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592409 上传时间:2021-04-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 局外人(L?tranger)是法国阿尔贝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1局外人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分成两个部分,通过完整细腻的心理活动,塑造了一个凡事无所谓、却容易被生理需要折磨而冲昏头脑的人物形象。第一部分详细的叙述了我在母亲去世后的短暂时光中不带情感而平淡如往昔的生活日常。在养老院见到的老女人的大肚子、老男人的眼睛和皱纹等垂垂老矣的形象描写,同理心强的看起来易感生悲悯,同理心弱化如主

2、人公默尔索,亦难免生出对人类病老发展状态的厌烦情绪。无所谓的人生态度,导致母亲下葬第二天就吃喝玩乐的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方式、女友催婚便不咸不淡的答应、皮条客需要帮助诚恳的拜托便身体力行的给予乃至最后稀里糊涂误打误撞的枪杀了毫无恩怨的人短小的篇幅,却让一个冷淡无情、游离于社会大众标准之外的局外人形象无比丰满。这部分的“局外人”强调的是主人公默尔索顺从个人的性格特点主动选择的离群状态。第二部分开启了“我”被投入监狱到庭审判定死刑过程中观察生活的视角。从初入监禁生活的不适到习惯了后的内心安逸,同样以对命运走向无动于衷的旁观姿态,继续着逆来顺受的随遇而安,没有情感啊良知啊道德标准啊的牵绊、一心关注自己

3、的生理状态的人生真是蛮新奇的。尤其是庭审过程中对一心指控其预谋杀人的检察官的喜爱,心有多大才能完全的不在乎对立实质。细究起来,检察官实际上与他竟是同类,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自己的心意断章取义的理解着生活、并影响着他人的生死。不同的是,检察官因为身负职责而过于强调社会规则,关注案件重判所能起到的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虽然他采取的诛心审判导致了默尔索被判死刑,但这与默尔索沉浸在自己不愉悦的生理感受中就开枪误杀了无辜人的行为对比起来,也并没有更残忍更恶劣更值得批判。不信任上帝、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需要忏悔、对别人的关爱(玛丽的爱情、神甫的引导)无动于衷、生无可恋死亦无可惧的情感缺失的随便心态,让默

4、尔索自然而然的放弃了上诉申辩的权利,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自己将被绞死的判决。在等待死期来临的监禁生活里,百无聊赖甚至以重生的视角想象起围观绞刑的场景。这一部分,“局外人”强调的是庭审“我”过程中“我”被排除在外没有发言权的异状。这种情景,其实很像命运之于人类,走向与本人并无关系了。不过是人间走一趟,生死何妨。了无牵挂,真洒脱的人生哲学。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2容纳与宽恕,荒诞与可笑,孤寂与沉沦,自由与拘禁。面对世界这样的现状,于他,本就是无所适从,究竟该何去何从,或许,放手和屏蔽是他的选择,于是成了局外之人题记在最后的法庭上,默尔索,被控告杀人的主人公,面对众人谴责,法官的赤耳面红,他,一再沉默,安静

5、的与世无争,没有彷徨,也没有畏惧,就那样淡然地环顾着四周,静静地听着律师和检察官激烈的言辞。曾相信自己有一线生机,但判决却是死亡。他不畏惧死亡,却恐惧社会对自身的掩饰。我尚记得,默尔索曾多次与社会“脱节”,没有在为母亲送葬时痛苦,第二天反而与女友温存。这样一个被社会抛弃的局外之人,倒不如说是他先抛弃的社会,他赤城的追求自己想要的,却算不过众人眼中自己不过是妄自菲薄。社会掩饰它的,那他仍要热爱属于自己的光明。然而文末,默尔索说:“长久以来第一次,我想起了妈妈。”这声妈妈,喊的有多心酸又或是多么亲切,这个社会不理解他,压垮了他内心最后一根稻草,只剩躯壳苟延残喘。他本也是一个常人,一个能享受社会温暖

6、的人,历经沧桑,最后无可奈何的接受了社会对他的骂名,接受在他人眼里自己就是异类。这就是现实,让一个真实的正直的人面对社会的讥讽?这就是一个人该有的权力,连死亡之前,还要受到神灵的精神压制?还记得曾经,默尔索何曾不享受过属于自己的温柔,女友玛丽和好友雷蒙,他们本不是同样的人,却还是成了同样的人,要说无辜,谁不无辜只是他们在最后使他感到苍白无力。只因他离经叛道,这抹温柔转而暗藏冷锋,是刺骨的冷漠啊。可默尔索究竟离哪本经,叛的是何方道?我们不能说那时的社会有多么的虚伪和现实,没有掩饰的社会不过是一座空有支架的城市罢了,一个容不得独特的社会,最终可怜的是与社会背道而驰的局外之人。那个只留有一抹孤影,站

7、在监狱墙壁前的默尔索,面向黑暗却想到无比广阔的天际和季风吹向大海时的情景也许只剩下了被尘埃遮住了的唯一的眼,至少这双眼能在他人生的结尾增添些许色彩。其实生命,早已一无所有。最后的最后,尘埃扬起,任污垢弥漫,飘飞,却抵不过一束阳光,就此涣散。在世界上有多少个“局外之人”,有时怀疑自己是不是异类,他们生活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他们不善言辞,不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不让别人看破自己,可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孤独而脆弱,他们鲜少流的泪,也都流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面对人多的场合下,他们默默的走向角落,与其说是畏惧,不如说是内向,可人生而无畏不是吗?就像默尔索一样,他们这群人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光和热。千千万万,

