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247-2016 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63384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2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JJT247-2016 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CJJT247-2016 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CJJT247-2016 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CJJT247-2016 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CJJT247-2016 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JJT247-2016 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JT247-2016 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doc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247-2016备案号J2269-2016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noiseandvibrationcontrolofheatingstation2016-08-08 发布2017-0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noiseandvibrationcontrolofheatingstationCJJ/T247-201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7年2月1

2、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247-2016,自2017年2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8月8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

3、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与设施;5.设计;6.施工;7.工程验收;8.运行维护。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幸福二村37号楼;邮编:100027)。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北京世纪静研噪声振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董乐意张玉成牛小化梁义邵斌崔宇卢岩林刘艳芬董淑棉张瑞娟梁景军麻桂荣本规范主

4、要审查人员:程明昆李先瑞张国京刘智敏邵弘张翔陆景慧陈鸿恩吴守晔郭华于黎明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 .1术语23 .2符号43基本规定64材料与设施85设计125 .1隔振125.2降噪与隔声136施工186 .1一般规定186.2 隔振设施186.3 减振支(吊)架186.4 软接头及法兰196.5 吸声体196.6 隔声门窗206.7 消声器206.8 隔声罩217工程验收227. 1一般规定227 .2检验批验收228 .3工程预验收239 .4环保验收2810 5竣工验收298运行维护31附录A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表33本规程用词说明36引用标准名录37附:条文说明39Contents1

5、 GeneralProvisions12 TermsandSymbols22 .1Terms23 .2Symbols44 BasicRequirements65 MaterialandEquipment86 Design126.1 VibratiReducti126.2 NoiseReductiandInsulatingSound137 Construction187.1 GeneralRequirements187.2 EquipiEntsofVibrationReducti187.3 VariableSpringHanger(DampingBracket)187.4 FlexibleNfe

6、talJointandFlange197.5 5Absorber197.6 Sound-prfDrandWindOW207.7 Muffler207.8 Sound-prfCover218 ProjectAcceptance228.1 GeneralRequirements228.2 InspectionLotAcceptance228.3 ProjectPrvacceptance238.4 EnvironmentalAcceptance288.5 FinalAcceptanceofConstructi299 OperationMaintenance31AppendixRecordofProj

7、ectCompletion33ExplanationofWordinThisSpecification361.istofQuotedStandards37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91.0.1为有效控制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对人及环境的影响,规范降噪和减振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1.0.3供热站房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应与供热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1.0.4供热站房噪声与振动控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8、2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供热站房heatingstation生产供热介质或转换其种类、改变供热介质参数或分配、控制及计量供给热用户热量的设施及场所,包括锅炉房、中继泵站、热交换站等。2.1.2 厂界boundary由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租赁合同等法律文书中确定的业主所拥有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场所或建筑物边界。2.1.3 等效声级equivalentsoundpressurelevel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2.1.4 倍频带OCtaVeband上限频率与下限频率之比等于2的频带。2.1.5 倍频带声压级octavebandofsoundpressurelevel采用倍频程

9、滤波器测量的频带声压级。2.1.6 倍频带中心频率octavebandcenterfrequency每个倍频程的上限与下限频率的几何平均值。2.1.7 Z振级VibraliOnlevelZ全身振动Z计权因子修正后得到的振动加速度级。2.1.8 昼间/夜间day-time/night-time昼间是指6:00至22:00的时段;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的时段。2.1.9 空气声air-bornenoise建筑中经空气传播的噪声。2.1.10 结构噪声structure-bornenoise建筑或设备经过固体(结构)传播扩散的机械振动所引发的_次辐射噪声。2.1.11 平均吸声系数aver

