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的专业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心理咨询的专业技巧.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矫正,儿童心理治疗的历史观,Freud(1909)治疗小汉斯的神经症Anna Freud(1926)儿童精神分析技术Melanie Klein(1932)儿童游戏象征的重要性Alfred Binet(1905)智力测验华生(1920年)行为主义治疗,小阿尔波特的神经症Virginia Axline(1947)游戏疗法Bower(1969)美国10%儿童青少年有中度或重度心理问题,Macfarlane(1954)儿童问题是发展问题Sroufe(1991)是问题还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偏离Piaget 儿童认知能力的阶段性直接影响儿童心理治疗的干预水平Erikson 儿童发展每一个阶
2、段都存在一个危机Clarizio(1976)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儿童心理成熟,第一部分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分析,一 儿童行为问题有哪些1 经常地对抗父母,对抗老师,对抗学校校规。2 攻击性行为,经常地和同伴打架,欺负弱小同学。3 厌学,逃学。4 说谎、偷窃。5 迷恋网络游戏。,二 针对问题的行为功能分析,(一)确定刺激因素和相应的靶行为1 诱发行为问题的刺激因素(1)先行刺激特点,问题出现的情景特点,(2)操作性刺激特点 2 靶行为的表现记录(1)运动方面:患者的行为和语言是怎样的,例如,有无攻击性行为等。(2)认知方面:患者是怎样想的,对刺激的态度、认识等。(3)情绪方面: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3、3 分析患者的动机与需要,(二)对靶行为问题的后果分析继发性获益1 为了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或奖励 2 为了掩饰自己个性的某些弱点 3 逃避某些惩罚或挫折,三 怎样 看待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 原因何在?,1 不成熟(1)生理不成熟,包括一些儿童的心理生理缺陷(2)未充分发展的交往能力(3)未充分发展的情绪控制能力(4)自我中心主义(5)其他不成熟的理解,2 未满足的需要(1)独立、独处的需要(2)权利的需要(3)安全与被关注的需要(4)爱和接纳的需要(5)平等交流的需要(6)成功和挑战的需要(7)特殊的情感需求,3 习得性行为问题 应答性习得和操作性习得.观察学习:(1)示范效应(2)抑制去抑制效应
4、(3)反应促进效应 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有些行为不需强化也可以被学习,只要存在模仿因素。,4 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多动性注意障碍品行障碍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童年孤独症抽动障碍非器质性遗尿症,儿童青少年的品行障碍,品行障碍 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偷窃、放火;逃学或离家出走;反复出现的谎话;反抗性挑衅行为;长期严重的不服从;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另一部分人则很容易形成一些懒惰追求即时享受的道德水准。,非攻击性的逃学、离家出走、说谎、严重不服从、小偷小摸、性淫乱等攻击性的过分霸道与打架斗殴、残忍对待动物和弱小同学、严重破坏财物、反抗性挑衅行为等,品行障碍孩子的病因解释,(1)
5、病理性寻求刺激。(2)对一般刺激迟钝。(3)社会认知能力差,幸福延迟能力差,很难从以往经历或惩罚中学到经验。(4)自控能力差。,少部分儿童的个性问题(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反应过度。(2)认知思维不灵活。(3)内向,与成人交流不通畅(4)与客观环境不相符的敌对心理.,分析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孩子的顶嘴 提意见类。例如:“你要我早锻炼,你为什么睡懒觉?”“你说不要挑食,你为什么不吃鱼?”这类顶嘴反映了幼儿对成人言行不一的不满,他们明确认识到成人对幼儿和对自己使用了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类。例如:“你说得不对!你说鸡蛋里有虫子,那鸡蛋怎么又会变成小鸡的呢?”这类顶嘴是幼儿思考问题的结果,反映了幼
6、儿思维也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抗议类。例如:“我没有做那件事,你说我做了,你有什么根据?”这类顶嘴反映出幼儿对成人的批评不服气,对成人凭空下结论表示愤怒。不讲理类。例如:“不!我就是不!”这类顶嘴是孩子故意不执行成人的指令,是任性的表现。,第二部分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矫正,一 老师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具备“三观”,儿童观 教师观(或父母观)发展观,二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特点,1 与儿童青少年建立关系非常重要(与孩子沟通的三条途径:情感沟通,事实沟通,理论沟通)2 孩子行为对环境的依赖性远大于成人,以改变环境来完成治疗是很重要的 3 不适合以洞察为主的深度治疗方法 4 治疗的多形态性 5
7、 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是两个对象-孩子和父母,三 儿童行为问题矫正的基本方法,(一)正强化与消退技术的交替使用-差别强化(DRA)1 行为的分化强化 强化适当行为,消弱不适当行为。DRA使用前要考虑四个问题是否想要提高某一期望行为的发生频率该行为是否至少偶尔出现过该行为出现后,是否能够提供好一种强化物对期望行为和不期望行为给予定义确认对不期望行为的强化物,2 暂停法 暂时停掉他获得正性强化的机会 停掉正性刺激源 情景改变,针对孩子激烈的不良行为和情绪时,大声的批评也许并不是最有效的。注入幽默3 协助问题解决(不能只是单纯地忽视不期望行为),5 隔离措施 隔离但不出局 隔离并出局(二)模仿学习 1
8、 示范效应 2 抑制去抑制效应 3 反应促进效应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1,2,3,4,5,6。观察学习理论认为有些行为不需强化也可以被学习,只要存在模仿因素。,(三)自我管理技术,让行为问题者本人用行为矫正法矫正自己的行为.1 运用自我管理技术的理由(1)一个老师不可能整天盯着孩子(2)有些问题涉及孩子的很多心理活动,比如需求、动机、意志能力等,老师不易直接观察到,老师把改变问题行为的任务交给了孩子自己,让他自己协调。提高了他个人改变问题的能力。(3)不仅仅在于改变孩子现在的问题,还要帮助孩子提高未来适应环境的能力。(4)问题改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2 自我管理技术的三个步骤1 自我观察2 自我
9、评价3 自我强化(1)和学生一起确定问题行为所在,问题一定要征得学生的认可(2)自我记录,或自我记录加老师强化,(3)或记录加老师指导,清除环境等干扰因素(4)老师指导学生自我强化:行为改进后的自我感觉,包括受周围人肯定增加,自信增加,与学生探讨成功经验等。,(四)怎样惩罚,1 惩罚还是利用后果 自然后果 相关后果惩罚与利用后果的差异 惩罚会使孩子认为他是“不好”的,会伤及自信.而利用后果让孩子有权自控并帮助他们把自己看成好人。,2 通过惩罚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为什么有时对儿童的惩罚是必要的.1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2 有助孩子完善自我同一性 3 提高道德水准,2 Walters and Gruse 关于惩罚的理论(1977)不正确惩罚的效果,(1)内部动机被破坏,只是压抑某种行为。(2)往往引起被惩罚者的不良情绪反应。(3)它并没有向患者指示一个可行或可接受的行为方向。(4)自律被破坏.(5)关系被破坏.(6)问题的原因被忽视.,怎样正确运用惩罚。(1)惩罚与表扬相结合,先肯定后批评.(2)惩罚与指导相结合,利用惩罚提供信息。(3)惩罚与规则相结合。(4)不要伤及自尊.(5)惩罚不要日常化、口头化。(6)惩罚的内容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个性特点.,在实验室中反复经历痛苦、不可预测、无法逃避的惩罚的动物会变得“听天由命,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