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34057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ppt课件第10章神经系统生理.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神经系统生理,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根据神经元在神经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和功能特点,可将它们分为三种:感觉(传入)神经元:接受刺激,並将神经冲动传入中枢;运动(传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中枢传至效应器(肌肉或腺体);联络神经元或中间神经元:介于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感觉神经元胞体位于神经节内;运动和联络神经元胞体均位于中枢神经内。,神经胶质细胞:填充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到支持、隔离、营养等作用的细胞。神经纤维:由轴突及其外包绕着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髓鞘和神经膜)所组成,基

2、本功能是传导兴奋。,轴浆运输:借助轴浆的流动而实现细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称为轴浆运输。包括顺向轴浆运输(如胞体合成的蛋白质向末梢的运输)和逆向轴浆运输(如狂犬病毒的运输)。按速度又可分为快速轴浆运输(如囊泡的运输)和慢速轴浆运输(如胞体内新合成的微管和微丝等结构不断向前延伸)。,神经元细胞体,神经细胞核,髓鞘,轴突末梢,树突,神经纤维,轴突,(一)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1 结构和功能完整性 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的传导,必须是在一根结构与功能完整的神经纤维上进行2 绝缘性 一条神经干可包含千万条神经纤维,但每条神经纤维的兴奋只沿着自身的纤维传导,相邻神经纤维间的兴奋传导互不干扰3 双向

3、性 一根被分离出来的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受刺激而产生动作电位时,其动作电位可沿神经纤维同时向两端传导4 相对不疲劳性 与突触传递相比较,神经兴奋传导表现为不易发生疲劳5 不衰减性 神经纤维在传导冲动时,不论传导距离的长短,其传导冲动的大小、频率和速度始终保持不变,(二)神经的营养性作用,1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对其所支配的组织能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借助突触前膜释放的特殊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改变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该作用称为功能性作用。另一方面,神经还通过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功能,这一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称为神经的营养性作

4、用.例:切断运动神经后,肌肉中的蛋白质、糖原合成减少,导致肌肉萎缩。,2 支持神经的营养性因子 神经支配的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也可持续产生某些物质对神经元起支持和营养作用,并促进神经的生长发育,称为神经营养性因子(neurotyophin,NT)如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性因子、神经营养性因子3和神经营养性因子4/5等,(三)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神经系统的功能不能依靠单一的神经元活动,而是由彼此相接触处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突触(synapse)传递兴奋而完成的。1 突触的结构和种类 突触一般存在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位(1)突触的结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突

5、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突触的种类: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化学突触靠化学物质来传递冲动 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紧贴在一起形成缝隙连接,电流通过一个细胞很容易流到另一个细胞,经典的化学突触结构-(电-化学-电),2、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单线式联系、辐散式联系、聚合式联系、连锁式联系、环路式联系,3 中枢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除兴奋过程之外,还有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的协调活动是神经系统完成整合功能的基础。中枢内兴奋的产生是由于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形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所致。中枢抑制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根据其产生机制的不同,分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两类。,1)突触前抑制,通过某种机

6、制使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使突触后膜的突触后电位降低,以致不容易或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呈现出抑制的效应。,2)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引起的一种抑制。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其后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所造成,因此称为突触后抑制,有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类型,传入侧枝性抑制 冲动沿一根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除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外,还发出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神经元。,回返性抑制 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其轴突侧支去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此种

7、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其冲动经轴突回返,作用于原先发动冲动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它神经元,抑制他们的活动。是一种负反馈性调节。,三、神经递质和受体,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其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的受体,导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乙酰胆碱(ACh)是最早被鉴定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指神经元产生的另一类化学物质,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但它们在神经元之间并不是起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起到增强或削弱递质效应的作用,这类化学物质称神经调质。其发挥的

8、作用称调制作用。递质与调质并无明显界限,调质从递质中派生出来的。递质共存现象-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含调质)。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过程。,神经递质种类,根据产生部位可分为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两大类外周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嘌呤类或肽类递质中枢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和其它递质(NO、CO)其中有些是兴奋性的,有些是抑制性的。在哺乳动物脑内,约有20的神经元用谷氨酸作为兴奋性递质,传递“开启”信号;约有30神经元用-氨基丁酸作为抑制性递质,传递“关闭”信号。,例:,乙

