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3271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5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概述,什么是科学?,一、科学的涵义1、科学是知识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 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A、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B、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 运动规律的科学。C、思维科学研究人的思维规律、方法的综合性科学。,二、科学是过程,第一、科学知识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人类所有的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猜想、实验等活动,都是科学探索的过程。第二、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永不完结的过程,任何科 学结论都只是这个过程的一环而已:哥白尼的日心说是

2、进步,但远不是完结。,三、科学是世界观: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是一种精神。,概括的说:科学精神就是追求追求、探寻事物真相 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具备了成熟思维方式后再去培养,而是在人幼小的时候就应该潜移默化。,什么是技术,1.技术既区别于科学,又和科学紧密联系,2.技术是联系科学和社会的中介 STS(科学、技术和社会),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得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好奇心,并享受到自己的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3、,萌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实质:对幼儿进行科学素养的早期培养。,第二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1、社会发展需要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为适应社会发展,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重在培养幼儿运用科学方法求知,养成求真求实态度,关注科学技术,萌发初步的社会责任感。2、幼儿发展需要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培养完整儿童,不同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性决定作乐幼儿科学教育应保证每个幼儿获得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3、学科特点与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因为科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和知识的严密性特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更要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总之,社会的、心理

4、的和学科的考虑,是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的三大依据。,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四个层次)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单元目标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从抽象到具体,三、以探究为中心的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分类结构)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包含三方面 即 一、情感态度(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有初步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二、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表达)三、科学经验(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倾向),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领域目标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 欲;2.

5、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 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的关系并体 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 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第三节、学前科学教育的相关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认知发展的三个基本过程同化: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顺应: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2、认知发展的阶段(四个阶段)他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既相互连接又具有本质差异的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02岁):主

6、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借助具体事务,能做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务,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二、维果斯基关于概念形成的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 论,1、概念形成的过程 维果斯基认为,学前儿童尚处于概念思维之前的时期,即复合思维时期或概念含混时期。这时候他们是根据简单的因果关系或者根据事物表面的属性、功用和情景来总结概念。例如:把番茄、梨、桃归为一类,因为“能吃,吃起来水多”把太阳和卷心菜归为一类,因为都是圆的 把太阳和公鸡归为一类,因为太阳一出来,公鸡就喔

7、喔叫。六、七岁以后,概念思维时期:但儿童能冲破情境或特征的具体联系的束缚,开始抽取出对象的某些特征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连接,就形成了真正的概念。,2、最近发展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只有在这个区域内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要实现水平间的跨越,可以通过教师的提示,也可以受到同伴的启发。3、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日常概念:是由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出发,逐渐概括起来的概念,也称自发概念。科学概念:指在概念体系的演绎中不断延伸的概念。,三、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理论。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编码系统

8、”。布鲁纳认为,编码系统不仅能够接受信息和组织信息,而且“能够超越一定的信息,即产生创造性行为,或 者是有所创造”。发展阶段论三个发展层次动作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具体定义参看教材184185页。,(2)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认为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获得发现的经验和方法。而且这种发现的经验和方法对将来从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十分重要的。发现学习: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主动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的智慧感和完成任务的胜利感。(3)布鲁纳主张采用诚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复杂、高深、新的科

9、学技术知识传授给任何年龄的儿童。其目的是想让学生尽量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将来尽快地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第四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一、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一)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1、活动课题的设计(1)要选择最基本的科学经验(2)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3)要与科学活动形式相匹配,第五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六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概念 是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技术和方式、方法,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及教师、幼儿等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最终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树立科学的评价理念:重

10、视平等对话,倡导多元评价;树立过程意识,重视对教育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幼儿差异性的评价。,二、评价的意义 1、对教育活动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鉴别,检查 是否达到目标,达到的程度如何。2、对教育活动作出诊断,发现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3、更好地进行个别教育,因材施教。,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评价的内容包括对活动本身的评价和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对活动本身的评价包括对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过程、活动结构、活动环境以及师幼互动关系等进行综合评价。(参看书本的198-199页),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对幼儿知识经验的评价;对幼儿探究方式和方法的评价;对幼儿情感、态度的评价。二、幼儿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 观察分析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测查法等。问卷法:将一系列设计好的问题组合起来,通过书面形式提供给调查者,征询被调查者的意见,回收、整理、分析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有关评价对象情况的一种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测查法:也称测试法,指通过预先准备的问题测查幼儿的发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