配、发放及监督使用工作,汇总、报告群众生活保障情况;组织救灾储备物资的调拨,协调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保障工作,建立紧急情况下的粮食供应制度,保证

10、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粮油供应;街道财政所筹措、调度救灾资金,及时下达救灾经费并监督使用;协调做好公园、广场、绿地等应急避难场所的开放。(5)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组。由街道安办牵头,松城派出所、松城专职消防救援站、各社区(村、经联社)等单位协助。组织对地质灾害引发的此生灾害源进行调查,查明次生灾害体的位置、面积、体量和危险程度等,组织制定次生灾害防范处置方案,协调专家参与现场处置工作,汇总、报告次生灾害防范处置工作;组织对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承担次生灾害救援工作。(6)安全保卫组。由松城派出所牵头,街道人武部、综治办、各社区(村、经联社)配合。组织

11、制定社会治安维护方案,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保护,严惩危害地质灾害应急救灾的违法犯罪行为,汇总、报告社会治安维护情况;各社区(村、经联社)做好辖区范围内居民维稳工作,维护救灾秩序。(7)灾情损失统计组。由区域发展办公室牵头,社区建设服务中心、财政所、松城派出所、各社区(村、经联社)等单位协助。负责收集基层社区受灾情况,汇总全街道灾情,起草灾情报告,报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当上级指挥部到达现场后,本预案各成员单位和处置工作组服从上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2.6. 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

12、室设在自然资源所,承担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职责:组织协调全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汇集上报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提出具体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建议;贯彻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组织灾害损失调查;开展救灾宣传活动;起草救灾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承担街道地质灾害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2.7. 社区(村、经联社)应急处置组社区应急处置组由社区(村、经联社)书记担任组长,社区工作人员、安全员(灾害信息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片区队长、民兵等人员组成。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的相关应急处置工作;配合上级救灾指挥机构做好灾害的应急处置工

13、作;与街道相关部门做好灾后重建等工作。3 .预警信息传播和行动3.4. 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接收上级部门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党政办接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向各成员单位、社区(村、经联社)传达,由社区(村、经联社)向辖区范围内居民及企事业单位扩散信息。3.5. 传播内容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3.6. 传播途径建立和完善公共媒体、应急喇叭、移动通信群发系统等多种手段互补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3.4.预警行动各社区(村、经联社)、各部门密切关注地质变化及灾害发展趋势

14、,评估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有针对性地采取下列一项或多项措施,尽可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防止次生、衍生灾害发生。(1)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地质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的准备。(3)调集应急处置和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投入正常使用。(4)畅通信息接收渠道,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5)加强公众沟通,公布信息接收和咨询电话,向社会公告采取的有关特定措施、避免或减轻危害的建议和劝告等。4 .应急响应4.4. 响应分级地质灾害按照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

15、为特大型(I级)、大型(II级)、中型(In级)、小型(IV级)地质灾害灾情和地质灾害险情四级。4.1.1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级)(1)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IOoO人以上,或者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2)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IooO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3)因地质灾害造成大江大河及其支流被阻断,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1.2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I级)(1)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o人以下,或者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

16、险情;(2)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O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3)因地质灾害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民航和航道中断,或者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地质灾害。4.1.3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n级)(I)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者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2)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

17、灾情。4.1.4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IV级)(1)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者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2)因山体崩埸、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4.2. 响应行动4.2.1 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应急响应(I11I级)出现中型以上地质灾害灾情、险情,街道办事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并速报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听从上级指挥部指令,部署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和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群众。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转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

18、避让,情况紧急时强制组织受威胁的群众避灾疏散。并迅速组织自然资源、建设、交通、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治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4.2.2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响应(IV级)发生一般地质灾害,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各成员单位和专家进行分析研判,对地质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人根据辖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决定启动IV级应急响应,向街道辖区各社区(村、经联社)和有关单位发布启动相关应急程序的命令。必要时,报请县指挥部派出工作组和专家赶赴灾害现场,指导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做好地质灾害

19、应急处置工作。在应急过程中,对判定属于11I级以上地质灾害的,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根据辖区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立即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报告有关情况。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立即向县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地质灾害处置有关情况,县应急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移交指挥权,全力配合应急处置。4.2.3 应急处置(1)施救伤员。若有人员被埋,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可在分派人手对地质灾害体进行观测并约定紧急撤离信号、撤离路线的同时,开展初级施救。(2)初控现场。在专业队伍到达之前,社区(村、经联社)干部应按照群众转移预案,组织基干民兵、青壮

20、年村(居)民等做好以下工作:是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抢救伤员和受困人员;是初步划定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是组织危险区内群众转移避让,情况危急时协助当地政府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硫散;是立即向街道办事处、县自然资源局报告;是在危险区主要通道安排人员值班,警戒交通;是对辖区内类似地段安全状况进行检查。(3)滑塌处置:开挖排水沟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滑塌区;及时夯填裂缝或铺设塑料薄膜防止地表水直接渗入。实施简易卸载工程。利用砂、石、土等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4)泥石流处置:判断人员和房屋是处在物源区、流通区还是堆积区。转移泥流最高迹线以下所有人员。(5)地面塌陷处置:判断是采空塌陷还是岩溶塌陷

21、。停止抽取塌陷影响区地下水。观察地面裂缝发育情况,有裂缝区域,人员全部转移。视情采用物探或钻探措施,划定威胁范围。4.3. 扩大应急因地质灾害次生或衍生出其它突发事件,且所采取的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以控制严峻的发展形势,需由多家专业应急机构或主管单位同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超出街道实际能力的,需要上级扩大应急救援,提高应急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应及时向上级报告。4.4. 应急响应结束经专家组鉴定的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在抢险救灾工作基本结束,地质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街道办事处应撤销划定的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4.5. 善后处置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处

