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上教材介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19143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上教材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人教版六上教材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人教版六上教材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人教版六上教材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人教版六上教材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上教材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上教材介绍.ppt(10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4、5单元,二O一一年九月,一 感受自然,二 祖国在我心中,三 心灵之歌,单元概说,四 珍爱我们的家园,五 初识鲁迅,七 人与动物,六 轻叩诗歌的大门,八 艺术的魅力,选读课文,各专题的读写点,课文,文学性更强名家名篇更多文章体裁更丰富,练习的内容:重视朗读背诵等基本训练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关注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口语交际习作,第四组“珍爱我们的家园”,单元分析: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

2、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主题:“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组教材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单元教学目标:,1会写18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

3、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句、联系上下文)。3背诵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感受深的部分。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5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6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单元教学重点: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

4、”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3.理清文章层次。教学重点: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

5、。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难点: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阅读导语,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和主要学习方法2.激发兴趣:你了解地球吗?带着这个问题,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读通课文,学习字词(一)检查预习情况预习了课文,同学们课后生字词还认识吗?一边读,一边认真记,读后听写。1出示词语,请同学们读。2听写,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所有听写完成后,大屏幕立刻出示,当堂反馈,对错误多的字当堂订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理清脉络,思考:课文围绕着只有一个地球向我们都介绍了哪些内容?(课文是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个

6、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告诉人类应该保护地球。)2、这篇文章层次非常清楚,我们可以根据它把文章分为3段。怎么分?(一(1)、二(28)、三(9),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完之后,你心有那些感受?结合课文内容来谈。2.复习说明方法,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准备。3.读过课文后,你有哪些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深入学习课文,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点:深入学习课文,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

7、学难点: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忆上节课内容。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二、理解课文,感受情感,体会写法第一、二自然段1.读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所见到的地球,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2.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这些知识的呢?(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3.读后有怎样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二、学习第二段(34自然段)。思考: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2.这两段课文写地球用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又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

8、地球的破坏?围绕“资源”“破坏”谈。地球拿哪些资源养育了人类?(自然资源矿产、水、生物、大气)这类资源来得不容易,我们把它叫做“不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真是“来之不易”。地球还用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养育了人类,多么无私啊!作者给了他一个最有感情的称呼?称她为“人类的母亲”。穿插有感情朗读训练。,讨论交流人类对地球的破坏,领悟“忧虑”之情。思考: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地球的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遗憾的是课文中没有写具体,谁能来说具体些?(指名交流环境问题和由此而造成的灾难)引入相关资料,加深理解

9、。交流感受(人类的这些行为真让人“忧虑”。引导学生用成语来说这样做其实是“自食其果”或“自作自受”),三、学习第三段(59)自然段。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人类破坏了地球,别无去处。1.思考:移居别的星球可行吗?学生根据自学所掌握的知识或引用课文中的内容来表达观点。2.归纳:由此看来,宇航员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精心保护)这是因为这美丽可爱,为人类无私奉献的地球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个”3.理解题目的含义:这句话是告诫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一起朗读课题。4.理解课题:朗读第九自然段。,四、总结全文1.总结说明方法2.讨论交流人类保护地球的做法或设想。3.介绍身边环保的情况和

10、自己的实际行动。,*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目标:1.理解“葬礼、主持、语调、悲剧、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回顾只有一个地球的内容,营造气氛。2.读导语。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读课文,布置学习任务: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联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了课文后的感想。,指导点:塞

11、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有感情朗读训练巴西总统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怎样特殊?(是为一条瀑布举行一次葬礼)塞特凯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为什么用“曾经”?现在的瀑布怎样呢?(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奄奄一息。)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法)写出了大瀑布即将枯竭。,引导学生认识教材特点:1.倒叙,先果后因2.对比三、引

12、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总统要亲自主持呢?(他为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的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大瀑布会葬送?建水电站 水资源浪费。破坏森林、乱砍滥伐。,课外延伸在我们现实当中,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你调查到哪些呢?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让这些事情不再重演。,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材特点: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从结构上说,这篇文章属于总分总的结构。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是本文的最大特点。课文大量运用拟

13、人、比喻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朋友,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目标:1.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难点: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4、理清文章层次。教学重点: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难点: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一、导入:1、揭示课题:在印第安人的心里他们的土地是“神圣”的,这片神圣的土地。2、解释课题,提出疑问:“神圣”是指极其庄严、圣洁,不可侵犯。为什么印第安人要用“神圣”来形容土地呢?“这片土地”指的是哪一片土地,又是怎么样的一片土地呢?带着这些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二、读通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文中出现生字词,读准生字词的发音以及注意其写法。2、读完课文后思考:“这片土地”指的是那片土地?3、介绍课文的背景和相关资料,并且欣赏相关图片。,背景介绍:(1)19世纪50年代,“

