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41435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A、完整性管理法规 49USC601 管道安全法 HR3609-2002管道安全改进法 联邦安全条例CFR第191部分天然气和其他气体的管道运输 年度报告、事故报告以及相关安全条件报告第192部分天然气和其他气体的管道运输的联邦最低标准第193部分液化天然气管道设施联邦安全规定第194部分陆上石油管道应急方案第195部分危险液体的管道运输,1.1 美国完整性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B、管道完整性管理标准 综合类标准(1)ASME B31.8S2004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2)API 11602001 有害液体管道完整性管理(3)AP

2、I 11291996 危险性液体管道系统完整性的保证措施,1.1 美国完整性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B、管道完整性管理标准 管道完整性管理评估技术标准(即管道的完整性评估标准)(1)ASME B31G 确定腐蚀管线剩余强度手册(2)NACE RP05022002 外腐蚀直接评价(3)NACE SP02062006 内腐蚀直接评价(干气)(4)API 5792000 服役适用性(5)NACE TM 02842003耐氢致开裂的管道钢的评价,1.1 美国完整性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C、管道完整性检测技术标准(1)NACE RP010

3、22002 管道在线内检测(2)API 1163 管道内检测系统标准(3)NACE pub 351002000管道内检测(报告)(4)API RP580 基于风险的检测(5)API RP 581 基于风险的检测基础源文件(6)NACE RP05022002 管道外腐蚀检测评价方法(7)NACE TM01022002 管道防腐层导电性检测方法,1.1 美国完整性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D、管道完整性管理修复与维护技术标准(1)API 570-1998 管道检验规范在用管道系统检验,修理,改造和再定级(2)API RP22001994 石油管道,液化石油管道、成品油

4、管道的修理施(3)API RP 11622003 管道操作者的公共注意项,1.1 美国完整性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E、人员资格评定、认证标准(1)ASME B31Q 输气管道操作人员的资质标准(2)ANSI/ASNT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评定导则(3)API RP 1120 液体管道维修人员的培训与认证(4)API RP 11622003 管道操作者的公共注意项(5)ASNT ILI-PQ2003 管道内检测员工的资格,1.1 美国完整性管理法规与标准体系,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三、国内外有关完整性管理与检测评价的规定1、美国的法规 H.R.3609

5、2002 年管道安全改进法 美国政府在2000年提出改进管道安全法后经过两年的努力,于2002年在美国政府的第106 次议会上通过了H.R.36092002 年管道安全改进法。美国政府指出此法是为了加强管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对联邦法规第49部分的修正。该法令要求:美国的输送天然气和有害液体的管道(指石油和石油产品)“将通过最近10 年内的必要检测来防止油气管道泄露和破裂事故的发生,确保美国国内油气管道的安全。而更多的问题管道将在5年内完成检测。在此以后的所有管道都必须每7年检测一次。”该法规提出:1)对管道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与发展;2)管道操作人员的资格认证及标准的确定 3)对输气

6、管道的风险分析与完整性管理程序 4)建立国家管道地理信息系统 5)管道操作人员在进行管道修复项目时与环境的协调 重点介绍12、13、14条内容。第192.465节:经营者一般应在间隔不超过3年的时间里,根据规定在活性腐蚀区内重新估算防腐效果。,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A、49USC601管道安全法60102 目的和综合管理 是通过改进法规和行使运输司的权力,提供充分的保护以防止管道输送和管道设施对生命财产的威胁。本节提出了基本要求:(1)具有可行性;并与满足相应天然气管道和危险液体运输的安全与环境安全。(2)为充分考虑管输气体安全信息、危险液体管道安全信息、环境信息;对于类型特殊的

7、管道运输或管道设施的标准适用性;标准的合理性;基于风险评价,合理判断或估算出执行和遵从标准的规定所带来的预期结果;基于风险评价,合理证明或估算出执行和遵从标准的规定所需的经费投入;来自公众的意见和信息;管道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以及危险液体管道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3)在信息要求方面,明确提出了精确地图和相关的地理补充描述;描述泄漏等事故的紧急反应计划。(4)与“智能清管器”(管道猪)相配合的标准;(5)安全状况报告内容包括:(A)对生命、财产、环境造成威胁的状况;(B)在管道设施运行中发生的与安全条件相关的重大变化或限制。(6)通过直接评价检测本小节生效后的一年内,运输司应当颁布法