22、置结束后,街道办事处应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工作,安定群众情绪,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生产,及时部署地质灾害治理或者避让搬迁。4.5.1 治理街道自然资源所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并将地质灾害调查处置结果上报县、市自然资源部门。经专家确认,适合采取工程治理的地灾点,自然资源所应按照有关规定,积极申请治理资金,做好地灾点的治理工作。4.5.2 搬迁街道办事处应会同县自然资源局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工作。5 .应急保障5.1. 应急队伍、资金、物质装备保障加强地质灾害专业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专业应急防治

23、与救灾队伍、民兵预备分队和街道应急救援志愿者等,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经费列入街道财政预算,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财政所要根据应急防治与救灾需要及时安排必要的应急与救灾资金。街道办事处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品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供应。5.2. 通信和信息传递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街道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同时保证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畅通,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5.3. 应

24、急技术保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展应急调查、应急及损失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有计划的派员外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街道办事处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工作力度和投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5.4. 宣传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多层次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抗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5.5. 监督检查街道办事处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要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6 .预案管理6.1.

25、 预案管理与更新松城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编制、解释和管理,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需要及时组织修订完善,报党政联席会议讨论批准后实施。6.2. 宣传培训松城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突发地质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每年应至少进行1次涉及本预案内容的相关培训工作,提升处置能力,做好培训记录。6.3. 演练每年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相关单位协助,开展一次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活动,增强和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反应能力。6.4. 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6.5.松城街道地质灾害组织指挥体系图松城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社区(村)

26、应急处置组指挥部办公室灾情报失统计组安全保卫组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组后勤保障组基础设施保障组医疗保障组应急救援组6.6.松城街道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图街道指挥部 开展工作各工作蛆按 照职责开展 工作应急救援处置组医疗保障基础设若保障后勃保障次生灾害防范处善安全保卫灾情损失统计6.7.松城街道地质灾害现场处置方案1编制目的保障地质应急工作科学、有序、高效,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2基本定义本预案适用于松城街道行政区域内,包括毗邻街道交界附近发生地质灾害及事件的应对工作。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成立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街道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指

27、挥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副指挥长:分管领导成员:各分管领导、机关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党建工作办公室、区域发展办公室负责人、社会治理办公室负责人、公共服务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综合巡查大队负责人、社区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各社区书记、城管、消防、派出所和交警部门负责同志。4应急队伍根据救灾工作需要,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7个工作组,分别为应急救援组、医疗保障组、基础设施保障组、后勤保障组、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组、安全保卫组、灾情损失统计组。5应急处置1.地质灾害发生后,街道指挥部立即启动响应,措施事发地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2 .应急救援组。由街道安办牵头,松城专职消防救援站、人武部、城管

28、、消防、派出所等单位协助。组织制定抢险救援力量调度方案,汇总、报告抢险救援情况;承担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救援工作;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抢险救灾;实施抢险救灾现场秩序管制,协助灾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3 .医疗保障组。由公共服务办公室牵头,卫生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所、相关社区(村、经联社)等单位协助。制定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方案,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收治入院,加强食品、环境、饮用水卫生监督,做好群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防控制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恢复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秩序,汇总、报告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情况;指导牲畜家禽的防疫工作;负责应急救援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监督

29、与管理。4 .基础设施保障组。由社区建设服务中心牵头,松城派出所、供电、电信部门、相关社区(村、经联社)等单位协助。组织制定基础设施保障方案,组织对公用设施的防护、巡查、抢修和排险,尽快恢复供水、供气,汇总、报告基础设施保障情况,协助组织修复损毁的管养交通设施,保障所辖交通干线和抢险救灾重要路线的畅通;尽快恢复街道内交通;组织受损水利工程设施的除险加固和修复工作;尽快恢复电力供应,保证抢险救灾和群众正常生活需要;协助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抢修、恢复通信基础设施,保证通信畅通。5.后勤保障组。由社会治理办公室牵头,财政所、社区建设服务中心、松城派出所、相关社区(村、经联社)协助。与社区(村

30、、经联社)组织制定受灾群众救助方案,协调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和灾民生活救助,组织和指导救灾捐赠、救灾物资的接受、管理、分配、发放及监督使用工作,汇总、报告群众生活保障情况;组织救灾储备物资的调拨,协调做好救灾物资的储备、保障工作,建立紧急情况下的粮食供应制度,保证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粮油供应;街道财政所筹措、调度救灾资金,及时下达救灾经费并监督使用;协调做好公园、广场、绿地等应急避难场所的开放。6.次生灾害防范处置组。由街道安办牵头,松城派出所、松城专职消防救援站、各社区(村、经联社)等单位协助。组织对地质灾害引发的此生灾害源进行调查,查明次生灾害体的位置、面积、体量和危险程度等,组织制定次生灾害防

31、范处置方案,协调专家参与现场处置工作,汇总、报告次生灾害防范处置工作;组织对地质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启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承担次生灾害救援工作。7.安全保卫组。由松城派出所牵头,街道人武部、综治办、各社区(村、经联社)配合。组织制定社会治安维护方案,负责灾区的社会治安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保护,严惩危害地质灾害应急救灾的违法犯罪行为,汇总、报告社会治安维护情况;各社区(村、经联社)做好辖区范围内居民维稳工作,维护救灾秩序。8.灾情损失统计组。由区域发展办公室牵头,社区建设服务中心、财政所、松城派出所、各社区(村、经联社)等单位协助。负责收集基层社区受灾情况,汇总全街道灾情,起草灾情报告,报街道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