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68241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儿童的儿童认知发展.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第一节 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什么是认知认知(广义):是指人类的认识活动。认知(狭义):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一、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有关概念1、认知结构指个体对事物由知觉而形成的概念,皮亚杰称之为图式。个体靠图式去识别和辨认事物,从而对该事物获得认知。,2、同化与顺应同化:遇到熟悉的事物时,个体可直接运用已有的图式 将其纳入认知结构中。顺应:遇到新事物时,个体根据环境要求调适其图式,以接受新知识。,3、心理运算有以下含义构成: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一种可逆的动作;具有守恒性;具有系统性。,二)认知发展

2、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通过外显的行动影响世界,以此来认识世界。他们的运动行为反映了感知运动格式用于认识世界的概括化的动作模式,诸如吸吮格式。格式逐渐分化和整合,并且在阶段末,婴儿能够形成现实的心理表征,产生客体永久性。,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一是主体和客体的分化;二是因果关系的形成。,2、前运算阶段,这时期的儿童年龄:27岁。皮亚杰把这个阶段分为:前概念期 直觉思维期两个亚阶段。,1)前概念思维期(2-4岁),A、自我中心主义发展主义者认为,到大约8岁以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完全以自己的方式来知觉和阐释世界。,如:整个世界都听我使唤;月亮只跟着他走;只有他在的

3、地方在下雨。,这种无能力从他人的观点观察事物的局限限制了诸如“公平对待”、“道德评价”和“共享”等这些良好行为的发展。,对年幼儿童来说,自我中心主义不是他特意的选择或缺乏经验和训练的结果,而是他这个年龄必然出现的思维方式。就象此时的儿童和成人相比一定身材矮小。,自我中心主义可以说令人又喜又恼。喜:此时的儿童真诚,不会戴“假面具”。(天真无邪;童言无忌。)恼:他们无能力察觉自己的行动对他人造成的后果。如:,3岁儿童在用棍子敲击物体以体验音响效果时,会用棍子去敲击另一名儿童的头颅,而这另一名儿童因疼痛而发出的尖叫只会引起他的“惊讶”,而不是“内疚”。(周五课),前概念期的儿童无能力处理物体和人的复

4、杂特征。,皮亚杰三山实验,B、象征性游戏游戏是儿童早期认知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儿童通过游戏懂得了世界上的生活,以及如何生活。游戏是幼儿期的儿童的主要“工作”。,随着表象和语言能力的日益发展,3岁儿童学会了用一件事来象征另一件事。,2)直觉思维(4-7岁)直觉思维的主要特征是:A、守恒缺乏在4-5岁儿童身上容易发现这种特征。,先问儿童A和A杯子里的水是不是一样多;当着儿童的面,把A杯里的水倒入B杯里,问儿童哪个杯子里的水多。儿童的回答可能有这样两个:要么A杯里的水多,要么B杯里的水多。原因是什么呢?,B、泛灵论幼儿期儿童身上存在一种泛灵思想。表现在他们认为所有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儿童身上这种泛灵论

5、的消失可分为4阶段。,在直觉思维阶段,从认为所有物体都有生命(4-5岁)转变到只有移动着的物体有生命。然后认为只有处于自发运动状态、即无明显推动力而运动的物体才具有生命。第四阶段,即认为只有植物和动物才具有生命,要到11或12岁时才出现。,泛灵论思想有两个作用:第一,通过儿童把情感和态度投射到外部物体身上,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第二,这种投射可以帮助他脱离自我中心主义。,C、实在论此时的儿童认为,一切事物,包括物体、图片、梦境或语词,都具有同样的真实性。(这是自我中心的另一表现)他们还不能把思维过程和现实世界区分开来。,表现为,他们会全身心进入冒险故事的世界。实在论也是成年人为什么应该对儿童

6、谨言慎语的一个理由。,一个不能兑现的允诺,对敏感的孩子来说,无异于一颗破碎的心;一个妖怪来了的恐吓,可能会使孩子夜不能寐或噩梦连连。,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比起学前期,思维更具逻辑性,更灵活、更有组织性。守恒能力表示孩子能够去中心性并反向思考。学龄儿童还具有提高的对分类、系列和空间概念的掌握。但是,他们还很难进行抽象思维。,在这个阶段儿童获得了:1)守恒学龄儿童善于转换思维,他们在液体守恒实验中认识到水在一个方面(高度)的改变可以通过另一个方面(宽度)的改变来补偿。这个实验也说明了儿童思维的可逆性。,2)去自我中心主义此时的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去自我中

7、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3)进行群集运算包括:组合性 两个集可以组成新的集,如鸟类(A)+兽类(A)=动物类(B)逆向性 合并的两个集可以分开,如动物类(B)-兽类(A)=鸟类(A),结合性 可以通过不同的运算方式达到同一运算结果,(A+A)+B=A+(A+B)同一性 任何一种运算都有一种逆运算与之组合产生“零运算”,A-A=0重复性 同类重复性质不变,A+A=A,4)分类此时的儿童可以根据多种纬度进行分类,如既能从颜色、形状分类,又能根据主题分类。,5)序列大小排序的问题对这个时期的孩子已基本掌握。,4、形式运算(11、12-),心理运算可以真实的情境,也能用于可能性与假设性情境

8、;能用于当前情境,也能用于将来情境,以及用于单纯言语或逻辑的陈述。青少年获得了科学思维,假设-演绎推理及包括命题间推理的逻辑推理。他们能够理解高度抽象的概念。,三)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阶段性的含义表现为: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具有不同的质的特点;2、阶段与阶段间的关系是非连续性的;,3、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方面,儿童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4、阶段的顺序性是不可改变的,不能颠倒、不能逾越。,四)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1、贡献: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正思想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详尽描述了个体从出生