9、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感觉、运动、学习和记忆等活动有关。(重症肌无力病与之有关)多巴胺:主要起抑制作用。(帕金森病与之有关),受体,一般是镶嵌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种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发生特异结合的特殊生物分子。,第二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一、反射、反射弧和反射中枢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环节。反射中枢:通常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反射中枢的范围可以相差很大,一般较简单的反射活动,反射中枢范围较为狭窄,如膝跳反射中枢仅在脊

10、髓,传入与传出神经元之间只有一个突触,是机体内唯一的单突触反射弧。但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其反射中枢范围则很广,从传入到传出神经元之间插入一个或多个中间神经元,其反射弧叫多突触反射弧,反射:,先天,后天,与生俱来,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 射。形式高级,数量无限,可建可退。其形成的主要中枢部 位在大脑皮层。,例:给狗喂食,引起狗分泌唾液,这是非条件反射。每次喂食前先摇铃,然后喂食,如此多次结合后,当铃声一出现,狗就有唾液分泌,此为条件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一定的刺激

11、,相应的活动:(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反射的进行:,反射弧,二、反射活动的一般特征,(1)规律性:给予动物什么刺激就可以得到什么反应,刺激与反应、原因与结果之间有明显的规律性(2)协调性:一个躯体反射包括的各部分活动是协调一致的(3)适应性:反射活动有明显的适应意义(4)完整性:反射活动要求反射弧的完整性,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机能,一、神经系统的运动机能,人体的躯体运动,是在骨骼肌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运动一般可分为两种:反射运动和随意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主要通过大脑皮层的运动区、皮层下核团、小脑、脑干下行系统及脊髓等不同水平中枢的神经活动来实现。,1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是中枢神

12、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是躯体运动的最基本反射中枢,其活动受高位中枢的控制和调节。此外,脊髓也可单独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一些骨骼肌反射和一些简单的内脏反射。在骨骼肌反射中,最基本的是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当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块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例:腱反射(如膝跳反射)叩击股四头肌的肌腱,引起股四头肌的收缩。例: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受牵拉的肌肉能发生轻度而持久的收缩,防止肌肉被拉长)如:维持身体姿势,不表现明显的动作。,感受器:肌梭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中枢: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效应器:受牵拉肌肉的快肌纤维,2 脑干对肌

13、紧张的调节,正常情况下,脊髓的运动神经元还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脑干的下行性影响。脑干网状结构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具有两重性:既有易化作用,又有抑制作用。,脑位于颅腔,由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组成。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脑干。也有把间脑并入脑干的。,猫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抑制和易化系统示意图1 大脑皮层 2 尾状核 3 小脑 4 网状结构抑制区 5 网状结构易化区 6 延髓前庭核,去大脑僵直,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立即出现全身肌紧张明显加强,四肢僵直,脊柱后挺,头尾昂起,称为去大脑僵直。如果此时于某一肌肉内注入局麻药或切断相应的脊髓后根以消除肌梭传人冲动,则该肌的僵直现象即消失

14、。可见去大脑僵直是一种增强的牵张反射。,-39-,小脑,位于颅后窝前面隔第四脑室与脑干相邻上方籍小脑幕与大脑半球枕叶相邻,穹隆,枕叶,垂体,漏斗,脑桥,延髓,松果体,中脑水管,顶盖,上髓帆,第四脑室,下髓帆,丘脑间粘合,小脑的功能:调节下行运动通路的活动,3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小脑和大脑皮层有双向纤维联系,即小脑接受大脑皮层下行纤维的调节,也发出纤维到大脑皮层。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的联系,可以将小脑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功能部分,即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一)前庭小脑,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与身体平衡功能有密切关系。动

