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PS基础课程绘图工具及其应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31871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0.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PS基础课程绘图工具及其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第6章PS基础课程绘图工具及其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第6章PS基础课程绘图工具及其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第6章PS基础课程绘图工具及其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第6章PS基础课程绘图工具及其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章PS基础课程绘图工具及其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PS基础课程绘图工具及其应用.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绘图工具及其应用,本章目标,掌握颜色的描述方式及其选取方法掌握【画笔】工具的应用掌握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掌握图像修复类工具的应用掌握【橡皮擦】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掌握恢复图像的命令及其工具,6.1 颜色的描述方式及其选取方法,6.1.1 Photoshop CS3中描述颜色的方式 6.1.2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 6.1.3 Photoshop CS3中拾色器的类型及其设置 6.1.4【颜色】面板 6.1.5【色板】面板,6.1.1 Photoshop CS3中描述颜色的方式,在Photoshop CS3中描述颜色的方式主要有3种 用16进制的数值描述颜色 红色为#FF0000,绿

2、色为#00FF00,蓝色为#0000FF 通过某种色彩模式的数值描述颜色 RGB模式描述:如黑色(0,0,0)CMYK模式描述:如蓝色(100,100,0,0)通过色库中的油墨描述颜色 单击【拾色器】对话框中的“颜色库”,注意:在设计应用于网页中的图像时,一般通过16进制的数值或RGB模式描述颜色,在设计需要印刷的图像时,一般使用CMYK模式或颜色库中的油墨描述颜色,6.1.2 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系统的前景色和背景色是使用Photoshop CS3进行创作时最常用的操作之一。,6.1.3 Photoshop CS3中拾色器的类型及其设置,Adobe拾色器(默认)菜单命令【编辑】【首

3、选项】【常规】(【CtrlK】),选择Adobe拾色器Windows操作系统的拾色器 菜单命令【编辑】【首选项】【常规】(【CtrlK】),选择Windows 拾色器,6.1.4【颜色】面板,执行菜单命令【窗口】【颜色】(【F6】)可显示或隐藏【颜色】面板。,6.1.5【色板】面板,色板的基本操作设为系统前景色:直接在色板吸取,设为系统背景色:直接吸取同时加按Ctrl键添加色块:单击色块以外的区域删除色块:单击色块的同时按住按Alt键复位颜色:执行【复位色板】命令,恢复系统默认的状态 存储颜色:执行【存储色板】命令 载入颜色:执行【载入色板】命令替换颜色:执行执行【替换色板】命令,6.2【画笔

4、】面板,6.2.1 画笔概述 6.2.2 画笔的常规操作6.2.3 绘图工具的基本参数设置 6.2.4 画笔笔尖形状 6.2.5 形状动态 6.2.6 散布,6.2.7 纹理 6.2.8 双重画笔6.2.9 颜色动态 6.2.10 其他动态6.2.11 画笔样式,6.2.1 画笔概述,菜单命令【窗口】【画笔】可显示或隐藏 画笔面板(快捷键【F5】),6.2.2 画笔的常规操作,画笔的常规操作主要包括以下操作【画笔】面板的外观设置指画笔笔触的显示样式设置 显示方式纯文本、大小缩览图、大小列表、描边缩览图 清除画笔控制 将当前画笔的参数恢复到系统默认的设置快捷菜单中执行【清除画笔控制】命令 复位所

5、有锁定设置将当前画笔所有的参数设置与锁定设置恢复到默认的设置快捷菜单中执行【复位所有锁定设置】命令,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指为当前工具指定纹理时,可以将纹理的图案和缩放比例拷贝到支持纹理的其他工具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命令,将纹理拷贝到其他工具的应用示例,新画笔预设指在当前画笔预设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画笔预设 在快捷菜单中执行【新画笔预设】,定义画笔预设,新生成的画笔,重命名画笔:方法主要有3种 双击需要重命名的画笔预设 选中画笔预设,在画笔面板中执行【重命名画笔】在需要重命名的画笔预设上单击鼠标右键 删除画笔:方法主要有3种 选中画笔预设,在画笔面板中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删除画

