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245-2016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63382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1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JJT245-2016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CJJT245-2016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CJJT245-2016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CJJT245-2016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CJJT245-2016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JJT245-2016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T245-2016 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BJJCJJ/T245-2016备案号J1271-2016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Standardforcapacitytestofverticalpipeofthedomesticresidentialdrainagesystem2016-03-14发布2016-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StandardforcapacitytestofverticalpipeofthedomesticresidentialdrainagesystemCJJ/T245-2016批准部门:中

2、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口期:2016年9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05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的公告现批准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245-2016,自2016年9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3月14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

3、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排水测试装置;4测试方法:5判定标准。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邮编:100044)。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群之英科技有限公

4、司厦门威迪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吉博力房屋卫生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西法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积水(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恒杰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庆达管业有限公司徐水县兴华铸造有限公司禹州市新光铸造有限公司浙江光华塑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磊张哲郑培壮席鹏鸽张淼张勤王永峰赵世明高乃云吴俊奇赵珍仪李星杨向东许盛光林国强温武邵陈利吴克建草野隆许建钦李林升郭继伟李红杰张颂东杨鹏辉高彬张天张永吉夏晶晶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程宏伟赵力军崔长起徐凤郑克白方玉妹任向东孙钢方正袁玉梅栗心国学兔兔www.bzfx目次1总则12术语23排水测试装置53. 1排水实验塔53.2 测试管道系统63.3 测试装置6

5、3.4 自动控制系统73.5 供水装置83.6 模拟排水装置84测试方法94. 1一般规定91 .2瞬间流量法94 .3定流量法135判定标准15附录A测量筒16附录B瞬间流发生器18附录C隔断水箱20附录D气密性试验21附录E检测报告23本标准用词说明27引用标准名录28附:条文说明29学兔兔WWW.bzfxContents1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23 DrainageTestDevice53.1 DrainageTestTower53.2 TestingPipeSystem63.3 TestingDevice63.4 AutomaticControlSyste

6、m73.5 WaterSupplyDevice83 6Si三latedDrainageDevice84 TestMethod94.1 GeneralRequirements94.2 InstantaneousFloWMethOd94.3 ConstantFlowMethod135 Criterion15AppendixMeasuringCylinder16Appendix B InstantaneousFlowGenerator18Appendix C DividingTank20Appendix D AirTightnessTest21AppendixETestReport23Explana

7、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271.istofQuotedStandardS28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9学免免www.bzf.o.为统一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方法,做到测试装置配置合理,测试方法科学,操作方便且符合实际工况,测试数据可溯源、可比对,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瞬间流量法或定流量法对系统高度120m以下的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的测试。1.0.3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产品。1.0.4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的测试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8、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立管排水能力Ciipacilyofverticalpipe系统压力达到最大压力判定值时,经实测得出的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的排水流量。2.0.2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thepressurerateindrainagesystem排水系统立管内的空气压力。2.0.3足尺实验fullscaleexperiment按实际系统1:1搭建实验系统,直观模拟实际系统运行工况的实验过程。2.0.4定流量法constantflowmethod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测试时,由供水装置按设定的流量向排水系统持续放水。2.0.5瞬间流量法instantaneousfl

9、owmethod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测试时,模拟卫生器具的瞬间流排水特性向排水系统放水,排水流量随时间变化。2.0.6瞬间流发生器instantaneousflowgenerator模拟卫生器具产生瞬间流排水的设备或装置。2.0.7排水系统测试装置drainagesystemtestingdevice排水系统进行流量、压力等项目测试的构筑物和设施,由排水实验塔、测试管道系统、测试仪表、供排水装置和控制系统等组成。2.0.8压力传感器pressuresensor能感受被测量排水管道中气体压力,并按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2.0

