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5846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第一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是指有机体细胞繁殖与增大,席保荐制增加,表现为组织器官、身体各部以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发育:是指机体(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等)的构造和机能在功能上的分化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者密切联系,生理发育为心理奠定基础,心理正常促进身体正常。,一、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一)胎儿期胎内三个月为胚胎期,各系统器官基本分化形成,内帐器官趋于完善,四肢发育迅速。(二)新生儿出生满28天,面临内外环境变化,体内器官生理功能尚不完善,需要特别护理。,(三)婴儿期

2、29天-1岁,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营养以母乳为主,并添加辅食,但消化功能不完善,易腹泻和营养不良,免疫力低,易患传染病,应按时接种。(四)幼儿前期13岁,身高体重增长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对外界危险事物认识不足,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事故,免疫力低,膳食从母乳转换到普通饭菜。,(五)幼儿期36、7岁,四肢增长较快,神经系统发育较快,智力发育进一步增强,求知欲强,好发问、好模仿,运动协调能力不完善,能从事较精细的手工操作,学习简单图画和歌谣。,二、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一)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程序性的连续过程(二)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的生长速度也不均等器官系统有两个生长突增高峰,第

3、一为胎儿期,第二为青春期。(三)各系统生长发育不均衡,但协调统一(四)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个条件相同也会有差异但是在群体中上下波动幅度有限),(五)心理与生理的发育相互影响生理缺陷影响心理发育,心里不健全导致生理机能和体态异常。,第二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指标(一)形态指标1、身高或身长:未满两岁需卧位测量2、体重3、头围4、胸围,(二)功能指标,1、脉搏、心率、血压2、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清铁3、个体循环、呼吸和肌肉发育水平,(三)心理指标,感知、言语、记忆、思维、想象、动机、兴趣、情感、性格、行为及社会适应力等。用专门设计的测试量表或问卷调查获得,采用国内

4、外公认的格式,采用国际标准化的常模,由专业人员掌握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一)生长发育评价1、评价个体、群体儿童时的生长发育水平处于什么等级;2、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碍、评价营养和生活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保健咨询建议;3、列入社区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1、体重,新生儿3KG,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6*0.7(kg)+(月龄-6)*0.4(kg)212岁:体重kg=年龄*2(kg)+7(或8)体重一般活动范围不超过10%,2、身高,3岁以下小儿量卧位时身长,出生时约50cm,出生后第一

5、年长25cm,第二年平均10cm,2岁时85cm,两岁后每年长57cm,212岁公式:身高cm=年龄*7+70,3、头围,新生儿34cm,出生后前半年增长8cm,后半年增长4cm,一周岁约46cm,第二年长2cm,5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5458cm.头围的大小与闹得发育有关,并与囟门闭合迟早有关。,4、囟门,后囟门,24个月闭合;前囟门1218个月闭合。囟门早闭合头围过小,多为小头畸形,新门闭合迟头围过大,多为佝偻病或脑积水,囟门凹陷多见阴伤液竭之脱水,囟门突出多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可见于脑炎,脑膜炎。,5、胸围,测量时应取呼气和吸气时的平均值,出生时32cm,一岁时44cm,

6、2随后胸围大于头围,佝偻病和营养不良者胸围较小。,6、牙齿,410个月开始长牙,12个月未出牙者视为异常,一岁后上下左右第一颗乳牙,一岁半长出尖牙。牙齿数=月龄-4(或6),7、呼吸、脉搏、血压,血压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呼吸脉搏血压以受发热、运动、哭闹等影响,测量时应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二)智能发育,1、感觉发育(1)视觉:新生儿有感光反应,2个月开始注视物体能力,3个月追寻活动物体和人,5个月起辨认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能认识母亲,出现手眼协调。(2)听觉;新生儿不灵敏,对强大声音有瞬目、震颤的反应3个月后对声音又定向反应,(3)味觉:新生儿味觉发育完善,对不同味道有不同反应,故应适时添加辅

7、食,使之习惯不同味道。(4)嗅觉:出生时基本成熟,对母乳香味能有反应,1个月时对强烈气味有不愉快的表示。34个月能区别好闻和难闻气味,78个月更灵敏,对芳香气味有反应。(5)皮肤感觉:新生儿痛觉迟钝,2个月才逐渐灵敏,温度觉出生时就很灵敏,对牛奶太冷或太热也能感觉到,23岁通过接触区分软硬冷热,5岁时能分辨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2、运动发育,动作由上到下,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发展3、语言发育(1)发音阶段:新生儿只有哇哇啼哭,2个月能发出和谐喉音,3个月喃喃之声,4个月会笑(2)咿呀作语阶段56个月发单调音节,78个月会发出复音,如爸爸,妈妈(3)单词单句阶段,1岁后能说出日常生活简

8、单用语,如吃、睡、灯等,15个月能说出自己名字,1岁半能讲单句,如吃饭,睡觉等。(4)成语阶段:2岁后简单交谈,45岁能用完整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67岁能讲故事,较好掌握语言,(三)指数法,指数法:指利用数学公式,根据身体各部分的 比例关系,将两项或多项指标向关联,转化成指数进行评价。常用指数:1、身高体重指数,体现人体充实度,反映营养状况2、身高胸围指数:反映胸廓发育状况,借以反映体型,3、身高坐高指数:反映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反映体型特点。4、体重指数身高kg/身高m2,18岁时指数24和28,可分别筛查为超重和肥胖。5、握力指数和背肌力指数,显示上臂和腰背部的肌肉力量6、肺活量指数:肺

9、活量和体重、身高密切关系,反映机体肺通气能力的大小。,利用指数法应注意,因存在种族、乡域、性别、年龄和身高等差异,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能忽视身高因素2、充分注意指数3、大多数指数呈正态分布,(四)等级评价法,利用标准差与均值的远近关系,划分等级。采用统一指标,对照相应等级评价标准,确定个体的等级。然后分别统计每项指标各发育等级的人数占各班各校整体的百分数,通过分析在指标上的好或差的等级百分数高低,比较发育状况。不足:只能针对单项指标进行评价,无法准确判断发育匀称度。,(五)曲线图法,制作曲线图时,将某地不同性别-年龄组某项发育指标的均值、均值1,2个标准差分别在坐标图上(纵坐标为指标,横坐标为年龄,男女各一)。然后将各年龄组位于统一等级上的个点连成曲线,即制成该指标的发育标准曲线图。,优点:方法简单,结果直观,使用方便;能描述儿童发育水平等级;能追踪观察儿童某指标的发育趋势和速度;能比较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发育水平。不足,不同性别的每一指标都要做一张图,也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分析比较发育的匀称度。,(六)六百分位数法:百分位数曲线图法使用最广泛(七)生长速度评价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