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44486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与应用.ppt(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可持续性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诸大建邮箱:网站:,管理研究需要思考:,Management for What?for profit or sustainability?需求端: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供给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如何服务于社会发展,世界资源研究所的“Beyond Grey Prinstrpes”项目(1998年起),管理学院、政府学院的排名只是关注学生进入时的录取分数以及出去后的起步薪水;没有告诉学生是否适合当今世界的社会和环境挑战;事实上企业界、政府界所需要的技能和商学院教育的技能之间存在着隔断;因此,需要加强面向可持续发展

2、的管理教育。,1.背景: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的变革,变革开始的位置,转变时间(1990年代开始),转变程度,传统增长管理,可持续性管理,1.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演变,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变迁,本世纪以来的经济增长观念二战以后的经济增长理论1960年代的世界发展10年计划1960年代的环境主义以及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对立1962年的我们寂静的春天1972年的世界环境大会1980年代以来的综合以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2002年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supply of life supporting resourcesdeclining,consu

3、mption of life supporting resourcesrising,可持续发展概念产生的条件,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环境保护导向的活动,经济增长导向的活动,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与发展的整合,Waves of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Proposed 6th wave of innovation will be driven by the challenge to achieve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Natural advantage of Nations,2005),1.2可持续发展与管理革命,自

4、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产生了同地球和睦相处的难题.两个多世纪以前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关系.19世纪初发明蒸汽机和20世纪发明内燃机以后,人类大肆开发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中的能源.与此同时,由于采取机械化耕作,使用化肥和提高水资源的的利用率,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民纷纷涌向工厂和城市.这一切的直接后果是,生活水平发生了世人闻所未闻、甚至想都没敢想过的革命.如今,我们需要再掀起一场革命-全球管理意识的革命.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德鲁克:管理理论的范式变革,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大转型的时代,目前正在发生的变迁比19世纪中叶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或由大萧条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结构变

5、革更为激烈。阅读本书可能使人颇觉困扰与不安,我在撰写本书时亦然。因为许多新的现实和要求必然会使过去一个世纪中行之有效的策略完全逆转,甚至组织和个人的态度都要有彻底的改变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上海:三联书店,2000,第2页。,霍肯:企业管理的当代变革,我相信企业已经处在这样一场变革的边缘,一场由不容在被无视其存在和抛弃在一边的社会力量和生态力量引起的变革。这场变革将会如此彻底,如此无所不包,以至于在未来的几十年后的企业身上将看不到一点点今天的商业机构的影子。我们有能力创造出一种惊人地不同的经济,一种在恢复生态系统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带来革新、繁荣、有意义的工作和真正的安全感的经济。商业生态学-可持续

6、发展的宣言。上海:2001年,第2页。,奥斯特罗姆:政府管理的价值选择,知识是有方向的:判断公共管理的知识是否有利于发展在于“从事公共管理实践的人们所运用的种种知识是改善了还是损害了人类的福利?如果根据运用于公共管理实践的知识所作出的行为之结果损害了人类的福利,我们就不得不断定这样的知识引起了社会病症”。教育是要选择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受过公共管理教育的人在实践上不比未受过公共管理教育的人更加成功。他们还可能比未受过这类教育的人更不成功”。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1页。,21世纪三大组织的可持续性变革,1.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教学,社会的再造,政府的再造,企业

7、的再造,可持续发展与管理,(1)深入思考管理内涵,为什么的问题:理解管理的目的组织的功利性目标(例如经济的目标)组织的非功利目标(社会的与环境的)什么是的问题:理解管理的绩效效果的问题(结果):产出与目标的比较(从经济效果到综合效果效率的问题(方式):输入与产出的比较(从传统资源到综合资源)怎么做的问题:理解管理的过程愿景-计划-实施(组织与领导)-控制,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绩效,Share-hold value,Sustainable Development,Traditional Growth,Operational fitness,1980s,21st Century,Increase Du

8、rability Product Service System Dematerialize Resource Productivity 3Rs(Reduce Reuse Recycle)Extend Product Responsibility Stakeholder Management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CoreValues,LiabilityReductions,CostReductions,PortfolioChanges,Acquisitions,Globalization,New Products,发展的价值:两个不同的方向,思想的

