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37039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内感染定义,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病人、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者。,2、医院 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感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感染分类,()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医疗器械等间接感染。()内源性感染:由病人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寄居在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通常是不致病,只有在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引感染,加强无菌操作技术管理,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其操作规程是根据科学原理制定的,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允许违反操作要求,否则就可能造成医源性感

2、染的发生。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精确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证病人的健康。,无菌技术是一项非常严密的操作技术,必须考虑和杜绝多方面的污染因素,才能达到保证无菌,实施无菌操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三区、空气消毒、洗手、使用防护用品 2.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 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一人一用一灭菌。3.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一人一用一消毒。,4.医务人员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的使用和戴无菌手套、取用无菌溶液等基本操作技能,并保证无菌操作技术的效果。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

3、更换时容器必须同时灭菌。常用无菌敷料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糟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应注明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使用无菌干操持物钳及容器应每4小时更换。,6.抽取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瓶装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提倡使用小包装。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术语和定义,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

4、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消毒剂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术语和定义,高效消毒剂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中效消毒剂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低效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术语和定义,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

5、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术语和定义,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

6、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选择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

7、的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选择原则(2)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的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

8、的消毒方法。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消毒、灭菌方法选择原则,选择原则(3)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9、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灭菌前准备清洗、包装、装载遵循WS310.2的要求灭菌方法1.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2.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3.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 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灭菌方法4.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5.外来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6.植入物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植入物的材质、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植入

10、物灭菌应在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放行;紧急情况下植入物的灭菌,应遵循WS310.3的要求。7.动力工具 分气动式和电动式,一般由钻头、锯片、主机、输气连接线、电池等组成。应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对各种部件进行清洗、包装、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手术敷料的灭菌灭菌前准备手术敷料灭菌前应存放于温度1822,相对湿度3570的环境。棉布类敷料可采用符合YYT 0698.2要求的棉布包装;棉纱类敷料可选用符合YYT 0698.2、YYT 0698.4、YYT 0698.5要求的医用纸袋、非织造布、皱纹纸或复合包装袋,采用小包装或单包装。,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手术缝线的灭菌手术缝线分类 分为可吸收缝线和

11、非吸收缝线。可吸收缝线包括普通肠线、铬肠线、人工合成可吸收缝线等。非吸收缝线包括医用丝线、聚丙烯缝线、聚酯缝线、尼龙线、金属线等。灭菌方法 根据不同材质选择相应的灭菌方法。注意事项 所有缝线不应重复灭菌使用。,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消毒方法口腔护理用具等耐热、耐湿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的物品如体温计(肛表或口表)、氧气面罩、麻醉面罩应采用高水平消毒。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的消毒方法如下:耐高温、耐湿的管道与引流瓶应首选湿热消毒。不耐高温的部分可采用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呼吸机和

12、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宜采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与消毒。无条件的医院,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及配件可采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等以上的消毒剂浸泡消毒。,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注意事项待消毒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应充分清洗干净。管道中有血迹等有机物污染时,应采用超声波和医用清洗剂浸泡清洗。清洗后的物品应及时进行消毒。使用中的消毒剂应监测其浓度,在有效期内使用。,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洗与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

13、)、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消毒;便器可使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患者床单元的清洗与消毒应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应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如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采用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消毒剂或消毒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

14、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使用后的上述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按医疗废物处置。,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

15、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注意事项地面和物体表面应保持

16、清洁,当遇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所用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清洁用品的消毒,手工清洗与消毒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地巾 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自动清洗与消毒使用后的布巾、地巾等物品放入清洗机内,按照清洗器产品使用说明进行清洗与消毒,一般程序包括水洗、洗涤剂洗、清洗、消毒、烘干,取出备用。注意事项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手,生,卫,.,.,什么是手卫生?,手卫生是医务人员 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 洗手(hand wash

17、ing),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手消毒剂不是洗手液!,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暂住菌又称为污染或非种植菌落由外界传播而来通过洗手(机械作用)可以很容易的移除通常在皮肤上的生存时间不长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常驻菌 Resident Flora,又称为种植菌落,存在与皮肤较深层 不易被机械的擦洗清除 数量长时间保

18、持稳定 人体皮肤的永久居民 较少成为院感致病源 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白喉),不动杆菌属等,手卫生指征,直接接触病人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ABHR)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洗 手,手卫生设施,上海中山医院,第