15、物切除绒球小结叶后则平衡失调。绒球小结叶的平衡功能与前庭器官及前庭核活动有密切关系,其反射途径为:前庭器官前庭核绒球小结叶前庭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肌肉装置。在动物实验中还观察到,犬切除小结叶后,则运动病不再发生;猫切除小结叶后,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说明绒球小结叶对调节前庭核的活动有重要作用。例:人喝醉酒时走路会晃晃悠悠,就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二)脊髓小脑,脊髓小脑由小脑前叶和后叶中间带区(旁中央小叶)构成。前叶与肌紧张调节有关。小脑前叶对肌紧张的调节既有抑制又有易化的双重作用,其中易化作用逐渐占主要地位。后叶中间带与大脑皮层运动区之间有环路联系,在执行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方面有重要作用。当切

16、除或损伤这部分小脑后,随意动作的力量、方向及限度将发生紊乱,动物或患者肌张力减退,四肢乏力,不能完成精巧动作,肌肉在完成动作时抖动而把握不住动作的方向,行走摇晃呈酩酊蹒跚状,患者不能进行拮抗肌轮替快复动作,称为小脑共济失调。,(三)皮层小脑,皮层小脑指后叶的外侧部,它不接受外周感觉的传入信息,仅接受由大脑皮层广大区域(感觉区、运动区、联络区)传来的信息。这些区域的下传纤维均经脑桥换元,转而投射到对侧。皮层小脑与大脑皮层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在精巧运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与小脑之间不断进行着联合活动,同时小脑不断接受感觉传入冲动的信息逐步纠正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偏差,

17、使运动逐步协调起来。在这一过程中,皮层小脑参与了运动计划的形成和运动程序的编制。当精巧运动逐渐熟练完善后,皮层小脑中就贮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要发动精巧运动时,首先通过下行通路从皮层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并将程序回输到大脑皮层运动区,再通过锥体束发动运动。这时所发动的运动可以协调而精确,而且动作快速几乎不需要思考。小结:皮层小脑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包括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45-,预防小脑萎缩,手指操(1)吐气握拳。用力吸足气并放开手指。可以使头脑轻松。(2)用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每指做10秒。可使心情愉快。(3)刺激各经络。用拇指按压各指指根。(

18、4)双手手腕伸直,使五指靠拢,然后张开,反复做若干次。,-46-,小脑损伤的典型表现,(1)不会引起随意运动丧失(瘫痪)。(2)一侧小脑半球和小脑丘脑纤维在交叉前损伤时,运动障 碍出现在同侧,(3)小脑损伤的典型体征: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运动时,有控制速度、力量和距离上的障碍。,老年痴呆是可以提前发现的,而且可以通过做足部的反射区来防治。,小腦反射區,小腦反射區,人上了四十岁以后,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的脚,而年轻人也一定要多观察自己爹娘的脚,看看是不是有了痴呆线。如果有的话,就赶紧划拉他们脚上的小脑反射区。从脚趾缝往外推,顺着推,每天100下,坚持两个月。老年人自己也可以每天晚上泡完脚

19、后搬起脚做它100来下。不出两个来月,这个棱就消失了,这时,你的小脑就激活了。,运动、语言和学习:小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高级功能研究实验室利用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考察了小脑在运动、语言和学习任务中的作用。,小脑功能认识过程大致经历了5个重要阶段1.小脑参与随意运动的调节和肢体的空间定位;2.小脑是体表感觉和本体感觉的整合中枢;3.小脑调节前庭动眼反射并与头部姿势的保持有关;4.小脑为经典条件反射的关键结构;5.小脑具有言语、知觉和情感功能。,小脑在随意运动中的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双侧小脑同时参与了单手手指序列运动的准备和执行过程,并且这两个过程的小脑激活区几乎

20、完全重叠,两个阶段的激活强度也基本相当。我们对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并与自己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双侧小脑激活可能与运动的复杂性和熟悉程度有关。我们的研究采用心理书写任务清楚地观察到了双侧的小脑激活,这结果与前述延时序列运动实验在小脑的激活模式和激活位置几乎相同,从而进一步证明,复杂运动控制任务依赖于双侧小脑激活,并且激活区位于小脑前部。综合实验分析得小脑在运动中并非与具体的指令有关,而是提供某些更通用的信息,小脑利用这些信息即使在没有真实运动的情况下也可以被激活。,小脑在语言加工中的作用 右侧小脑在语义辨别任务中激活,并且激活体积和强度在不同任务难度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一差异与相应任务的反应时结