9、变革,两种管理理念的比较,(2)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再造,总论性的课程可持续性管理理论主干性的课程战略管理外部管理(政政、政企、政社)内部管理(财务、人力、信息)分组织的课程政府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再造中的社会和环境内容,环境影响性课程:环境影响评估;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率;产品服务系统;延长的产品责任;减物质化管理;3R原则与循环经济等。社会影响性课程:企业与政府关系;企业与社区关系;雇员责任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关系;利益相关者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2.理论:可持续性管理的三种模式,2.1模式1:可持续性的三个支柱模式,Manmade/economic

10、 capital,Ecological capital,Human capital,(1)可持续性的三个支柱,传统现代化的不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模式,增长,时间,物质资本快速增长,人力资本缓慢增长,自然资本逐渐枯竭,人类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挑战,不可持续性,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受威胁的生态例如全球森林砍伐,人口拥挤例如到2050年要增加36亿人,数量减少的资源例如新鲜水量减少,社会分裂例如12亿失业或低工资人口,持续掠夺例如14亿人生活贫困,改变了的环境例如臭氧层的损耗,(2)可持续性管理的组织战略,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四种战略Economicentrism-oriented Anth

11、ropocentrism-oriented Ecocentrism-oriente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riented,组织管理的四种战略,0,+,-,-,0,+,耗竭,投资,耗竭,投资,自然资本与生态可持续性,人力资本与社会可持续性,人性化战略,可持续战略,枯竭的战略,自然化战略,经济、社会、生态的统一,左下象限:经济中心导向的战略,社会发展和企业运作依靠越来越少的资本而生存消耗可更新的生态资本消耗一次性的资源资本消耗人力性的人力资本消耗全社会的社会资本,右下象限:生态中心导向的战略,社会发展和企业运作越来越与自然需求相一致但是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损耗为代价例如

12、装配和制造业数量过多地取消工作岗位例如农业生物技术使传统农民失业,左上象限:人类中心导向的战略,社会发展和企业运作被赋予很强的人性化特点但是以自然资本的减少为代价例如在接近耗竭的湿地上建立公众社区例如导致森林减少的产业化砍伐活动等,右上象限:可持续性导向的战略,社会发展和企业运作同时以人为中心和以自然为基础生态可持续的企业:以比再生速度或替代速度更慢的速度使用资源持续地注重减少风险和危险追求将生态系统恢复到被损害前的样子用信息代替物质以实现非物质化重新设计物质生产过程以封闭所有的物质循环社会可持续的企业:决策中考虑到将受自己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证不会发生人力资本的净损失广泛地提供机会以减少

13、和消除不公正和不平等充分满足自己的员工和所在社区的重要需求保证将全面满足人的需求放在满足奢侈愿望之前。,2.2模式2:可持续性的圆圈包容模式,环境与发展的双赢战略自然资本的非减要求利用利息而非消耗资本环境问题的源头预防,(1)环境与发展的四种关系,环境,发展,双赢模式(+,+),经济单赢(+,),双输模式(,),环境单赢(,+),传统发展途径,可持续发展,从对立式发展到双赢式发展,第一象限:没有环境进化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发展)第三象限:没有经济增长的环境保护(可持续的不发展)第二象限:没有经济增长与环境进化(不可持续的不发展)第四象限:环境进化与经济增长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发展而言:

14、可持续发展是指没有环境退化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环境而言:可持续发展是指没有福利减少的资源环境保护,发展系统的物质代谢,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圈,人类圈,传统经济学基于狭隘观点,在不考虑自然系统的情况下讨论经济活动;循环经济学基于宽广观点,强调自然系统对经济活动的价值(Young,1992,p10),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2)自然资本的非减发展(福利问题),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环境服务的不可替代性生物圈2号的失败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单位物质强度的降低(效率与弱可持续性)物质消耗总量的稳定(规模与强可持续性),城市自然资本的生态价值(例如湿地),降解功能,人文功能,资源功能,成陆

15、造地物质生产水源供给生物栖息地,净化水体调节水分调节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响应,旅游美学教育等,间接增加福利,直接增加福利,(3)从消耗存量到使用增量(规模问题),利用利息发展的三个方面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速率不可再生资源与替代速率污染排放与环境自净能力,人类发展超过了超载能力,生态容量,经济增长与过度消费,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临界点,时间,人类生态足迹超越地球承载能力,Source:WWF,1900,2100,2000,2050,地球承载能力变化(UNEP 2003),人类发展的稀缺变化,Natural capital,Man-made capital,Natural capital,Man-