8、规来制定关于利用直接评价法检测管道设施的标准。,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60108.检测和维护(a)计划每一个州际天然气管道(设施)与危险液体管道(设施)运营者应当制定适时的检测和维护书面计划(包括任何变动),该计划副本上报OPS并需得到批准。(b)检测和测试OPS应当检查并要求对管道设施进行适当的测试。OPS应在考虑具体情况以后,以个案处理原则决定检查频率和测试方式。并提出检查与测试应当使用的最适用的实用技术。(c)海底、其他液体中的管道设施运输司应当建立一个强制的、系统的、适用的定期检查程序。(d)铸铁燃气管道的更换OPS应当为更换铸铁燃气管道,

9、发布关于燃气管道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工业准则有效性的通知。在准则生效的两年内,运输司应当对铸铁管道运营者进行调查,并确认(A)已采用计划进行安全管理和替换铸铁管道的程度;(B)计划的要素,包括替换的预期比例;(C)所做的进展。,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A、49USC601管道安全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60109.人口高密集地区和环境敏感区(a)运营者建立关于地区识别的准则(A)天然气管道运营商识别,每个处在人口高密度地区的天然气管道设施(除天然气分配线外);(B)危险液体管道设施和集输线的运营者识别:穿越商业航道的,或处于人口高密度地区的危险液体管道设施;OPS和环境保护

10、管理机构认为,发生危险液体管道事故时,会对环境破坏异常敏感地区。(c)风险分析和完整管理程序(1)要求每个天然气管道的运营者都应当对处于人口高密集地区和环境敏感区域、49CFR192规定区域的设施实施风险分析,包括风险修正;还应管道设施采用完整性管理,并制定书面的完整性管理程序,以减小风险。(2)法规12个月内,运输司应当发布相应规则,以指导如何实施风险分析,以及完整性管理程序的规定。24个月内,OPS应实施风险分析并制定完整性管理程序。18个月内,天然气管道的运营者应当开始基线完整性评价。(3)完整性管理程序的最低要求:(A)采用内检测、试压、直接评价、或OPS认可其他检验方法。10年内完成

11、基线完整性评价,其中至少有50的设施应当在5年内完成(包括最高风险的设施在内);运营者应当基于风险因素,对这些设施排序以进行评价;风险因素包括任何以前发现的缺陷和异常,以及泄漏、维修或失效的历史。(B)管道与设施的再评价周期:至少每7年进行一次;,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A、49USC601管道安全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60109.人口高密集地区和环境敏感区(C)所有评价的结果中要有明确的评定指标。(D)建立连续分析所有设施完整性和设施泄漏后果信息基础上的评价方法。(E)制定可迅速解决任何由完整性评估与分析发现问题后的对应措施。(F)防止和减缓设施泄漏所造成后果的应急

12、措施。(G)监测阴极保护系统的方法。(5)废除和修正在不与管道安全冲突时,可因下列原因废除或修改设施再评价的任意条件:需要保证当地产品供给,或缺乏内检测装置。(6)在制定这些标准的过程中,OPS应当确保所有必要的检测都以对环境和安全风险最小化的方式进行。(7)OPS可运营者将下列系统加入到完整性管理系统中(A)改变系统的阀门,基于运营者的风险分析建立、或改造压力监测和检测泄漏的系统;(B)紧急限流器的使用。,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A、49USC601管道安全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60126.风险管理(a)风险管理程序示范项目(b)要求在按照本节实施示范工程的过程中,

13、运输司应当(1)管道设施的所有者和运营者提交风险管理计划,并得到OPS的批准;(2)递交风险管理计划中,应当包含为实现相当或更高安全总体水平而制定的措施;(3)提供(B)衡量风险管理计划安全运行的方法;(E)开发每个所涉及的管道设施的分类固有风险模型。该模型应当考虑到管道的位置、体积、压力和所传输或储存的介质;(F)适于固有风险(通过运用子节(E)开发的模型决定的)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方法的应用;(G)项目要素的开发;(H)经过运输司的批准,管道设施所有者或运营者能够结束、修改、变更其风险管理计划,但需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回应。(4)在选择示范工程参与者的过程中,要注意递交风险管理计划的申请者的安