10、.9测量精度measurementaccuracy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的绝对值。2.0.10测量响应时间responsetime测试量变化一个步进值后,传感器达到最终数值90%所需要的时间。2.0.11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rogrammableautomationcontrolIer(PAC)结合可编程控制器(PLC)与工业电脑(IPC)的多功能工业用自动化控制器。2.0.12采集周期collectionperiod周期性测量过程中,相邻两次实测之间的时间间隔。2.0.13存储周期memorycycletime存储器完成-次完整的存或取数据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间隔。2.0.14测量简measu

11、ringcylinder采用瞬间流量法测试过程中,具有分离气水、稳定水流的特性,用于测量排水流量的测量设备。2.0.15压力测试pressuredetection排水管内排放特定的排水流量时,对排水系统立管的管内压力的检测过程。2.0.16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变化曲线Iheevolutionofthepressurerateinverticalpipeofthedrainagesystem设定流量下,测试过程中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随系统高度而变化的曲线。2.0.17层间排水时间间隔thedrainagetimeintervalbetweenthelayers相邻两个楼层之间瞬间流发生器排水的时间间

12、隔。2.0.18最大压力判定值pressuretodecisioncontent保证系统内地漏水封损失不大于25mm时,排水系统内全测点中的最大正压值与最大负压值。2.0.19汇合流量confluentflow各层用水器具的排水在排水立管中汇合所形成的流量。其中,在系统最低排水层的下一层测得的汇合流量定义为系统最大汇合流量qsmax,在系统最底层测得的汇合流量定义为系统最小汇合流量9rnin02.0.20排水系统立管内最大压力maximumpressurerateinverticalpipeofthedrainagesystem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测试中全测点的最大值。2.0.21排水系统立管

13、内最小压力minimumpressurerateinverticalpipeofthedrainagesystem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测试中全测点的最小值。2.0.22排水系统内流量-压力变化曲线changecurvegraphofflowrate-pressureindrainagesystem排水系统立管内不同的排水流量与排水系统内最大压力、最小压力之间的变化曲线。3排水测试装置3.1 排水实验塔3.1.1 排水实验塔可独立建造,也可与其他建筑物联体或在其内建造。3.1.2 排水实验塔排水系统立管模拟高度宜大于50m,每层支管的可展开长度不宜小于5m。3.1.3 排水实验塔排水系统模拟层高

14、宜为3.Omo3.1.4 排水实验塔每层应有观察排水系统内压力变化、水封深度及向水封注水的操作平台和排水立管安装、固定位置。排水立管安装位置的尺寸应满足不小于3根排水立管的安装要求;管道外壁最小净距不应小于0.15m。3.1.5 排水实验塔应设控制室,控制室应设置测试数据采集和集中控制流量的设施。3.1.6 排水实验塔应配备强风遮挡装置。测试过程中,测试系统伸顶通气管顶部通气帽周围直径Im范围内的风速不得大于5m/s。3.1.7 排水实验塔的每层应有供水、排水设施,流量计附近的地面应有排水设施。采用瞬间流量法时,应另设接纳测量筒泄水的接驳管。3.1.8 排水实验塔每层应设置独立的设备配电箱,并

15、宜配有紧急供电设备。3.1.9 排水实验塔的数据采集系统应设有抗电磁干扰的装置,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规定。3.1.10 排水实验塔应设置便于人员上下及测试设施运输的楼梯,并宜设有工作电梯、升降机械或起吊设备。3.1.11 排水实验塔每层应设置围护结构,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排水实验塔宜设置采暖设施。3.1.12 排水实验塔每层应设置照明设施,观察部位应设置局部照明。3.2 测试管道系统3.2.1 排水立管、通气立管应垂直安装。立管顶端垂直中心线与立管底部的垂直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

