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48147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6.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专题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专题 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一、认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部分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洋务运动、新兴资产阶级的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都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二、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的主张和方案,理解近代中国历史既是西方列强侵华史,也是先进中国人的抗争史、奋斗史。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三、总结上述探索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真正领会通过革命从根本上变革腐朽的社会制度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目的要求,重点与难点,第二专题 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一、从师夷长技主张到早期维新思想,魏源及其海国图志,郑观应,王

2、韬,第二专题 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二、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战争的失败,(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概况,(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概况,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1843年,洪秀全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随后,他从家乡广东进入广西,利用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群众。,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营盘遗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从

3、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定都天京后太平军的北伐、东征、西征,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太平军武器,太平天国时代的天京(南京),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太平军后期实行积极的防御政策:再破江北大营和三河镇大捷,使天京、安庆转危为安;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根本解围;进军苏南,给清

4、朝的打击十分沉重,特别是经济方面的打击最为沉重。安庆失守和陈玉成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极为严重的挫折,太平天国防御中的攻势结束。,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洪秀全雕像,(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太平天国运动与历史上的农民战争有何区别?,时代: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人民首先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但因为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与意义,而它也在某种程度上担负起历史赋予它的责任,它不再是单纯的旧式农民战争,而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

5、建统治阶级,加速清王朝和中国封建制度和崩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性文件,(1)太平天国提出了鲜明的反封建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第一次鲜明突出表达了农民要求摆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2)太平天国建立了政权,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玉玺。,(3)太平天国浪潮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秩序。,(4)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2、太平天国起义有力地打

6、击了外国侵略势力,1858年,太平军炮击在南京挑衅的英国军舰,太平军同入侵下关的英军激战,(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的客观原因,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洪秀全读书和执教的私塾,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资政新篇 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拜上帝教的教义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我是太平天子,天下钱粮归我食,天下百姓归我管。”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府西花园,韦昌辉率军攻打东王府,历史启示:,第二专题 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三、洋务运动的困局,(一)洋务运动概况,(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三)洋务运动的困局,(一)洋务运动概况,什么是洋务派?,

7、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冯桂芬行书,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中国第一艘铁甲舰平远号,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晚清政府集团内部顽固派对洋务派全盘否定 早期改良派和维新派对洋务运动持批评态度 袁世凯北洋政府和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洋务运动和 洋务派持肯定态度 1978年年代前中共对洋务运动持全面否定 1978年学术界出现一种全面肯定观点,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不能过于拨高,(二)洋务运动历史作用,四个共识,洋务运动历史作用,洋务运动历史作用,(三)洋务运动的困局,洋务运动失败了吗?,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

8、“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他们既要发展近代工业,却又采取垄断经营、侵吞商股等手段压制民族资本;既想培养洋务人才,又不愿改变封建科举制度。,“各国所用枪炮多系新式自造秘不销人者”,常常是花巨额资金引进西方国家淘汰的设备,如西方造出了新式的后膛枪,就把落后陈旧的制造前膛枪的设备卖给中国。,“自设立机器等局以来,仿制外洋军火,不遗余力,大而船炮,小而枪弹,而造成之器,终不及外洋者精利,且核计价值,较购自外洋者转增数倍。”,盛怀宣经办购买德国军火1104795马克,就得佣金52689马克。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后,1882年上海商人叶应忠也曾申请设立轮船公司,遭李拒绝。结果,此后20年,中国始终

9、未能出现第二家轮船公司。,洋务运动历史启示,第二专题 从师夷长技到初试共和,四、戊戌维新运动的挫折,(一)戊戌维新运动概况,(二)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作用,(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一)维新运动概况,什么是戊戌维新运动?,运动兴起的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要求政治权利,甲午战争更加深了民族危机,也激发了民族觉醒,洋务运动的失败促使向西方的学习迈向新高度,简要历程,洋务运动后期,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形成早期维新思想。甲午海战后,康有为为首的举人“公车上书”,形成政治 运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诏正式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政变扼杀变法,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是维新

10、运动的高潮。康有为继续宣扬维新保皇思想,部分维新派转变为革命 派。,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行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康有为的变易思想,康有为,康有为的变易思想形成轨迹,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百日维新,光绪皇帝为救亡图存,接受维新派的思想,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自此日起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扼杀变法为止的103天中,他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百日维新”。,戊戌政变,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对维新派进行的镇 压。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垂帘听政”,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

11、南海瀛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国外,谭嗣同等人牺牲,维新政令多数被废除。,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二)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作用,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但并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本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运动的主体力量是知识分子 运动的阶级基础是新兴资产阶级 运动的宗旨和性质直指资产阶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运动的理论资源主要是西方的启蒙思想,3、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梁启超,(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兼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黑船事件”,美国用大炮打开

12、日本大门,民族独立受威胁,有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以天皇名义发出“讨幕密诏”,迫使德川庆喜辞去将军职位“奉还大政”。1889年正式颁布明治宪法,从此,日本成为一个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第一、两国封建制度存在差异,中国的封建势力更强大和更稳定。,第二、社会基础的储备状况不同,戊戌变法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第三、封建保守势力与维新力量强弱对比不同。,第四、两国历史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不同。,第五、从革新派所运用的策略来比较,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派显得较为条理、有序,而戊戌变法在操作上则显得紊乱和操之过急。,第六、国际环境不同。,第二专题 从师

13、夷长技到初试共和,五、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一)基本历史线索,(二)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功绩,(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一)基本历史线索,历史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和失败,宋教仁,湖北军政府旧址,(二)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功绩,如何评价孙中山,性质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大力宣传用武装斗争来实现民主共和的政治主张,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和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最早尝试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把近代中国

14、人民革命斗争推向新阶段,在列宁与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的口号,改组国民党,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掀起了以北伐战争为标志的大革命高潮。,与时俱进,与共产党共同开创国共合作的大革命高潮,“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去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胡锦涛,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振兴中华为终生理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愈挫愈勇的进取精神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辛亥

15、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戊戌维新运动、新式学堂、派留学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 产 阶级知识分子,1911年,全国民族资本万元以上的厂矿500家;1914年1919年,中国资本新设长厂矿379家。1911年,本国资本银行16家,资本总额215.55万元;1920年增至103家,资本总额880.84万元。,2、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不是中断了清政府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革命是不是“杀人流血”、“破坏一切”,“搞糟了”?,2、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16、制度,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不是中断了清政府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革命是不是“杀人流血”、“破坏一切”,“搞糟了”?,必须回答三个问题:1.清政府是不是在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能不能完成中国现代化的任务;2.革命是否必要;3.如何评判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和平的改良不能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资产阶级通过与改良派的论战,有力驳斥了革命是“杀人流血”、“破坏一切”而不可革命的论调。,3、辛亥革命有比较彻底的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不敢彻底反对帝国主义 不能彻底打倒封建主义,民权主义,忽视了群众力量,民生主义,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4、辛亥革命有

17、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作为革命的领导核心。,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民报为机关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5、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推行了若干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法令政策。,主要内容,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责任内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6、辛亥革命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和社会风尚的变化,(二)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功绩,历史功绩,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得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影响了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力量的强大。,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脆弱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袁世凯登基,历史启示:,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