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61528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六 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本实验将进一步说明光是横波而不是纵波,即其电矢量E和磁矢量H 的振动方向是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光的偏振性证明了光是横波,人们通过对光的偏振性质的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目前偏振光的应用已遍及于工农业、医学、国防等部门。利用偏振光装置的各种精密仪器,已为科研、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的检验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偏振的基本概念。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4观测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实验仪器】光具座、激光器、偏振片、1/4波

2、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光点检流计、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实验原理】1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它的电矢量E和磁矢量H相互垂直。两者均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从视觉和感光材料的特性上看,引起视觉和化学反应的是光的电矢量,通常用电矢量E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E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振动面。,在传播过程中,光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位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a)。光源发射的光是由大量原子或分子辐射构成的。由于热运动和辐射的随机性,大量原子或分子发射的光的振动面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几率是相同的。一般说,在106 s内各个方向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相等

3、,故出现如图(b)所示的所谓自然光。有些光的振动面在某个特定方向出现的几率大于其他方向,即在较长时间内电矢量在某一方向较强,这就是如图(c)所示的所谓部分偏振光。还有一些光,其振动面的取向和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则的变化,其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移动轨迹呈椭圆(或圆形),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如图(d)所示。,2获得偏振光的常用方法(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通常自然光在两种媒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将成为部分偏振光。并且当入射角 增大到某一特定值时,镜面 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 光,其振动面垂直于 入射面,如图所示,这时入射角称为布儒 斯特角,也称为起

4、偏角。,由布儒斯特定律得:其中、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为相对折射率。如果自然光从空气入射到玻璃表面而反射时,对于各种不同材料的玻璃,已知其相对折射率n的变化范围在1.50到1.77之间,则可得布儒斯特角 约在560600之间。此方法可用来测定物质的折射率。,(2)多层玻璃片的折射。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 入射到由多层平行玻璃片重叠在一起构成的玻璃片堆上时,由于在各个界面上的反射光都是振动面垂直入射面的线偏振光,故经过多次反射后,透出来的透射光也就接近于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3)利用偏振片的二向色性起偏。将非偏振光变成偏振光的过程称为起偏。某些有机化合物晶体具有二向色性,它往往吸收

5、某一振动方向的入射光,而与此方向垂直振动的光则能透过,从而可获得线偏振光。利用这类材料制成的偏振片可获得较大截面积的偏振光束,但由于吸收不完全,所得的偏振光只能达到一定的偏振度。,(4)利用晶体的双折射起偏。自然光通过各向异性的晶体时将发生双折射现象,双折射产生的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均为线偏振光。o光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自己的主截面;e光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在自己的主截面内。方解石是典型的天然双折射晶体,常用它制成特殊的棱镜以产生线偏振光。利用方解石制成的沃拉斯顿棱镜能产生振动面互相垂直的两束线偏振光;用方解石胶合成的尼科耳棱镜能给出一个有固定振动面的线偏振光。,3偏振片、波片及其作用

6、(1)偏振片 偏振片是利用某些有机化合物晶体的二向色性。将其渗入透明塑料薄膜中,经定向拉制而成。它能吸收某一方向振动的光,而透过与此垂直方向振动的光,由于在应用时起的作用不同,用来产生偏振光的偏振片叫做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偏振片,叫做检偏器。,按照马吕斯定律,强度为0的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透射光的强度为:=0 cos2式中为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检偏器偏振轴之间的夹角,显然当以光线传播方向为轴转动检偏器时,透射光强度将发生周期性变化。当=时,透射光强最大;当=900时,透射光强为极小值(消光状态),当00 900时,透射光强介于最大和最小值之间,如图所示表示了自然光通过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变