14、全历史和法规执行的情况。(e)报告2000年3月31日前,运输司应当向国会递交一份实施示范工程结果的报告。,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A、49USC601管道安全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60132.国家管道地图系统(GIS)(a)要求提供的信息6个月内,管道设施运营者(分配线和集输线除外)应当向OPS提供下列设施信息:(1)国家管道地图系统的地理空间数据,或可快速转换成地理空间数据的数据格式。(2)主要操作负责人的姓名和地址。(3)公共部门联系运营者以获取管道设施运营附加信息的方法。(b)更新应当向OPS提供升级的信息。(c)增强当地反应能力的技术支持OPS可以向州和当地

15、政府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利用把有效信息通过国家管道地图系统变为适用于管道应急反应软件的方法,增强当地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A、49USC601管道安全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节.12.管道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开发(a)概述运输部、能源部与国家标准委的带头人应该执行一个关于研究、开发、示范、以及标准化的研究,以确保管道及其设施的完整性。(b)备忘录(1)概述本法颁布后的120天内,运输部、能源部与国家标准委的带头人应该参与制定一份备忘录。备忘录应该详述他们各自按照子节(a)被赋予在该研究项目中的职责。(2)专有领域按照备忘录的规定,每个参与

16、机构都应该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的要素,根据其专业与职责划分,实施与本节相适应职能。运输部在管道安全方面的主体角色,以及在管道检测、完整性管理、破坏预防方面。能源部在系统可靠性、微小天然气泄漏检测、以及监控技术方面。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学会在材料研究以及技术标准开发方面。,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B、HR3609管道安全改进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节.12.管道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开发(c)研究重点子节(a)所授权的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的研究、开发、示范、以及标准化活动(1)材料检测;(2)应力和建构分析,裂纹检测、腐蚀、冲蚀、其他可导致管道失效的异常状况的检测,开

17、发可进入管内探测异常状况的新设备或技术;(3)内检测和泄漏探测技术,包括极微量泄漏的探测;(4)管道输送量分析方法;(5)管道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包括改进实时管道路权监控技术,开发评价、增强管道安全保障技术以及加强管道基础设施,减少自然、技术、和恐怖主义方面的威胁,以及对第一反应单元和事故附近人员的保护;(6)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危险点评价以及第三方破坏的减少;(7)通信、控制、以及信息系统的保证;(8)管道的消防安全;(9)改进的管道挖掘、建造、和维修技术;(10)其他相应内容。,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B、HR3609管道安全改进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节.12.管道完

18、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开发(d)研究计划(1)概述本节颁布后一年内,运输部在与能源渐和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协调的基础上,应该向国会准备并递交一份五年的研究计划,以指导本节所制定的研究行为。该研究计划应该递交给管道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危险液体管道安全标准技术委员会进行审查。递交给国会的报告应该包括委员会的意见。该五年的研究计划应该基于子节(b)所述的备忘录,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其他联邦机构的相关措施。(2)咨询在筹备程序计划以及选择、排序相应项目计划的过程中,运输部应该向相应的天然气、原油、石油管道工业、用户、制造厂、高等学校、联邦机构、管道研究机构、国家试验室、州管道安全办公室、劳动组织、环境组

19、织、管道安全协会者、以及专业、技术部门咨询或寻求意见。(e)向国会的报告每年应该共同向国会递交一份报告。(f)拨款权限(1)运输部被授权拨款从2003到2006每个财政年$10,000,000。(2)能源部被授权拨款从2003到2006每个财政年$10,000,000。(3)美国国家标准委被授权拨款2003到2006每个财政年5,000,000。,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B、HR3609管道安全改进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节.25.管道悬索式跨越(管桥)风险研究(a)概述OPS应该进行一项调查,以决定悬索跨越式管道桥梁是否对管道风险评价程序造成结构上或其他特别的影响,而

20、且还可以通过该调查决定采用哪些特别的检测技术与标准进行悬索式管道安全检测,从而使OPS能够识别该桥梁结构施加的特殊风险。(b)公众参与和评论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OPS应该最大程度地提供机会以供公众参与和评论,还应该向公众及对此关注的人群,包括具有检测管道设施知识和经验的管道工业参与者,征求意见。(c)期满和报告在本法案颁布日后2年内,OPS应该完成该调查并向国会递交一份报告以详述调查结果。(d)基金OPS只可以使用特别拨划用于执行本节工作。,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B、HR3609管道安全改进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49USC修正案2002-管道安全改进法提出完整性管理

