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学基础绪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5632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学基础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天然药物学基础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天然药物学基础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天然药物学基础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天然药物学基础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学基础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学基础绪论.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天然药物学基础,卓巧凤,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和任务 第二节 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生药的命名和分类,第一节 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和任务,一、天然药物学基础的含义,名词解释,药 物凡具有预防、诊断、治疗人类的疾病,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称为药物。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统称为“生药”(crude drug),从广义来说,生药包括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义。中药(tradition Chinese dru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指中医用以治病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可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和中成药(成方制剂Chinese patent medicine)。中药材是中医使用的药材,既可以是切制后供调配中医处方并煎服的饮片,也可以是供药厂生产中成药或提取有效成分(生产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本 草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在古代几乎所有的药物均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或它们的加工品,其中植物尤其是草类占大多数,故称为“本草”。草 药(medicinal herb)一般是指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如玉簪,史载于本草纲目,咽喉肿痛、乳腺炎、中耳炎、疮痈肿毒、颈淋巴结核。苦丁茶

3、,传统药用茶,清热散风、解毒、除烦止渴、消肿、抗风湿、调节血压、调节血脂。道地药材(famous-region drug)特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居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民族药(Minority National Medicine)据统计,我国12807种药物资源中,85%属于民族医药。民族药是指我国各少数民族用于防病治病药物的总称,如藏药、蒙药、维药、彝药、傣药、壮药等。我国药用资源种类达12807种,其中植物11146种,占总数的87%。,二、学习天然药物学的目的与任务,1、继承和发掘祖国药学遗产,整理中药材复杂品种。克服“同名异物”与“同物异名”现

4、象。同名异物的有,如“贯众”的药材原植物有9科17种属50余种蕨类植物;独活:2科17个品种。同物异名的有:“穿心莲”又名一见喜、榄核莲、苦草、四方莲、圆锥须药草等;人参 古名:鬼盖、人衔、神草、人微、土精、地精。产地不同:东洋参、高丽参、长白参,加工方法不同:生晒参、白人参(糖参)、红参野生和栽培:野参、圆参。三七:山漆、金不换、血参、春七、冬七、田三七同名异物:蜈蚣 性味辛温 天龙 壁虎 性味咸寒 阿胶 唐朝-牛皮。宋、明代-牛、驴皮共用。清代以后-驴皮,至今沿用。,2、调查考证生药资源,发展生药生产。一是中草药资源调查 萝芙木、长春花、喜树、红豆杉都是过去本草中未著明或未记载的无药用价值

5、的植物,但现代证明有药用价值。为了合理地、可持续地利用和开发这些植物的资源,必须进行资源调查,摸清它们及其近缘种类的分布、生境、资源蕴藏量、濒危程度等。二是考证古代文献 尤其是古代本草,本草文献的内容十分丰富,含有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生药学、农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内容,是由多学科组成的独特学术体系。但每种药物缺乏拉丁名记载,插图也较粗糙。为了判断准确,必须具备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和识别植物的能力。,3、研究生药品质评价方法和化学性质。4、开展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5、为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服务。中药标准化包括药材标准化、饮片标准化和中成药标准化,其中中药材的标准化是基础,它是中药

6、产品开发,研制和应用一系列过程的源头。中药材的标准化,就是要使药材生产过程规范化与规模化,即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要求生产药材。,三、生药学的学习方法,要充分观察和比较实物,显微镜下准确识别植物的显微构造,才能为今后顺利观察药材和粉末的显微特征,以及学习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十分注意实验操作和野外教学。多观察,多比较,多实践。,第二节、天然药物学的发展简史,一、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二、近现代天然药物科学的发展 三、我国近期内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神农本草经全书三卷,收载动、植、矿物三类药物共365种,分上、中、

7、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症补虚羸者,本中经;下经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记述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以说神农本草经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陶弘景集注神农本草经),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

8、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此书是神农本草经以后有确切著作年代和作者的重要本草文献。凡七卷,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各一品,有名未用三品,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为标识。,新修本草,唐代,政府指派苏敬、李(责力)等23人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增药114种,于显庆4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又称唐新本草、唐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较欧美各国认为最早的纽伦堡(Nrnberg)药典(公元1542年)要早883年。新修本草载药

9、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亦作出了贡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是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并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为一本集前代本草学大成之作。,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此书1596年在金陵(今

10、南京)首次刊行。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96个。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二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这部书在17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药学作出了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清代道光年间,吴其(氵睿)的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问世,前者记载药物1714种,后者描述了植物838种,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所以虽非药物学专著,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晶珠本草,是收藏藏药最多的一部大

11、典,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藏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涉及1200种原动物或植物。,本草书籍中收载的药物和方剂,很多至今仍广泛应用,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研究清楚,例如:麻黄平喘的主要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檗碱(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甙;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番泻甙等。,二、近现代天然药物科学的发展,我国生药学的教学和研究到30年代由赵燏黄(18831960)开始。赵氏于1934年与徐伯鋆合编了现代本草学-生药

12、学上卷,1937年叶三多编写了生药学下册。这两本书是当时介绍近代生药学的中文著作,也是生药学课程的教材。新中国成立后:,1、资源调查及整理:19491979年间,我国的生药学研究比较集中于中草药资源和经验鉴别的调查整理和研究,陆续编写出版了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1958)、中药材手册(1959)、中药志(19591961)、药材学(1960)等书籍。,198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的决定,全国于19831987年间组织专业队伍,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199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中药资源丛书,它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

