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50014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开发整理规划.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第一节 国内外土地整理概述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概念与内容第三节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第一节 国内外土地整理概述,国外土地整理的发展简史 德国:土地整理的任务是农村地产的重新调整,其目的在于改善农业和林业和生产条件与劳动条件,促进农村和人口密集地区的发展和自然平衡的保护。俄罗斯: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土地关系,组织土地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着重研究解决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荷兰认为:土地整理是依据规划目标,高效率地通过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用途的变更程序实现规划目的的行为。它关系到土地规划、评估、税收、土地的获取、土地的占

2、有和使用以及土地登记和地籍管理等各个方面,土地所有权和用途的交换与变更是这一领域的中心环节。日本称为土地整治和整备;韩国称为土地调整,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与态势:,20世纪50年代 重新分配土地,即将地主的土地分配给贫下中农,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20世纪50年代后期过人民公社化,将土地收归集体,集中起来进行耕种,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是变更土地的权属关系;20世纪60年代受自然灾害与“文革”影响,土地整理工作处于停滞阶段;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土地整理工作受到重视,土地整理以平整土地、合并田块、新建新村和完善道路、沟、林为主要内容;,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历程与态势:,20世纪80年

3、代,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与发展,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又转到了土地权属关系的调整上来;90年代至今,土地整理成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重要途径。2000年全国启动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年首批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正式启动。行政推动为主,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低。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第二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概念与内容,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整理标识,基本农田标识,土地整理的概念与内涵,广义的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和调整改造,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

4、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包括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狭义的土地整理主要指的是农村土地整理。,实质:调整土地关系和 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农地整理,特点: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内容:(1)农田整治(4)土地结构调整(2)农地改造(5)宜农荒地的开发(3)地块调整(6)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整理的特性,政府行为的主导性整理目标的多元性 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整理过程的长期性整理工作的复杂性 广泛涉及法律、社会、经济、自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整理区域的差异性,全国土地利用分区,1

5、.东南沿海区,3.东北区,4.中部五省区,5.西南区,6.西北区,7.青藏高原区,2.环渤海区,土地整理规划的内容,(1)选定土地整理范围(2)整理区实地调查 内容:整理区的土地利用现状;道路、沟渠、塘库等基本设施状况;农村居民点分布状况与房屋建筑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状况;农业生产情况;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先易后难确定整理区范围和边界,土地整理规划的内容,(3)土地整理潜力分析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土地产出率的提高,耕地整理潜力分析,耕地整理的对象 包括三个方面:利用率较低的耕地,表现为地块规模小,分布散乱,中间夹杂分布着较多的其他闲散

6、地;产出率较低的耕地,表现为单位面积的产出量低;利用率和产出率都较低的土地。评价方法单一指标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单一指标评价法,以整理后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代表整理潜力。普遍采用以整理后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程度代表潜力。在中低产田整理潜力评价中应用较广耕地理论单产与实际单产的差距表示潜力 可用于中低产田整理潜力评价,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因素因子调查,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指标体系,耕地整理潜力分析,耕地整理潜力分级 以乡镇为分级单元(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村为分级单元),以土地整理潜力系数为分级依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级标准进行级别划分,潜力分级一般不少于3级。,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以人均农

7、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整理潜力。即通过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与国家或本地区规定的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的差值测算整理潜力。常用于远期规划以户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整理潜力。以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测算整理潜力。通过对评价区域内典型样点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面积调查,获取土地闲置率,以此来测算。常用于近期规划,例:2000年四川省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04.26万hm2农村人口为6842万人,人均为152m2/人。村镇规划标准控制在100m2/人2030人口高峰年农村人口4537.30万人农村居民点理论总需求量为45.37万hm2可节约出104.26-45.37 58.89万hm2,村

