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596336 上传时间:2021-04-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he way to grow is to know how to shut up and work hard, to be low-key and humble, to learn to be strong, and to b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in every cherished day.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写的是

2、什么吗?)齐读课题:荷花。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题目就叫“荷花”。3.同学们见过荷花吗?还记得它长什么样呢?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I(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在学习课文前,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伴着美妙的音乐,去荷花池边欣赏一下荷花的美丽风姿。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

3、播放背景音乐)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1.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在听、在看的时候都快入迷了。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提出来,大家都被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看看叶爷爷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美好的享受?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读通顺。(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3.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词语挨挨挤挤莲蓬花骨朵饱胀翩翩起舞舞蹈蜻蜓昨夜好梦破裂一幅衣裳(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充分朗读,激活语感。(1)解决了这些读书时的“

4、拦路虎”,我们就可以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爷爷的这篇荷花啦。有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呢?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或勇敢给予充分的肯定。(2)说说叶爷爷是怎样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3)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看荷花时,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再组织学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韵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初读时的充分诵读,就是为了使

5、学生读透课文,为感悟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读的多了,学生理解的也就多了,老师需要讲解的也就少了。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现今,我们也常说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但仅仅靠讲读课文时的那点“读”是远远不够的。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又要让学生读中感悟,时间根本是不允许的,结果仍然是老师“包办代替”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因此,在初读时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读透课文,过了这一关,到精读课文、品读课文时,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4)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段中不理解的词义,如: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

6、,互相挤在一起。清香:清淡的香味。饱胀:饱满得发胀。破裂:出现裂缝。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朗读课文,*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1.出示问题,指导再读: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的时候一般是有比较充分严密的思考和准备的,*中是有思路即内在脉络可寻的。我们阅读欣赏*的时候,如果能够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大家能不能理清楚这篇课文的脉络,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再去认真读课文。2.小组讨论。3.交流讨论结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按照观赏荷花的顺序主要写了“看荷花”和“想荷花”两大部分

7、或者说“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在新的教学思想下,我们不提倡以往的给课文划分段落。其实对一篇*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需要一个死的划分,就如这篇*,可以分为“看荷花”和“想荷花”两部分或者“初闻荷香”、“再赏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划分方法。但把握思路、理清脉络也是需要的,只是在方法上、思想上灵活一些,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不必再追求一个死板的、固定的答案。)4 . 品读描写荷叶,荷花的句子(课件出示)小结:*叙述、描写、抒情,脉络清晰,层层深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_。让我们再一次美美地读这篇

8、*。5.配乐齐读全文。四、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查阅古诗通、询问家长、上网查询”等方法搜集古代咏荷的名诗名句。3 . 同学们,你还能画出更美的画吗?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重点难点:1.理解描写荷花开放的词句,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荷花的美。2.理解“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那一段文字。教学过程:一、从图入手,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在蔚蓝的天空下面,池

9、水清清。近看,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雪白的荷花,就从这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蜻蜓不时地飞来飞去。偶尔,一条小鱼在水面顽皮地吐个泡泡。远看,有青山、小桥、游船。多美的一幅画呀!2.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幅画。请同学们按从近到远,或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图画,分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把主要景物说具体。这样一幅幽美的荷花图,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荷花。(板书课文题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字词读音,出示字词卡片。挨(i)挨挤挤 翩(pin)翩起舞 饱胀(zhn) 荷(h)花 莲(lin)蓬(pen) 仿(fn) 佛

10、(f) 衣裳(shn) 舞蹈(do) 蜻(qn) 蜓(tn)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投影片。荷花也叫(),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里面的果实叫()。刚开的白荷花()。全开的白荷花()。将要开的花骨朵儿()。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5.朗读感悟。同学之间进行朗读比赛。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看谁读得最流利、最有感情。三、趣味识字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荷花莲蓬饱胀仿佛衣裳舞蹈蜻蜓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2.小组“开火车”练读。3.做游戏,巩固字词。抽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朗读。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四、指导书写