10、agesoundabsorptionfactor同一材料对不同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2.1.12 隔振器dashpot用来减少和消除设备传递到基础振动的装置。2.1.13 参振质量massofvibration隔振体系中参与同步振动的总质量,包括被隔振对象和隔振质量。2.1.14 减振支(吊)架dampinghanger使设备和管道产生减振效果的悬挂式支承构件。2.1.15 消声器muffler降低气流噪声的部件。可作为管道的一部分,在内部进行声学处理后减弱噪声,但允许气流通过。2.1.16 隔声量soundreductionindex墙或间壁的一面入射声功率级与另一面的透射声功率级之差。

11、2.1.17 固有频率naturalfrequency系统自由振动时的频率。2.1.18 阻尼比dampingratio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2.1.19 吸声量equivalentabsorptionarea与某物体或表面吸收本领相同而吸声系数等于1的面积。个表面的吸声量等于它的面积乘以其吸声因数。一个物体放在室内某处,吸声量等于放入该物体后室内总吸声量的增加。2.1.20 吸声系数soundabsorptionfactor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2.1.21 A声级A-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2.2 符号A室内特

12、定频率总吸声量;A1吸声处理前室内总吸声量;A2吸声处理后室内总吸声量:f一一隔振对象的工作频率;fo一隔振体系的固有频率;g一一重力加速度;TL隔声罩的插入损失;i一一相应的A计权网络的衰减值;k隔振体系的总刚度;k;所选用的单个隔振器的刚度;1.对应频率A计权声压级;1.mlJji2罩内外声压级;L室内平均降噪量;1.ni第i个倍频程声压级;m隔振体系总质量;N隔振器数量;NR降噪衰减量;Pa作用在隔振器上的干扰力;P;单个隔振器容许承载力;Ri隔声置的隔声量;so局部隔声罩开口面积;51罩内表面积;S2室内表面积;S;室内不同表面的面积;T室内混响时间;Ti吸声处理前室内混响时间;T2吸

13、声处理后室内混响时间;V-房间内容积;W噪声源的声功率;W,透过隔声罩辐射出来的声功率;1罩内表面积的平均吸声系数;a2室内表面积的平均吸声系数;a;不同表面特定频率的吸声系数;a室内特定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a-吸声处理前室内平均吸声系数;5吸声处理后室内平均吸声系数;隔振效率;口一振动传递率;t1隔声罩的透射系数。3基本规定3.0.1供热站房应采取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并应由专业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3.0.2供热站房在设计时应按源强控制原则合理选用设备。3.0.3噪声与振动的监测内容、点位设置、监测频次、测量时间、评价方法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

14、规监测HJ640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的有关规定。3.0.4居住和公共混合的建筑应按使用功能执行国家现行相应的噪声振动控制标准。3.0.5供热站房运行期间,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室内结构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表3.0.5的规定。极0.5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朝身构噪声势威限值建筑类型时段房间类型噪声排放限值GBA)居住建筑昼间A类房间40B类房间45夜间A类房间30B类房间35公共建筑昼间A类房间45B类房间50夜间A类房间35B类房间40注:A类房间指以睡眠为主要目的,需要保证夜间安静的休息,包括住宅卧室、医院病房、宾馆客房等;B类房间指主要在昼间使用,需要保证思考与精神集中、正常讲话

15、不被干扰的房间,包括学校教室、会议室、办公室、住宅中起居室等。3.0.6供热站房运行期间,室内倍频带中心频率的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表3.0.6的规定。3.0.6室内倍频带中心频率的噪声排放限值建筑类别时段房间类别噪声排放限KdB)31.5*63*125*250*500*居住建筑昼间A类房间7963534539B类房间8571615447夜间A类房间7255443529B类房间7659484034公共建筑昼间A类房间8367574944B类房间8671615449夜间A类房间7659484034B类房间7963534539注:“*”值为类别频率(Hz)。3.0.7供热站房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应符合