21、时间规定,是美国法律对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强制要求。完善了管道安全的国家法律行政部门规章标准体系 油气管道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识别管道通过的HCA地区,制定完整性管理程序。对不同类型、不同条件的油气管道,规定了不同的基线评价完成时限及完成率。,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Subpart O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192.903What definitions apply to this subpart?高后果区划分原则按本段(1)和(2)的规定:(1)区域定义为(i)49CFR192.5三类地区,或(ii)49CFR1

22、92.5四类地区,或(iii)一类或二类地区,且潜在影响影响半径大于200米(660英尺),且影响半径范围内有20或更多的居住建筑物,或(iv)一类或二类地区,影响区域内有已确定的严重后果区域(有专门的定义)(2)在潜在影响区域内包括(i)20或更多的居住建筑物,除第(4)子节规定之外,或(ii)已确定的严重后果区域,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C、49CFR192输气管道联邦最低安全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Subpart O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192.903What definitions appl

23、y to this subpart?(3)对按(1)或(2)子节规定计算的潜在影响半径内的高后果区,当影响半径大于200米(660英尺)时,应按如图确定高后果区:,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C、49CFR192输气管道联邦最低安全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Subpart O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192.903What definitions apply to this subpart?(4)当按段(1)(iii)或(2)(i)确定的高后果区的影响半径大于200米(660英尺)时,止于2006年12月17

24、日,应沿管道中心线按200米范围内以人居建筑物比例量判定高后果区,并计算潜在影响半径式中:,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C、49CFR192输气管道联邦最低安全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Subpart O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192.911完整性管理的元素是什么?(a)按192.905判断高后果区;(b)按192.919和192.921的要求制定基线评估计划(c)判断每个管段的威胁,包括数据整合和风险评估。对每个管段,运营者应利用判明的威胁以及风险评估来优化管段(192.917),并评估预防与缓解措施的优

25、点(192.935)(d)如果可行,直接评估计划应满足192.923的规定,应根据失效评估结果(192.925,192.927或192.929)制定(e)对完整性管理发现的异常情况按192.933规定进行补救的措施。(f)按192.937的规定进行持续评价与评估的过程(g)按192.931的规定制定确定的直接评价计划(h)按192.935规定的对高后果区采取的预防与缓解措施(i)根据192.945,按照ASME/ANSI B31.8S第9章制定效能测试计划(j)192.947记录保持(k)根据ASME/ANSI B31.8S第11章进行管理变更,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C、49CFR1

26、92输气管道联邦最低安全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Subpart O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192.911完整性管理的元素是什么?(l)根据ASME/ANSI B31.8S第12章进行质量控制过程(m)根据ASME/ANSI B31.8S第10章进行联络计划(n)提交程序文件,包括风险分析与完整性管理程序(o)确保每个完整性评价对环境影响与安全风险最低(p)按192.905 and 192.921,判定和评估新的高后果区的过程,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C、49CFR192输气管道联邦最低安全要求,第二部

27、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完整性管理的特点:ASME B31.8S-2002(输气管道的完整性管理)API 1160-2001(有害液体管道系统的完整性管理)1)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种过程标准,它描述了管道公司在进行完整性管理时可能涉及到的过程,为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提供一个系统、广泛、完整的过程方法。2)管道完整性管理提供了一种运行管理的先进模式和理念。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始于管道合理的设计、选材和施工。按照标准的提供的管理模式的要求,能够保证管道安全、有效、经济的运行。3)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种管理体系。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具体的技术标准,而是建立在众多基础的、单一的技术规范基础之上的一种综合的管

28、道管理规范体系,在实施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时,根据其要求将会涉及到许多相应的技术性的标准和规范,如在设计、施工、运行、改造等阶段,实施完整性管理均应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1.2 管道完整性管理理念介绍,D、ASME B31.8S-2004,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ASME B31.8S-2001提出了两种完整性评价方法1、基于规范预测的完整性管理方法(A Prescriptive Method)适用于资料、数据较少的情况下,此时可参照B31.8S所预测的三大类(22种)危险因素,提供检测、预防及减缓风险的措施

29、等方面的信息,确定出拟采取的完整性管理的步骤。该规范的附录A详细列出了这一方法的实施步骤。这种方法是按预期的最坏的发展可能,确定管道的检测、评价周期,以弥补数据的不足和分析较粗的影响。2、基于管道性能评价的完整性管理方法(A Performance-based Method)需要更多的数据资料以完成较大范围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完成适当的完整性评价,以获得所需的管道状况的信息,就难以实施这一方法。该完整性管理程序使经营者在检测周期、检测工具、预防和减轻风险的措施等的选择有更大的灵活性,此种方法所得结论的可信度应当等于或高于前一种方法。,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2

