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及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40275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测量及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测量及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施工测量及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测量及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测量及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测量及建筑物垂直度观测本工程建筑体量大,结构复杂,但造型相对简单。我公司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向业主承诺:确保本工程扬子杯。要实现上述质量目标,进行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就是对结构轴线的控制。本方案遵循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实际,为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测量原则。一、场区控制网的建立。1、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在本工程施工前建立测量小组,组织测量人员对原控制网进行校核。根据本工程特点,我们建立的本地坐标系统与城市坐标系统相同,关系为水平位移关系,即:X=X+aY=Y,+bX,Y,为城市坐标,XY为本地坐标,根据红线点和建筑物定位坐标值,使用WILDTC905L全

2、站仪(测角2,测距2+2PPin),采用极坐标放样法建立方格网的主轴线。由于场地管理及围墙通视原因,需要将场外控制点引入场内适当位置,并保持和场外基准点的通视,和场外控制系统形成极坐标关系,并按照测量施工规范进行埋设和保护Q场内坐标系统根据建筑物定位坐标和基准点之间的相对坐标,设置主控制系统。主轴线经过纠正后,进行量距,使用全站仪。结构细部轴线根据主轴线作业后,按常用的定线方法放样。建筑方格网的其他网格点用交汇等方法定出。所有网格点中的误差为2mm。建筑方格网建立后,用全站仪测量各网格点间的角度、距离,并经过平差改正,于现场规划建筑网格的四个角点。规划后使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检查、验证,确保建筑方

3、格网的精度。建筑网格点的埋设采用造标埋石法,具体作法按工程测量规范实施。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方格网点的保护工作,方格网点为日后地下部分、地上部分结构施工测量工作的测量依据。应确保标石附近不得从事影响标石稳定性的任何作业活动,并设立警示标志。2、场区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在场区内按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规范于场内布置3个水准点。3个水准点标石与平面控制网方格网点标石共用。圆弧测控说明:场区外设置外控点,各轴线系统设置后控点,确定建筑物点Q圆弧部分采用CAD结合延伸圆弧半径与外控点相结合的方法,施工时再行计算。二、结构施工平面CAD测算和高程测量根据CAD总平面测量控制网,将轴线控制点

4、,用全站仪引测各控制点至各层段轴线后视点,壁内侧及基坑底作为地下结构施工的轴线控制依据。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高程利用水准仪、标尺向下传递定于内侧壁上。地下结构施工高程控制,利用水准仪、塔尺控制施工高程。为保证施工测量的定位准确,定时对布设在壁内上的测量控制网进行引测复核检查。三、控制网的竖向传递技术网点竖向投递时,在每层楼板相应位置预留20OnlnIX20OmnI的孔洞进行竖向传递。四、施工沉降观测当建筑物随结构层施工荷载逐渐增加为分析是否属于正常沉降,施工过程的沉降测量将给建筑物今后的监测提供初始数据。当地下室底板施工完后,按设计要求在有关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

5、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测量期设为每施工一个结构层测量一次(如施工暂停每半个月一次),测量数据制定统计分析表,进行统计分析,直到交工验收为止。测量采用精密水准仪,参照点为现场设置的观测点。对现场设置的观测点发生变动或误差应及时进行数据参数修正,以保证数据精确。五、测量定位精度要求(1)建筑方格网的建立,其测距精度不低于2/1000000,测角精度不得低于4,各控制点布设严格遵守各项规定。(2)建筑物垂直度,单层间小于3mm,全高W3h10000,且不大于15mmo(3)建筑物标高控制,标高偏差不得大于3三大、测量仪器与工具配备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全站仪TC905L台2测角、量距2激光垂准仪D2J3台2垂准、传递3激光经纬仪J2台2测角4水准仪DS3台4高程引测5塔尺5m把4高程引测6钢卷尺50m把2量距7对讲机Sony部12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