16、表3.0.7的规定。表3.0.7供热站房厂界环境嚎声排放限值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噪声排放限值(dBA)昼间夜间居住建筑5545公共建筑60503.0.8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振级标准限值应符合表3.0.8的规定。3.0.8城市各类区域铅垂向Z提级标准限值敏感点类别铅垂向Z振级标准限值(dB)昼间夜间居住建筑7067公共建筑75724材料与设施4.1 .1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应根据工作环境选用耐温、耐酸碱、抗腐蚀、阻燃的环保材料。4.2 .2噪声与振动控制设施应包括橡胶隔振器和阻尼弹簧隔振器、减振支(吊)架、橡胶或金属软接头、吸声体、隔声门窗、消声器、隔声罩等。4.0.3橡胶隔振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17、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橡胶隔振器HJ/T380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作环境温度宜为-15C65C;2宜选用耐油、抗老化性能好的橡胶材料;3在额定荷载下产生的变形量允许偏差应为10%;4在参振质量下,沿弹性主轴方向的系统固有频率允许偏差应为15%;5橡胶件表面应无瘤块、飞边、裂痕、砂眼、气泡等表观缺陷;6表面的局部粗糙纹、斑痕深度或宽度均不应大于0.5mm。4.0.4阻尼弹簧隔振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阻尼弹簧隔振器HJ/T381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轴向静刚度或在额定荷载下产生的变形量允许偏差应为10%;2在参振质量下沿弹性主轴方向的系统固有频率允许偏差应

18、为15%;3阻尼比不应小于0.05;4应有最大允许变形标记;5金属表面应无裂痕、变形及其他机械损伤,并应进行防腐处理。4.0.5减振吊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弹簧减振吊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可变弹簧支吊架NB/T47039和圆柱螺旋弹簧设计计算GB/T23935的有关规定;2连接螺杆与套筒轴心线应保持同心,弹性受力杆件不应与底孔或框架刚性接触;3减振吊架实测荷载力值不应小于额定荷载理论值,且不应大于理论值的10%;4弹簧减振吊架内部应设置防止高频失效功能的隔离结构;5减振吊架应有最大允许变形标记。4.0.6管道减振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减振支架强度应能承受设备运行后的管道重量及冲击力;2减振支架中的

19、橡胶隔振垫应采取限位措施。4.0.7管道软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曲挠橡胶软接头的外观、质量及物理机械性能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可曲挠橡胶接头HJ/T391和可曲挠橡胶接头GB/T26121的有关规定。2可曲挠橡胶软接头两端内部钢丝圈应圆整,不应有明显变形。3可曲挠橡胶软接头的试验压力不应小于工作压力的L5倍,爆破压力不应小于工作压力的3倍。4橡胶接头变形量允许值应符合表4.0.7-1的规定。4.0.7-1檄峻湖0|缰允诅t类型公称直径(三)轴向伸长(m)轴向压缩(mm)横向位移(mm)偏转角度(。)同心同径,法兰连接,单球可曲挠橡胶接头32-5061010156510081

20、51215125-200121816152504001422201050016001625225续表4.0.7-1类型公称直径(mm)轴向伸长(mm)轴向压缩(mm)横向位移(ran)偏转角度()同心同径,法兰连接,双球可曲挠橡胶接头32803050454010015035504035200300356035305金属软接头钢丝或丝带网套的断(缺)丝总根数应符合表4.0.7-2的规定。知Q7-2金踹掇阚细m翻横旗S)纳曦公称尺寸(mm)网套长度50Onm网套长度250Ornm432344010068125800W9W126金属软接头的密封表面不应有裂纹、擦伤、毛刺、砂眼、焊渣等缺陷。软管内外表

21、面应清洁干燥,不应有锈蚀、铁屑等残余物存在。网套与波纹管应贴合,波纹管表面不应有碰伤、焊渣等缺陷。4.0.8吸声体宜采用金属吸声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金属穿孔板的强度、精度、表面质量、规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吊顶QB/T1561的有关规定;2金属穿孔面板静荷载能力不应小于160N11最大弹性变形量不应大于IOm叫塑性变形量不应大于2mm;3金属面板吊挂件承载能力不应小于150N,且应无明显塑性变形;4条板形、块板形、格栅形的面板棱边应平直,最大弯曲度不应大于3%;5金属面板内填充的超细玻璃棉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吸声用玻璃棉制品JC/T469的有关规定。4.0.9供热站房隔声门窗应符合下列