16、made capital,In the past: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by man-made capital,Nowadays: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by natural capital,Welfare,压力 环境状况 对策,环境污染和资源减少,人类活动,社会机构及其反应,循环经济是针对原因的对策,末端治理是针对后果的对策,(4)源头调控与发展模式,源头调控要求发展模式变革,环境管理策略的发展,亡羊补牢被动型,积极主动预应型,20世纪60年代,从线型经济到循环经济,Material Extraction,Material Proce

17、ssing,Product Manufacturing,Product Use,Wastemanagement,Recycle,ReuseRepair,Resource management,Remanufacturing,WasteDisposal,循环经济的系统变革,闭合回路:正向物流+逆向物流,闭合回路的实质是从不断生产的产品(重视交换价值)到不断使用的产品(重视使用价值),Environment(规模问题),Economy(效率问题),Society(公平问题),2.3模式3:可持续性的发展三角模式,基于效率与足够的可持续性,在经济与环境之间(规模与效率):经济增长的规模问题和自然投入

18、的经济效率(例如资源生产率、环境生产率)在社会与环境之间(足够与公平):社会发展的足够问题和生态享用的公平问题(例如人均物质消耗、代际生态拥有)在经济与社会之间(公平与效率):经济增长的公平分配(经济增长的就业水平、福利水平等)和社会投入的效率问题(例如人均生产率等),(1)在经济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从经济指标到整合的生态指标,提高生态效率:GDP在变大的时候要变轻(从资源生产而不是从物质强度的角度来看问题)在增加经济增长和人类福利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低不同层次的发展重量),生态效率(资源和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国家生态效率:人均GDP与总物质需

19、求,区域生态效率:上海工业用地的经济产出,企业生态效率:稻草人公司案例(1998),(2)在社会与环境之间的问题,用更多的劳动替代更多的自然,从一次性产品到耐用性产品 耐用保值性产品的生产、保养、维修、服务以及再利用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只要人们从一次性原则转向耐用性原则,就能创立新的劳动岗位,取代趋于消逝的一次性产品生产中的劳动岗位。从净值看,新设的劳动岗位将多于消失的劳动岗位,并且新增劳动岗位将出现于人们生活所在地。德拉封丹不要恐惧经济全球化(2000),通过延长产品周期节约资源和增加劳动,POS,10,20,40,30,50,成本比重,20%,40%,60%,80%,100%,使用年数

20、,物质与能源消耗比重,劳动消耗比重,75%,(3)在经济与社会之间的问题,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Material Extraction,Material Processing,Product Manufacturing,Product Use,Wastemanagement,Recycle,Traditional producer responsibility,ReuseRepair,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Resource management,Remanufacturing,Wastedisposal,3

21、.方法:可持续性管理的评估方法,经济类资本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如建筑物、工厂、机器、工具等消费者的消费产品如基础设施、产品、技术等社会类资本人力资本:即人们的知识、技能、健康、营养、安全、动机等社会资本:即能够促进人们协调和合作,以追求共同利益的因素自然类资本资源资本:即不可更新的资源或者矿产资源如矿产、天然燃料等生态资本:即可更新的可循环的生物资源、过程、功能和服务,3.1方案1:可持续性管理的经济核算,绿色GDP指标的提出绿色GDP=现有的GDP-环境的损失-社会的损失绿色GDP指标的问题将环境和社会效益转换为货币单位的技术困难用货币单位计算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方法的先天不足,戴利的可持续经济福利

22、指数(ISEW),ISEW=个人消费+非防护性支出+资产构成-防护性支出-环境损害费用-自然资本折旧,把经济核算与环境核算结合起来,苏州ISEW的计算结果,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仅为人均GDP的四分之一,3.2方案2:可持续性管理的层次指标,美国等国家的真实发展指标(GPI),1995年Redefining Progress首先提出,并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得到应用。GPI核算是在GDP账户的基础上修正,由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子账户组成对收入分配进行了调整,用计算收益、成本和资金账户代替GDP,可反映地区发展的收益和成本状况。,三维多层可持续发展指标,GDP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真实的发展,美国人均GPI

23、与GDP计算结果,广州市GPI的计算结果,十年来GDP增长了三倍,真实发展指数却只增长一倍多。,Excellent Stat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Economic Efficiency,Population and health,Env.quality,Resource,Pollution control,Env.investment,Transportation,Good Status,Baseline Status,Public awareness,Env.management,Natural conservation,Economy,Socia

