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修辞方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43979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修辞方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古汉语修辞方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古汉语修辞方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古汉语修辞方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古汉语修辞方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汉语修辞方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修辞方式.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2,为了使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更富于表现力,作者往往努力运用各种表达手段和表现方法,对文字词句进行修饰。这就是所谓“修辞”。古汉语的修辞方式很多,这里介绍八种最常用的修辞格。,3,一、引用“引用”可以分为三类:引文、引事、引言。1 引文 所谓引文,就是引用古代典籍上的文字,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文的对象,除了诗、书、礼、易、春秋等经书外,还包括史书、子书、集书。例如:左传隐公元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4,2 引事 所谓引事,就是引用历史故事或古人事迹来证实自己的观点看法,又叫“稽古”。,5,3 引言 所谓引言,是指引用并非出自书本,

2、而是流传于民间的名言、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等,以便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说服力。例如:水经注江水:“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二、比喻 比喻是通过两类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打比方、以此喻彼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喻词。比喻大致可分为三类:明喻、暗喻(隐喻)、借喻。,7,1 明喻 明喻要在本体和喻体之间使用喻词(“如”、“若”、“犹”等),按“本体喻词喻体”的顺序排列。例如: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8,2 暗喻(隐喻)暗喻又叫隐喻,它直接把本体说成是喻体,中间不用喻词。暗喻一般用判断句或叙述句的形式表达。例如:资治通鉴赤

3、壁之战:“曹公,豺虎也。”,9,3 借喻 借喻则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在句中不出现。例如: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子梁惠王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10,三、借代,事物本来都有自己的名称,但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不用事物本来的名称,临时借用与某事物有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这种修辞方法叫代称,也叫借代。,借代不同于比喻。比喻是说“甲象乙”,实际上甲不是乙,不等于乙。代称是直接代替,即以另一名称代替某事物的本来的名称。,11,借代以特征代事物,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代荒凉的地方。,黄发,旧说是长

4、寿的特征,此代老人;垂髫,是小孩束发时垂下的短发,以代小孩。,绿,代海棠叶;红,代海棠花。,12,借代以部分代全体,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文心雕龙情采,莫不寄言上德,托意 玄珠。谢灵运传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国风和小雅是诗经中的两部分,这里作为诗经的代称。,老子第三十八章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以“上德”代称老子的学说。庄子天地中说黄帝“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就用“玄珠”代称庄子的学说。,马车车厢为舆,代称马车。,13,借代以原料代物品,许子以釜甑爨(zngcun),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 网之上。文心雕龙情采,时穷节乃见,一一垂 丹青。正气歌,铁

5、是犁的原料,就以“铁”代称犁。,鱼网是造纸的原料,就以“鱼网”代称纸。,丹砂和青雘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石。由于古代以丹册记勋,以青册记事,所以用“丹青”代称史册。,14,借代以专名代通名,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 惜;钟期既遇,奏流 水以何惭?滕王阁序,杨得意推荐司马相如做了官,杨得意便成为推荐者的代称。春秋时楚国伯牙善弹琴,钟子期最能欣赏他的琴音,钟子期便成为知音的代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楼兰为汉时西域国名,曾勾结匈奴屡杀汉使。后来傅子介计杀楼兰王。“楼兰”代称敌人。,15,借代以人名代事物,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 之焉薄。哀郢,相传阳侯是古代陵阳国的诸侯,溺水而死

6、,成为波神。这里以代波浪。,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李白送人入蜀,蚕丛是传说中古蜀国的祖先,这里借指蜀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杜康是古代造酒专家,后来以“杜康”代酒。,16,四、并提,例 句,加“皆”,减去一项,语法关系,结 论,衣冠整洁裘马轻肥,一套,二套,并提,非并提,在一个句子中,同时表述相关的两件事,包含两套平行的语法关系,以求句子紧凑、文辞简练的修辞方法,叫做并提。也叫合叙、分承。,17,并提举例1,观鸟兽之毛羽。论衡自然,饮食君之酒肉。庄子徐无鬼,观鸟之羽、兽之毛。,饮君之酒,食君之肉。,18,并提举例2,师之耳目,在吾旗鼓。左传成公二年,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

7、论衡订鬼,师之耳在鼓,师之目在旗。,伯乐所见非马,庖丁所见非牛。,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y)、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 忠纯。出师表,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19,并提举例3,人且吉凶,妖祥先见。论衡订鬼,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荀子天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 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 之而成色。赤壁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 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 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惑之不解,或否焉,大遗。,人且吉,祥先见;人且凶,妖先见。,水不积,则润不博;火不积,则晖不博。,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

8、声;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20,并提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水库和运河象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秦牧土地,煤炭,汾酒,老醋,却在人民的生活里广泛散发着热力和芳香。吴伯箫难老泉,21,五、互文,为了行文简练或适应韵文对字数的限制,把本应合用的词语前后分用,其义互相呼应,彼此关照。这种修辞方法叫做互文,也叫互言、互体、互备、参互、互见、互文见义。,22,互文单句中互文,不薄今人爱古人。杜甫戏为六绝句,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

9、初逢席上见赠,不鄙薄今人和古人,不偏爱古人和今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巴楚山水。,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来到船上。,烟雾笼罩着寒水和沙滩。,23,互文复句中互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沁园春雪,受任、奉命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不以外物得失、自己境遇而欢喜或悲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略输文采,稍逊风骚。,24,六、夸饰“夸饰”又叫夸张。夸饰是一种为了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而采用极度形容性

10、语词的修辞方法。例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项羽本纪:“(樊)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25,七、倒置在辞赋、骈文或散文中,为了对仗、平仄、押韵的需要,或者为了造成一种特殊的意境,常常故意颠倒词语和顺序,这种不规则的修辞方式叫做倒置。,26,倒置举例,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 之谓也。左传昭公十九年,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怒于室,色于市。,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原 文,正 常 语 序,27,八、委婉,古人说话、行文中,或因有所顾忌,或出于谦恭,或出于礼仪、外交的需要,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是

11、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委婉,也叫婉转、婉曲、婉辞。我们应透过表面言辞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28,委婉避不吉(死),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葛生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赵策,29,委婉避不吉(生病),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隙也。战国策赵策,30,委婉避冒犯,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太子方富于年。七发,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皇帝年轻。,太子年少。,对皇帝不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后主宠信宦官感到痛心和遗憾。,委 婉 词 语,言 外 之 意,31,委婉交际辞令,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 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答司马谏议书,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 寡君。左传僖公四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 会猎于吴。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您如果不毁灭我国,肯与我们结盟。,作战。,则是我所不知道的。(礼貌地拒绝了司马 光的责难。),委 婉 词 语,言 外 之 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