16、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有关规定。3.2.2 待测试管道系统应根据所选用的测试方法,或特殊的测试要求进行安装、布置。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的连接、排水横管的布置、通气管伸出屋面的高度、通气帽的形式和设置方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关规定。3.2.3 每层应设置排水横支管接至排水立管,排水立管底部应连接排水横干管或排出管,排水横干管及排出管应以自由出流方式排出。3.2.4 各层的排水横支管应能安装1个以上的瞬间流发生器或一套定流量排水装置。非排水楼层的最大正压发生层和最大负压发生层的横支管起端应设置观测用水封装置。3.2.5 排出管出口端距排水立管中心线

17、的距离不宜小于8m,且应为直线管段。3.2.6 各类管材、管件的规格尺寸和连接方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GB/T12772、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玻璃微珠复合管材CJ/T231和聚丙烯静音排水管材及管件CJ/T273的有关规定。3.3 测试装置3.3.1 立管内气压测试仪表应加装压力传感器,且量程不应小于最大被测值的2倍,测量精度宜为IOPa,测量响应时间应小于PAC的数据采集周期。3.3.2 除排水层外,每层测压点应设置在与立管中心直线距离500mm的横支管上。3.3.3 定流量法中,流量测试仪表应具备

18、现场实时流量显示功能,量程应为0Ls3Ls,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06Ls3.3.4 当采用测量筒测定汇合流量时,测量筒的设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有关规定。测量筒所采用的压力传感器的量程宜大于测量筒有效水深所对应的压力值,测量精度宜为10Pa。3.3.5 压力传感器和液位计应预留数据输出接口。3.3.6 立管伸顶通气处风速测试仪表应采用风速计,量程宜为0ms20ms,测量精度应为0.2In/s。3.3.7 环境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宜采用便携式气象站进行测试。3.3.8 测试数据应同步采集、实时记录。3.3.9 设置在室外的测试仪器均应具备1P65级以上防水等级或设有防水防风设施,控制柜机箱应采用

19、室外防水机箱。3.4 自动控制系统3.4.1 实验塔的低位和高位水箱的补水应采用自动控制。3.4.2 自动控制系统应保证瞬间流发生器排水,各类开关、阀门的启闭和各类测试仪表的数据采集与储存等过程自动执行。3.4.3 总控制室监控系统应实现各测试层的远程控制和显示,并应具备数据统计分析功能。3.4.4 数据采集周期和存储周期宜为20ms。3.4.5 所有数据应在同一时间触发起点开始记录,所采集的测试数据同步时间不宜大于20ms。3.4.6 测试时,监控系统宜具备实时显示数值和曲线的功能。3.4.7 采集控制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的有关规定。3.4.8

20、排水实验塔宜设计同步通信装置。3.5 供水装置3.5.1 排水实验塔的供水方式,宜采用高位水箱供水。3.5.2 排水实验塔应采用循环供水系统,顶部宜设置高位水箱,底部应设置水泵和循环水箱或循环集水池。3.5.3 当采用高位水箱供水时,水箱容积不宜小于6m3o3.5.4 当采用水泵直接供水时,应设置专用工作泵和稳压供水装置,并宜设置备用泵。3.5.5 每层供水管应设有阀门,静水压力大于0.35MPa的楼层应设置减压阀或调压设施。3.5.6 供水装置的总供水能力不应小于20Ls,3.5.7 循环集水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容积不应小于IOrn3;2集水池应有补水管和溢流排空装置;3水泵应采用自灌

21、式吸水方式。3.6 模拟排水装3.6.1 瞬间流量法应采用模拟虹吸式坐便器洪峰流量特征的瞬间流发生器,瞬间流发生器的设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有关规定。3.6.2 瞬间流发生器宜采用电动执行机构排水,执行机构完成一个行程的时间不应大于LOse3.6.3 定流量法应采用调节阀和流量计控制排水流量,调节阀的开启度范围应控制流量在0Ls3.0Ls内变化,流量计测量范围应为0Ls3.0Ls,精度宜为0.06Ls.,3.6.4 采用定流量法模拟排水时,应在排水支管上设置将压力流转变为模拟重力恒定流的隔断水箱。隔断水箱的设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有关规定。4测试方法4.1 一般规定4.1.1 排水能力测试前应