11、生字1.小组讨论,哪些字在书写时容易出错,老师重点指导。莲:上下结构,草字头盖住下部。翩:左部稍高,写紧凑。裳:上部写扁宽,下部写舒展。蜓:中间是“廴”。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新词。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3设计理念:在观察想象的同时,师生互动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教师主导解难与点拨,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提炼实践活动。是师生互相参与,评价,探讨与交流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新时期小学教学指南中指出:注重教法转化为研究学法,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 “无需要教”和“无师自通”的效果。设计特色:以“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抽象思维和语

12、言表达训练为思想主线。以引导和更改为教学主导思想。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强、自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氛围中有所创新与评价。教学范文实例:荷花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扣住“荷花”的独特之处。1.设疑。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它们一般生长在哪儿?生长在水中的花儿可否见过?2.揭题。激趣,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板书“莲蓬”)好!在这孟夏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迷人的画卷,一起欣赏给你这水中芙蓉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被花的神采、清香、高洁所倾慕,所陶醉!3.学生互相说一说,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

13、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深层阅读,激发阅读欲望,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样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助于构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能力。二、略读课文,感悟类容。1.精读课文,(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师问: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情况下去看的?(学生置身于情境,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2.交流与反馈。玩的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学生A:时间?(清晨),地点:(公园),看到了:(荷花),起因:(玩得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老师:板书。闻清香看(荷花)3.自学讨论,理清层次。(1)“我”去看荷花。(2)

14、“我”看荷花。(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综合板书:我去看看着想着看着三、图文结合,理解类容。(启发学 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1.精读课文,互动学习。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问:“作者跑出去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请同学们细读以下两段话。”学生自由发言,教

15、师点拨,再争议。教师: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莲花?学生B:“看到了全部绽开的荷花!”老师:“是吗?”学生C:“老师,应该说是形状各异的荷花!”老师:“谁能说得具体一点,让大家听听。”学生D:“作者先写叶,再写花。写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大圆盘。写花,分类写。有的已开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绽开了,有的才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老师“说得很好!那位能否把叶子的形状特点和花开的三种类型再简练一下?”学生:E(举手):叶子的形状是“密”,形状是“圆”。学生F(举手):写花有三种类型;半开的,全开的,未开的(花骨朵)。老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十分恰当!请大家在想一想,作者用什么的手法或者说方法将这荷花写得如此

16、神妙,形象,逼真?”学生G:“作者写叶时,用运了比喻的手法。”老师:点头赞许。学生H“:作者写荷花时是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写的。”老师:点拨归纳。“这两位归纳的真是准确!老师认为作者写得如此传神,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细节描写更精彩!清同学们把描写动作和神态的词或者句子画出来!”(细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看起来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学生I:(疑问)“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是描写荷花的动作还是神态?老师:请全班同学思考!“荷花像大圆盘,荷花挨挨挤挤。”是什么描写?又是什么修辞?全体学生:(异口同声)神态,既是比喻又是拟人。”过渡质疑,学习第3,4自然段。老师:“如此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画

17、卷,我们是怎么感想的?凭着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学生J:“我想象自己成为一名画家,描绘着美丽的景色”学生K:“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条小鱼,在这碧绿的帐篷下自由的穿梭”学生L:“我想自己变成一名摄影师,留住这动人的瞬间”学生M:“我想象自己和青蛙为朋,蝴蝶为友,与荷花永结成姐妹,翩翩起舞”学生全体:(哈哈大笑)老师:“说得好,说得妙!此种感想就在下两段,请集体朗读!”学生全体:(“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4.板书提纲,进行整理。5. 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板书“看着”加上

18、“冒”、“露”、“美“三个字)。6.有感情读全文播放视频,再次欣赏荷花的美丽,配乐读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正是要让学生自主地融入到文本之中,旨在为学生提供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阅读机会,满足学生多样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从而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四、教学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之后,感想如何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特别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形象逼真的写作手法,给人以身临奇境的感觉!课后,我们把观察和阅读作为长期的写作素材吧!第二课时一、复习题要,转入主题。1.质疑,探讨。同学们,昨日学