6、笔】命令 在需要删除的画笔预设上单击鼠标右键,执行【删除画笔】命令 选中需要删除的画笔预设,面板右下角的【删除画笔】按钮,复位画笔 指使用系统默认的画笔预设替换当前的画笔预设,也可以将系统默认的画笔预设追加到当前画笔预设中,存储画笔当前画笔存储为一个.ABR格式的文件在快捷菜单中执行【存储画笔】命令 载入画笔将.ABR格式的文件的画笔预设载入到【画笔】面板中 快捷菜单中执行【载入画笔】命令 替换画笔指载入一个.ABR格式的文件对应的画笔预设替换【画笔】面板中的当前画笔 执行【替换画笔】命令,选择目标文件并单击【载入】按钮,6.2.3 绘图工具的基本参数设置,6.2.4 画笔笔尖形状,打开【画笔

7、】面板并激活面板中的【画笔笔尖形状】,画笔间距:15,画笔间距:100,画笔间距:70,画笔间距:180,画笔【间距】参数的应用示例,6.2.5 形状动态,笔触角度的随机性,面版各参数的含义如下:大小设定:设置画笔笔尖大小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控制开关:设置画笔大小的动态控制,【渐隐】的含义是设置画笔笔触淡出的步长(19999之间的整数)最小直径: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 倾斜缩放比例:取值范围为0200之间的整数 角度抖动:设置画笔笔触角度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圆度抖动:设置画笔笔触圆度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最小圆度:取值范围为1100之

8、间的整数,6.2.6 散布,“散布”各项的含义两轴:勾选该复选框,可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同时启用或停用画笔笔触的散布设置。散布:设置画笔笔触散布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000之间的整数)数量:设置画笔笔触散布的数量(116之间的整数)数量抖动:设置画笔笔触散布数量的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00之间的整数)。,6.2.7 纹理,【画笔】面板的【纹理】状态,6.2.8 双重画笔,笔触的直径(12500像素),【画笔】面板的【双重画笔】状态,6.2.9 颜色动态,前景色亮度变化的随机性,6.2.10 其他动态,【画笔】面板的【其他动态】状态,6.2.11 画笔样式,启用鼠标路径平滑处理,正常绘图模式,

9、正常绘图模式,正常绘图模式,启用杂色样式,启用湿边样式,启用喷枪样式,杂色、湿边和喷枪样式的应用示例,6.3 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6.3.1 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概述 6.3.2 正常模式 6.3.3 溶解模式 6.3.4 背后模式6.3.5 清除模式6.3.6 变暗模式 6.3.7 正片叠底模式6.3.8 颜色加深/线性加深模式,6.3.9 变亮/滤色模式 6.3.10 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模式 6.3.11 叠加模式6.3.12 柔光和强光模式 6.3.13 亮光模式 6.3.14 线性光模式6.3.15 点光模式 6.3.16 实色混合模式 6.3.17 差值/排除模式6.3.18 色相/饱

10、和度模式6.3.19 颜色/亮度模式,所有绘图工具的属性栏上都有“模式”下拉菜单绘图色:绘图工具绘制的图像 底色:图像的背景 最终色:通过某种模式混合之后的颜色,6.3.1 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概述,6.3.2 正常模式,正常模式为系统默认的混合模式,其“最终色”与“绘图色”完全一致。,注意:如果当前图像的色彩模式是“位图”或“索引颜色”,正常模式将变成“阈值模式”。,正常模式的应用示例,6.3.3 溶解模式,溶解模式的“最终色”和“绘图色”相同 透明度越大,溶解效果便越明显,6.3.4 背后模式,背后模式的“最终色”和“绘图色”相同 在透明区域的图像或某个独立的图层上操作时背后模式才能起作用,

