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64550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近代以来,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P32.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P3(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P4(背横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

2、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P4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经济发展的?P4-5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已成为社会共识。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6-7(1)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耍力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7.改革开放的地位、重要性?P5P8(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8.2017年1

4、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P89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P9(了解) 10.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P9-11(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

5、没有完成时。 11.如何全面深化改革?P9-11(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将改革进行到底。(2)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12.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P11-13(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3.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PU-13(1

6、)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4.党和政府在惠民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P12(1)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4)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P15-17(1)生活处处有创新。(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4

7、)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创新的重要性?或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或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P17-19(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

8、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P18 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19(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20 6.我国的科技现状?或我国的科技国情?P20(1)成就:我国在去遍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茎远低于

9、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7.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P21-24(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8.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走和提高劳动置鎏质的轨道上来。P21 9.教育的重要性?或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P22(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

10、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0 .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P23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1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12.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P24-28(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13.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P26创新精神,表现为敢为人

11、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14.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怎样对待知识产权?P27(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拒绝购买盗版产品。(3)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1 .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P302 .正确认识民主价值: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P303 .中国的民主

12、进程:P31(1)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壬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4.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

13、值追求是什么?P33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P33-34(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P3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7.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P34(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

14、选举、投票行使权利。(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8.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或社会主义民主有哪些政治制度的保障?P3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充分协商,求同存异。(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9.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P38-

15、40(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10. (1)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民主选举的形式、原则: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3)民主决策的要求、有力保证: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有力保证: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16、的有力保证。 11.我国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P40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12.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P41-42(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13.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P41(1)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2)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3)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3)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14.怎样增强民主意识?P42(1)公民要自觉遵守钮,始终按照逶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