22、规定:1隔声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隔声门HJ/T379的有关规定;2隔声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隔声窗HJ/T17的有关规定。4.0.10供热站房消声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风消声器HJ/T16和风机用消声器技术条件JB/T6891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声器的设计流速宜为4ms8ms;2锅炉烟囱的消声器应选用耐温、耐腐蚀材料;3燃气锅炉房烟囱应安装冷凝水疏水结构。4.0.11隔声罩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声罩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声学隔声罩和隔声间噪声控制指南GB/T19886的规定执行;2隔声罩应具有阻燃、无毒、防潮、抗老化特性,不得选用易燃或可散发有毒气体以及会造成环境污染和

23、危害人体健康的材料;3结构设计应便于拆装,并应有足够的组合强度,隔声板、观察窗和隔声门等与框架接合面处应具有气密性;4隔声罩内应设置通风散热系统。4.0.12隔振台架应符合下列规定:1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为5mm03水平翘曲允许偏差:当边长大于100Omm时,允许偏差应为3mm;当边长不大于IooOnlm时,允许偏差应为2mm。5设计5.1隔振5.1.1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应按设备工作频率和隔振效率确定。5.1.2隔振器总承载力和数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隔振器总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Npimg+1.5pa(5.1.2-1)式中:n隔振器数量(个);p;单个隔振器容许

24、承载力(kN);m隔振体系总质量(t);g重力加速度(ms2);pa作用在隔振器上的干扰力(kN)。2隔振器数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Y(5.1.2-2)k=m(2f0)2(5.1.2-3)a(5.1.2-4)=l-B(5.1.2-5)式中:k隔振体系的总刚度(kNm);k;单个隔振器、隔振吊架的刚度(kNm);fo隔振体系的固有频率(Hz);f隔振对象的工作频率(Hz);u一振动传递率;B隔振效率。5.1. 3隔振系统布局方式应根据设备重心位置确定。5.1.4供热站房的锅炉、供热机组、水泵等设备应在底部进行隔振处理,隔振系统的隔振效率不应小于90%,系统阻尼比应为0.050.10。隔振系统安装后

25、,工作状态下的基座允许振动速度不应大于IOmm/s。5.1.5当隔振系统设置配重底座时,配重底座内填充物密度不应小于30kNm3.5.1.6管道的支(吊)点宜年用减振支架或减振吊架,静态压缩量宜为25mm35mm,隔振效率不应小于85%。5.1.7所有管道支(吊)点处应进行隔振处理,隔振效率不应小于85机管道支架与管道间宜安装不少于2层的橡胶隔振垫或隔振器。5.1.8水泵进出口处应安装可曲挠橡胶软接头或金属软管,管道应进行隔振处理,隔振效率不应小于80%。5.1.9供热站房内及其邻近楼层的管道穿墙处应使用隔振垫或其他隔振材料进行包裹,管道不得与墙体刚性连接。穿墙处套管直径应比工作管大两级,填充

26、材料厚度不应小于20mm。5.2降噪与隔声1 .2.1供热站房宜有完整的建筑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的隔声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有关规定。5 .2.2室内吸声总量应根据室内的吸声降噪要求确定,并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1供热站房室内平均降噪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5. 2. 2-1)IOIrS01(5.2.2-2)(5.2. 2-3)A匚=10式中:Lo室内平均吸声降噪量(曲);记一吸声处理前室内平均吸声系数;石2吸声处理后室内平均吸声系数;Al吸声处理前室内总吸声量(m2);A2吸声处理后室内总吸声量(m2);Ti吸声处理前室内混响时间(s);T2吸声处理后室内混响时