11、6.3.5 清除模式,“最终色”将被“绘图色”清除掉 在具有透明区域的图像或某个独立的图层上操作时清除模式才能起作用,清除模式的应用示例,6.3.6 变暗模式,取“底色”和“绘图色”两种颜色中较暗的颜色作为“最终色”亮于“底色”的颜色被替换,暗于“底色”的颜色保持不变,变暗模式的应用示例,6.3.7 正片叠底模式,“最终色”的颜色值的计算:(“绘图色”的颜色值“底色”的颜色值)/255执行该模式后“最终色”通常要比“绘图色”和“底色”都要深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后得到的“最终色”都是黑色 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正片叠底模式后“底色”始终保持不变,正片叠底模式的应用示例,6.3.8 颜色加深

12、/线性加深模式,颜色加深模式:查看各个通道内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增加对比度使“底色”的颜色变暗来反衬“绘图色”“绘图色”和白色通过颜色加深模式混合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线性加深模式:用来查看各个通道内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降低亮度使“底色”的颜色变暗来反衬“绘图色”“绘图色”和白色通过线性加深模式混合后得到的“最终色”和“绘图色”完全一致,6.3.9 变亮/滤色模式,变亮模式:对比“绘图色”和“底色”并取其中较亮的颜色作为“最终色”滤色模式:计算公式:(“绘图色”互补色的颜色值“底色”互补色的颜色值)/255“最终色”通常情况下要比“绘图色”和“底色”都要浅一些 任何颜色和黑色执行滤色模式后其“底

13、色”都保持不变 任何颜色和白色执行滤色模式后“最终色”均为白色 互补色:255减去当前颜色值得到的差值所对应的颜色,6.3.10 颜色减淡/线性减淡模式,颜色减淡模式:查看各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降低对比度使“底色”的颜色变亮来反衬“绘图色”线性减淡模式:查看各个通道的颜色信息,同时通过增加亮度使“底色”的颜色变亮来反衬“绘图色”,6.3.11 叠加模式,在保留“底色”明暗度变化的基础上使用正片叠底或滤色模式 使用叠加模式可使“底色”所在图像的饱和度和对比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图像比较鲜亮,叠加模式的应用示例,6.3.12 柔光和强光模式,柔光模式的混合原理 当“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时“

14、底色”变亮“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时“底色”变暗 若“绘图色”是纯黑色或纯白色,“最终色”稍变暗或变亮“底色”是纯黑色或纯白色,混合后不会有任何变化。,柔光模式的应用示例,强光模式原理若“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时,“底色”将变亮 若“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时,“底色”变暗若“绘图色”是纯白色或纯黑色,“最终色”将是纯白色和纯黑色,强光模式的应用示例,6.3.13 亮光模式,亮光模式混合原理:根据“绘图色”通过增加或降低对比度的方式来加深或减淡“底色”“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降低对比度的方式加亮(减淡)“底色”“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增加对比度的方式变暗(加深)“底色”,亮光模式的应用示例,6

15、.3.14 线性光模式,线性光模式混合原理:根据“绘图色”通过增加或降低亮度的方式来加深或减淡“底色”若“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将通过增加亮度的方式加亮(减淡)“底色”若“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将通过降低亮度的方式变暗(加深)“底色”,线性光模式的应用示例,6.3.15 点光模式,点光模式 混合原理:使用“绘图色”替换“底色”若“绘图色”比50的灰要亮,“绘图色”将被替换“绘图色”比50的灰要暗,比“绘图色”亮的“底色”将被替换,点光模式的应用示例,6.3.16 实色混合模式,实色混合模式 混合原理:根据“绘图色”与“底色”的颜色值相加 相加的颜色值大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最终色

16、”为最大值 当相加的颜色值小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最终色”为0 当相加的颜色值等于该颜色模式颜色数值的最大值,“最终色”由“底色”决定,6.3.17 差值/排除模式,差值模式 用“绘图色”和“底色”两种颜色中较亮的颜色的颜色值减去较暗的颜色的颜色值,差值作为“最终色”的颜色值若“绘图色”为白色,差值模式后“底色”将呈反相效果 若“绘图色”为黑色,“底色”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排除模式混合原理及其效果与差值模式类似 混合后生成的颜色其对比度较小,颜色较为柔和,6.3.18 色相/饱和度模式,色相模式 用“底色”的亮度、饱和度以及“绘图色”的色相来创建“最终色”饱和度模式 用“底色”的亮度

