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一二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5240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7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学第一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基础会计学第一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基础会计学第一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基础会计学第一二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基础会计学第一二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学第一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第一二章.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你对会计的认识,课程特点,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系统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学要求,做课堂笔记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适当的课外阅读,教学内容,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四章 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第五章 会计凭证第六章 会计账簿第七章 成本计算第八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第十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组织,考核形式,课堂表现及出勤情况平时作业期中期末闭卷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判断、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述、计算核算,考核分布,第一章 总论,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方法,第一节 会

2、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技术方法和思想理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特殊性:是一种对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以价值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管理活动;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经济管理活动。,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我国古代会计西周时期:出现“会计”一词西周时期有“司会”专管朝廷财务和税赋,对财务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计,零星计算,月计;会,总和计算,岁会,记账、算账 焦循 孟子正义“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春秋至秦汉:“簿书”用以登记会计事项,即账簿和会计报表的雏形。唐宋时期:“四柱结算法”四柱:旧管+新收=开除

3、实在通过这个平衡式来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这是中国会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收入,期初余额,支出,期末余额,明末清初:“龙门账”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即利润表)和“存该表”(即资产负债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在两表上计算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核对全部账目的正误。是复式记账法的雏形。,(二)国外12、13世纪:意大利 复式簿记 威尼斯簿记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卡 帕乔利所著算术,几

4、何,比及比例概要,将威尼斯记账法做了理论概括,借贷记账法形成1581年:威尼斯成立“会计学院”,传播于德、法、英、美、日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会计理论、方法、技术都得到发展,提出了会计循环、货币计价等假设以及提出公认的会计准则。二战以后:计算机技术、现代数学引入会计,引发了会计变革,传统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一个注重事后核算一个注重事前控制。,三、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建立会计信息系统,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的货币单位作为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通过确认、计量等专门技术方法将经济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使其进入会计信息系统,通过记录和计算加工并且

5、对外进行报告,以便达到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本质,管理工具论,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四、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基本职能有两个:核算与监督。1.会计的核算职能首要职能、基础含义:是在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特点:(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在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

6、后核算的同时,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货币计量,时间空间,2.会计的监督职能含义: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特点:(1)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2)会计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3)会计监督的依据有合法性及合理性。,五、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的总体目标 也就是终极目标提高经济效益(二)会计的具体目标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三)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

7、计信息的要求(1)会计信息即会计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的总称,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2)会计信息使用者指所有与企业存在利益关系的关系人,包括投资者、借贷者、供应商、客户、企业内部员工及管理者、政府部门。,本节思考:1.会计工作的特点?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参考答案:1.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有一套专门系统的方法;以价值管理为主要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等等。2.P6核算是监督的前提,其产生的资料是监督的依据;核算是监督的前提,其产生的资料是监督的依据;核算过程的本身也是监督的过程;核算过程的本身也是监督

8、的过程;只核算不监督,会计就发挥不了作用。只核算不监督,会计就发挥不了作用。,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和范围,也就是基层单位组织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二、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分为六项:,1.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1)资产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特征: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能以货币计量,分类(按流动性),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短期投资,在建工程,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存货,其他财产,无形资

9、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不准备在一年内或超过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使用摊销的资产,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2)负债概念: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特征: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清偿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能够用货币计量,分类(按流动性),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交税金,应付工资,应付利润,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3)所有者权益概念: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特征:所有者仅对净资产享有所有权,净资产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不是独立的要素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债务后,所

10、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凭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分类,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数量上所有者权益=全部资产-全部负债,(4)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收入、费用与利润,(1)收入概念: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特征:是日常经营产生,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可能表现为资产增,或负债减,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代收,利得,分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主营业

11、务收入以外的收入,(2)费用概念: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特征: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是偶发交易或事项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可表现为资产减,或负债增,或兼而有之。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分类,费用,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3)利润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分类: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4)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

12、+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会计等式的恒等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会计等式,看例题,回答问题:影响的具体项目是什么?该项目增加还是减少?该项目属于哪个要素?,第二节思考1.能对会计平衡公式发生影响的四种经济业务?2.会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准则就是处理会计工作的规范、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评价会计信息的标准。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基本准则包括:基本假设、会计记账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具体准则包括:基本业务会计准则、特殊业务会计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假设(基本前提)含义: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假定。是组织会计核算

13、的前提。(一)会计主体含义: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作用:(1)才能划定会计处理的交易或事项的范围。(2)才能把握会计处理的立场。(3)才能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表现形式:企业、事业、机关、团体,典型主体企业单位,(二)持续经营含义: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目的:解决资产估价(历史成本),费用分配。,时间上的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的延伸,(三)会计分期含义: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目的:根据会计期间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

14、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按照日历时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四)货币计量含义: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增强对会计提供的各项数据的有效性,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二、会计记账基础 收入原则权责发生制 配比原则 会计期间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使用,权责发生制:对于收

15、入和费用,不论是否已有现金的收付,按其是否影响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受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就是说,凡属本期的收入,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本期收入;凡属本期应当负担的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付出,都应作为本期费用。反之,凡不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经收妥,也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凡不应归属本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付出,也不能作为本期费用。由于权责发生制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而不问款项的收付,所以又称为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收付实现制:对于收入和费用按照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就是说,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 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凡本期