15、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2)西雅图酋长是美国华盛顿州境内的印第安人部落的领袖,信奉天主教,乐于与白人移民共处,并同西雅图的创立者之一戴维斯温森梅纳德建立了私人友谊。根据梅纳德的建议,西雅图即得名于西雅图酋长。,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

16、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四、细读句子,初步理解“神圣”(1)朗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是怎么样的;(2)在、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进行初步交流。重点指导朗读:(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理解人类和大地的关系。)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2)我们和大地上

17、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通过问题: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大自然)引导学生在脑 海中勾勒出一幅人类与大自然的紧密而融合的画面。有感请的朗读。体会这种人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感情。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2、理解课文句子以及深刻蕴意,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3、体会印第安人对他们土地的热爱之情;体会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从而学会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教学重点: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印

18、第安人对他们土地的热爱之情;体会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句子以及深刻蕴意,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一、回顾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二、深入课文,研究“神圣“的意义。中心思考题:“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中写了土地上什么是神圣的?为什么?1.小组讨论总结出西雅图提出哪几个要求,进行交流:第一个要求:要善待河水!(哪两个自然段是写“善待河水的”?)第二个要求:要照管好空气!(哪两个自然段是写“照管好空气”?)第三个要求:要照顾好动物!(哪两个自然段是写“照顾好动物”?),2.从重点语句中体味“神圣”:(1)理解“那溪流河川中闪闪

19、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2)“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3)“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景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4)“如果所有的动物都失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5、印第安人是那么的爱这一片土地,爱这里的一草一木、爱这里的河流、空气,爱这里的一切,所以他对白人说出示“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朗读6、西雅图带着对土地的恋恋不舍和浓厚的深爱之情对白人的领袖说了这些话,但是这还不足够,他还要对白人的后代们说!请同学们带着这份感情齐读一遍第九至第十

20、自然段。理解句子:为什么说“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为什么课文第三自然段强调:“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现在这里又说“大地不属于人类”?,三、背诵语段。有感情地跟读课文,试着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四、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朗读中体会演讲稿的特点,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 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难

21、点: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读导语,整理思考问题: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二、初读课文。自读课文,查字典。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交流点:(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三、精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1.问题:正

22、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思考: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23、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2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1)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2)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3.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支

24、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2)集体交流。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老农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4.小结:是老人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口语交际 习作四,内容有三项可供选择: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写建议书。根据书中给出的漫画,写出理解和感受,也可以借助漫画写故事。根据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其他漫画,写感受、编故事。,习作要求:了解建

25、议书的结构和写作格式。,1.建议书的结构:(1)写清楚存在的问题;(2)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3)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建议书的格式:(1)标题(2)称呼(写给谁的)(3)建议的具体内容(4)建议人的姓名和日期,习作要求:漫画第一步:认真观察第二步:读懂漫画,尤其是漫画上的文字部分,非常重要。第三步:合理想象,编写故事第四步:抒发感想,第五组 初识鲁迅,本单元在本册的第五组,主题:“初识鲁迅”。编者力争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本组选编的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先生的,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

26、、丰满、生动。一个单元以一个人物为主,围绕它选材,认识这一主要人物,在五年级上册中有“走近毛泽东”。,第五组 初识鲁迅,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第五组 初识鲁迅,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让孩子走进鲁迅的故乡,去认识他童年的伙伴,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作品)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让孩子走近鲁迅的亲人,去认识那幽默

27、风趣的伯父。(亲人)一面通过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感受普通百姓对鲁迅的爱戴、敬仰。(普通人)有的人沿着诗人臧克家的思绪,走近鲁迅的朋友,去体验那绵绵不尽的追思。(朋友)四篇课文从四个角度让学生去感受鲁迅,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第五组 初识鲁迅,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19个生字,读写29个生词,读记13个词。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少年闰土第一段,积累名言警句。3、通过学习课文、阅读资料,初步了解鲁迅先生及其文学成就。4、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5、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单元教学重点:1、理解含义

28、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特点。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崇高精神。单元教学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的变化。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了解文章是怎样表现的人物特点。,少年闰土,教材特点:这篇课文是描写人物的文章,用舒缓、深情的语言,采用倒叙的方法,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本课层次清晰,在写作上体现三个特点:(1)采用倒叙的手法:(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

29、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4.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教学重点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七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初识闰土,了解

