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婚骗行当(2023年).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59201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秘婚骗行当(2023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揭秘婚骗行当(2023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揭秘婚骗行当(2023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揭秘婚骗行当(202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秘婚骗行当(2023年).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揭秘婚骗行当(2023年)一、畸形婚恋观催生“婚骗”行当除永宁县系列婚姻诈骗案外,近期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吴忠市同心县等地,也破获了相同手段实施诈骗的案件。拙劣的诈骗手段为何能屡屡得逞?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犯罪嫌疑人正是抓住了当前农村地区不正常甚至畸形的婚恋观念,有针对性地设计套路,实施诈骗。1、编造“三假”剧本专门针对外地人。为顺利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为其雇佣的女孩伪造假身份证、假户口本,并编造女孩父母双亡、从小跟着“哥哥”或“叔叔”长大的剧本。由此,他们冒充“哥哥”或“叔叔”去和男方谈彩礼就顺理成章。为了让剧本更可信,他们还在银川市租了公寓,对男方宣称这是女孩的“家”,待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后

2、,就会将男方带到公寓中“定亲”。为何选择外地人作案?主要是因为外地人跨省份相亲,人生地不熟,就算后期发现被骗,也难以找到嫌疑人要回彩礼。2、“金钱婚姻”是催生骗局的重要土壤。在这些婚姻诈骗案中,绝大多数受骗方都是与女方仅仅见了一面,就开始商议彩礼价格,婚姻完全变成一桩“生意”,没有任何感情可言。这种仓促、以金钱为唯一标准的相亲模式,给了犯罪嫌疑人可乘之机。办案民警介绍,最快的一对男女早上第一次见面,晚上男方就把彩礼支付了。一名受害人,为何如此轻率就把近30万元彩礼打给女方?他说:“我们那找对象就这样,付了钱就能早点把人带回家。”3、受害人法律意识淡薄难“避坑”。这些受人雇佣和男方假结婚的女性,

3、有的还是未成年人,却能顺利“结婚”。这是为何?原来她们和男方“结婚”只是举办了婚礼,并没有领结婚证形成法律上的婚姻关系。多位受害人家长认为,孩子们办了婚礼同了房就算“合法”婚姻了,至于结婚证,可以等女方年龄到了再去领。二、标本兼治铲除“婚骗”土壤办案民警介绍,此类诈骗常常选择跨省份作案,最终女方以“性格不合、过不到一起”等理由离开男方。因此一些受害者甚至在警方登门前都没有觉察到被骗。受访者建议在严厉打击此类诈骗的同时,多措并举开展农村婚恋市场突出问题整治。一是在案件高发易发地区开展专项整治。宁夏警方查获的此类婚姻诈骗案件中,双方相亲地点大多选择在宁夏同心县、中宁县等地。这些地方已经形成一个无形

4、的跨省份“婚恋集市”,外地来“找对象”的男青年、牵红线的职业媒人经常活跃在此地,其中就不乏寻找“猎物”的诈骗分子。建议对这些重点地区的“婚恋集市”开展专项治理,严查违法行为,构建规范、健康的婚恋秩序。二是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以案释法。在警方查办的这些案件中,有些受害人自认为是“择偶不佳”“遇人不淑”,忍气吞声没有报警,有些受害人虽然在当地报警,却被当做婚姻家庭矛盾未予重视。永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一位办案民警建议,结合反诈宣传加强对此类案件作案手法的警示教育,对农村重点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以案释法,提高重点人群的防范意识。三是加强移风易俗,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彩礼诈骗案多发背后,折射的是农村婚恋市场的结构失衡和畸形的婚恋观念。要充分发挥建立在群众协商民主基础上的村规民约的作用,逐渐营造接纳、崇尚适度彩礼的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基层自治组织、群团组织要积极发挥作用,以交友联谊等活动为载体,丰富农村婚恋服务供给,缓解农村单身男青年择偶难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