17、、色相以及“绘图色”的饱和度来创建“最终色”,6.3.19 颜色/亮度模式,颜色模式 原理是采用“底色”的亮度以及“绘图色”的色相和饱和度来创建“最终色”对图像的色彩进行微调或者给单色或彩色图像进行着色时非常有用 亮度模式 原理是采用“底色”的色相和饱和度以及“绘图色”的亮度来创建“最终色”效果与颜色模式的效果正好相反,6.4【画笔】和【铅笔】工具,6.4.1【画笔】工具6.4.2【铅笔】工具,6.4.1【画笔】工具,使用技巧按住Shift键,绘制的图像沿着水平、垂直或45角方向 在西文输入状态下直接按键盘上的数字键,可以以10的增量改变属性栏上【不透明度】和【流量】参数的数值【不透明度】:主

18、要用来定义【画笔】工具、【铅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图案图章】工具、【历史画笔】工具、【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渐变】工具和【油漆桶】绘制图像时笔墨覆盖的最大范围即深浅程度【流量】:主要用来定义【画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图案图章】工具和【历史画笔】工具绘制图像时颜料的扩散程度,【强度】:用来定义【模糊】工具、【锐化】工具和【涂抹】工具绘制图像时作用力的强度。【曝光度】:主要用来定义【减淡】工具和【加深】工具在绘制图像时的曝光程度,其效果与摄影技术中的曝光量比较类似,即曝光量越大透明度越低。,6.4.2【铅笔】工具,【铅笔】工具主要用来绘制边缘比较“硬”的线条自动抹除功能:绘制的

19、起点位置在前期使用前景色绘制的线条上,此时绘制线条时将以背景色进行绘制 绘制的起点位置不在前期使用前景色绘制的线条上,那么此时绘制线条时将以前景色进行绘制 若不是上述情况,均将以前景色绘制线条,绘制的起点位置,6.5【仿制图章/修复画笔/污点修复画笔】工具,6.5.1【仿制图章】工具6.5.2【修复画笔】工具 6.5.3【污点修复画笔】工具,6.5.1【仿制图章】工具,作用:可准确复制图像的局部或整个画布 范围:可在同一幅图像中复制,也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图像中复制(要求图像模式相同)用法:先取样(Alt键),后复制。对齐:勾选时:每次复制的位置和上次复制时的位置完全相同;不勾选:每次复制时均将从

20、取样点开始复制 对齐所有图层取样:若不勾选:只能对图像当前图层中的对象进行取样;若勾选:无论在哪个层取样,最终可以复制当前图像中所有层上的对像,左图为复制中的图像,左图为没有取样弹出的警告对话框,模式不同,弹出的警告对话框,6.5.2【修复画笔】工具,作用:用来修复图像中的缺陷,并能使修复的结果自然地溶入修复的目标区域,同时能保留被复制的图像的纹理、亮度和层次等属性。用法:与仿制图章同属性栏参数:与仿制图章基本一致 图案:与图案图章工具基本一致,6.5.3【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作用:快速移去照片中的污点,并将样本像素的纹理、亮度和层次等与所修复的像素相匹 参数设定:近似匹配:使用样本点边缘周围

21、的像素来查找用作修补的图像区域 创建纹理:以修复区域周围的纹理填充修复结果 用法:直接在污点上单击即可自动在周围取样来修复图像,注意:【污点修复画笔】与【修复画笔】的效果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使用方法上,【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不需要指定样点,而【修复画笔】则需要用户指定样点。,6.6【修补/红眼/颜色替换/图案图章】工具,6.6.1【修补】工具 6.6.2【红眼】工具6.6.3【颜色替换】工具 6.6.4【图案图章】工具,6.6.1【修补】工具,作用:当前图像中的某个局部,或某种图案用法:与【修复画笔】和【仿制图章】工具有些类似 范围:只能在同一幅图像中进行“修补”透明:以透明方式显示被复制的图像

