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58575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主讲:孔凡芳,想一想:什么是学前教育?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学习学前教育学对自己有何帮助?你想如何学习这门课程?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有何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高岚,学前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4、李季湄,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6、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参考资料介绍,幼教博览月刊父母世界(聪明宝宝)学前教育研究月刊 孩子月刊幼儿教育导读月刊学前教育-幼教版月刊 幼儿教

2、育月刊 早期教育月刊,期刊:父母世界(聪明宝宝),期刊:父母世界(聪明宝宝)杂志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中国儿童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普教育类月刊。本刊宗旨 以倡导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为根本,以聪明宝宝为主题,推行国际育儿新观念-多元智能理论为主的育儿期刊。读者对象 0-6岁儿童的家长及相关的各界关心儿童成长的人士,同时也是当代年轻母亲自我健康发展的资深顾问。,幼教博览月刊,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教育 工作者 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部分栏目:如何开发儿童智力 教育大家谈 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合作者,学前教育研究月刊,对象:3-6岁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办刊宗旨:学前

3、教育理论的核心出版时间:每月1日主办单位: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部分栏目:理论建设 科研与教研 幼儿园教改 国外幼教 教师成长 问题与研究,孩子月刊,主办单位:家庭期刊集团主要栏目:孩子视点 在国外 点击校园 走近童年 父母心 心灵之灯 保金医生 喂养与保育,幼儿教育导读月刊,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每月1日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部分栏目:幼教聚焦 素质新浪 心理世界 婴幼教养 卫生保健 海外传真 家长关注,学前教育-幼教版月刊,对象:3-6岁幼儿教师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园地出版时间:每月1日主办单位: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部分栏目:观念与行为 提高幼儿师资素质

4、 培训案例:小事情、大教育“做中学”科学教育 启蒙者 家园共育,幼儿教育月刊,刊物名称:幼儿教育月刊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 师、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1月1日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 部分栏目:研究与探索 放眼世界 教育经验 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月刊,对象:0-6岁儿童家长及教师、教育工作者出版时间:1月15日主办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部分栏目:家园立交桥 卫生保健 教育经验 咨询台,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本章要求:一、了解教育、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学的关系二、了解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三、明确学前教育的价值四、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五、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第一节

5、 学前教育的对象和任务本节内容:一、教育和学前教育二、学前教育的价值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和学前教育,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学前教育,二、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的可能性学前教育的必要性,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对象0-3岁?3-6岁?0-6岁?,研究对象,06岁前儿童教育问题,1、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思想探讨规律;2、指导实践提高学前科学教育水平;3、提供依据基本理论的研究,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订政策、措施、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极其规律的一门科学。,二、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

6、究对象与任务,学前教育学 是专门研究从初生到6岁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揭示教育者可以通过何种手段和方法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16世纪后,教育学已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世纪-20世纪前半期,学前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中叶以后至现在,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发展阶段,第二节学前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一)孕育阶段(十五世纪前)十五世纪前,学前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各种著作之中。1、中国古代 谚语中:“三岁看

7、大,七岁看老”“三爬,六坐”颜氏家训,2、西方古代(1)柏拉图理想国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2)亚里斯多德 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要进行儿童年龄分期教育的教育家,主张“教育遵循自然”。(3)昆体良 认为人的教育要从摇篮开始。,(二)萌芽阶段(十五世纪十八世纪中叶),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母育学校,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卢梭,裴斯泰洛奇(Johann Helnrich Pestalozzi,17461827年)瑞士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贫民教育工作,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特征,1、尊重儿童,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2、主张教育必须“适应儿童”3

8、、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三)初创阶段(十八世纪后期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学前教育学的创立以福禄倍尔为标志。,福禄贝尔(17821852)德国教育家,在论述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上,福禄贝尔接受裴斯泰洛齐的观点,认为人具有天赋的力量,对儿童进行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使这种内在的力量得到发展。他认真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他把儿童的年龄分为3期: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儿童的外部感觉;童年期,是家庭教育、游戏、言语发展的时期;少年期,是学前教育期。,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福禄贝尔主要成就(贡献):1、建立