22、进行排水系统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有关规定。4.1.2 测试用水宜采用常温清水,并应循环使用。4.1.3 每个系统的压力测试应在同一条件下测3次,测试结果应取3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当3次测试数据以小值为基准的差值比率超过10%时,应查明原因后再次测试;当差值比率超过10%,但压力差值未超过50Pa时,可不再测试。4.1.4 排水楼层可不观察和不采集其排水管内压力值;非排水楼层应保证支管端头的水封不被破坏。4.1.5 检测报告应包括排水系统内流量-压力变化曲线、排水系统内立管压力变化曲线,检测报告应符合本标准附录E的有关规定。4.2 瞬间流法4.2.1 被测试排水系统立管应根

23、据被测试排水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高度布置。4.2.2 测试时,应先测排水系统压力值,后测排水系统汇合流量。4.2.3 排水系统压力值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水楼层应安装瞬间流发生器,测试楼层应安装压力传感器(图4.2.3);2测试时应从安装瞬间流发生器的最高层开始排水,并应同时记录压力值;3当需增加排水流量时,应逐层向下增加排水的瞬间流发生器数量;4层间排水时间间隔应为1.0s;图4.2.3排水系统压力值的测试示意图1一通气帽;2一瞬间流发生器;3闸阀;4-立管横支管接头;5减压阀;6-压力传感耀;7存水弯;8管堵;9立管底部弯头;10循环集水池;11一水泵;12止回阀;13一高位水箱;14

24、一电动阀5当排水系统内压力超过最大压力判定值时,应记录排水的瞬间流发生器个数。4.2.4 排水系统汇合流量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试时应按IS的排水时间间隔,从最高层的瞬间流发生器开始排水,逐层向下增加排水的瞬间流发生器数量,直至达到按本标准第4.2.3条第5款规定所记录的瞬间流发生器个数为止;2最小汇合流量的测试,应在排水系统最底层放置测量筒,并应将排水立管底部截断接入测量筒(图4.2.4-1);图4.2.4-1最小汇合流量(qr三)的测试示意图1一通气帽;2T间流发生器;3闸阀;4一立管横支管接头;5-减压阀:6一测量筒;7一推车:8循环集水池:9水泵:10止回阀:11一高位水箱:12一

25、电动网3最大汇合流量的测试,应在最低排水层的下一层放置测量筒,并应将该层排水立管截断接入测量筒(图4.2.4-2);H蟀W=二s三*?图4.2.4-2最大汇合流量(qmax)的测试示意图1一三气帽;2一瞬间潞姓器;3一闸阀;4一立管横支管接头;5减压阀;6测盘筒;7T车;8布环集水池:9永泵;10止回阀;U一高位水箱;12-电动阀4汇合流量测试数据的处理应符合本标准第A.0.2条和第.0.3条的有关规定。4.3定流法4.3.1 被测试排水系统立管应根据被测试排水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高度布置,排水楼层应安装电磁流量计、电动阀、隔断水箱及管道连接件,模拟支管排水:在测试楼层应安装压力传感器(图4.

26、3.D0图4.3.1定流量法的测试示意图1一通气帽;2立管横支管接头;3一隔断水箱:4一异径管;5-电磁流量计;6电动阀;7减压两;8一闸阀;仪生力感器;10春水弯;11*W;12立管底部弯头;13循环集水池;14一水泵;15止回阀;16一高位水箱4.3.2 压力记录装置应具有3Hz的低通滤波功能。4.3.3 应采用调节阀和流量计控制排水量,闸门宜采用微调阀门,精度宜为0.06Ls.4.3.4 总排水时间不应大于140s。应控制排水流量在测试开始后40s内达到设定要求,应采取40s120s周期内的数值进行分析。4.3.5 测试时,应从最高排水楼层开始排水,逐层向下增加排水楼层;每层的排水流量均