27、间(三)o2室内特定频率总吸声量和平均吸声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S,X.(5.2.24)-(5.2.2-5)式中:A室内特定频率总吸声量(m2);S;室内不同表面的面积(m2);i不同表面特定频率的吸声系数;a室内特定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3室内混响时间可按下式计算:T=0.613?(5.2.2-6)A式中:T室内混响时间(s);V房间容积(m3)。4对应频率A计权声压级可按下式计算:-10lg10,(5.2.2-7)式中:LA对应频率A计权舌压级;1.n第i个倍频程声压级;i一一相应的A计权网络的衰减值,不同频率的A计权修正见表5.2.2。5.2.2不同频率的A计权修正中心频率(HZ)A修

28、正(dB)中心频率(HZ)A修正(dB)中心频率(HZ)A修正(dB)2544.72508.62500-1.331.539.43156.63150-1.24034.64004.84000-1.05030.25003.25000一0.56326.26301.963000.18022.58000.880001.110019.410000100OO2.512516.112500.6125004.316013.41600-1.0160006.620010.92000-1.2200009.35.2.3 供热站房内墙体及吊顶应安装吸声体。墙面吸声体距地面宜为20Omnl500mm。5.2.4 供热站房应安

29、装隔声门窗。5.2.5 消声器设计应同时考虑频带消声量和阻力损失的影响。5.2.6 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不宜小于16dB(八).当对阻力损失有要求时,应控制消声器最大阻力损失。5.2.7 供热站房内的风机应进行隔声及消声处理。消声器的消声量和阻力损失应满足整体设计要求。5.2.8 锅炉烟道应安装消声器。消声器应具有低频消声、外壳隔声、耐高温和疏水性能。5.2.9 烟囱消声器应考虑烟囱位置,以及风载、雪载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烟囱消声器应采取固定措施。5.2.10 隔声罩的隔声效果可通过室内混响声场噪声衰减和插入损失确定。5.2.11 隔声罩宜采用推拉式整体拼装结构,内部应预留维修空间,净宽度不应小于5

30、0Ommo5.2.12 锅炉燃烧器应设置隔声装置。当采用隔声罩时,应采用全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并应预留观察窗。5.2.13隔声罩主材以及隔声罩内吸声材料应通过对隔声罩隔声量确定,并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1室内混响声场的噪声衰减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R=Lpi-Lp22.13-1)或NRRi-Ig-(5.2.13-2)sX式中:NR噪声衰减量(dB);1.罩内声压级(dB);1.m2罩外声压级(dB);Rl隔声罩的隔声量(dB);Sl罩内表面积(m2);S2室内表面积(m2);2室内表面积的平均吸声系数。2室内混响声场隔声罩插入损失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心户)(5.2.13-3)或IL=R1101g(

31、i+t)(5.2.13-4)式中:IL隔声罩的插入损失(dB);al罩内表面积的平均吸声系数;1隔声罩的透射系数。3局部隔声罩隔声效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5.2.13-5)Wn曳+*Si(5.2.13-6)w,=?+n*1(5.2.13-7)式中:W噪声源的声功率(W);W:一透过隔声罩辐射出来的声功率(W);so局部隔声罩开口面积(n?)。5.2.14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设计应有详细的节点做法图。6施工6.1 一般规定6.1.1 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6.1.2 设施材料进场时应出具相关产品的合格证、说明书和检测报告,并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

32、6.1.3 施工前应对施工所涉及的结构、设备和管道采取安全保护措施。6.2 隔振设施6.2.1 钢制隔振台架安装前应对钢材表面先做防锈处理,待底漆完全干燥后再喷涂两遍面漆。6.2.2 隔振系统安装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应为5%。6.2.3 当采用橡胶隔振垫与隔振器串联使用时,应根据承载重量在隔振器下安装不少于2层以上条形隔振垫,且层间应采用钢板隔开,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mm。6.2.4 供热设备安装后测量每个隔振器的压缩量应一致。6.2.5 隔振系统安装孔应与水泵安装孔的位置致。安装孔应采用钻床钻孔,不得使用气割开孔。钻孔完成后应去除毛边。6.3 减振支(吊)架6.3.1 减振吊架的螺纹表面及转动零件

