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23267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自治县中小学深入推进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为深入推进教育五项工程贯彻落实XX市关于“质量提升年活动方案,促进教师不断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一、活动目标(一)以提高全体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培养造就一支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师德学养优良深厚、业务能力符合要求的教师队伍。为落实教育“五项工程”和“质量提升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二、实施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学校任课教师要人人参与,人人研修,共同进步。注重过程原则。“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既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措施、积累经验。反对

2、形式主义。实事求是原则。“四个一”大教研活动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立足实际,重视差异,注重激励。三、组织管理“四个一”大教研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实施:校级评选、县级评选、市级评选。四、活动内容及时间上一节达标课或精品课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拿出一节体现新课标要求的达标课或精品课(标准见附件1和附件2)O完成时间:611月,11月中旬完成学校评选,11月下旬完成县级评选,12月进行市级评选展示。形式:以校为单位,青年教师上达标课、骨干教师上精品课。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达标课和精品课评定小组,依据达标课和精品课标准组织验收评定。各学校每月初上报上课教师日程表到进修学校相关部室(日程

3、表见附件3),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将随机进行检查。编一套学期末测试卷教学评价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不仅能够检验教学,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改进教学。每位任课教师要编制出一套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质量的学期末测试卷,提高自己,完善教学。完成时间:6月末和11月中上旬,11月下旬县级评选,12月进行市级评选。(标准见附件4)写一篇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以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一种带有研究性质的教学总结活动,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身反省与自我观察。学校要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机会,积极向教师传播反思的理念,鼓励教师提高反思的意识,营造全

4、员反思的氛围。每位任课教师要对自己上的达标课或精品课进行反思。完成时间:11月中旬完成学校评选,11月下旬完成县级评选。12月进行市级评选。(标准见附件5)一次学科专业知识考试对任课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知识考试,了解和掌握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水平。6-TO月以学校为单位,由学校自行出题对全体学科教师进行考试。11-12月市教育学院对县区学校部分学科教师进行考试(考试学科为中考、高考的18个学科,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和科学5个学科)。五、有关要求制定活动方案。为使“四个一大教研活动取得实效,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学校的四个一”大教研活动方案,并对教师进行宣传发动,让每一位任课教师

5、对四个一大教研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分工负责,层层落实。为四个一”大教研活动做好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时间保障。各学校校长在四个一活动中至少听课20节,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期末试卷应由校级领导审阅。做好监督检查。“四个一“大教研活动以教师为活动主体,以学校为活动开展的基本单位。各学校要按照“四个一”大教研活动通知要求,结合本校的活动方案全面开展四个一”大教研活动。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按时上交材料。11月20日,各学校各学科将评选出的优秀成果材料上交,分别是一节达标课或精品课(打印二维码)、一套期末试卷、一篇教学反思(XX

6、中语文、数学学科此三项材料需要上交第一、二名的材料)。分学科送交对应部室,中学部: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小学部: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综合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书法、科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注重成果形成。一是文字材料包括达标课或精品课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期末试卷和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卷。二是影像材料包括部分优秀课堂实录和课件。附件:L“达标课”课堂教学评分表2 .“精品示范课”教学评分表3 .上课教师日程表4 .学期末考试命题标准5 .课堂教学反思评选细则附件L达标课课堂教学评分表学科课题节次评价指标及权重评价项目得分教师

7、教学行为教材处理10分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能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合理使用和处理教材。1098敦学过程35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现基础性,实践性,观点正确、充实,有一定的信息量:讲授内容安排合理,详略得当,问题设置立足学情,指向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具有合理性。共同探究:依据所设计的问题,组织课堂探究,有学法引导情境回归I有情境创设,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效驾驭课堂,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发展353230教学功底15分熟练、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得当: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清晰、合理,板书工整、规范,教态亲切自然,驾御课

8、堂能力较强。151311学生学习状态活动状态10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发表自己的见解1098思维状态15分对学习内容表现出兴趣,有参与意识:注意力集中,倾听及思考;能正确回答问题,并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151311目标达成基本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有所得111授课人班级15分531评分人总分“精品示范课”教学评分表评价指标及权重评价项目得分教师教学行为蝴处理10分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创造性使用和处理教材方面。1098教学过程35分教学内容:所授知识或观点正确、充实,信息

9、量丰富;讲授内容安排合理、详略得当、难易适中、容量适度:问题设置立足学情,指向教学目标,问题的设置“含金量”高。共同探究:依据所设计的问题,有效组织课堂探究,重视对学生学法引导。情境回妇:注重情境创设,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机智驾驭课堂,充分体现教学智慧,及时、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有效促进学生发展。353230教学功底15分信息技术教育与课堂教学需达到深度融合,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得当娴熟;语言规范、清晰、严谨、富于感染力:板书工整、规范、布局合理:教态亲切、自然、感情充沛。151311学生学习状血状态1。分广泛、深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

10、见解。1098思维状态15分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明显兴趣,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对问题的回答体现出创造性,并主动、积极提出问题。151311态目标达成15分各层次学生均有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转变,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增强。151311评分人总分上课教师日程表学校:(公章)上报时间:序号时间课型姓名上课题目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学期末考试命题标准一、命题原则命题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试题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学生学习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发展程度。考试命题应

11、注重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强调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试题内容要贴近教材,但不拘于教材,要难易适度。所命试题既对教学质量进行了有效评价,又帮助学生树立了今后学习的信心。二、试题结构1.各科命题的预期难度系数要在0.50.8之间,小学考试的平均分应在80分左右,初中考试的平均分应在70分左右,高中考试的平均分应在及格左右。2整套试题要分为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三类,其中所占比例为:基础题70队中等题20%、较难题10%。三、注意事项1 .考试内容要注重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2 .理科要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文科要注

12、重对学生阅读理解、积累运用能力的考查。课堂教学反思评选细则项目评分内容和标准分值得分ABC教学效果1、反思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即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是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计划进行变更,知识传授的效果如何等。2、反思教法情况,即反思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教学步骑与方法调整的原因,以便今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3、反思学法指导情况,即教师在预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归纳、思维训练等方法指导是否到位,以便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增强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意识等。30-2625-2120-17教学过程4、反恩教学中有哪些失误,有哪些不足。5、反思课觉上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在学生合作收到阻碍时、注意力分散时、学生提出没有预设的问题时,以及发生其他无法预料的事件时,是如何处理的。6、反思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学生的合作程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开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等方面的问题。30-2625-2120-17教学启示7、反思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悟出什么道理,在教学中就某个问题有什么新体会,学生行为给了什么启示等,这些切身体验与新课程理论联系起来,成为一种更好的策略。8、对某些不足之处有更好的策略。9、对某此教学环节的改进有什么更好的设想。40-2635-3130-26总分10088857370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