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4625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6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素材 由hi-hoo提供,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本素材 由hi-hoo提供,一、唐宋诗词创作概况,1.唐诗初唐:力主新变 宫体诗 陈子昂“风雅兴寄的复古诗风 永明体 上官体 近体诗盛唐:醇雅蕴藉、浑融流丽的盛唐气象 双子星座、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中唐:标新立异、通俗浅近的多元局面 山水田园的余响、大历十才子 元白诗派、韩孟诗派晚唐:衰飒气象 小李杜,本素材 由hi-hoo提供,2.宋词北宋:婉约词争奇斗艳:晏殊、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 柳永 豪放词崭露头角:范仲淹、苏轼南宋:婉约词与豪放词分庭抗礼 婉约词:李清照、格律词派 豪放词:辛派词,本素材 由hi-hoo提供,二、唐诗元诗

2、词曲名篇导读课程的教学思路,诗词所反映的多是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与思想,曲则多写市民阶层的人生趣味。因而,课程将以诗词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本课程拟对唐诗宋词按主题划分为十类,分别为:别情诗词、情爱诗词、思乡怀人诗词、咏怀诗词、咏史怀古诗词、政事诗词、边塞戎旅诗词、田园诗词、伤春悲秋诗词、山水景物诗词。每类介绍其产生的文化渊源,并介绍其发展历史,同时选讲有代表性的诗词。,本素材 由hi-hoo提供,三、别情诗词选讲,1.何谓别情诗词?别情诗词是指表达送行者与被送者在饯行活动中产生的特定情感的诗词。,2.别情诗词产生的文化渊源。由于早期社会交通不便,出行在外不确定的因素较多,而在先民的宗教信仰和关

3、于鬼神的想象中,还有诸多的魑魅魍魉会对旅人构成威胁。故先民在出行前有祭祀道神的祖道仪式,意在祈求道路平安。祭祀结束后,送行者还会以酒肴为被送者饯行。在秦汉以后的发展中,祭道神的内容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反倒是饯行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文人学士中间,成为与别情诗密切相关的社交活动之一。因此,祖道仪式实为别情诗产生的文化远源。,本素材 由hi-hoo提供,3.别情诗词发展的历史先秦:送别与悲伤开始关联 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 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楚辞九歌少司命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 乐兮新相知。”魏晋南北朝:群体伤别与借山水抒别情 鲍照和傅大农与僚故别诗、何逊从

4、镇江州与 游故别诗 曹植赠白马王彪诗 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本素材 由hi-hoo提供,唐代:悲伤凄怨的主调之外,有全新的变化 别情诗在内容上涉及到送人归朝、之任、出使、赴举、返乡、归山、出游等等(后来的别情诗词也大多不出此范围),其内涵比此前要丰富得多。唐人善于以激越高昂之情淡化离别的悲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高适别董大 别情诗中刻画被送者倜傥不群、脱略出俗之形象 李颀赠别高三十五、别梁锽、送陈章甫、送刘方平 借山水抒别情 王昌龄送李十五、别辛渐 李白赠汪沦、送孟浩然之广陵,本素材 由hi-hoo提供,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对别情进行精巧独到的表达 白居易“同心一人去,坐

5、觉长安空(别元九后咏所怀)贯休“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古离别)宋代:表现男女别情的词大量出现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别情词与政事词结合 张孝祥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别情词中表现旷达的襟怀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原甫出守维扬、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本素材 由hi-hoo提供,四、诗词选讲1.送陈章甫(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1。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2。陈侯立身何坦荡3,虬须虎眉仍大颡4。腹中贮书一万卷5,不肯低头在草莽6。东门酤酒饮我曹7,心轻万事皆鸿毛8。醉卧不知白日暮9,有时空望孤云高。长河浪头连天黑

6、10,津口停舟渡不得11。郑国游人未及家12,洛阳行子空叹息13。闻道故林相识多14,罢官昨日今如何15。,本素材 由hi-hoo提供,作者简介 李颀(约690约751),籍贯不详。入仕前曾长期隐居于颍阳(今河南登封市一带)。开元二十三年(735)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因久不升迁,辞职归隐颍阳的东川别业。之后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醉心于炼丹求仙。与王维、高适、王昌龄、崔颢、綦毋潜、卢象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1桐阴长:梧桐树荫渐渐浓密。2“青山朝别暮还见”两句:意谓陈章甫朝暮对着异乡山水,不免触发思乡之情。与杜审言早春:“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3陈侯:指陈章甫,“