27、应由0.5Ls开始,按0.5Ls的幅度递增至25Ls0系统流量应为各排水层的累加排水流量,并应记录每一个流量值时的系统压力。当排水系统内压力逼近系统内最大压力判定值时,应按0.1Ls的幅度增加最低排水楼层的排水流量;当排水系统内压力达到系统内最大压力判定值时,应停止实验并记录该流量下的系统压力。4.3.6 排水位置应在排水横支管始端,注水方式宜采用与横支管流向垂直的向下淹没注水或密闭注水方式,不宜采用冲击注水或与横支管流量相同的水平注水方式。5判定标准5.0.1排水系统内最大压力判定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瞬间流量法时,排水系统内最大压力PSmX不得大于+300Pa,排水系统内最小压力Plni

28、n不得小于一300Pa;2采用定流量法时,排水系统内最大压力Pmx不得大于+400Pa,排水系统内最小压力Pnlin不得小于一400Pa)5.0.2当采用定流量法时,应以排水系统内压力达到最大压力判定值时的流量数据作为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附录A测量筒A.0.1测量筒装置高度(三)与直径(D)之比应大于2,有效容积不得小于150L。测量筒外侧应设泄水口,泄水口上宜接电磁阀控制排水(图A.O.1)。图A0.1测量筒装置图1一排水立管;2一整流圆盘;3压力传感器:4一支撑架:5玻璃管液位计:6推车A. 0.2压力传感器的采集周期宜为20ms,应采用平均滤波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图A.0.2),并应按

29、下式计算:(A.0.2)式中:ym-第n次采样值经滤波后的输出值:X-;第n-i次采样值;N递推平均的项数,应为60。A.O.3汇合流量应通过测量筒测试得出的压力值,并应按下式计算:a41OONL,0(A.0.3)1.100lr?-CErJ1式中:x;第i个点所记录的排水时间;y;第i个记录点所测量出的累计排水量。附录B瞬间流发生器B.0.1瞬间流发生器(图B.0.D应包括水箱和排水管,瞬间流发生器内应设甩动控制自动排水的排水阀。平面图(a)瞬间流发生器装跣图(b)瞬间流发生器-水箱构造图图R0.1瞬间流发生器装置图B. O.2瞬间流发生器特性测试装置应包括瞬间流发生器和测量筒(图B.0.2-

30、1)。瞬间流发生器的排水量应为6L,在瞬间流发生器排水5s时,排水流量峰值应为1.8Ls0测试结束后,应绘制瞬间流发生器的排水量、排水流量特性图(图B.0.2-2)O图B.0.2T瞬间流发生器特性测试装置示意图1一瞬间流发生器;2进水管;3测量筒;4一推车图B.0.2-2瞬间流发生器的排水量、排水流量特性图附录C隔断水箱C. 0.1隔断水箱(图C.0.1)的外形尺寸应为60OmmX60Omm700mm,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均应为100nlm0(C)平面图图C.O.1隔断水箱构造图附录D气密性试验D.0.1在试验管段密封后,应采用法兰、密封垫片对排出管端头和伸顶通气管端头进行密封(图D.0.1)

31、;垫片应采用钢质闷板、橡胶垫圈,不得采用纯橡胶的密时垫片。管堵密封管堵密封IFOooE 一图D.0.1气密性实验系统连接图示例D. 0.2气密性测试时,应以IoOooPa100OPa气压注入系统,5min内压降不大于IOooPa应判定为合格。当压降大于100oPa时,应采用肥皂水或其他渗漏示踪剂检查,并应进行修补,直至合格。D. 0.3气密性测试合格后,应将气密性测试部件卸下,并应采用密封胶带或法兰连接密封。附录E检测报告E. 0.1定流量法测试时,应按表E.0.1的格式填写测试结果,并应绘制排水系统内流量-压力变化曲线图(图E.0.1-1)及判定条件下排水系统内立管压力变化曲线(E.0.1-