21、果是相关的,也就是说反应时越长激活越强。这充分说明小脑在这一语言任务中的作用与运动无关。小脑在整个语义辨别过程中,为高级的认知活动提供了一般性的支持功能。小脑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 研究显示小脑活动在运动学习前后有明显变化,一些研究发现小脑体积激活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而减少,而另一些研究则观察到学习后激活体积增加由于运动频率对小脑激活体积有显著影响,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还存在争论这种变化是因为小脑直接参与了学习过程,还是由于学习导致运动性质改变进而引起小脑活动的变化。,近来的一项研究对被试进行了长达 41 天的手指序列运动训练,学习前后各进行了fMRI的扫描。研究结果表明,从行为上训练前后对比运动

22、频率显著的增加了,双侧小脑均有激活,在控制了运动频率的情况下,训练序列和对照序列的激活体积在学习后显著减小。由于控制了频率,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小脑激活的变化是由学习本身引起的。对照序列同样受到训练的影响而体积减小,这种迁移效应说明了小脑内编码的是抽象的信息。,小脑功能研究的展望,发展方向:从把小脑定位于具体的通道特异性功能,到认为它为其它特异性的系统提供了通用的支持功能;从静态地考察小脑的功能是什么,到动态地探索小脑的功能是怎样进行;从孤立地看待小脑功能,到把小脑置于整个大脑小脑环路的功能联系的观点。对于前两种趋势,目前从理论到实证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究,而对小脑与大脑功能联结的研究还在初步阶段,

23、但这正是今后小脑研究领域的新的发展方向。采用新的成像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脑区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磁共振成像领域的新热点。其中,扩散张量成像(DTI)为在无创性条件下有效地追踪人脑神经纤维束提供可能,同条件协方差分析(WICA)、结构方程建模(SEM)等算法对定量测算各脑区之间的功能联强度和建立有效联结的因果模型提供了成熟的工具。这些技术的发展为通过小脑与大脑环路探讨小脑功能本质提供了充分而必要的技术准备。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对小脑的认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4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机体的随意运动是由大脑皮层发动和控制的,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的部位称为皮层运动区。,(一)大脑皮层的运

24、动区,中央前回的4区和6区是主要的运动区,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特点:,1)左右交叉:当一侧运动区兴奋时,引起对 侧肌肉发生收缩。但对头面部肌肉的支配多呈双侧性。2)上下倒置:顶部支配下肢肌运动,底部支配头面部肌的运动,中间支配上肢肌的运动。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3)皮层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程度正相关,运动越精细复杂的肌肉,其代表区越大。如:手和五指的代表区几乎与整个下肢所占的区域大小相等。,皮层的内侧面存在运动辅助区,刺激该区可引起肢体运动和发声,第一、二体感区也是运动区,刺激可产生肌肉运动。,(二)锥体系和锥体外系,椎体系:指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出的下行至脊髓和脑干的纤

25、维组成的支配下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锥体系与发动随意运动和完成精细动作有关。锥体外系:指锥体系以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各种下行传导通路。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与肌群的协调性运动。,大脑皮层运动区,基底核,脑干,脊髓,丘脑,小脑,骨骼肌,二、神经系统的内脏机能,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即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完成的。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大部分,共同控制着呼吸、循环、消化、代谢、腺体分泌、体温和生殖等一些对生命十分重要的机能。,交感神经分布广泛,几乎所有的内脏器官都受它支配;副交感神经的分布较为局限,某些器官不具有副交感神经支配。,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特

26、点,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功能:体内大部分内脏器官都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双重神经控制。2.功能相互拮抗:具有双重支配的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相拮抗的。3.具有紧张性活动:在静息状态下,自主神经不断地向效应器发出低频的神经冲动,使效应器持续维持一定的活动状态,叫做紧张性活动。例如切断心脏的迷走神经,心率加快;切断心交感神经,心率减慢。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具有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可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在功能以适应环境的剧变;副交感神经系统在于保护机体,修正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脊髓可以成为内脏反射活动的初