9、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他对学前教育的贡献,推动了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实现儿童的天然禀赋。2、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3、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福禄贝尔某些教育思想,如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实现自然禀赋,忽视教育的作用,是不够正确的,但他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是继福禄贝尔之后对学前教育理论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

10、。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并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及系统观察法和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教育实验,提出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推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她在1909年写成蒙台梭利教学法,她还著有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等书。,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合适的环境要具备以下要素: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4、教师的作用,合适的教育环境,(1)自由的气氛(2)结构和秩序(3)真实和自然(4)和谐和美感(5)拥有符合儿

11、童身心发展需要,体现对儿童的教育要求,包含有丰富教育内容的教具材料。,感官训练,她设计和发展感官的一套教材、教具有:(1)帮助儿童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冷热、轻重和大小、厚薄、长短及形体的触觉练习教具和活动;(2)鉴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长短及形体的视觉练习教具和活动;(3)使儿童习惯于辨别和比较声音的差别,培养他们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听觉训练教具和活动;(4)提高儿童嗅觉和味觉灵敏度的嗅、味觉训练教具和活动。,蒙氏教具,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的意义,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也受到不少批评,主要是指责她的教育偏重智能而较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

12、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然而,尽管如此,蒙台梭利教育的伟大功绩、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她的理论的基本精神,特别是重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学习,重视环境的作用,以及她对教师作用的观点等等,无论在蒙泰梭利时代还是今天,都具有不衰的生命力。,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在清末维新运动中,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18581927年)在大同数中的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年)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幼儿教育家张雪门(18911974年),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提出

13、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2)提出以儿童为本位,让儿童个性得到自然、自由的发展,并认为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养育。(3)虽重视学前教育的思想可贵,但提出的学前养育机构代替家庭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辅助家庭和家庭共同合作教育儿童。,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县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是“五四”运动后新教育的第一代创业者,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我爱儿童,儿童爱我陈鹤琴,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于1923年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对幼稚园的课程、设备等方面进行

14、了实验研究。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还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的科研工作,是我国以观察实验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早的学者之一。,我爱儿童,儿童爱我陈鹤琴,(1)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2)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3)幼儿园课程理论(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陈鹤琴教育主张总结,活教育,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其教育的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1、教育观 陈鹤琴先生指出,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以自动代

15、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入式,消极地管束幼儿等等。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旧教育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2、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带,培养像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种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和做、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3、教育方法 实现活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如陈鹤琴先生所说:“非从做做起来不可”,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4、教育内容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5、教育原则 陈鹤

16、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的17条原则,如“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凡幼儿能想的,让他自己想”等,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中是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幼儿园课程理论,A、课程的中心B、课程的结构 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被称为“五指活动”。C、课程的实施 提倡综合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主张游戏式的教学。,陈鹤琴教育主张总结,(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

17、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我们要建设省钱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乡村幼稚园陶行知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救国的思想影响下,他毕生从事旧教育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为我国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在幼儿教育方面,他主要的贡献和观点如下:(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揭露、批评了我国幼稚园的三种病症: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主张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贡献和观点,(2)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

18、要性,他说:“幼儿教育是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她们发问;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她们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她们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做一点她们自己高兴要做的事。,(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幼儿教育家张雪门,曾在北平主办香

19、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主要著作幼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院组织法等。,第一章完,(四)学前教育学发展的新阶段,1、辨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心理学是学前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心理学对学前教育学的贡献,(1)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2)强调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3)强调道德教育应以顺应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4)主张给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强调“开放”,当前国外不同的学前教育学流派,苏联教育理论:全面发展的教育西方开放的心理学理论:儿童是自己学习的主人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外在刺激。,本章课后思考,识记:什么是学前教育学?领会:学前教育理论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是什么?分析:介绍柏拉图、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蒙台梭利、康有为、陈鹤琴有关学前教育的教育观点及实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