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第0章绪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64456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畜育种学第0章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家畜育种学第0章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家畜育种学第0章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家畜育种学第0章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家畜育种学第0章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畜育种学第0章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畜育种学第0章绪论.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家畜育种学,Animal Breeding,绪 论Introduction,家畜育种学在动物科学专业的地位家畜育种学是畜牧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畜牧专业的几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动物营养学充分表现个体的表型家畜繁殖学扩大群体数量动物遗传育种遗传改良家畜经营管理如何获取高额利润,绪 论Introduction,课程基本情况总 学 时:54学时(讲课45学时,实习9学时)学 分:3 学分课程安排:第8-9周,第17周停课,参加 实践教学,课程参考书1.内蒙古农牧学院主编.家畜育种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2.焦骅主编.家畜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张沅主编.家畜

2、育种学.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 4.张沅主编.家畜育种学各论.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65.师守堃.家畜育种学总论.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6.刘榜主编.家畜育种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7.王金玉.陈国宏主编.数量遗传与动物育种.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钟金城.陈智华.分子遗传学与动物育种.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绪 论Introduction,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二、动物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三、动物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四、家畜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五、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绪 论Introduction,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1、改

3、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动物性食品富含人体所需营养(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矿物质)且平衡膳食中的动物性食品和动物蛋白的比例是衡量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主要标准,联合国卫生组织定出成年人健康营养标准下限,每日75g蛋白质,其中1/3来自动物性食品发达国家:80-100g(动物蛋白40g)发展中国家:5060g(10-15g)我国:70g(15-17g),2、畜牧业水平与国民经济发达程度一致,从农业经济学观点出发,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高低,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达程度。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水平都较高,其畜牧业产值平均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一

4、、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2、畜牧业水平与国民经济发达程度一致,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发达国家:加拿大51;法国56;美国70;英国76%荷兰68;德国73;新西兰90;丹麦90%我国改革开发前后:1978年13.2%;2001年33;2009年34%我国当前经济发达地区:北京市和上海市均超过50,山东省接近40,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畜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业产值结构变化图,3、促进“三农”的发展,畜牧业发展带动了农业全面发展畜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起到重要作用,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4、带动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食品加工业(

5、肉、奶、蛋)可使畜产品增值13倍,是第三产业的主要部门畜禽的毛、皮、副产品是轻工业(制革、毛纺、制药等)的原料,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5、促进外贸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出口畜产品:猪鬃、肠衣、山羊绒、兔毛等原料型产品需要开辟加工制品的市场,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二、动物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因素 种:遗传育种 料:营养饲料 管:饲养管理 病:疾病防治生产性能=遗传+环境遗传:反应较慢,但持久环境:反应较快,但短暂,牛的育种,年产奶量:野生状态的牛及原始土种牛:几百千克/年专门化改良培育的荷斯坦牛:65007500Kg/年(Max:22870Kg/年),相对贡

6、献率,各种因素对奶牛业的相对贡献率,猪的育种,背膘厚与瘦肉率:丹麦的长白猪,经几十年人工选育背膘厚由4.05厘米的降至现在的2.01厘米;胴体瘦肉率由55%提高到63%。,屠宰车间,二花脸猪(Erhualian Pig),大白仔猪及种猪,杜洛克仔猪及种猪,1、充分利用畜禽品种资源,发挥优良品种的珍贵基因库作用保护品种资源,湖羊,原鸡,2、培育新品种和品系,提高畜禽群体生产性能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畜产品,彩兔,赤狐,银蓝狐,东北改良雪狐,银黑狐,3、现有优良品种中选育优秀的种畜,提高畜禽群体内的良种覆盖率使群体不断地得到遗传改良,德国肉毛兼用美利奴羊,4、培育或筛选杂交配套系,利用杂种优势为工厂化畜

7、牧业生产提供高产、低耗的商品畜禽,三、动物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育种学与遗传学有着直接的密切关系动物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是育种实践的基础动物育种学是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一种从遗传上逐代改进家畜群体重要性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家畜育种是人为地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强调遗传上(遗传结构)的改进,而不是非遗传因素带来的改进,因此育种又称为遗传改良。强调产生优良的后裔,期望下一代有提高,而饲养管理等措施是强调挖掘

