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39908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3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安全标准化的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企业就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2004年国家安监总局出台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并在江苏省山东省的四市二十六个试点单位进行了安全标准化试点工作。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2007年国家安监总局研究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于2008年发布,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安全标准化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手段。安全标准化是实施

2、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其整体安全水平。安全标准化是专项整治、安全评估,实现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进一步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是企业自身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要。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推动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目标:2009年底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2010年底前,使用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应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2012年底前,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标

3、准化二级以上水平,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达到三级。政策措施:企业风险抵押金缴纳可按照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缴纳;达到安全标准化二级以上可以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可直接办理延期手续。(2009)124号文件,安全标准化的定义,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安全标准化的适用范围,安全标准化规范适用于依法设立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或者其所属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独立核算成本的单位。,术语,化学品: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混合物,包括天然

4、的或者人造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者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术语,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依法设立且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的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企业或者其分公司、子公司所属的独立核算成本单位。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术语,关键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

5、的生产装置。隐患: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术语,重点部位:(1)制造、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资源: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相关方:关注企业安全行为或受其安全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实施安全标准化的原则,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依据规范的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企业自评、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

6、实施安全标准化的六个阶段,初始评审阶段: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组织机构、生产过程等基本管理信息,发现差距。策划阶段: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要求。培训阶段: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相关内容培训。,实施阶段: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各项要求。自评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改进与提高阶段:根据自评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的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安全标准化管理要素,本规范由10个一级要素和53个二

7、级要素组成。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自主管理、政府部门监督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5.1 负责人与职责,5.1.1 负责人5.1.2 方针目标5.1.3 机构设置5.1.4 职责5.1.5 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5.1.1 负责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其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作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须的资源支持企业应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企业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议。,方针目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

8、方针和目标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落实;公众易于获得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各级组织制定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机构设置,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应根据生产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健全安全管理网络,职责,制定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基层单位安全职责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奖惩,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费用台帐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

9、伤保险费,5.2 风险管理,5.2.1 范围与评价方法5.2.2 风险评价5.2.3 风险控制5.2.4 隐患治理5.2.5 重大危险源5.2.6 风险信息更新,5.2.1 范围与评价方法,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目的确定评价范围确定评价准则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企业风险评价范围,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企业周围环境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常用评价方法,工作危害分析安全检查表分析预危险性分析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失效模式与影

10、响分析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等,风险评价准则,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5.2.2 风险评价,根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5.2.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重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将评价结果和控制措

11、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5.2.4 隐患治理,针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应下达隐患治理通知并限期治理。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明确治理措施、负责人、资金来源、治理期限。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和单位政府。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采取防范措施,制定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5.2.5 重大危险源,按照GB18218辨识并确定企业的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定期进行检测、评估。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

12、施、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并记录。构成重大危险源周边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老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5.2.6 风险信息更新,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的结果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在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技术改造项目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5.3 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5.3.1 法律法规5.3.2

13、符合性评价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5.3.4 操作规程5.3.5 修订,5.3.1 法律法规,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及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和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定期更新。即使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与培训。及时传达给相关方。,5.3.2 符合性评价,每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法现象与行为。,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职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安全生产

14、会议管理安全生产费用安全生产奖惩管理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安全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风险评价,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变更管理事故管理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消防管理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检维修管理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承包商管理供应商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包

15、括防尘、防毒管理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管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安全检查管理自评等,安全操作规程,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5.3.5 修订,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发生变化或变更时,及时修订。企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评审和修订。培训学习修订后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5.4 安全培训教育,5.4.1 培训教育管理5.4.2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5.4.3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5.4.3 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5.4.5 其他人员培训教育5.

16、4.6 日常安全教育,5.4.1 培训教育管理,制定并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保证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实施全员培训,对在岗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5.4.2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检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其他管理人员由企业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5.4.3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接受再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

17、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并按规定参加复审。对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企业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投产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考核上岗。,5.4.4 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对新从业人员进行厂、车间、班组安全培训教育。厂、车间、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学时应满足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要求。,5.4.5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对转岗、下岗再就业、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车间、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对外

18、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安全培训教育。对外来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发放入厂证。进入作业现场前,应有作业现场所在单位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培训教育。,5.4.6 日常安全教育,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学时。企业负责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两次班组安全活动。管理部门每月安全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二个学时。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一次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结合班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班组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要求。

19、,5.5 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5.5.1 生产设施建设5.5.2 安全设施5.5.3 特种设备5.5.4 工艺安全5.5.5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5.5.6 检维修5.5.7 拆除和报废,5.5.1 生产设施建设,企业应确保生产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企业应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的设立阶段、设计阶段、试生产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规范管理。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变更应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风险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5.5.2 生产设施管理,建立生产设

20、施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生产设施台帐各种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并落实到人。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和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企业应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账,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并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5.5.3 特种设备,企业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管理规定,对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挡案,定期检查,证件齐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特种设备的使用应登记注册。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需每月检查一次并记录。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应定期校验。保存校准和维护活动的记录,5.5.4 工艺安