8、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土地整理规划的内容,(4)确定土地整理的目标和方向 依据:整理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资源条件,土地整理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条件,合理确定。,土地整理规划的内容,(5)划定土地整理区土地单项整理区:单项内容为主,如耕地整理、林地整理、村镇用地整理土地综合整理区:两种或两种以上内容的土地整理区(6)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根据土地整理目标、整理潜力和整理要求,结合典型整理项目的分析,提出土地整理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土地整理规划的内容,(7)确定土地整理的重点项目(8)土地整理的投资预算与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工程主要有: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9、、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潜力大、投资小和效益好,土地整理规划的内容,(9)规划实施计划 主要包括:土地整理资金的筹措与分担;整理后的土地使用调整;土地整理的时间计划安排;土地整理的运行管理(10)整理规划成果 土地整理技术报告和工作报告、土地整理图件等,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管理程序(五级管理)国家级 省级 地(市)级 县(市)级 乡镇级国家级:提出方针政策,指导全国土地整理工作省级、地(市)级:提出土地整理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明确本省(市)范围内异地补充耕地的区域和政策,确定开发投资方向等县(市)级、乡镇级:划分土地整理区,明确项目的位置、范围、规模和时序,并落实到图上。,土地整理规划

10、的程序,运作程序选择土地整理单元编制土地整理规划方案审批土地整理方案组织土地整理实施土地整理成果检查验收,农用地整理的运作,整理模式按农用地整理内容:综合整理模式专项整理模式按农用地整理组织主体:农户整理模式、集体整理模式、联合开发模式、公司模式、国家模式和专营公司模式,农用地整理投资体系,以国家和地方投资为主,鼓励农户积极参与的投资模式,形成国家、集体和农户三方为主体的投资体系,农用地整理多元投资体系,国家,财政拨款财政信贷投资政策性信贷投资财政信用融资,地方政府:建立农用地整理专项基金,土地有偿使用收益耕地占用税留成农业开发基金地方政府财政预支,农户个人,资金投入劳动积累,多元投资体系示意

11、图,农用地整理的融资方式,(1)农用地整理证券化农用地整理信托农用地整理股份化,小额投资者,证券形态,农用地整理,股票、债券、投资基金,购买,收益,融资,收益,农用地整理证券化简单图示,农用地整理的融资方式,(2)BOT农用地整理融资模式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投资合作方式。BOT模式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代表着一个完整项目融资的概念。其基本思路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为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

12、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特许权经营协议,农用地整理项目公司,用地指标收入最低担保,从属性贷款担保,农用地整理项目,银行,农用地整理项目融资BOT模式图,用地指标收入整理收入,资金投入,贷款,偿还,土地复垦的概念与内涵,土地复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范围:矿区开采废弃地(含地下开采废弃地和露天开采废弃地)燃煤发电排出的粉煤灰储灰场地 砖瓦窑废弃地 兴修水利、交通而挖废和压占的废弃地 农村废宅基地和废坑塘等各种废弃地 因灾害和污染造成的各

13、种废弃地,土地复垦的概念与内涵,土地复垦的原则“谁破坏、谁复垦”和“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优先复垦为农用地的原则复垦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的原则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程序,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有关部门批准,土地复垦规划,复垦工程设计,规划设计实施,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1)复垦区土地现状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区域地表特征环境因素地表地层的理化性质矿床开采方法,废石尾矿的堆放方法,废弃地状况及其复垦可能性,土地复垦的投资能力等。(2)复垦土地预测 分阶段预测:远期的要预测全部矿物采完时的土地破坏程度;中期的可预测较短周期(5-10年)的土地破坏程度。

14、,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3)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评价方法:因素限制法、相关因素分析法因素限制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复垦后不同用途的要 求,选择地形、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地下水位、地面堆积 物、塌陷深度等若干因素,确定相应指标来衡量复垦后可能 达到的程度,以确定其适宜的用途。相关因素分析法:根据废弃地的自身条件,即废弃地性质、堆积物数量、塌陷程度、压占面积等,工矿企业的经济能 力,拟采用的复垦方法,复垦后期望的状态以及客观需求的 可能性等经济综合分析评价后,确定其复垦用途。,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4)确定复垦方案 具体确定:复垦的对象、范围、面积;复垦土地的利用目标与方向;复垦的具体方案及工艺

