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设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3504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课堂教学设计.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依据,现代教学理论与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高中化学教学的固有特点 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高中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教师自身的素质,现代教学理论与观念,建构主义学说多元智能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观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代科学的定论是:多样性是宇宙一切事物的天赋秉性。,现代教育理论与观念之 多元智能理论,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

2、力。包括:,语言智力和逻辑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学生的智力与生俱来就不相同,多数没有高低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学会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学生中各类活动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现代教育理论与观念之 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知识是个人经验

3、的合理化,而不说明世界的真理。因为个体先前的经验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的意义,无法确定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来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

4、输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作为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现代教育理论与观念之 合作学习理论,一般地,观察事物时,每个人只能关注到事物的一个侧面或一个层面,加上个体认知的局限性,学生一次性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果将个人的认知进行交流,汇集在一起,就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儒家文化,仁者爱人以天下为己任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推己及人学而时习之

5、不亦乐乎学而优则仕,道家文化,顺其自然绝学无忧“无用”的智慧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以鸟养养鸟,法家文化,商鞅:重法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韩非:法、术、势并重,高中化学教学的固有特点,以化学实验为基础 以科学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以STS(科学、技术、社会)为背景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价值,化学实验教学是完成“三维”目标的最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化学实验教学的变革与创新是化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

6、、技能和方法,提高探究能力,还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科学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化学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用以获取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家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领悟化学思想观念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学会合作与分享,提高探究欲望;要通过对科学家探究过程的介绍、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STS为背景,1991年,美国科学教师协会将STS教育定义为“在人类经验的背景中科学的教与学”。STS是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背景材料,不但为学生提供

7、科学认识的不同方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是对“科学为大众”教学理念的回应。化学教学既要反映出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化学科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也要适当反映由于人类不恰当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高中化学课程明确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

8、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高中生生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创造了个性、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还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高中生精力充沛,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状况,特别要注意研究原

9、有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密切关系的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个性差异,从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结构,促进学生顺利地进行认知同化。,教师自身的素质,在学生中的威信知识广度与专业知识语言表达与普通话水平板书设计与写字现代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能力命题、组题能力其他素养,二、化学课堂教学的设计流程,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与情境的设计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活动的设计 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的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三维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首先要诊断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设计课堂教学目标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要选用合适的行为动词描述。,课堂教学内容

10、与情境的设计,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是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对教材文本、化学史实、相关背景、影像资料等教学资源的重新开发为基础,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技能、观念、思想、行为、习惯等,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方面。课堂教学情境,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化学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很多,如引导探究、自学讨论、问题解决、实验设计等。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个体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小组合作中小组人数是多少最好,组内成员构成如何,活动后怎样进行交流、评价等都需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是化

11、学学习的主要形式,设计时教师要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方案、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等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基本原则,设计的活动要新颖、奇特,使学生感兴趣,具有趣味性;设计的活动要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有活动的欲望,具有驱动性;设计的活动要难易得当,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所收获,具有层次性;设计的活动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不同“子活动”之间要有机关联,具有协同性;设计的活动要放在整个化学教学背景中考量,整体考虑、全面把握,具有系统性;设计的活动要围绕化学问题,运用科学方法、符合科学认识规律,具有探究性。,活动案例,案例1:离子反应,活动1,活动案例,案例1:离子反应,活动2,活动3,案例

12、2: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概念,分析所给“一定质量的各种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数据组,得出结论,活动1,讨论化学方程式的定量描述,如何将宏观可测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建立桥梁,活动2,物质的量及其相关概念,案例3:气体摩尔体积,活动1,分析“三组数据”,得出结论,不同状态、条件下的物质的摩尔体积规律,活动2,观察固、液、气不同状态物质的微观图像,分析决定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与固、液体有何不同,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4: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活动1,选用下列仪器,设计实验方案粗略配制100mL1mol/L的NaCl溶液: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

13、概念和一些实验基本操作,对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活动2,案例4: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活动3,选用下列仪器,配制100mL1.00mol/L的NaCl溶液:天平、容量瓶、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探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方法,活动4,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思的设计,学会进行恰当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要善于通过各种活动进行评价。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不要把对学生的评价作为分出等级的“筛子”。纸笔测验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评价形式。,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反思的策略:反思化学教学活动的测量与评价结果;反思上述课堂教学设计程序与实施过程;反思影响评价结果的其他各种因素;反思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都有最大收获,反思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等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