21、全,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安全信息: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工艺信息、设备信息。企业应保证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泄压和排空系统、紧急停车系统、监控报警系统、联锁系统、各类动设备(包括备用设备)的运行安全可靠、完整。企业应对工艺过程进行风险分析生产装置开车前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条件确认。生产装置停车应编制停车方案并执行。生产装置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要求泄压及排空系统排放的危险化学品应妥善处理操作人员执行操作规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偏离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企业领导干部联系点管理机制联系人对所负责的安全装置、重点部位负有安全监督和指导责任联系人至少每月到

22、联系点进行一次安全活动,建立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挡案,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并形成记录制定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5.5.6 检维修,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明确检维修时机和频次制定检维修计划进行检维修前,对检维修作业进行风险评价,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对检维修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 检维修后办理检维修交付生产手续,5.5.7 拆除和报废,建立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制度对拆除作业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拆除需报废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应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23、5.6作业安全,5.6.1 作业许可5.6.2 警示标志5.6.3 作业环节5.6.4 承包商与供应商5.6.5 变更,5.6.1 作业许可,对危险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吊装作业、设备检修作业、设备检修作业、抽堵盲板作业、其他危险性作业,5.6.2警示标志,在易燃易爆、有毒害场所的适当位置张贴警示标志和告知牌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企业在厂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进行等标志产生职业危害的企业,在醒目的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4、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等内容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5.6.3 作业环节,企业应在危险作业活动前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制定控制措施。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作业人员执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对动火作业、进入限制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破土作业、施工作业、高温作业等直接作业环节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配备、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配备监护人员并持相应作业许可证。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

25、应办手续,佩戴阻火器,按指定线路行驶。制订和履行严格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作业行为,减少事故发生,剧毒化学品必须专用仓库,单独存放,实行五双管理并在当地公安和安监部门备案。,5.6.4承包商与供应商,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对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准备、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进行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录和档案。选用的承包商签订安全协议书。严格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等过程进行管理,并定期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5.6.5 变更,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对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控制变更的实

26、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变更验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5.7产品安全与危害告知,5.7.1 危险化学品档案5.7.2 化学品分类5.7.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5.7.4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5.7.5 危险化学品登记5.7.6 危害告知,5.7.1 危险化学品档案,对所有可能接触和产生的化学品,包括产品、原料和中间体产品进行普查、建立化学品档案,包括:名称,包括别名、英文名等存放、生产、使用地点数量危险性分类、危规号、包装类别、登记号安全技术说明书与安全标签,5.7.2 化学品分类,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产品、所有中间产

27、品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结果汇入危险化学品档案,5.7.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生产企业的产品属危险化学品时,应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采购危险化学品时,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不得采购无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5.7.4 化学品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设立24小时应急咨询服务固定电话,并有专业人员值班没有条件设立电话的,应委托危险化学品专业应急机构作为应急代理,5.7.5 危险化学品登记,按照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登记,5.7.6 危害告知,以适当、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特性和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

28、,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5.8职业危害,5.8.1 职业危害申报5.8.2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5.8.3 劳动防护用品,5.8.1职业危害申报,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5.8.2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确保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和记录建

29、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企业不得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5.8.3 劳动防护用品,根据接触危害的种类、强度,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具和器具,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带、使用各种防护器具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效验和维护,每次校验后应记录或铅封,主管人员应经常检查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用

30、品者不得上岗作业,5.9 事故与应急,5.9.1 事故报告5.9.2 抢险与救护5.9.3 事故调查和处理5.9.4 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5.9.5 应急救援器材5.9.6 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5.9.1 事故报告,明确事故报告制度和程序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于一小时内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现新情况以后及时补报,5.9.2 抢险与救护,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发生重大事故时,企业负责人应直接指挥,安全技术、设备动力、生产、防火、保卫等

31、部门应协助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对危害物大量外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5.9.3 事故调查和处理,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政府委托企业应成立事故调查组,按时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企业应落实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企业应建立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帐,5.9.4 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及厂级、车间级。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伍的职责,5.9.5 应急救援器材,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应急救

32、援器材,并保持完好建立应急通讯网络并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为有毒有害岗位配备救援器材柜,放置必要的防护救护器材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其处于正常状态,5.9.6 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潜在时间和突发事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评价演练效果,评审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形成记录。定期评审应急救援预案,尤其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将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并通报当地应急协作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5.10检查与绩效考核,5.10.1 安全检查

33、5.10.2 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5.10.3 整改5.10.4 自评,5.10.1 安全检查,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制订各种检查形式的安全检查表企业各种安全检查表应作为企业有效文件,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5.10.2 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按相应的安全检查表,逐项检查,并与责任制挂钩厂级综合性检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车间级每月不少于一次,专业级每半年不少于一次,5.10.3 整改,对各种安全检查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修改措施及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主管部门对各级组织机构和人员检查出的的问题和整改情况定期进行检查,5.10.4 自评,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标准化进行综合考核,提出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化的计划和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绩效,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