24、l,Environment,Governance,Env friendly industries,3.3方案3:可持续性管理的集成指标,人类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合成指标,4.应用1:可持续性的宏观管理,Three pillars for Chinas development,Chinas sustainable future,Economic growth():World Average Wealth GDP per capita,Environmental impact():World Average ImpactEnergy and CO2 per capita,Social Developm

25、ent():World Average HDIEducation years and life years per capita,4.1中国发展的经济目标:2000-2020年,大于10000美圆,小于360美圆,中等收入,3000美元,1000美元,中上,中下,贫困,低收入,高收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工业化时代与我们当前的位置,人均GDP(美元),工业化的程度,轻工业阶段,后工业化时代,3000,10000,1000,重化工业阶段,高加工业阶段,300,住,衣,食,行,总体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升级,4.2中国发展的社会目标:2000-2020年,6.0,9.

26、0,人均GDP(对数),人类发展指数,0.80(3000美元):全面小康,0.90(1万美元),0.70(800美元):总体小康,0.8,2000年,2020年,2050年,0.50(360美元):经济起飞,1980年,0.5,计量人类发展的主要指标,收入指数:用购买力平价计算(100-40000美圆)寿命指数:人均预期寿命(25-85岁)教育指数:综合入学率(0%-100%)成人识字率(三分之二权数)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用人类发展衡量现代化的水平,高人类发展(0.8-1.0):世界上现有48个国家和地区中人类发展(0.5-0.79):世界上现有78个国家和地区低人类发

27、展(0.0-0.49):世界上现有36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的世界人类发展状况,中国人类发展的当前状况,中国2000年为0.7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属于世界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为高等人类发展水平的79%(0.918)为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105%(0.691)在2000年世界17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96位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的报告,经济能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2000年),两者适应的发展类型挪威(2):经济发展3(0.95),人类发展1(0.942)韩国(1):经济发展28(0.86),人类发展27(0.882)低经济增长-高人类发展的类型瑞典(15):经济发展17(0.92).人类发展2(0

28、.941)澳大利亚(7):经济发展12,人类发展5高经济增长-低人类发展的类型卢森堡(-15):经济发展1(1.0),人类发展16(0.925)香港(-9):经济发展14(0.92),人类发展23(0.888),中国人类发展的纵向变化(1975-2000),问题:中国的人类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世界各国的快乐水平,北欧国家:挪威、瑞士、瑞典、芬兰英语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爱尔兰拉美国家:巴西中东-中欧-南欧:希腊、俄罗斯、土耳其、南斯拉夫非洲国家以及印度:印度西南欧洲国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东亚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4.3中国发展的生态目标:2000-2020年,经济增长与福利

29、增长,现状2000年,近期到2010年,中期2020年,远期到2050年,资源减耗与污染减排,环境压力的三种情景,当前情景或者惯性情景(A模式)按照过去的发展趋势前进,即自然生产率或者单位环境负荷没有明显改进,在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到2020年的环境负荷也同时增大。结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理想情景(B模式)对发展模式有超水平的变革,即自然生产率或者单位环境负荷有大幅度的改进,在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同时,到2020年保持环境负荷不变甚至还有明显改善。这种改革对技术与制度有很高的改革要求(布朗所谓战时体制),适宜情景(C模式)对发展模式变革有适宜的要求,自然生产率或者单位环境负荷应该与经济增长

30、同步改进,在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同时,到2020年环境负荷基本持平或者小幅增长。这种情景在中国现有的技术和制度条件下应该是可以办到的。,中国发展的减物质化现状(1990-2000年),中国C模式的物质需求管理(总量与结构),5.应用2:可持续性的企业管理,5.1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目标:通过社会责任提高企业价值(doing well by doing good)鲍尔:关于公司行为对社会影响的认真考虑;戴维斯: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麦奎尔:公司不仅有着经济和法律 的义务,还承担有其他社会责任埃普斯坦:决策要达成的结果应该对利益相关者是有益而不是有害的.,

31、(1)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1960年,1990年,社会责任和道德问题,社会责任和道德问题,企业实际行为,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当代社会的商业语言,1984,1998,获胜,优势,打击,美德,关心,同情,华尔街日报文章的关键词调查(文章数量),2000,200,1000,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资料来源: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World Index(December 1993-April 2002,Euro,Price Index),135%,91%,80.00,130.00,180.00,230.00,280.00,330.00,12/