19、完叶圣陶爷爷的荷花之后,对我影响颇深。今天,谁能说说叶圣陶爷爷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把荷花观察的透彻入微?学生A:“从高到低,由外到内!”老师:摇头,示意不确切。学生B:“俯视!俯视!”老师:“何以见得?”学生C:因为文中字里行间没有“茎”,“杆”的描述,只有“花”和“叶”的写照!老师:“有道理,有没有其他意见?”学生D:“有,瞧!叶圣陶爷爷站在很高的桥墩上,正在向下俯视池塘里的荷花呢!”学生全体:(哄堂大笑)老师:点头肯定,再次激发。这种写法在说明中叫什么顺序?(空间顺序)“二位说得均有独到之处,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新发现。”图文结合,情景交融。老师:谁来先“添加”一笔仰视所看到的情景?学

20、生:“我添!我添一笔有关茎的句子!”老师:“什么样的茎和杆?说出来!”学生F:“笔直的茎和杆!”老师(引申):“这时的叶又像什么呢?”学生G:“像手!”老师:“说生动点嘛!回味一下叶圣陶爷爷写出了叶子的什么特点?”学生H(举手抢先回答)“像像像一双一双宽大的手掌!”老师:“比喻的好妙啊!我认为应该说成像一双双暴出青筋的玉掌更贴切!同学们再仔细想想,这时的茎和叶连起来又像什么呢?”学生I:“像点点白帆”老师(弥补):“像点点的白帆拉起一艘艘绿色的网船!”学生(全体)拍手称绝。二、鼓励创新意识,提高写作欲望。老师:想不到同学们把这“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水中芙蓉写得如此绝妙,真是“江山

21、代有人才出”啊!学生:“我们能否仿写一下!”老师:“好啊!还不快拿出本子动脑动手!”学生(全体):发出沙沙的书写声。(老师巡视学生的笔下生花)学生1写道:“怒放的荷花,露出嫩黄色的小黄莲,如典雅文静的小公主,庄重高贵”学生2写道:“含苞欲放的荷花,娇娇滴滴,舞动着它丰满的身姿,露出含情脉脉的睡眼,犹如羞红脸蛋的少女走出沐浴的澡池”学生3写道:“望着这超群脱俗的荷花,我自己仿佛也变得玉肤冰洁,晶莹无暇了!”学生4写道:“未绽开的花骨朵像妙龄少女抹上了淡淡的胭脂”三、拓展延伸,积累内化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1、我会写: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呀!我也要写一写自己喜

22、欢的花。2、我会说:交流有关描写荷花的*、诗文、体会。3、我会做:上网收集相关视频、画面、文字资料、制做有关荷花的网页。4、我会背: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试背。5、我会种:有兴趣、有条件的同学可在水盆中养观赏性荷花,体验实践的乐趣。设计意图:安排此项分层作业,是顾及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更是为了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内向课外的开放。四、总结要点,归纳整理。今天,我们在互动教学中,同学们参与课堂活动,师生共讨课题,留心观察图文,丰富联想题材,在总结写作特点的同时,不断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今后我们继续学习钻研新课题,新教法。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16个生字

23、,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舞蹈,翩翩起舞,蜻蜓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培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3、观察图画,结合课文中描写的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的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教学准备】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荷花的资料,图片,历代人们赞美荷花的诗词,*等。【教学思路】让学生看图的方式来欣赏白荷花的美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24、揭示课题世界上的花有千万朵,你认为最美的花是什么花呢?你最喜欢什么花?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姑娘她很喜欢的荷花,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荷花。后来,把小姑娘观察荷花的情景写成一篇*,这就是我们书上的荷花。(板书课题:荷花)荷花又叫莲花。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二、自学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了解是否已把课文读通顺。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把这幅插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1、启发: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

25、图画,图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了什么?我站在荷花池看:看到()荷叶;又看到()荷花;还看到()花骨朵。2、我站在荷池边看到的荷叶,荷花,花骨朵是怎样的。3、特点,小朋友们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平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4、这一自然段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5、指点:冒

26、字写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本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就好像把头探出来一样,露出头来了。6、指名读,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指名读一、二自然段二、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第三自然段:1、我看关卡眼前一朵一朵的荷花,产生了什么想法?2、指名读。3、欣赏阅读。第四自然段:1、(激起情绪,展开想象)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像是一朵荷花。表情朗读第四自然段。2、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出示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我()看着满池的荷花3、诱导:现在请同学们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来看这幅彩色图。4、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5、指名朗读。6、戴上荷花头饰,表情复述课文。7、用仿佛造句,展