30、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教学重点:1、读熟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文脉。2、初识闰土,初步了解闰土。教学难点:初读课文,初步了解闰土,理清文章脉络。,一、导入1.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你们对鲁迅有哪些了解?读过他的什么作品?读读课后的“资料袋”。2.明确一起学习根据鲁迅的小说故乡节选的少年闰土。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检查预习。1初读课文,正音小毡帽 竹匾 秕谷 潮汛 允许 猹 装弶 獾猪 鹁鸪(注重读音)2理解词语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试着理解。重点提示:装弶 秕谷 祭祀 值年 五行 其间 无端 素不知道 如许 希奇 单知道 郑重 五行,三、熟读课文,理清脉络。1.熟读课

31、文。2.按“记忆”“相知”“相见”“相处”“分别”给文章分段。第一段(1)记忆中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第二段(23)我知道闰土要来我家,很高兴。第三段(45)新年到,我见到了闰土。第四段(616)闰土给我讲稀奇事。第五段(17)我和闰土分别时依依不舍。,四、了解人物1快速浏览,思考:课文除了写闰土,还写谁?“我”与闰土是什么关系?从哪看出来的?2.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闰土是个朴实天真、很受大人疼爱的健康的海边少年。)3.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那样的

32、年代、特定的环境,才有这样的外貌),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段。4、了解本课写法。初识鲁迅。教学重点: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一、回顾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识闰土,谁说说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闰土,进一步了解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二、围绕中心 品悟人物1、自读自悟。思考:在“我”眼里,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在这四件事中,哪

33、件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是哪件?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默读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段落,批注感受。2、集体交流。(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特点)看瓜刺猹。(1)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谈感受。(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敢独自一人在月下看瓜,面对猹毫不惧怕)概括出(闰土是个勇敢机智的少年。)(2)指导朗读。(看插图,再想象一下,一对十一二岁的少年的对话情景。闰土告诉这些事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语气;鲁迅是什么表情,怎样问),雪地捕鸟(1)划出描写动作的词,表现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2)指导朗读(设想你就是闰土,你会怎样讲)海边拾贝 沙地看跳鱼表现闰土生活丰富多彩。3.体会写法: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并且分别从

34、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点,三、细读课文,品悟语言1、文中的“我”(少爷)对闰土的生活充满羡慕之情。请快速找出这些语段。14自然段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许多新鲜事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闰土“我”(少爷)看瓜刺猹、不知道 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海边捡贝壳 不知道 有如许五色的贝壳)沙地看跳鱼儿 不知道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 天空2 再读这段话,你想表达怎样的感情?(羡慕、向往)3也正因此,鲁迅发出这样的感叹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我”与闰土分别了。但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一幕永留我脑海中。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4

35、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大声朗读第一段。(1)图中展示怎样一种情境?(感受情境美,景色美)(2)指导有感情朗读。(3)指导背诵,四、回读全文 体会写法1、倒叙的手法;。2、通过含义深刻的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如16段)3、一人多事多特点,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多事有详略。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要适时适当的运用这些方法,拓展阅读 故乡是中学学习的课文,选入课本时中心与原文有差异,我们的学习不能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偏差,因此,最后引导学生读原文,体会作者真正的表达意图。我们都知道闰土是一个机智勇敢、知识丰富、活泼健康的少年,他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可三十年后,“我”再次

36、见到闰土又怎样?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重点找出描写闰土的语句。故乡中还有许多鲜活的人物,课下我们去读去体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4、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2)学习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37、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词语。2、读熟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文脉、概括小标题。3、通过几件事,初步了解鲁迅是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难点:概括小标题。,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少年闰土,通过几件事情的记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勇敢机智、见多识广、健康可爱的少年形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伯父”“先生”你读懂了什么?,二、朗读课文,检查字词。1、强调字音:“浒”“殡”“悼”“咳”“嗽”等字。2、分辨字型:“冠”“囵”“嗽”3、理解词语.饱经风霜 恍然大悟

38、张冠李戴 囫囵吞枣 爱戴等,三、了解大意,理清脉络1.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各写了什么?(1)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二段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社会的黑暗统治。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2)为每段加小标题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3)集体交流。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2.读课文,哪句最能体现伯父崇高品质的一句话。(结尾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结合

39、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3.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文章通过回忆鲁迅先生那几件小事来体现的?过渡:他的高尚品质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深入体会,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二、细品文本,深入学习(一)思考:(1)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最深

40、的词句,批注感受。(2)再有感情地读一读。(3)将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二)交流。1、谈水浒传。(1)引导学生抓住“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一重点句,谈怎样理解。(委婉的批评;读书要认真,体现关心)追问:理解“囫囵吞枣”从哪看出我读书“囫囵吞枣”?(2)引用“阅读链接”中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曾得到过鲁迅先生的教诲和关怀。)(3)抓住人物动作语言,有感情朗读。,2、交流“碰壁”。(1)引导学生抓住“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重点句。结合资料谈