15、特征等。(5)土地复垦工程设计 内容包括:复垦区的划分与平面布置,合理确定填、挖范围;表土堆积场,废弃物充填区,采运路线,复垦后不同用途的界线等;表土与底土的剥离储存;废弃岩石的合理排废与采空区的回填平整。,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6)确定土地复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按复垦土地用途分类:复垦利用的土地面积;复垦率;主要工程量,钢材、木材和水泥“三材”总耗量;工程总投资和单位面积复垦费;人员定额;设备类型与数量;年收益预测(7)整理成果 编写土地复垦规划文本及其技术报告和土地复垦规划图件。,土地开发的概念与内涵,广义的土地开发是指通过工程、生物和技术等措施,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

16、土地利用状态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狭义的土地开发仅指采取一定措施使未利用土地投入经营与利用的活动。,土地开发规划的内容,农用地开发规划 农用地开发是以农林牧渔为中心的土地开发,大型的农用地一发还包括水利、道路设施和保护水土的生物工程设施的配置,综合性垦区要设置居民点。,农用地开发规划的内容,(1)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2)土地开发的可行性论证(3)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方案(4)土地开发规划方案的实施措施与计划,土地开发规划的内容,城镇土地开发规划 旧区开发:在原有城镇建成区范围内进行的,必须符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新区开发:在原有城镇建成区范围以外进行的,开发前需要编制规划。要处理

17、好新区与建成区的有机结合。,城镇土地开发规划的内容,(1)土地勘测调查和社会经济情况调查(2)土地开发方案的可行性论证(3)开发区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4)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5)小区规划设计(6)土地开发实施计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区别:,土地整理:它是一项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进行全面调整的综合措施。土地复垦:侧重于使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破坏的土地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是综合性的利用和技术过程。土地开发:侧重于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第三节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部分内容,因些也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

18、划,简称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它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深化和补充,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原则和依据,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协调性原则规划控制原则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原则多方案比较原则,依据:有关土地利用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有关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政策、措施;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和村镇规划及农业区域开发规划等;土地资源调查资料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潜力调查分析资料等;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等。,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过程,1、准备工作 2、调查分析 3、拟订规划供选方案 4、协调论

19、证 5、确定规划方案 6、规划评审,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技术路线图:,规划的目标及内容,总体目标: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中确定的土地开发整理总体目标是:依据纲要的总体要求,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按照占补平衡的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补充耕地的资源潜力、投入和区域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不低于同期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和农业结构调整损失的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其他农用地得到有效增加,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土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可持续能力进一步增强。,具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274万公

20、顷(4110万亩),平均每年补充耕地27.4万公顷(411万亩)。其中:土地整理全面展开。到2010年,通过农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耕地165.87万公顷(2488万亩),平均每年16.59万公顷(248.8万亩)。新增工矿废弃地得到全面复垦,历史欠账逐步消化。到2010年,通过消化历史欠账复垦工矿废弃地补充耕地35.05万公顷(526万亩),平均每年3.51万公顷(52.6万亩)。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前提下,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到2010年,通过开发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73.04万公顷(1096万亩),平均每年7.3万公顷(109.6万亩)。,规划的内容,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

21、1、土地整理潜力 全国土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约600万公顷(900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45%。我国现有农田普遍存在着分割细碎,田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零星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多的现象。通过合理规划,整治道路沟渠,平整归并零散地块,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313.33万公顷(4700万亩)。通过对现有农村居民点逐步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等整理措施,可以增加有效耕地约286.67万公顷(4300万亩),2.宜农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全国有宜农土地后备资源4424万公顷(66360万亩),其中宜耕土地后备资源约988万公顷(14820万亩)。可开发补充耕地约586.67

22、万公顷(880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44%。宜耕土地后备资源60%以上分布在西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开发利用制约因素多。3.土地复垦潜力:全国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废弃的土地约400万公顷(6000万亩),复垦可补充耕地的潜力约153.33万公顷(2300万亩),占补充耕地总潜力的11%,其中集中连片的约40.67万公顷(610万亩)。,规划的内容,土地开发整理分区的确定 土地整理区 土地复垦区 土地开发区 土地开发整理综合区 分区的原则: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较大,分布相对集中;土地开发整理基础条件较好;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一般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规划