7、侯”是尊称。4虬须:卷曲的胡子。颡(sng):前额。5贮:积存。6草莽:草野,与朝廷相对。7东门:指洛阳东门。酤:通“沽”,买。我曹:我辈,我们。8心轻万事:指世事全不放在心上。皆,一作“如”。9白日暮:指白天黑夜。10长河:指黄河。11津口:渡口。一作“津吏”。12郑国游人:指陈章甫,陈章甫隐居的嵩山,古属郑地。13洛阳行子:作者自指,时居河南洛阳。14故林:故乡。15昨日:指不久前。,本素材 由hi-hoo提供,谢亭送别1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2,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3。1谢亭:即谢公亭。李白有谢公亭诗,题下原注曰:“盖谢脁、范云之所游。”亭在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8、北,谢脁为宣城太守时,曾在此送范云赴零陵内史任。2劳歌:本指劳作者之歌。晋书礼志中说:“新礼以为輓歌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虽音曲摧怆,非经典所制”,因其“哀切”、“摧怆”的特点,后来引申为忧伤、惜别之歌。3西楼:本义是指古代庭院中正房西侧的楼宇,多为闺房,或宾客居住、友朋聚会娱乐之所。在古诗词中是一个常用的意象,多与寂寞忧伤、望月怀远、相思惜别等情感联系在一起。,本素材 由hi-hoo提供,作者简介许浑(约788?858?),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是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之后,因晚年居住在润州城郊之丁卯涧村。故自名其集为丁卯集,人称许丁卯。唐文宗大和六年

9、(832)进士及第。曾任当涂、太平二县令、监察御史,出为润州司马,历睦州刺史、郢州刺史,世称许郢州。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称许浑为先辈,对他极为推崇。许浑在晚唐诗坛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有丁卯集,全唐诗收录许浑诗十一卷,今存诗五百余首。其诗题材广泛,集中咏史、怀古、感时、送别之作数量较多,其中送别诗约占到全部诗歌的五分之一。,本素材 由hi-hoo提供,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1。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2,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3,驱儿罗酒浆4。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

10、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1“动如”句:往往像参星与商星一样距离遥远,不得相见。参、商,星宿名,参星居东方卯位,商星居西方酉位,此出彼没,永不相见。2父执:父亲的老朋友。3乃未已:一作“未及已”。4驱儿:一作“儿女”。,本素材 由hi-hoo提供,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后迁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再迁巩县(今河南巩县),杜甫即出生于此。由于祖上曾在杜陵生活过,杜甫常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杜甫远祖杜预是西晋名将,又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首次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

11、落第后,曾漫游过吴、越、齐、赵、梁、宋等地,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不少素材。从天宝五载(746)起,杜甫来到长安,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求仕生涯,他的生活困顿到极点,饱尝了人世的悲辛,思想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安史之乱爆发后,一度困于长安,后逃赴行在,在肃宗朝任左拾遗,不久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弃官入蜀,在高适、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定居成都。其间曾在严武幕下短暂任职,被严武表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杜甫携家出蜀,于大历五年(770)病死在湘水上,卒年五十九岁。,本素材 由hi-hoo提供,解题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因上疏为房琯辩护,触怒肃宗,被贬华州司空参军。这年冬末赴洛

12、阳办事,翌年春由洛阳返回华州,途中遇见青年时期的好朋友卫八,并受到热情礼遇,杜甫写下了这首赠卫八处士以记其事。这首诗语言朴实,感情凝重,通过叙写和卫八相见的情景,以话家常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人生苦短的感喟,以及由世事茫茫所引发的惆怅。卫八,姓名不详,八是在家庭中兄弟的排行。据唐史拾遣记载,杜甫年轻时曾与李白、高适、卫宾相友善,时卫宾年龄最少,被呼作“小友”,诗中卫八或许即此人(见清人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中注引)。处士,指隐居不仕的读书人。,本素材 由hi-hoo提供,【朝中措】送刘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1,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2,别来几度春风3。文章太守4,挥