27、级中枢。例如血管张力反射,发汗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但这些反射的功能是初级的,不能很好适应生理功能的需要,正常时还受到高位中枢的调控。例:脊髓高位离断的病人,基本的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排尿不能受意识控制。,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延髓是生命中枢,许多基本生命现象的反射调节在延髓水平能初步完成;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临床上用检查瞳孔对光反射来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间脑(主要为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1.体温调节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存在着温度敏感神经元,当温度超过或低于调定点(36.8)水平,即可通过调节散热和产热活动使

28、体温能保持稳定。2.水平衡调节 下丘脑外侧部控制摄水;前部存在渗透压感受器,调节神经垂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3.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内神经分泌细胞合成调节腺垂体激素的下丘脑调节肽(HRP)。4.生物节律控制-机体内的各种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即生物节律。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周期节律的控制中心。,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与内脏活动有关的大脑皮层结构主要是边缘系统和新皮层系统的某些区域。边缘系统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整合中枢,它能将各种内脏活动与躯体活动整合起来。边缘系统还和学习与记忆有关。新皮层系统与呼吸运动、血管运动、消化管运动和分泌、膀胱运动,以及竖毛、出汗等有关。,

29、情绪对内脏活动的影响,当人受到各方面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刺激,而长期处于紧张、愤怒、郁闷、忧虑等不良情绪时,常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一些身心疾病,如冠心病、胃肠溃疡、高血压等。,三、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1 大脑皮层的机能神经系统的高级机能包括条件反射、学习和记忆、语言、思维、睡眠与梦等。这些高级功能主要在大脑皮层完成,其中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学习记忆等其它高级功能的基础。,记忆的过程:外界通过感觉器官进入大脑的信息量非常大,其中仅有1%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能被长期储存于记忆。信息储存要经过四个步骤:感觉性记忆(短)、第一级记忆(短)、第二级记忆(长)、第三级记忆(长)遗

30、忘: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和再认的能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是由于条件刺激久不予强化,久不予复习所引起的消退抑制,二是后来信息的干扰。临床将疾病情况下发生的遗忘称为记忆障碍。1.顺行性遗忘症:表现为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可能由于信息不能从第一级记忆转入第二级记忆。例如慢性酒精中毒。2.逆行性遗忘症 表现为不能回忆脑功能障碍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可能由于第二级记忆发生了紊乱,第三级记忆未受影响。例如脑震荡。,记忆的脑功能定位:目前已知与记忆功能有密切关系的脑内结构有大脑皮层联络区,海马及其邻近结构,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顶叶皮层可能储存有关地点的影像记忆;额叶皮层在短时记忆中起重要作用;海

31、马回路与近期记忆功能有关。,人类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临床发现,损伤布洛卡(Broca)三角区(在中央前回底部之前),会引致运动失语症。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与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词来口头表达;然而,其与发音有关的肌肉并不麻痹,就是不能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损伤额中回后部接近中央前回手部代表区的部位,则病人可以听懂别人的谈话,看懂文字,自己也会讲话,但不会书写;然而,其手部的其他运动并不受影响,这种情况称为失写症。颞上回后部的损伤,会引致感觉失语症,病人可以讲话及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事实上,病人能听到别人的发音,就是不懂其含义,但其视觉却是良好的,其他的语言

32、活动功能仍健全,这种情况称为失读症,因此,语言活动的完整功能是与广大皮层区域的活动有关的,各区域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严重的失语症可同时出现上述四种语言活动功能的障碍。,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胼胝体是最大的联合纤维结构,人类约含有100万根神经纤维。有许多实验说明一侧皮层的学习活动功能可以通过联合纤维向另一侧传送。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人脑的高级功能相对地向一侧半球集中的现象,这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左侧大脑半球-语词活动占优势,称优势半球右侧大脑半球-非词活动认知功能占优势,例如对空间的辨认,深度知觉,触觉认识,音乐欣赏分辨等,称次要半球。,2 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大脑皮层具有独特的电活动。它既有连续的节律性的电位变化,又有由于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局部高电位变化。大脑皮层在安静、无明显外来刺激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连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叫做自发脑电活动,它的记录叫做脑电图。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局部高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讨论、思考题、作业:1、课后查阅相关文献。2、预习下章、节内容3、思考: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根据其在神经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和功能特点,可将它们分为几种类型?2)小脑由哪三个功能部分形成,各自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起什么作用?3)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特点。,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