27、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例如:(1)我看着金黄的油菜花,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小蜜蜂,钻进菜花中采蜜去了。(2)我看着风筝,仿佛自己随着风筝飞向远方。8、练习背诵。三、扩展阅读,展开想像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四、小练笔作者把荷花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课本108页至110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一池的荷花有什么姿态。能够理解“冒”“饱胀”“挨挨挤挤”等词的意思。2、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想象和体会一池

28、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教学难点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大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2、想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教具安排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接导入新课,揭示教学目的。(一)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继续学习第21课荷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荷花的?(闻花香,赏花姿,赞花美,想花舞)(三)接下来我们就按这样的顺序来读课文,体验和想象这一池荷

29、花的美。二、学文(一)第一段1、指名读,其余学生想:我为什么赶紧往荷花池边跑?2、小结:作者知道荷花开了,他想看荷花的心情是多么急切呀,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急切的心情?(板书:赶紧)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二)第二段1、作者跑到荷花池边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自读第二自然段,读时注意用横线画出描写荷叶姿态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2、荷叶(1)荷叶是什么样的?(一生读句子)这句话把荷叶比成什么?从“大圆盘”这个词可以看出荷叶怎么样?从“碧绿”这个词可以看出荷叶怎么样?(2)绿、大、圆是一片荷叶的特点,当我们放眼望去,这一池的荷叶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出图,请生体会挨挨挤挤)谁来当一当挨

30、挨挤挤的荷叶?(3)用现实做类比,引导学生想象一池荷叶的景象,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话。3、荷花(1)荷叶很美,荷花更美,荷花是什么样的?(一生读)一共写了荷花的几种姿态?(2)请一生读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句子,其余在图上找对应荷花。(3)请生上台指这三种荷花:全开、半开、花骨朵。(4)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生轻声读这三句话,把自己喜欢的那一种多读几遍,然后对照图想想:这一种荷花美在哪?(5)学生读说理由师点评有感情朗读。半开的:多像个羞羞答答的小姑娘呀,她也想和别的话一样美呢!全开的:花瓣全展开了,里面这嫩黄色的是什么呢?(小莲蓬)可爱吗,那些词写出了它的可爱呢?花骨朵:花骨朵像什么?(后面根据学生所说

31、进行点拨)(6)这三种姿态的荷花都很美,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4、冒(1)么美的荷花,这么美的荷叶,作者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2)“冒”可以换成“长”吗?为什么?它与前一句话中哪个词呼应?(这个问题可以在学生说的基础上酌情问)(3)是呀,这么密的荷叶挡也挡不住这一朵朵的荷花,它们的生命力真旺盛。(请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5、想象:(1)瞧,这三朵姿态的荷花从荷叶间冒出来笑着看大家呢,谁来当当它们,用手摆出它们的姿态。(2)请生上台做动作。(3)还有什么姿态呢?请生上台做动作。(4)这一朵朵的白荷花欣喜的看着周围的世界,仿佛会说些什么?(5)生想象(6)师:

32、谁愿意赞美她们?生赞美。(三)第三段1、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请生读这一段。2、作者由衷地赞美起荷花来,他把荷花比成一幅活的画,哪一位画家有这样的本领能画出活的画来呢?3、那让我们再一次赞美这美丽的荷花和神奇的大自然吧!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四)第四段1、你们愿意跟随大自然走进这幅活的画里吗?闭上眼睛(音乐:春江花月夜),想着,你就是一朵美丽的荷花,身穿雪白的衣裳,清晨那橘色的阳光暖暖的洒在你身上,微风轻轻抚摩着你的脸,你的香气乘着风飞得老远老远,小动物围过来了,它们会说些什么呀?2、学生想象。3、荷花太美了,怪不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愿意和他做朋友,怪不得我们都以为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呢。三、总结今天,我们跟着作者闻了花香,赏了花姿,赞了花美,想了花舞,我们从中充分可以感受到这一池荷花的美。四、作业布置(任选其一)(一)小报。(二)收集小诗。(三)画一幅荷花的画。(四)背课文。二年级上册荷花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