22、内容,左图:【透明】复选框的应用示例,6.6.2【红眼】工具,作用:移去用闪光灯拍摄的人物照片中的红眼或移去用闪光灯拍摄的动物照片中的白色或绿色反光参数:瞳孔大小:设置瞳孔(眼睛暗色的中心)的大小 变暗量:设置瞳孔的暗度,【红眼】工具的应用示例,6.6.3【颜色替换】工具,作用:使用指定的颜色替换图像画布中指定区域或整个画布的颜色,能较好地保留原始图像最基本的层次感,还可以调整图像画布中指定区域或整个画布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等属性 用法:直接在当前图像中涂抹参数设置:模式:共有色相、饱和度、颜色和亮度4个选项限制:有不连续、连续和查找边缘3个选项 容差:与魔棒属性栏里“容差”同,注意:在位图、

23、索引和多通道等色彩模式的图像中无法使用【颜色替换】工具。,6.6.4【图案图章】工具,作用:将系统预置或用户自定义的图案填充到图像画布中,而且无需预先取样 用法:直接涂抹参数设置:“印象派效果”,勾选后,使用图案填充的效果与【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比较类似,6.7 恢复图像的命令及其工具,6.7.1 恢复命令6.7.2【历史记录】面板 6.7.3【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6.7.4【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6.7.1 恢复命令,恢复指将当前修改过的文件恢复到它最后一次存储时的状态 还原指撤消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最后一次执行的操作 重做 重新执行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最后一次执行的操作,默认20步 返回(

24、【CtrlAltZ】)将当前图像文件中用户近期的操作进行逐步撤消 向前(【CtrlShiftZ】)与“返回”命令相反,6.7.2【历史记录】面板,【历史记录】面板主要用来记录用户在图像编辑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历史记录】面板可将用户所有的操作都步骤记录下来,可以随时返回任何一个操作步骤查看当前步骤对应的图像效果,把存储时的状态自动创建为一幅新的快照,快照作用:根据创作的需要将图像编辑过程中的某个特定状态以快照的方式临时存储在【历史记录】面板中 创建快照:执行【创建新快照】命令,创建图像在当前历史记录状态当前图层所在对象的快照,创建新文档:单击【历史记录】面板右下方的【从当前状态创建新文档】按钮 删

25、除历史记录状态或快照:单击【历史记录】面板右下角的【删除当前状态】按钮 删除历史记录状态或快照 执行【清除历史记录】命令:可清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以外的所有历史记录状态 若只有一个历史记录状态,选中了该历史记录,【清除历史记录】命令将无法使用 若选中了某个快照,可清除所有的历史记录状态 清理历史记录菜单命令【编辑】【清理】【历史记录】,使用【历史记录】面板的注意事项历史记录面板只能记录图像编辑过程中的操作步骤默认情况下,历史记录面板只能存放用户最后20个操作步骤,早于20步的就自动删除历史记录顺序:早操作的在上面,晚操作的在下面默认情况下删除当前历史记录状态时将同步删除其下方的所有历史记录状态(

26、在不勾选【允许非线性历史记录】的情况),6.7.3【历史记录画笔】工具,作用:恢复历史记录用法:配合历史记录面板使用参数设置:与【画笔】工具属性栏同,6.7.4【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作用:将图像的局部或整幅图像恢复至某个特定状态的同时能同步创建一定样式的艺术效果 参数设置:“样式”:生成特殊的艺术效果“区域”:绘画时被笔触覆盖的面积“容差”:与魔棒工具里的“容差”同,6.8【橡皮擦/背景色橡皮擦/魔术橡皮擦】工具,6.8.1【橡皮擦】工具 6.8.2【背景色橡皮擦】工具 6.8.3【魔术橡皮擦】工具,6.8.1【橡皮擦】工具,作用:主要用来擦除图像画布中局部或整个画布的图像,同时以系统的背

27、景色或透明区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参数设置:“抹到历史记录”:勾选时,与历史记录画笔一样用法注意事项当前图像只有一个背景图层,擦除图像时将以系统的背景色填充被擦除的区域 如果当前图像只有一个普通图层,擦除图像时将以透明区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6.8.2【背景色橡皮擦】工具,作用:主要用来擦除图像画布中局部或整个画布的图像,同时以透明区域显示被擦除的区域。参数设置“取样方式”:“连续”是随着鼠标的移动而即时进行颜色取样,“一次”每次擦除操作仅进行一次颜色取样,“背景色”是以系统的背景色作为取样颜色。,“限制”:“不连续”是擦除图像画布中所有的取样颜色为透明区域,“连续”是擦除图像画布中与取样颜色比较接