33、的连接面应进行防锈处理。防锈处理时不得破坏减振吊架的螺纹部分,防锈处理完成后应涂覆润滑油。6.3.2 减振吊架安装时,应按设计要求先进行预压缩。减振吊架压缩量应在IOnUn20Inm之间,弹性托架压缩量平均每层应在2mm3mm之间。6.3.3 减振吊架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6.3.4 减振支架与管道之间应加装供热管道滑靴。6.3.5 减振支(吊)架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6.3.6 减振吊架的吊杆孔应大于吊杆直径2级。6.3.7 减振吊架的吊架框焊接完成后应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夹渣和咬边现象。6.3.8 减振支架的

34、布置应考虑与机房内其他机组、通道等的位置,留有维修通过和维修空间。6.4 软接头及法兰6.4.1 软接头安装后的扭曲、压缩、拉伸变形量应符合本规程第4.0.7条及产品说明书的要求。6.4.2 法兰凹槽应与软接头卡槽锁紧并应对齐。6.4.3 法兰安装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制管法兰HG/T20592的有关规定。6.5 吸声体6.5.1 吸声体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规定。6.5.2 轻钢龙骨紧固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构造功能。轻钢骨架安装时应保证刚度,不得弯曲变形。6.5.3 阴阳角处理应平直,吊顶与墙体交接处应密实,不得有缝隙。6.5.4 当扣板与减振

35、吊架、管道、丝杆、穿线桥架等障碍物交叉时,扣板开孔应整齐、平整。当扣板开孔大于80mm时,应进行翻边处理。6.5.5 不得使用吊架、桥架等代替龙骨托吊扣板。6.6 隔声门窗6.6.1 门窗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规定。6.6.2 隔声门的开启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6.6.3 门窗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应一致,漆膜或保护层应连续,不应有锈蚀、划痕、碰伤等缺陷。6.6.4 门窗开关力不应大于100N。6.6.5 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填嵌饱满,并应采用密封胶密封。密封胶表面应光滑、顺直、无裂纹。6.6.6 门窗扇的密封条应安装完好,不得脱槽。6.6.

36、7 门窗的排水孔应畅通,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6.6.8 门窗安装的留缝限值、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6.7 消声器6.7.1 焊接消声器的钢板和焊缝应符合设计要求。焊缝不应存在气孔、夹渣、虚焊、烧穿、咬肉等缺陷。焊接时不得烧损吸声材料,焊渣与飞溅不应堵塞孔板穿孔。6.7.2 采用钏接制作时,双边钾合处应平整贴合,钏钉不得有偏头歪斜现象。钾钉孔直径不应大于钾钉直径0.5mm,钾接总厚度不应大于钾钉允许连接厚度,制钉间距宜为80mm120mm。6.7.3 当采用咬口工艺制作时,折方或卷圆后的板料应采用合口机或手工进行合缝,端面应平齐。操作时,用力应均匀,不宜过重。板材咬合缝应紧密,宽度应一致

37、,折角应平直,咬口宽度应符合表6.7.3的规定。痴7.3咬口Sa板厚6(mm)平咬口宽度(mm)角咬口宽度(mm)o0.76-867续表6.7.3板厚3(mm)平咬口宽度(mm)角咬口宽度(mm)O.780.858-1078O.851.210129106.7.4 消声器安装应牢固,水平误差不应大于5mm,垂直误差不应大于3mm。6.7.5 消声器应做防腐处理。6.8 隔声罩6.8.1 隔声罩外表面的固定钾钉及自攻钉应与钢结构连接牢固,间距应均匀,整体应在一个水平面上,并应横平竖直。6.8.2 隔声罩护面板及压条钟接应牢固、间隙均匀。6.8.3 隔声罩接缝处应密实,不得漏声。6.8.4 隔声罩金