19、1 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 2 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 4 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 6 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第 3 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 5 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六步洗手法,内,立,夹,大,弓,外,揉搓时间15s整个过程40s,清洁卫生才会有更安全的医疗,为了实现这一全球目标,配合我国手部卫生创议活动的开展,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安全,我们应重点落实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即:清洁的双手(clean hands);清洁的操作(clean practices);清洁的产品(clean products);清洁的环境(clean

20、 environment);清洁的设备(clean equipment)。医疗机构有预防与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责任,要在维护患者权益、保障安全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隔离防护管理,加强隔离防护管理 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 行隔离技术,要确立标准预防观念,医院 建筑布局流程的隔离功能要达到防止传染 病交叉感染的要求,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标准预防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

21、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标准预防八条核心内容:1.接触感染物品后立即洗手 2.接触感染物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3.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前后洗手 4.正确处理锐器 5.立即清除感染性物品溢出物/漏出物 6.保证重复使用的设备在下一个病人使用前 是清洁消毒或灭菌的 7.正确处理污染的被服 8.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标准预防措施洗手及手消毒戴手套穿防护服、戴眼罩、戴口罩遵守操作规程正确处理污物及被污染的医疗用物预防锐器伤正确处置医疗废物,额外预防措施(隔离技术

22、)包括 经空气传播疾病隔离预防技术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隔离标志为黄色 经飞沫传播疾病隔离预防技术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 等导致的传播。隔离标志为粉色 经接触传播疾病隔离预防技术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隔离标志为蓝色,血源性职业暴露因素 报告处理程序,职业暴露处理原则,及时处理原则 及时报告原则 保密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管理 1.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2.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眼罩、口罩、帽子、手套、鞋套、隔离服)3.开展职业暴露防护知

23、识培训,职业暴露预防措施,日常工作中如何预防发生职业暴露?1.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2.使用防护用品 3.诊疗环境光线充足 4.正确使用利器盒 5.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利器,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发生职业暴露以后应当如何处理?一旦发生锐器刺伤事件一定要做四件事!第一件事:马上查看病人的检验报告,看他是不是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感染者。如果患者未做以上检查,最好建议患者做血液检查。,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第二件事:采取局部处理措施 皮肤暴露处理方法 1.液体肥皂流动水清洗伤口 2.伤口旁端轻轻挤压,挤出损伤处污染血液 3.再次用液体肥皂流动水清洗伤口 4.75%酒精或0.5%碘伏浸泡或消毒伤口15分钟

24、5.无菌敷料包扎伤口,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粘膜暴露处理方法 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冲洗时间不少与10分钟,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第三件事:报告和制定补救治疗方案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要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和防保科报告,由防保科联系县CDC“性病艾滋病办公室”,对暴露的级别以及暴露源的级别进行评估,根据对暴露级别的评估及暴露源级别的评估结果,制定补救治疗方案。,职业暴露补救治疗方案,乙肝病毒职业暴露处理措施:乙肝疫苗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处理措施: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 丙肝病毒职业暴露处理措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补救治疗方法!,职业暴露处理措施,第四件事:血液追踪检测 药物毒性监测,减少职业暴

25、露的十条守则,1.绝对不要将针帽套回使用过的针头 2.绝对不要徒手拣玻璃碎片 3.手持利器行动时绝对不要将利器对着 自己的手和别人 4.操作后自己收拾用物绝对不要留给别 人收拾 5.使用过的利器要尽快就近正确丢弃,6.估计操作时有血/体液飞溅到面部时绝对要戴全 面型眼罩 7.估计操作时会接触到血液/体液时绝对要 戴一次性乳胶手套 8.脱防护用品后绝对要立即洗手 9.思维要从防御的角度出发 10.甲肝、乙肝等疫苗接种,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医疗废物的管理,医疗废物分五类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锐器盒损伤性医疗废物。,容器(不包括利器盒)必须及时清洗消毒;利器盒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丢弃损伤性医疗废物。禁止回套、禁止手取、禁止损毁、禁止插入输液瓶橡皮塞等。,回收、暂存、登记专人回收,双方(科室和回收人员)登记签字暂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科室和回收人员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本至少保存五年集中处置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