28、近的区域为透明区域,“查找边缘”是擦除图像画布中与取样颜色比较接近的区域为透明区域,同时保留被擦除区域的边缘的清晰与锐利程度。“保护前景色”:勾选时,图像画布中与前景色颜色相同的区域不被擦除。按住【Alt】键可将【背景色橡皮擦】工具临时切换到【吸管】工具,单击鼠标左键可将需要保护的区域的颜色设置为系统的前景色,此时前景色所在的区域不会被擦除。,6.8.3【魔术橡皮擦】工具,作用:用来根据颜色的相同或相似性擦除图像画布中的局部图像或整个画布,可直接将图像擦除至透明参数设置:“对所有图层取样”:在不合并图层的前提下从任意图层上进行颜色取样来擦除当前图层中相同或相似的颜色区域。其它参数与魔棒工具类似

29、,不再赘述。,6.9【渐变】和【油漆桶】工具,6.9.1【渐变】工具 6.9.2【油漆桶】工具,6.9.1【渐变】工具,作用:创建不同颜色之间或者颜色与透明色之间的过渡效果 用法:在图像画布中或选择区内按住鼠标不放并拖拉鼠标参数设置 渐变类型:线性渐变、径向渐变、角度渐变、对称渐变及菱形渐变五种类型,不透明度:设置渐变颜色的不透明度 反向:勾选时,可逆转当前渐变颜色的渐变方向仿色:勾选时,用较小的带宽获得较平滑的渐变颜色透明区域:勾选时,是某种颜色到透明或透明到某种颜色,【渐变预设】面板,基本操作,与画笔类似,6.9.2【油漆桶】工具,作用:用来填充图像画布中颜色相同或相似的区域对象:单一的颜

30、色或图案参数设置:填充内容:前景或图案 模式:被填充的对象(前景色或图案)与背景图像的混合模式 不透明度:被填充对象的不透明度 容差:与魔棒工具属性栏中对应参数的含义一致,6.10【模糊】【锐化】和【涂抹】工具,6.10.1【模糊】工具 6.10.2【锐化】工具 6.10.3【涂抹】工具,6.10.1【模糊】工具,作用:对图像的边缘进行模糊处理,也可以对图像的某个局部或整个画布进行模糊处理。参数设置:“强度”:模糊图像边缘时的力度,值越大模糊的效果便越明显“对所有图层取样”:在不合并图层的前提下对所有图层中的对象进行模糊处理。,6.10.2【锐化】工具,作用:增加图像中相邻像素的对比度,图像边

31、缘更清晰,与模糊工具的作用正好相反。参数设置:与模糊工具一致,6.10.3【涂抹】工具,作用:用来模拟使用手指涂抹油墨并进行绘画的效果。参数设置:“手指绘画”:勾选后,每次进行涂抹操作时均将使用系统的前景色进行图像绘制。其它参数同前,6.11【减淡】【加深】和【海绵】工具,6.11.1【减淡】和【加深】工具6.11.2【海绵】工具,6.11.1【减淡】和【加深】工具,作用:减淡工具主要用来增加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亮度,加深工具主要用来降低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亮度参数设置:“范围”:变亮或变暗的色调范围“曝光度”:变亮或变暗的速率,值越大,越明显“喷枪”:启用喷枪功能,【减淡】工具,【加深】工具,6.11.2【海绵】工具,作用:用来增加或降低图像局部或整个画布的饱和度 参数设置:“模式”:去色表示降低图像的饱和度,加色表示增加图像的饱和度“流量”:与前面学过的工具一致。,本章总结,颜色的描述方式及其选取方法画笔工具的应用绘图工具的绘图模式图像修复类工具的应用橡皮擦工具、渐变工具的应用恢复图像的命令及其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