7、化。,根据透射光强度变化的情况,可以区别线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2)波片波片是用单轴晶体切成的表面平行于光轴的薄片。当线偏振光垂直射到厚度为L,表面平行于自身光轴的单轴晶片时,会产生双折射现象,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沿同一方向前进,但传播的速度不同。这两种偏振光通过晶片后,它们的相位差为:其中,为入射偏振光在真空中的波长,no和ne分别为晶片对o光和e光的折射率,L为晶片的厚度。,我们知道,两个互相垂直的、频率相同且有固定相位差的简谐振动,可用下列方程表示(如通过晶片后光和光的振动):,从两式中消去t,经三角运算后得到合振动的方程式为,由此式可知,1.当 时,,为线偏振光。2

8、.当 时,为正椭圆偏振光。在=时,为圆偏振光。3.当 为其它值时,为椭圆偏振光。,在某一波长的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晶片的情况下,能使o光和e光产生相位差(相当于光程差为 的奇数倍)的晶片,称为对应于该单色光的二分之一波片(1/2波片)或 波片;与此相似,能使o光和e光产生相位差(相当于光程差为 的奇数倍)的晶片,称为四分之一波片(1/4波片)或 波片。本实验中所用波片()是对(激光)而言的。,如图所示,当振幅为A的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1/4波片上,振动方向与波片光轴成 角时,由于o光和e光的振幅分别为A 和A,所以通过1/4波片合成的偏振状态也随角度 的变化而不同。,1当=时,获得振动方向平行于光

9、轴的线偏振光(e光)。2当=/4时,获得振动方向垂直于光轴的线偏振光(o光)。3当=/2时,Ae=Ao获得圆偏振光。4当 为其它值时,经过1/4波片后为椭圆偏振光。所以,可以用1/4波片获得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实验内容与步骤】1起偏与检偏鉴别自然光与偏振光,验证马吕斯定律。(1)在光源至光屏的光路上插入起偏器P1,旋转P1,观察光屏上光斑强度的变化情况。(2)在起偏器P1后面再插入检偏器P2。固定P1的方位,旋转P2,旋转3600,观察光屏上光斑强度的变化情况。有几个消光方位?(3)以光电转换装置代替光屏接收P2出射的光束,旋转P2,记录相应的光电流值,共转3600,在坐标纸上作出Ico

10、s2关系曲线。,2观测布儒斯特及测定玻璃折射率(1)在起偏器P1后,插入测布儒斯特角的装置,再在P1和装置之间插入一个带小孔的光屏。调节玻璃平板,使反射的光束与入射光束重合。记下初始角。(2)一面转动玻璃平板,一面同时转动起偏器P1,使其透过方向在入射面内。反复调节直到反射光消失为止,此时记下玻璃平板的角度,重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算出布儒斯特角。(3)把玻璃平板固定在平儒斯特角的位置上,去掉起偏器P1,在反射光束插入检偏器P2,转P2,观察反射光的偏振状态。,3观察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先使起偏器P1和检偏器P2的偏振轴垂直(即检偏器P2后的光屏上处于消光状态),在起偏器P1和检偏器P2之间插

11、入1/4波片,转动波片使P2后的光屏上仍处于消光状态(此时=00)。从=00 的位置开始,使检偏器P2转动,这时可以从屏上光强的变化看到经过1/4波片后的光为线偏振光。,取=900,使检偏器P2转动,这时也可以从屏上光强的变化看到经过1/4波片后的光为线偏振光。其振动面与=00 时的振动面垂直。取 为除00和900外的其他值,观察转动P2时屏上光强的变化,其结果与椭圆偏振光对应。特别是当=450时,P2转动时屏上光强几乎不变,这便是圆偏振光对应的状态。,【数据记录及处理】表1 马吕斯定律验证实验,表2玻璃折射率的测定与计算,【注意事项】1、实验中各元件不能用手摸,实验完毕后按规定位置放置好。2、不要让激光束直接照射或反射到人眼内。【思考题】偏振光的获得方法有哪几种?通过起偏和检偏的观测,你应当怎样判别自然光和偏振光?什么是马吕斯定律?本实验如何验证此定律?玻璃平板在布儒斯特角的位置上时,反射光束是什么偏振光?它的振动是在平行于入射面内还是在垂直于入射面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