41、。(“四周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暗示鲁迅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鲁迅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很害怕,查抄他的信件,不许他发表文章,还要逮捕他。鲁迅先生先后用了一百多个笔名,巧妙地和反动派进行斗争。)(2)“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体现鲁迅先生幽默的语言风格,及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3)有感情地读一读。,3、交流“救助车夫”。(1)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把伤口洗干净,“敷上药”,“扎好绷带”,“掏出一些钱”等重点词,从“救护”时的动作和“资助”两个方面体会伯父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结合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体会

42、。(2)伯父“变得那么严肃”“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当时伯父在想些什么?(鲁迅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4、交流“关心女佣阿三”。(1)引导学生抓住“一点儿也不在乎”“常常劝我多休息”,鲁迅“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2)指导读好阿三的话(3)引读最后一句。“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 就是这样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具体讲,伯父为()想得多,为()想得少。,5、指导学习第一段 正是这样一个

43、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才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在他死后,苍天为他动容,多少人为之悲痛欲绝。教师范读第一段,渲染气氛 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三、回读感受,总结全文。1、自由读感受最深的段落。2、完成填空。这是一个()的伯父。鲁迅是个()的人。3、概括: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4、本文写作方法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言行、举止,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写出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以小见大”,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写人的文章。文章结构也有特点,先写结果,再写原因。,一面,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词语。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

44、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感受鲁迅关怀青年的高尚品格。,一、导入1、复习回忆本单元学过的两课书,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了解的鲁迅先生。2、阅读本文的提示语,说一说提示语告诉我们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限定时间,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初读感知。3、思考:在作者的眼中,鲁迅是个怎样的人?画出重点语句,做简要批注。(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四、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时,教师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进行引导。六

45、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外貌描写都抓住鲁迅“瘦”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作者写鲁迅的面孔、寸发、胡须、长衫,都各具特色,都与作者的视线相适应,而最主要的是突出了他的“瘦”,因过分的操劳而损坏了健康的战士的形象。)其它描写作为略处理。,五、总结:1.学习这篇文章,你对鲁迅先生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读懂了什么?这篇文章双中心,表现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的品质,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深厚、真挚的爱戴之情。2.对人物描写,你学到了什么方法?,有的人,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

46、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一、导入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

47、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二合作学习,初悟诗情通过合作学习定会理解这首诗歌的情感。学习朗读,交流诗歌的意思、情感、作者的表达方法。,二合作学习,初悟诗情通过合作学习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联系朗读,交流诗歌的意思、情感、作者的表达方法。三展示交流,品句悟情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每节中重点句子朗读的语气以及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活”、“死”、“有的人”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并结合本单元前面学过的文章,补充的资料,深入理解诗的意思。通过25、37、48几个小节的对比读,感受到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四诵读表演,升华情感配乐朗读思考: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更含蓄,更为

48、重要的是以有的人为题,大大扩大的诗歌的思想内涵,使诗歌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五总结,拓展延伸。,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鲁迅先生的认识要有一个基于本单元的总结。,口语交际与习作(五),有两种角度可以选择;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写出小伙伴的特点。根据开头,发挥想象,将发生在“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的经

49、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续编发生在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个故事),介绍小伙伴:审题思考过程:写谁,有怎样的特点,可以写哪些事例表现他的特点,如何安排材料详略。突出人物的特点的事例。(要有新意)运用学过的人物描写方法。,续写:原文以记事为主,续写部分应该是事件得自然延伸。做到中心事件不变,叙述人称不变,也就是依照原来的叙述角度,围绕中心事件来续写新的情节。原文以写人物为主,续写部分的人物性格特征,必须与原文一致,即使人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也要合情合理。续写有利于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长江中下游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些美丽的湖泊起着调节洪峰的作用,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是,水土流失和围湖造

50、田使这些湖泊寿命剧减。1949年,洞庭湖的面积为4350 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此后四十年,水土流失造成平均每年淤积在洞庭湖内的泥沙达到1.5亿吨,加上人类大肆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和湖容都缩减了一半以上。洞庭湖徒有虚名,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可惜,荣居全国第一的鄱阳湖也同样是厄运难逃,只不过相对洞庭湖,它的萎缩速度稍慢那么一点儿而已。四十年来,鄱阳湖由于造田和泥沙淤积,湖面缩小了五分之一以上。湖北素称“千湖之省”,1949年,面积超过0.5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1066个。经过四十年的水土流失和围垦,只剩下了300来个,湖泊面积仅为先前的三分之一。还有江苏,几十年来因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