13、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5。1平山句:倚在平山堂的栏杆前,眼前是晴空万里。因平山堂建在蜀风山顶上,故云。平山,平山堂,在今江苏扬州,为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2手种句:平山堂前垂柳为我亲手所植。“垂柳”一作“杨柳”。3别来句:欧阳修曾于仁宗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到嘉祐元年(1056)刘敞出守扬州,时间已过去九年。4文章太守:以文章名世的太守官,词人自指。5衰翁:糟老头,词人自指。,本素材 由hi-hoo提供,解题这首词题为“送刘原甫出守维扬”,“维扬”即扬州。原甫,是刘敞的字。史载他博学多才,欧阳修读书遇到疑难常写信问他,两人关系很密切。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刘敞知

14、制诰,嘉祐元年(1056),因避亲出守扬州。欧阳修作了这首词送给他。,本素材 由hi-hoo提供,【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1,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2。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3。人生如逆旅4,我亦是行人。1改火: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树木不同,故用改火表示季节的变换。这里指年度的变换。2无波两句:从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化出。古井无波,比喻内心平静,不为世俗名利所动。筠,竹子。秋筠有节,以秋天的竹子有节喻人品行高尚,有节操。这两句是称赞钱穆父的。3尊:同“樽”,酒杯。翠眉颦:皱眉头。4逆旅:客舍。,本素材

15、由hi-hoo提供,解题这首词写于元祐六年(1091),这一年正月,苏轼迁吏部尚书,二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三月始离杭州。词当作于未离杭州前。当时钱穆父罢越州守改知瀛州,来杭州看望苏轼。临别时,苏轼写下了这首词。钱穆父,名勰。元祐初与苏轼同在朝廷,后穆父“权知开封府,坐系囚别所,迁就圄空,出知越州。”(王称东都事略钱勰传)时间是元祐三年(1088)九月,这时苏轼也受到排挤,不久即出知杭州。苏轼在次韵钱越州见寄诗中说:“欲息波澜须引去,吾侪岂独坐多言”。可见二人外放都是因直言所致。这时词人被召还,而穆父则改知瀛州,因此词中才有宽慰之语。,本素材 由hi-hoo提供,【满庭芳】1 秦观 山抹微云2

16、,天粘衰草3,画角声断谯门4。暂停征棹5,聊共引离尊6。多少蓬莱旧事7,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8,流水绕孤村。销魂9!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10。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11。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12。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13。1满庭芳:词调名,又名锁阳台。双调九十五字,平韵。2抹:涂抹。形容浮云从山峰徐徐飘过。3天粘衰草:远处的秋草就像要与天边粘连在一起。粘,一作“连”。4谯门:城门上供望远的楼,因为下面有门,故而称为谯门。5棹:船浆。这里借指远行的船只。6引:原作为“饮”,据别本改。尊:同樽。共引离尊,一同举杯饮酒告别。,本素材 由hi-hoo提供,7蓬莱:蓬

17、莱阁,旧址在今浙江绍兴市龙山下。秦观作客会稽时曾经居住在此,并且有一段感情经历。(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记卷33引艺卮雌黄语)8数:原本作“万”,据别本改。9销魂:指离别时候的黯然情伤。10罗带轻分二句:“香囊”装香料的小袋。古代男人有佩带香囊的习惯。“罗带”古人以解罗带比喻男女幽欢。此二句当是回忆以往交往的欢情。11谩:徒然。薄幸:薄情。此句是讲不经意的得到这个名声。12啼痕:泪痕。13高城望断:即望断高城,本素材 由hi-hoo提供,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蔡州教授等职。哲宗元祐年间除太学博士

18、、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后坐党籍,屡贬郴州(今湖南郴县)、雷州(今广东海康)等地,临死前遇赦,北归途中死于藤州(今广西藤县)光华寺。秦观以文学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能诗文,尤其擅长于填词,所作多写男女恋情,往往于相思别怨中掺入个人的身世之感,故有浓厚的感伤情绪。艺术上善于以景传情,构造意境,风格清新雅丽,被视为北宋以来词坛第一流正宗婉约作家。著有淮海集四十卷,词集为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存词70余首。解题这是一首描写情人离别的词,作于词人31岁在会稽(今浙江绍兴)与恋人分手之时,爱情方面的伤感与个人功名失意掺合在一起,写得缠绵悱侧。在凄清动人的境界中表现了丰富而复杂的感受。,本素材 由hi-hoo提供,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本素材 由hi-hoo提供,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本素材 由hi-hoo提供,唐宋元诗词曲名篇导读第二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