32、2)。衰E.0.1定流量法测试结果记录表委托单位测试编号测试场所测试时间气象条件气温CC)风速(ms)湿度R)系统形式排水层数测试管道系统系统高度(m)管材立管管径(Inn)横支管管在(inn)通气帽底部弯头三通检测依据排水流量(Ls)测定值(Pa)第一次测试PsnxPsmin第二次测试PsmaxPsmin第三次测试PSmaXPsmin平均值(Pa)PamaxPsmin续表E.0.10.5 1 1.5 2 2.5 3 354,4.5 5 5.5 b 排水流量0s)800600400颂。-200由他 .(力压内球水价图E.0.1-1排水系统内流依-压力变化曲线图持水系统立管内压力O)图E0.卜2

33、判定条件下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变化曲线检测结果E.0.2瞬间流量法测试时,应按表E.0.2的格式填写测试结果,并应绘制排水系统内流量-压力变化曲线图(图E.0.2-1)及判定条件下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变化曲线(E.0.2-2)。表EQ2瞬间流量法测试结果记录表委托巾位测试编号测试场所测试时间气象条件气温CC)风速G11s)湿度(%)系统形式排水层数测试管道系统系统高度(m)管材立管管径(Inlo横支管管径(ran)通气帽底部弯头三通检测依据排水瞬间流发生器个数(个)压力测定值(Pa)第一次测试PsmaxPsmin第二次测试PsmaxPsrain第三次测试PsmaxPsmin汇合流量测定值(LZs)

34、第一次测试Gsmin9smax第二次测试9sminQsmax第三次测试9smin9smax平均值(LZs)9sminGsmaxIt8oa400200(H-200-400-600续表E.0. 20 0.5 1 1.52排水流量OyS)图E. 0. 2- 1排水系统内流量-压力变化曲线图13h12FIlF9F8F7E*5F4F3F2F1F-ITF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陶图E.O.2-2判定条件下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变化曲线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

35、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梢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O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该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5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管件及附件GB127726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玻璃微珠复合管材CJ/T2317聚丙烯静音排水管材及管件

36、CJZT273中华人民共和国彳jjw)隹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CJJ/T245-2016条文说明制订说明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CJJ/T245-2016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3月14日以第1057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大量的足尺实验数据,对瞬间流发生器研发、汇合流量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层间排水时间间隔、水封损失与系统内压力关系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取得了瞬间流量法测试装置的重要技术参数。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住宅

37、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目次1 总则322 术语333排水测试装置363. 1排水实验塔363.2 测试管道系统383.3 测试装置383.4 自动控制系统394测试方法404. 1一般规定404.2 瞬间流量法404.3 定流量法425判定标准44附录A测量筒46附录B瞬间流发生器481.0.2住宅常用的用水器具包括坐便器、洗脸盆、淋浴器或浴盆、洗涤盆等。宿舍(I、11类)、旅馆、招待所、宾馆

38、、公寓等其他居住类建筑,可以参照本标准进行排水能力测试。1.03当委托单位有开发新产品等特殊要求时,被测试的管材、管件可采用抽示产品。2术语2.0.2排水系统立管内压力压力最大值PmaX和压力最小值Pmin,如图1所示,是指排水时系统某层内压力变化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测试时间(S图1某一层排水系统内压力示意图2.0.6瞬间流发生器住宅卫生间中常用的卫生洁具洗脸盆、淋浴器和坐便器的排水流量分别为0.25L/S、0.15Ls和1.5Ls,其中洗脸盆和淋浴器的排水流量远小于坐便器的排水流量。同时,坐便器排水具有瞬间洪峰特征,坐便器有冲落式与虹吸式两大类,这两大类中又细分为多种,各类坐便器也有各自的排水