30、、关于天然气管道规定的检测周期,注:1、MAOP为最大允许操作压力,TP为试压压力,PF为按ASME B31.8或类似标准预测的失效压力,SMYS为最小屈服极限。,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API St.1160-2001的解释 1、HCA:指管道泄漏可能产生重大有害影响的地区,如人口密集地区、通航河流、环境对漏油敏感的地区等。49 CFR 195.450 对HCA有明确的规定。2、初次风险评价:是在较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需要根据资料的数量、质量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通过初次风险评价得到管道系统重大风险的性质和定位,筛选出应优先进行完整性评价

31、的管段。3、基线评价:实质上是初次的管道完整性管理过程。其内容包括:数据收集、风险评价、管道检测、完整性评价、预防和减轻风险的措施。基线评价计划要确定检测什么、怎样检测及何时检测,该计划应由管道安全处(OPS)检查。4、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个连续、循环进行的管道监控管理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对数据进行升级、再次进行风险评价、管道检测、完整性评价及沽轻风险措施,以反映管道目前的实际情况并进一步改善管道安全。,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1)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313号令)第十条 管道企业负责其管道设施的安全运行

32、,并履行下列义务:(三)管道建成后,设置永久性标志,并对易遭车辆碰撞和人畜破坏的局部管道采取防护措施,设置标志;(四)严格执行管道运输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五)对管道设施定期巡查,及时维修保养;(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373号令)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3)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412号令)249项:压力管道的设计、安装、使用、检验单位和人员资格认定由质检总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4)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动部令

33、140号,1996)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应制定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计划,安排附属仪器仪表、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的定期校验和检修工作。,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2)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与管理暂行规定(经贸委17号令,2000)第三十三条 从事石油管道技术检测检验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石油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相应资质,并对其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石油企业有权选择检测检验单位,任何部门不得为石油企业指定检测检验单位。第三十四条 石油管道应当定期进行全面检测。新建石油管道应当在投产后三年内进行检测,以后视管道运行安全状况确定检测周期,最多不超过八年。第三十五条 石油企业应当定

34、期对石油管道进行一般性检测。新建管道必须在一年内检测,以后视管道安全状况每一至三年检测一次。第三十六条 石油企业对检测不合格或存在隐患的管道路段,应当立即采取维修等整改措施,以保证管道运行安全。第三十七条 石油企业应当建立石油管道检测档案,原始数据及数据分析结果应当妥善保存。,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3)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SY6186-96 8 定期检验 8.1 管道使用单位应制定定期检验计划,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8.2 管道的定期检验分为:a)外部检查:除日常巡检外,一年至少一次、由使用单位专职人员进行;b)全面检验二每五年一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质量主管

35、部门认可的专业检验单位承担。8.3 管道停用一年后再启用应进行全面检验。8.4 外部检验项目:a)管道损伤、变形缺陷;b)管道防腐层、绝热层;c)管道附件;d)安全装置;e)管道标志桩、锚固墩、测试桩、围栅、拉索和标志牌等;f)管道防护带和覆土;g)电法保护系统 8.5 全面检验项目:a)外部检查的全部项目;b)管道测厚;c)土壤腐蚀性参数测试;d)杂散电流测试;e)管道监控系统检查;f)管内腐蚀介质侧试 8.6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管道,全面检验周期可以缩短:a)多次发生事故;b)防腐层损坏较严重;c)修理、修复和改造后;d)受自然灾害破坏;e)投用超过15年。,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

36、介,我国的法规标准(4)城镇燃气埋地钢质腐蚀控制技术规程 CJJ95-2003,8 在役管道腐蚀控制工程的管理8.1.1 在役管道防腐层应定期检测,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周期:1)高压、次高压管道3年进行1次;2)中压管道5年进行1次;3)低压管道8年进行1次;4)上述管道运行十年后,检测周期分别为2年、3年、5年。,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5)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 GB/T19285-2003,对管道安装过程、竣工验收过程、在用管道过程提出了具体的检验与质量控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