8、当代的生产潜力。强调着眼于群体(畜群、品系、品种等)的遗传改进,即群体平均水平的遗传改进。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育种的目的是为了人了的需求,人是育种实施者。,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育种的主要过程:选种:选好种用家畜 种用价值的遗传评估 选配:配种方案制订 杂种优势利用、配合力测定,育种的过程不仅只限于家畜,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存在一个选育的问题,如我国目前在对大熊猫的保护过程中就实行交差血缘的交配制度。,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育种的目的市场,控制畜产品方向,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以获取最大利润。提供优良种畜,保证畜群生产力提高利用杂种优势,提高生产水平改变畜产品类型,满足消费习惯适应“规模化”、

9、“工厂化”生产模式需求,生产规格一致的家畜,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育种的实质,P=G+E P=A+I+D+E 如何准确获得A值?如何合理利用I、D、E值?,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育种的实质,P=G+E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 生产性能=基因型+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反应较慢,但持久环境因素:反应较快,但短暂,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育种(60%),管理、营养、防疫等(40%),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育种的特点,长期性:选育的进展慢,但有累加性。原因:世代间隔长、选育群体规模小思考:如何处理好引种(短期效应)与选育(长期效应)间的关系?,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育种的特点,综合性:品种、环境条件、营养水平、饲养

10、管理、疾病防治的影响,家畜育种学基本概念,育种的特点,广泛性:育种技术的广泛性:多学科交叉数学、遗传学、计算机、生物化学育种技术的广泛性超声波技术、计算机技术、胚胎移植技术、冷冻精液技术成果推广的广泛性:完整的育种过程包括选、育、繁、推现代联合育种技术体系,1、改良各类性状的原理和方法2、遗传改良基本技术(手段)的原理和方法 基本技术:选种、近交、杂交等3、改良现有品种或畜群的原理和方法4、培育新品系或新品种的原理和方法5、商品畜群遗传改良的原理和方法6、育种的新技术7、遗传资源的评估、保存的原理和方法8、育种工作的组织研究,四、家畜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四、家畜育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家畜育种

11、,测定,评估,选种,选配,由表观及内在,由简单到综合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发展过程起源:动物的驯养与驯化旧石器时代:驯化狗 新石器时代:驯化猪、绵、山羊、牛、马,五、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1)传统的家畜育种思想与实践(18世纪以前),对“品种”的描述:某一畜种的畜群,在一些性状和特征上,与另一畜群有着明显的区别。“眼力”育种者经验与灵感的结合商代(公元前1600-1046)韦豕(shi)-猪外形选种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伯乐相马经宁戚相牛经,摘自 高明士 主编 中国文化史,古代形态学标记,公元前4000年,伊拉克的古代巴比伦石刻上记载了马头部性状在个世代的遗传。,伯乐相马,按图索骥,相

12、牛经:全称齐侯大夫宁戚相牛经,春秋时齐国大夫宁戚所撰。,“表型观察”的育种方式,最古老的家畜育种学知识的雏形选种依据是“育种者的眼力和经验”(determined by visual assessment and experience),(2)近代育种学与育种实践(18世纪开始),将“品种”理解为:形态学和生理学上十分相似的一组家畜罗伯特.贝克维尔(Robert Backwell)1976s“最好的配最好的”(Breed the best to the best)采用措施:肉眼鉴定、近交、后裔测定 根据实践经验从血统、个体和后代选择种畜培育品种的新高潮,100多年时间内,全世界培育了许多畜禽品

13、种,仅在英国就育成了10个牛品种、20个猪品种、6个马品种和30个羊品种,(2)近代育种学与育种实践(18世纪开始),1822年,第一本良种登记册英国短角牛1872年,第一个育种组织短角牛协会19世纪,欧洲奶牛平均年产奶量 1500Kg 2500Kg20世纪末,奶牛年产量平均为7500Kg,(3)现代育种学理论的发展与育种实践,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引入 达尔文:1859自然选择理论 孟德尔:1865遗传学理论的诞生 三大遗传学定律,20世纪20年代Fisher、Haldane和Wright等创建了数量遗传学理论将统计学方法引入育种学和数量遗传学Lush(1940)将数量遗传学理论与育种实践结合建立现代家畜育种理论体系。提出遗传力的概念,(3)现代育种学理论的发展与育种实践,(3)现代育种学理论的发展与育种实践,20世纪60年代,以Henderson的线性育种理论体系为代表的一些精确统计推断方法引入,并与计算机结合。综合选择指数BLUP法,(4)现代育种学的新发展,数量遗传育种学的新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优化育种方案的研究、BLUP法、REML法目的:提高遗传评估的准确性 分子育种学的新发展:MAS、MAI、转基因育种技术、遗传图谱的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