9、到成熟认知发展的路线;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思维发展的工具。,2、值得商榷之处过多强调生物学因素的作用;研究方法上的妥当性;形式运算是否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形式等。,五)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1、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应关注儿童思 维的过程;2、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3、承认发展中的个别差异;4、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与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 作用。,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一)主要观点维果茨基同皮亚杰一样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地探索世界的,但与皮亚杰不同的是,他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而是通过成人或年长伙伴来习得和掌握的,这就是维果茨

10、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主要是指:儿童所处组群的信仰、价值观、传统和惯常的行为习俗儿童就是通过文化这个中介来完成与客体的对话并形成自己的能力;,二)最近发展区,儿童“能为”与“可能为”之间存在一个发展区,这个发展区对儿童来说是“最近的”,只要给与支持或通过儿童的努力就可以达到。,三)对教育的启示,1、在教学中应实行“辅助”学习2、教学着眼于儿童的潜能发展,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注意,一、注意的定义,注意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把心智努力集中于对象,而这种集中是可选择的、可转移的、可分配的。其他教科书上的定义 注意是对刺激的指向和集中,三种注意行为的关系 注意的选择最基本;(选择性注意)注

11、意的分配更重要。(分配性注意),二、选择性注意,引言 两耳分听 过滤器理论 鸡尾酒会现象,引言,现象:“出神”1)你有过吗?2)次数多吗?3)能有意识控制吗?比如现在就来。问题的提出 注意集中于一点而全然忽略其余,这究竟容易不容易?,两耳分听,实验的安排:图5-1结果:摩雷的实验结论:(1)注意具有高度选择性;(2)注意是受意识控制的含义:牟布瑞实验如何解释以上现象呢?,过滤器理论,由布罗德本提出的.我们的感觉通道时刻都充满了大量信息(a);信息只有经过进一步分析才能形成知觉和语义(b);而a和b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c),起着过滤道的作用,少量的信息通过过滤道被意义加工.此模型解释了选择性

12、注意.,谁提出的?这个模型解释哪种注意?注意:只滤掉了语义这样的复杂信息。模型遭到了什么质疑?,鸡尾酒会现象,描述暗示了什么?监控;具有个人重要性如何质疑过滤器模型的?提出怎样的问题?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不要自责太甚。,三、分配注意,-引言-改进的两耳分听作业-资源分配模型,引言,问题的提出 如果说鸡尾酒会现象表明“捎带”监控,那么这种“捎带”监控能加工多复杂的信息呢?,改进的两耳分听作业(2-1),格雷实验哪里改进了?结果怎样?如何解释这个结果?引起怎样的猜想?说明什么问题?,特瑞斯曼的两耳分听作业(2-2),哪里改进了?结果怎样?与格雷实验比较如何解释这个结果?引起怎样的猜想?说明什么问题?

13、“捎带”的监控居然可以达到十分精细的地步。,追随耳和非追随耳输入词汇信息;实验者报告听到了:狗抓跳蚤 一句意义完整的话;这说明:分配注意是在意义指导下拾取信息的,并且在参照信息的形式特征的条件下识别被拾取信息的意义.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当我们的选择性注意集中于某些信息的时候,往往也分配一部分注意留心其他方面.,资源分配模型,又称“能量分配模型”:你的注意是你的心理资源或能量模型的假设 1)信息加工总要消耗能量;2)你在每一时间里能调用的资源或能量是有限的。注意分配受什么基本因素的影响?1)客观因素:作业的数量和难度;2)主观因素:,影响注意资源分配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1 唤醒:指什么?指来精神了

14、.对注意起什么作用?起着补充可利用资源 总量的作用.如何补充注意资源?(1)物理刺激(2)生理刺激(3)正常休息,2 分配策略:基本做法:焦点对象;情景对象策略分类:长期倾向:生物性警觉:生物进化的成果,表现为不随意注意 经验性警觉:生活养成的习惯,典型:对自己名字 的警觉 临时设定,两个模型的联系,注意的选择和分配是从两个不同的视角看的。正因为心理资源有限,所以注意才是有选择的,而不论注意分配于多少作业,相对于接收到的刺激而言,都是选择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比较 注意的分配比注意的选择能解释更多的现象。,练习,为什么初次做复杂动作时会显得笨拙?复杂动作:由至少两项独立操作组合起来的作业。组合:两

15、项操作必须(1)同时进行;(2)连贯执行为什么经过练习达到熟练后,复杂动作就自动化地运作起来?,为什么做复杂动作时会显得笨拙,注意分配的解释(1)心理资源分配不过来;(2)心理资源不能及时再分配;(3)心理资源分配不足量。,四、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是否有:1、目的性;2、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五、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稳定性(二)注意的广度(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六、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一)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总体趋势:从无意注意优势地位,逐渐过渡到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1、无意注意的发展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处于同一水平。儿童大脑的发育是儿童有意注意发展的重要条件,2、有意注意的发展,小学儿童有意注意的两个方面:一是有意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二是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二)注意的品质的发展,1、注意的稳定性的发展(P110)2、注意的广度的发展3、注意的分配的发展4、注意的转移的发展,(三)小学儿童注意的培养,1、在教学中组织儿童的注意(1)儿童注意分散的表现与原因(2)儿童注意分散的避免与控制给与信号、提出问题、特殊安排(针对个别差异)、适当的奖惩,2、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注意力,(1)合理运用注意规律(2)培养儿童相关心理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