39、特点。经实验比对,虹吸式坐便器排水时产生的瞬间洪峰对排水立管内的压力影响最大,因此,在测试中选用虹吸式坐便器作为测试用排水器具。在制定本标准时,为了剔除坐便器构造、生产工艺、个体差异对测试的影响,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开发了瞬间流发生器,以此代替坐便器产生瞬间流量排放。模拟坐便器冲洗可避免坐便器制造中水流通道阻力的差异及用机械按钮操作带来的误差。2.0.14测量筒由于排水系统中是复杂的气、液、固三相流,测试中将其简化为气、液两相流。尽管如此,目前仍没有能够直接测定排水系统中非满流流量的测试仪器。想要测定排水系统中水的流量,必须将系统中气体分离,为此,参考日本的测试标准器具排水特性试验法SHASE-

40、S220-2010,制作测量筒。在测量筒中,设置可以将气、水分离并能起到整流作用的整流圆盘,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测试,总结出与测量筒装置配套的测试仪器仪表的选型参数。另外,为了测试的方便,测量筒上宜设置排水接口,排水接口宜采用电磁阀控制。2.0.17层间排水时间间隔现实生活中,住宅排水系统各层坐便器排水具有随机性,因而必须采用最不利的排水工况进行测试。定义正排水为位于上层的瞬间流发生器先排水,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后,位于下层的瞬间流发生器再排水,记为+XXs;定义负排水为位于下层的瞬间流发生器先排水,在设定的排水时间间隔后,位于上层的瞬间流发生器再排水,记为一XXs0在前期的实验研究中,编制组以一3

41、.Os为起点、以0.5s的间隔递增至+3.Os(层高3m),共计13种不同层间排水时间间隔,与不同的排水楼层组合排水,得出产生最大汇合流量的层间排水时间间隔为+0.5s或+1.0s,考虑到测试操作的可行性,木标准采用+1.0s。层间排水时间间隔为+1.0s,表示顶层的瞬间流发生器先排水,随后往下各层依次相隔LOS排水。2.0.18最大压力判定值经过一系列的试验验证,排水系统内压力值越大,系统内水封损失越大。对于地漏、坐便器、S形存水弯和P形存水弯,压力值与水封损失基本呈线性变化;地漏的水封最先被破坏,所以以地漏水封为标准。国家现行标准地漏GB/T27710和地漏CJ/T186中均要求地漏中的水

42、封剩余深度不小于20mm,考虑到剩余水封深度为20nm时抵抗水封破坏的能力较小,因此,规定在水封损失不大于25mm的情况下,以压力作为判定条件。2.0.19汇合流量汇合流量数值选取如图2所示排水流量曲线中的峰值点。 一排水量排水流量图2瞬间流量SflF水系统立管排水量及排水流量曲线图2.0.20、2.0.21排水系统内最大压力/最小压力全测点有两层含义:1排水系统中的所有压力测试点;2在每个测试点,所有测试时间段内的全部测试值。对于排水系统的每一层,存在压力最大值PmX和压力最小值Pmin;对于整个排水系统而言,全测点的最大压力PSmaX与最小压力PSmi是指在某次测试中,所有楼层的压力最大值

43、PmX中的最大值、所有楼层压力最小值Pnml的最小值。2.0.22 排水系统内流量-压力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1.5 2 2.5 3 3.5 4 4.5 5 5.5 6排水流量(IyS)图3排水系统内流野压力变化曲线示意图3排水测试装置3.1 排水实验塔3.1.2 在国际上,解决建筑排水系统各种问题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采用足尺测试,模拟实际工况,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我国高层住宅普及率高,建筑高度分段参考我国相关防火设计规范,按照24m、32m、50m.100m和25Om进行划分。实验塔排水系统立管模拟高度大于50In即可模拟18层以上的住宅排水,更有利于解决高层住宅的排水问题。3.1.4 根据试验测试标准,实验塔需长期设置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