37、件要求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第三条 使用压力管道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办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分为登记注册和登记发证(证书格式见附件一)两种形式。使用登记证有效期为6年。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程序和要求(试行)提出“使用者能够保证特种设备使用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第22条提出了“定期检验报告是申报使用登记的基本条件之一”。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使用检验许可程序和要求(试行)提出了压力管道管理与定期检验的原则性要求。国质检锅2003108号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提出了有关定期检验与分级评价的方法。油

38、气长输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则提出详细的长输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定与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TSG D2001-2006对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许可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

39、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TSG7002-2006,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TSG R1001-2008),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

40、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 R6003-2006),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R7001-2005),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TSG D6001-2006),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1-2004),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

41、规范性文件要求,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1-2004),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十五”期间,全国共发生压力管道事故72起,死亡101人。2006年1月20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位于四川省仁寿县的富加输气站发生一起压力管道爆炸特大事故,造成10人死亡,50人受伤。(一)依法履行职责,强化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锅炉压

42、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4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0号)、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号)等有关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严格实施压力管道各项行政许可,依法开展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督促企业履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义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确保认识到位、监管到位、效果到位。,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二)严格实施压力管道行政许可制度 依据现行法规规定,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和压力管道设计、安装

43、、检验检测单位必须取得行政许可,方可从事相应活动。按照国家质检总局有关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工作的规定,压力管道设计、安装许可由国家质检总局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分级实施,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和压力管道检验检测单位核准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实施。许可证书有效期均为4年。,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三)深入开展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普查和压力管道检验整治工作 按照关于开展压力管道专项普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锅函2003 417号)和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

44、国质检锅2003213号)要求,中央直属大型企业运营管理的长输(油气)管道普查整治工作由总局负责组织或总局委托实施,公用管道和其他长输管道普查整治工作由产权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三)深入开展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普查和压力管道检验整治工作 对于压力管道检验,各地要突出重点,优先安排高压、有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介质管道的定期检验工作。同时,针对不同管道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工作要

45、特别注重落实使用单位的责任,充分发挥企业检验机构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覆盖率。,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三)深入开展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普查和压力管道检验整治工作 工业管道的检验要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国质检锅2003108号)的规定,由核准的检验机构实施全面检验,使用单位进行在线检验,并将从事在线检验的人员统一纳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在2006年底前,经核准的具有压力容器检验资格的企业自检机构,只要具备2名以上持证的压力管道检

46、验人员,即可试开展工业管道定期检验工作,并及时办理压力管道检验资格增项手续。总局拟对一些危险性较小的工业管道,制定基于合乎使用原则的缺陷处理规定,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因地制宜,对上述管道的定期检验和缺陷处理提出试行意见,先行试点工作。,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三)深入开展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普查和压力管道检验整治工作 长输(油气)管道的检验应当在开展普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天然气管道检验规程(Q/SY93-2004)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开展。经核

47、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专业性检验和管道内腐蚀检测,使用单位进行一般性检验,从事一般性检验的人员统一纳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三)深入开展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普查和压力管道检验整治工作 城市公用管道普查的重点是查清管道的分布和数量,采集地理信息,建立地理信息管理网络。公用管道的整治主要是督促使用单位有计划地开展对重大危险源管道的筛查,组织进行管道风险评估和埋地管道的不开挖检验。对在普查、检验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要责成并监督使用单位及时处理

48、并予以消除。经在线检验合格的工业管道和经一般性检验合格的长输管道,或已经建立地理信息管理网络的城市公用管道,经使用单位申请后,可以按照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的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四)督促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充分调动使用单位保障压力管道安全的积极性,监督压力管道使用单位按照管道的风险程度制定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检验工作,督促使用单位建立相应安全管

49、理机构,建立健全压力管道技术档案数据库和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落实事故应急措施和制定完善救援预案,定期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压力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做好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第二部分 压力管道法规标准内容简介,我国的法规标准(6)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要求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五)创新进取,严格执法,努力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努力探索监管理念、监管方式、监管技术的创新。在工作中,既要研究落实部门职责的措施,又要积极争

50、取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既要落实检验机构的安全把关责任,又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相关企业的作用;既要保障安全,又要从实际出发,拟定合乎使用的原则;既要考虑中国国情,又要探索与国际通用做法衔接;既要重点突破,更要全面推进。同时,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科学执法。对违反压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检验检测等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等规定造成事故的,要依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严肃处理。上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确保安全为目标,以减少事故为宗旨,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