38、属结构应做防腐处理。6.8.5 当隔声罩安装在户外时应做防水处理。7工程验收7.1 一般规定7.1.1 工程整体验收顺序应按检验批验收、工程预验收、环保验收、竣工验收进行。7.1.2 各个验收环节应做好相应验收记录。7.2 检验批验收7.2.1 噪声与振动的控制设施与材料验收应符合表7.2.1的规定。表7.21噪声与振动的控制设旅与材料验收设施与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隔振台架橡胶隔振器弹簧隔振器减振支(吊)架金属软接头橡胶软接头橡胶隔振垫吸声体隔声门窗消声器隔声罩注:表中表示需提供,“一”表示不需提供。7.2.2 检验批的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经抽样检查全部合格;2一般项目经抽样检查8

39、0%以上的检测点合格,其余不应有影响使用功能的缺陷;3应具有明确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7.3工程预验收7.3.1 工程预验收前,应对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进行检查。7.3.2 噪声与振动的控制设施安装完毕后,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预验,并可按本规程表A.0.2的格式填写预验收单。7.3.3 隔振系统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橡胶隔振器表面不应有裂纹。2 弹簧隔振器和隔振系统面漆应厚度均匀,不得有蜕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3 隔振器载荷适用范围、额定载荷、最大载荷、轴向动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规程的规定,并应具有产品技术资料。检验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40、。检验方法:外观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一般项目4隔振系统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5隔振器在额定载荷下的变形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规定,并应小于产品技术资料中的相应限值。检验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外观检查,钢尺检查。7.3.4橡胶、金属软接头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橡胶软接头质量验收应符合表7.3.4的规定。*7.14橡胶软按头质验收项目外胶层内胶层检验方法起泡脱层面积不大于1OOmn2,两缺陷间距不小于500mm,需经一次修理完善不允许有外观检查杂质厚度不大于0.5mm,且不多于2处,需经一次修理完善不允许仃外观检查外界损伤深度不大于0.5mm,面积不大于100nIm2,

41、且不多于2处,需经一次修理完善不允许有外观检查修理痕迹不多于2处的轻微痕迹不允许有外观检查增强层脱层、破裂、针孔海绵不允许有不允许仃外观检查2金属软接头的密封表面不应有裂痕、擦伤、毛刺、砂眼、焊渣等缺陷。3网套与波纹管应贴合,波纹管表面不应有碰伤、焊渣等缺陷。4法兰表面不应有裂缝、焊渣等缺陷。检验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外观检查。一般项目5 橡胶软接头的横向位移、轴向位移及偏转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可曲挠橡胶接头HJ/T391的有关规定。6 金属软接头爆破压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波纹金属软管通用技术条件GB/T14525的有关规定。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42、。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及检测报告。7.3.5减振支(吊)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减振支(吊)架数量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规程笫4.0.5条和第4.0.6条的规定。2减振支(吊)架面漆厚度应均匀,且不得有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3减振吊架弹簧不应有裂痕、擦伤等缺陷。检验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外观检查,按图纸进行型号、数量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一般项目4减振支(吊)架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5减振支(吊)架安装完成后压缩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本规程第4.0.5条和第4.0.6条的规定。检验数量:安装总量的80%。检验方法:外观检查,钢尺检查。7.3.6 吸声吊顶、墙体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吊顶和墙面材料及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有关规定。2吊顶和墙面标高、尺寸、起拱和造型应符合设计要求。3饰面材料材质、品种、规格、图案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4暗龙骨吊顶工程的吊杆、龙骨和饰面材料的安装应牢固。5吊杆、龙骨材质、规格、安装间距及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吊杆、龙骨应经过表面防腐处理;木吊杆、龙骨应进行防腐、防火处理。检验数量:吸声体总量的80%。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钢尺检查,平整度检测尺。一般项目6饰面材料表面应洁净、色泽一致,不得有翘曲、裂缝及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