23、的内容,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确定 重点区域是指在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为统筹安排省域内耕地及各类农用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土地开发整理方向,实现土地开发整理长远目标所划定的区域。重点工程是指在划定重点区域的基础上,围绕实现规划目标和形成土地开发整理规模,以落实重点区域内土地开发整理任务,或解决重大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流域开发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国土整治活动中出现的土地利用问题为目的,所采取的有效引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组织形式。,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很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经济生态效应,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规模较大,对规划目标实现起支撑作

24、用,预期投资效益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不打破县级行政区域界限,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全国确定10个土地整理重点区域,涉及1180个县市区,土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总潜力约500万公顷(7500万亩)。重点区域包括:华北平原区,东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浙闽丘陵平原区,华南丘陵平原区,四川盆地及秦巴山地区,云贵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内蒙古高原区,新疆天山山麓绿洲区。,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全国确定11个土地复垦重点区域和27个土地复垦重点县市区,涉及325个县市区,土地复垦补充耕地的总潜力约45.33万公顷(680万亩)。重点区域包括:冀东煤炭钢铁基地,黑吉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基地,冀南晋南豫北煤炭钢铁基

25、地,晋陕蒙煤炭化工基地,苏鲁皖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基地,豫中煤炭基地,鄂赣闽有色金属钢铁煤炭基地,湘粤化工煤炭基地,广西有色金属建材煤炭基地,川滇黔渝有色金属钢铁化工基地。,土地开发重点区域,全国确定6个土地开发重点区域,涉及115个县市区,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总潜力约233.33万公顷(3500万亩)。重点区域包括:东部沿海滩涂区,河套银川平原区,滇中地区,甘肃疏勒河流域和沿黄灌区,新疆伊犁河谷地-南北疆山麓绿洲区,川西南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东中部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工程 重点煤炭基地土地复垦工程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西部生态建设地区农田整治工程 新疆伊犁河谷地土地开发工

26、程“五纵七横”公路沿线土地复垦整理工程“南水北调”水利工程沿线土地整理工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投资估算第一步:测算典型项目单位面积投资量。第二步:估算项目投资量第三步:计算总投资量,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1)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投入量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模:包括宜农荒地开 发、废弃地复垦面积和农地整理、农村居民点迁建、沟渠、林、路等各类整理土地面积。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程量:以土、石方量,投工量,工期等量化指标反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预算:根据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模和工程量及有关定额标准,匡算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所需资金,包括直接投资和投劳折资。,经济效益

27、分析,(2)预期产出量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净增耕地面积:整理复垦开发后耕地面积;整理复垦开发前耕地面积 净增耕地面积可创造的产值:当地同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平均市场价格,经济效益分析,土地整理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可增加的产出量:改造后耕地产值 改造前耕地产值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后其他农用地产出量可参照耕地产出量计算方法,经济效益分析,(3)静态投资回收期TT=C/R C土地开发整理投资,万元;R土地开发整理增加的年纯收入,万元/年(4)投入产出比 农用地的开发整理可以计算每百元投入的产出量,建设用地的开发整理可以计算土地整理开发前后土地价格的增加值,分析土地整理开发投入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生态效益分

28、析,内容包括:评估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后,通过疏浚河道、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增强洪涝灾害抗御能力,优化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效益。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社会效益分析,内容包括:农村通过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效益;在城市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消化利用,优化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加速存量土地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促进国企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效益。方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土地整理规划成果,(一)规划文本(二)规划说明(三)规划图件(四)规划附件,1、前言:目的、

29、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2、概况3、土地开发整理潜力4、规划目标与任务5、总体安排、划区与项目落实6、预期投资与效益评价7、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8、文本附表和附图,规划文本,1、编制规划的简要过程2、规划基础数据的来源3、规划编制的原则和指导思想4、土地开发整理目标、总体安排的确定依据,土地开发整理区划分和项目选择的原则、方法5、规划目标与方案的论证、比较6、规划的协调情况和不同意见的处理,规划说明,规划附件,1、专题研究报告2、基础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3、工作报告,规划图件,1、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布图(耕地、农村居民点、土地复垦、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布图、)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图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