8、每个孤独的背影,都诠释了生存的荒诞和无奈。人何以无际,只是尘灰太多,局中之事尚未明了。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3“面对这充满预兆和星星的夜,我第一次敞开心扉,欣然接受世界温柔的冷漠。我感到我与这份冷漠如此相似,亲如手足。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也是幸福的,将来也将如是”这是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结尾部分,文中的主人公是即将走向刑场的人,我们一般都会认为生命的终结便意味着一切都结束了,而在这篇小说里,对默尔索来说却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他是局外人。自始至终都是。在这篇小说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庭审现场,作为被告的他在庭审现场却好像是个外人,而检察官竟然以他“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作为重要依据而判处他死刑,却对

9、枪杀阿拉伯人的缘由不去追究。荒谬至极。加缪被视作是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认知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存活过程中的孤独、黑暗、绝望和被抛弃。便是整个生命中的大本真,一切条条框框的规则都是无意义不重要的。默尔索对一切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命运会怎么走向他似乎也毫不在乎,仿佛这个世界和他毫无联系他是别人眼中的冷血动物,但他却只为自己而活,即便到最后,他也“只盼望行刑那一天能聚集许多观众,用充满厌恶和憎恨的喊叫声送我一程”。也许在很多人看来,他的确一无所有,而且很快连生命都要失去。但他的一切都由自己掌握,他从未违心做过一件事,他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地存在过,这才是最重要

10、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几个人是默尔索那样的?我们随波逐流,被身边的人左右着自己的思想行为,渴望在每个人心目中树立一个“完美形象”,好像才不枉度过此生,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局外人这部小说虽然看起来有点荒诞,但这却给我们每个人提了个醒:不管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还有多长,都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没有背离过内心。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做个隐形的局外人。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4读完小说局外人,总想写些什么。然后就有了以下的了。首先是关于“局”,也就是这个世界。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其实这个咱中国人理解起来是最简单的:想想身边的事情就行了。有了这个局之后,也就有了局外人默尔索他的“出局”是

11、由于一次意外的杀人,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游离在这个“局”边缘的怪人:冷漠,貌似迟钝,对一切事物感到厌烦。甚至连母亲死了,他的反应仅仅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但默尔索对这个“局”的认识是清晰、准确无疑的:进退两难,出路是没有的。在杀死人之后,他认识到:那却好像是在我的苦难之门上短促的叩了四下。也许仅仅是处于厌烦,他才生性孤僻,什么话都懒得说,什么事都懒得做。之后他参加的法庭辩论是造成他出“局”的直接原因,也使得他本人同这个“局”的对立日益尖锐,“全部希望就是在奔跑中被一颗流弹打死”。读到此我总是悲观的。荒诞的世界,出路是没有的,可能的选择有:一是死,自杀或者被杀;二是妥协,也就是思想上的自

12、杀。但是不对,局外人默尔索在最后一刻想起了他死去的妈妈,他明白了她为什么在死之将至,时日无多的时候仍然玩起“重新再来”的游戏,他醒悟了: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是幸福的。(他当然没有“在精神上杀死自己的母亲”,检察官对他的指控在这一刻显得多么可笑!)他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通过人们的仇恨,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在局外的存在,并以此为幸福。他是真实的。他以自己的真实存在完成了对这个荒谬世界和悲惨人生的一次打击和胜利。显然,小说是积极的,催人奋进的。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阐释,那很好;但要从小说角度分析,我认为还是不够好:作者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但事实真有这

13、么简单么?正所谓,人心难测啊!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5柳条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曳着,在夕阳的照耀下闪出亮莹莹的光芒,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旋舞着,勾勒出秋的芳颜。夕阳西下,一个断肠人独自走在昆明湖畔期待着他的出现。如果说酒可以令人沉醉,那么我情愿永驻这似酒非酒的画面中。我爱游山玩水,大概是看破了红尘了吧,我对自然有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感受,像不离不弃的恋人一样,像唇与齿的关系一般执着的编织着爱的梦纱,诠释着爱的感动。可是我与山水并不是恋人,我只是在单相思罢,一个人孤寂的徘徊在湖边,心中不免有些失意。秋是高寒的,湖面平若云镜,映着湖边的景物,缓缓的拉开了秋的大戏自然的帷幕。枯黄的柳,阴翳的天,离群的孤雁,还有

14、我那颗小小的隐秘的心都演绎在这块明镜中。这是心灵的明镜,这是一块净土啊!我感叹时光的流逝,感叹虚度的年华,不免得又黯然伤神的惆怅了一回。倘使我是一只孤雁,自由的在这净土上方翱翔;倘使我是一片枯叶,轻轻的在水中飘荡;倘使我是一滴水珠,被风吹到湖中,汇成一片汪洋然而,我只是一个小小的人。我不能点缀柳飘逸的发梢,也不能编织云轻快的裙角,更不能聚成广袤的海洋。我是一个局外人,真的,一个不折不扣的局外人微风飘过柳树,与湖面相触,几道波微微散开,形成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水漂,越来越大,最后散到远方。我倚在柳树上,眼神幽幽的射向远方,望着一切的一切当大雁离去的时候,当叶子落完的时候,当湖水结冰的时候,秋天就不复存在了吧。冬天就要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最后一只大雁发出一声长鸣,当叶子洒在头上,当湖水流向远方,我便离开了昆明湖。愿那叶子能随风飘到我的窗前,听我讲述那古老的故事,陪我一起经历仕途的沧桑。我爱那翩翩的彩蝶,虽然我只是一个局外人。局外人也会陶醉秋颜中,局外人也喜欢传奇的色彩,局外人也有动人的故事,不是吗?我是一个快乐而又孤寂的局外人。读局外人小说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