16、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由于收付实现制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是以现金收付为准,所以又称为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2.相关性3.可理解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第三节思考1.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包括哪些?2.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具体内容?,第四节 会计方法,一、会计的方法含义: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考核、会计预测及会计决策。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三个主要环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七种会计核算方法的关系: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 复式记

17、账 填制审核凭证 登记帐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编制会计报表,本章小结,1.会计的基本概念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的目标4.会计的六要素5.会计恒等式及其恒等性6.会计的基本假设7.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财务会计报告会计循环,会计确认是会计处理的第一步,是会计处理的门槛,主要解决经济业务和事项是否应该、能不能够在会计中反映,以及应该在什么项目中反映;会计计量是第二步,是要解决经济业务和事项用什么计 量属性来计量,从而决定会计反映的金额;会计记录是第三步,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具体体现,即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将经济业务和事项具体记录在凭证、账簿等

18、会计资料中;会计报告是最后一步,即在前面几步的基础上,对凭证账簿等会计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整理,通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方式将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第一节 会计确认,含义:会计确认是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 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 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包括会计记录时的确认(初次 确认)和编制会计报表时的确认(再次确认)。会计核算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变换,加工和传输的过程,会计确认是信息变换的关键环节。会计确认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而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就是会计计量。,一、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一)初次确认含义:是指对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

19、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的确认。即在会计核算系统正式接收、记录经济业务的有关数据之前,应进行必要的确认,以排除不属于会计核算范围的经济数据。初次确认主要是解决会计记录问题。初次确认的标准主要是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能用货币计量。,载体,(二)再次确认含义:再次确认是指对会计核算系统输出的经过加工的 会计信息进行确认,即编制会计报表时的确认。为保证会计提供信息的使用价值,在会计核算系统正式输出信息之前,应进行必要的确认,归并一些非重要的经济数据,突出重要的数据。初次确认决定着经济信息能否转换成会计信息进入会计核算系统,而再次确认则是对经过加工的信息再提纯。经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

20、用性。,二、会计确认标准(一)可定义性 首先应确认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然后对能够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将其具体确认为某一会计要素。(二)可计量性(核心)能够以货币计量,(三)可靠性 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所记载的经济数据是否真实,辨别有关经济数据能否加以查证,输入的经济数据是否有客观可信的证据。(真实、可核实、无偏向)(四)相关性 针对信息使用者的具体需要,排除不相关的数据,增进信息的有用性。,三、会计要素的确认(一)资产的确认1、符合资产的定义2、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二)负债的确认1、符合负债的定义2、经济利益可能流

21、出企业 3、偿还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其确认依附于资产、负债的确认,(四)收入的确认1、符合收入的定义2、企业转移了商品所有权上的全部风险和报酬,企业转移了商品所有权上的全部风险和报酬,且没有保留对其继续管理权 3、经济流入额能可靠地计量(五)费用的确认1、符合费用的定义2、费用应与收入配比确认 3、会引起经济利益的流出 4、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可靠计量(六)利润的确认依附于一定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本节思考: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分别完成了哪些任务?,第二节 会计计量,一、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1.会计计量的含义 会计计量是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会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

22、,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2.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的关系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未经 确认,就不能进行计量;没有计量,确认也就失去了意义。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离不开计量,计量问题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3.会计计量的内容会计计量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被计量对象的实物数量计量;(2)被计量对象的货币表现。这两方面的内容又转化为确定会计计量单位、会计计量基础,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计量模式。,二、会计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实物量度、劳务量度、货币量度货币具有名义货币和实际购买力货币二重性不考虑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货币单位称为名义货币单位货币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能买到的商品或支付劳

23、务费用的能力称为实际购买力货币一般情况下,会计计量以法定的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三、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会计计量基础是指所用量度的经济属性,即按什么标准来记账,什么角度来记账,是从不同的会计角度反映会计要素的金额的确认基础。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一)历史成本 资产的价值,按照购置该项资产支付的货币或 与之等价的金额,或是按照为购置资产而付出代价的价值计量。(二)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按照现在购买某项会计要素所需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成本计价。,(三)可变现净值 按照现在正常变卖资产所能得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确定。(四)现值 指未来现金的折现值。(五)公允价值

24、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四、会计计量模式含义:计量单位与会计计量属性的不同组合。,第三节 会计记录,含义:会计记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记录的手段。在传统 的手工记账程序下,它主要包括下列专门方法:(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与审核凭证(4)设置与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表,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含义: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二、复式记账含义: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三、填制与审核凭证含义:是为会计记录提供完整真实的

25、原始资料,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四、登记账簿含义:是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方法。,五、成本计算含义:就是对应计入一定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六、财产清算含义:是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的方法。,七、编制财务报表含义: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法。,第四节 会计报告,一、资产负债表(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二、利润表(动态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第五节 会计循环,含义:人们将这种依次发生、周而复始的以记录为主的会计处理过程称之为会计循环。广义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是从交易或事项的确认开始,依次经过计量、记录,实现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到最后编制财务报告,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循环。狭义的角度理解会计循环,是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依次经过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加工程序,到最后编制财务报告,完成一次会计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