32、93,6/94,12/94,6/95,12/95,6/96,12/96,6/97,12/97,6/98,12/98,6/99,12/99,6/00,12/00,6/01,12/01,DJSI 世界(欧洲),DJGI 世界(欧洲),135%,91%,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回报,(2)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特点,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指一名管理者在做出培育、保护、提高、促进利益相关者乃至全社会福利的决定时,所肩负的义务和职责.社会义务:组织仅仅达到法律的最低要求社会响应:组织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社会责任:组织志愿不做有损社会的事情,社会义务、社会响应和社会责任的比较,社会义务

33、、社会响应和社会责任的实例,社会义务:当一个公司达到政府设立的污染标准,或在晋升决策中不歧视那些40多岁的雇员时社会响应:在职业压力和环境保护者要求下,公司为员工提供照顾孩子的设施或使用可循环的包装时社会责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公司志愿地进行上述工作.,(3)企业如何做到对社会负责,妨碍法(obstructionist approach):组织不愿对社会负责,相反他们的行为极不道德,并极力不让他们的行为被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所知防御法(defensive approach):组织严格遵守法律的要求,但不会做出任何法律规定以外的对社会负责的行为.调和法(accommodative appr

34、oach):组织试图使他们做出的决定在全社会眼中看起来是合理的,并力图做到尽善尽美.积极法(proactive approach):组织竭尽全力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并且很愿意利用组织的资源扩大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富士印刷与社会贡献型公司(socio-company),运用社会审计方法比较备选决策,可持续的企业管理,传统企业管理,杜邦公司:增加企业价值同时降低环境足迹,5.2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性企业管理的模式,(1)企业经营环境是利益相关集团,企业,商业伙伴竞争对手,消费者,政府,社区,所有者与股东,员工,民间社团,企业与社会的两种相互作用,企业组织,非市场驱动的相

35、关者,市场驱动的相关者,StockholdersEmployeesCreditorsSuppliersWholesalersRetailerscompetitors,Local communitiesFederal,state,and local governmentsForeign governmentSocial activist groupsMediaThe general publicBusiness support groups,初级利益相关者和二级利益相关者,初级利益相关者:They are market-driven customers,suppliers,employees,a

36、nd investors二级利益相关者:Those groups in society are affected,directly or indirectly,by the companys secondary impacts and involvements Stakeholders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powers.,强生公司的信条(第一层面),我们相信我们首先要对使用我们产品和享受我们服务的医生、护士、病人、父亲、母亲和其他人负责.我们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必须保证我们的产品批发商和供应商有利可图.我们要对在世界各地工作的强生公司的

37、男女员工负责.我们要对股东负责,确保他们的生意稳步盈利.,强生公司的信条(第二层面),我们要对我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社区和国际社会负责.我们必须做良好公民,支持正义的事业和慈善事业,按时纳税.我们必须提高公民素质,提倡保健和推动教育.我们必须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爱护哪些我们有权使用的公共财产.,(2)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发展阶段,时间,社会责任的渐次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3P模式:Profit,People,Planet,企业责任的持续进阶,股东责任(直接的),员工责任(直接的),社会责任(间接的),环境责任(间接的),经济利润,社会回报,对社会负责的企业的若干活动,企业在生态化和社会化方面的榜样,A

38、nderson(美国Interface公司):企业必须率先引导地球远离毁灭,而朝向持续性和资源的恢复发展。Hock(美国Visa公司)(那些将成果转化为少数人的利益,而将损失社会化为对多数人的利益损害的机构,在道德上、社会上和经营意义上都算不上是一个好的组织。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Shapiro(美国Monsanto公司):可持续发展远远不是基于感情和道德的软性问题,而是一种冷静的、理性化的商业逻辑。DeSimone(美国3M公司):企业走向可持续化的议程比几乎所有其他的商业议程都发展的更快。Brown(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这些可持续行动与慈善没有任何关系,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与我们的长期自

39、身利益相关我们的股东希望在今天、明天和以后的日子中都能够看到业绩。,8.主要参考文献,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上海:三联书店,2001莫法特.可持续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戴里.超越增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山本良一.环境战略经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霍肯.商业生态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霍肯.自然资本论.上海:上海科普出版社,2000魏茨查克.倍数4.北京:工商出版社,2002卡罗尔.企业与社会.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芝加哥商学院等.把握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世界资源研究所.国际著名企业管理与环境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