13、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和中国民间单验方,是一套系统的中药资源专著,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六五”期间(19801985年),国家医药管理局将“中药材同名异物品种的系统研究”列为局级课题,其中贝母、金银花、大黄、石斛类的研究取得可喜成果。七五(19861990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本课题分南、北两个协作组,共研究常用中药材123类(专题)。该项成果已以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专著陆续出版发行。,“八五”(199119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继续,对另外100种类(专题)常用中药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九五”国

14、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中药材质量标准的规范化研究(19962000年),最终建立80种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的标准。2000年1月又开始启动后期70种。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中药材道地性的系统研究列为重点课题,选择赤芍、金银花等7种公认具有道地性的药材为研究对象,对同一物种道地及非道地产区的药材,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上的识别特征以及药效与质量关系进行研究,揭示生物多样性、药用部位变异性、DNA多态性以及生态环境之间内在联系的自然规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综合研究道地药材的“道地性”,为确定道地药材基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15、会将“种植资源在优良中药材生产中的调控机理研究”列为重点课题。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对250种中草药进行了较详细的化学与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并鉴定了600余种药理活性成分。近年还从常用生药和民间药中分离到多个治疗老年期痴呆、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艾滋病毒(HIV、抗肝炎、抗过敏、抗脂质过氧化、降血糖、止血、抗菌、消炎和免疫促进等活性成分。目前已对500余种中药的传统炮制方法进行了整理和总结,编写出版了:中药炮制经验集成和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等专著。,2、DNA分子标记技术用于中药质量研究。1994年香港中文大学邵鹏柱实验室首次报告利用AP-PCR技术对人参及西洋参的鉴定,次

16、年他们又报道利用RAPD技术对人参及伪品的鉴定。几个方面:一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进化、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4种甘草(RAPD)、铁线莲属7种植物(RAPD)、木蓝属8种植物(RAPD)、淫羊藿属8种植物(RAPD及PCR-RFLP)、黄芪属14种植物(PCR-RFLP)、人参属12种植物(PCR-RFLP、测序)、橘属9种植物(测序、探针)。二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人参、西洋参及伪品(RAPD、测序、探针)、地胆草及混淆品(RAPD)、,蛇类(RAPD)、海马类(测序)、龟板、鳖甲(测序)、甘草(RAPD)、鸡内金类(测序)、紫河车(测序

17、)、鹿鞭及伪品(测序)、贝母类(测序、PCR-RFLP、探针)。三是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研究种内变异中的应用,研究的品种有:冬虫夏草(RAPD)、苍术、白术(RAPD)、当归(测序)等。3、新药开发:近年来,大约有200多种新药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药开发而来。其中有近半数是单个中药或从其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衍生物或中药的有效部位,或甚至中药的全提取物;另有超过半数是从中药复方中开发出的新药。2002年GAP,1、加强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 2、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中药材(Green crude drug)生产3、研究开发现代中药制剂,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生物技术在生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18、5、中药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6、海洋药物的研究,三、我国近期内生药学科的研究重点,第三节 生药的命名和分类,生药的命名 1.根据产地命名 如川芎、川乌、川牛膝、广藿香、浙贝母等。2.根据功能命名 如防风、益母草、泽泻、番泻叶等。3.根据性状命名 如钩藤、丹参、紫草、红花、木香、鱼腥草、甘草、五味子等。4.根据原植物形态命名 如牛膝等。5.根据生长特性命名 如夏枯草、忍冬藤、冬虫夏草等。6.根据药用部位命名 如葛根、桑叶、玫瑰花、羚羊角等。7.根据典故传说命名 如使君子、刘寄奴、徐长卿等。,使君子的典故,宋年间,潘州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敬。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藤状

19、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果实形如山 栀,又似诃子,去壳尝之,其味甘淡,气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带回家来想研究它的药性。几天后,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怕久放发霉,就放到锅中炙炒。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使君无奈,就拣出炒熟的三枚给孙儿吃。没想到次日早晨,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使君思想其缘故,莫非这果儿能驱除蛔虫?于是就又给孙子吃了八九枚。这下子可把孙儿折腾坏了,又是一个劲打嗝,又是呕吐。郎中断定是过量中毒,忙用甘草、生姜等给孙儿解了毒。几天后,他再次给孙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孙儿又顺利排出了几条蛔虫。这孙儿本偏食,面黄瘦弱,吃果子不仅驱了虫,而且食欲大增,身体也渐渐

20、强壮起来。此后,郭郎中在行医时,遇到疳积、虫积的患儿,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每获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使君子是同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功能是驱虫、消疳积。对蛔虫、蛲虫有良好的驱杀作用。有毒性,勿过量。,生药的分类,主要分类法 1.按生药功能分类 如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泻下药等。2.按药用部位分类 如根及根茎类生药、茎木类生药、叶类生药、花类生药等。3.按有效成分分类 如苷类的生药、含生物碱的生药、含挥发油的生药等。4.按自然系统分类 根据生药的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门、纲、目、科、属和种分类排列。,

21、常用参考书1、中药材手册19592、药材学19603、全国中草药汇编及彩色图谱1975-19774、中药大辞典19775、中草药学19866、中药志1979-19987、中国中药资源丛书1994,包括中国中药资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常用中药材、中国药材地图集、中国民间单验方8、中国药典,1953,1964,1977,1985,1990,1995,1998(英文版),2000,20059、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1989-1990,1991-1995;常用中药材国际参照执行标准1996-200010、中药辞海1993-1998;新华本草纲要1988-1991;中华本草1997-1998;新编中药志2002;中国药材学1996。11、新华本草纲要、中国本草图录、原色中国本草图鉴,有关学术期刊1、中国中药杂志2、中草药3、中药材4、中成药5、时珍国医国药6、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7、中国天然药物,课间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