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75749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4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7章-输入输出接口和总线.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7-1 I/O interface and bus,一、function 1、采用I/O接口的必要性 necessary 通讯 communication:指计算机与外设间交换数据、状态和命令的过程。要通讯则需解决如下问题(必要性):1)速度不匹配问题 speed CPU速度快 I/O接口 外设速度慢 2)信号电平不匹配问题 signal CPU使用TTL电平,外设是复杂的信号。,TTL 电平 转为外设所需信号 外设信号 转为TTL 电平 3)信号格式不匹配问题 format CPU总线上传送8位、16位、32位并行数据 外设:所需信号种类有模拟量,数字量,开关量等;电压,电流;串行方式,并行

2、方式。4)时序不匹配问题 time sequence CPU的时序与外设自己的定时和控制逻辑不一样。,2、接口功能 interface function 主要作用:解决CPU与外设间的不匹配,不 能协调工作的问题。功能如下:1)设置数据缓冲器buffer,解决速度差异。2)设置电平转换电路 如串行接口芯片 MAX232(TTL 12V)3)设置信息逻辑转换电路:如A/D,D/A,接触器的通/断等。4)设置时序控制路实现CPU与外设同步,如状态,应答信号。,5)具备地址译码电路 选择不同外设进行操作 二、简单的I/O接口芯片(P248 自学)三、I/O端口及寻址方式 port and addre

3、ssing 1、I/O端口:CPU与外设通讯时,传送的信息 1)数据信息 数据R 数据口 2)状态信息 状态R 状态口 3)控制信息 控制R 命令口,1)数据端口:存放CPU与外设间交换的数据,长度 1-2字节,其数据缓冲作用。2)状态端口:指示外设当前状态,每种状态用1位表示 常用状态位:READY(准备就绪)READY=1时 输入口:数据已准备好,等待CPU读取,CPU取走后,READY置0。输出口:输出R已空,可接收下一数据,收到下一数据,READY置0。,BUSY忙碌位 表明输出设备能否接受数据。BUSY=1:忙,不接收CPU传送数据 BUSY=0:闲,可接收CPU传送数据错误位(ER

4、ROR):数据传递出错位 如奇/偶校验错,溢出错。3)命令端口(控制口):存放CPU对I/O设备的命令和控制字。如:启动,停止,允许中断。控制字有:方式选择控制字,操作命令字等,2、I/O端口的寻址方法:两种编址方式:存储器映象导址,mapping I/O指令寻址。I/O instruction存储器映象导址方式:把I/O端口做一个存储单元,与存储单元统一 编址。优点:无需专用I/O指令,简化了指令系统,端 口空间可大可小。缺点:占用了存储空间,指令字节数比专用I/O 指令长。如:MC6800,MC68000,单片机51、96系列。,I/O单独编址方式:不占用存储器空间,构成一个I/O空间。用

5、专用的IN,OUT指令 8086中:用A15A0导址I/O端(可访问64K个)用M/IO控制信号区分I/O导址和存储器导址,优点:可读性好(专用指令)速度快(指令字节少)不占用内存空间缺点:专用IN,OUT,指令系统复杂 功能不如访问存贮器的指令强 增加了控制信号(M/IO),四、CPU与外设间数据传送方式 data transfer 程序控制方式 program 三种类型 中断方式 interrupt DMA方式(硬件实现)DMA1、程序控制方式:无条件传送(同步传送)条件传送(查询方式)1)无条件数据传送方式 unconditional 应用场合:用于外设在任何时刻均已处于准 备好或接收状

6、态。,举例:定时采集和现实三部位的温度 端口地址10H,11H,12H是与三个温度 源相连的A/D转换器的地址。编程:START:IN AL,10H;采集温度 CALL DISPLAY1;显示 IN AL,11H;采集温度 CALL DISPLAY2;显示 IN AL,12H;CALL DISPLAY3;CALL DELAY;调延时 JMP START;,2)条件传送(查询方式)conditional query CPU不断查询状态,满足条件后则传送,否则等待。,查询输入流程图,查询输入接口电路:,编程:设状态口:PORT_SI 数据口:PORT_IN 传送数据字节数:COUNT_1 MOV

7、BX,0;初始化指针 MOV CX,COUNT_1;字节数READ_SI:IN AL,PORT_SI;读入状态位 TEST AL,01H;D0=1?准备好?JZ READ_SI;否,转。IN AL,PORT_IN;已准备好,读入数据 MOV BX,AL;存于缓冲区,INC BX;修改指针 LOOP READ_SI;未完,待续;已完,执行别的程序查询工作过程:输入设备准备好后,发选通信号 a:数据锁存起来 b:D触发器Q=1CPU执行 IN AL,PORT_S1后:M/IO=0,RD=0 A15A0给出状态端口码CS1=0 状态三态门打开,状态送入D0位上,CPU执行 IN AL,PORT_IN

8、 后:M/IO=0 RD=0 A15A0 给出数据端口码,CS2=0 缓冲器将数据送出,同时清0 READY 状态 P256 图7-8 查询输出接口电路(详细讲解)条件传送数据的缺点:反复查询过程,浪费CPU的时间,CPU利用率低。,M/IOA15-A0,D7-D0,查询输出接口电路,2、中断方式数据传送:平时CPU执行主程序,只有输入数据准备就绪或输出设备已闲,才向CPU申请中断。CPU响应中断后,执行中断服务程序,进行一次数据交换,然后返回继续执行原程序。(详细讲授在第八章中进行)3、DMA方式:问题的提出 problem formulation:虽然中断方式CPU利用率高,但执行中断仍需

9、时间。DMA方式是数据传递时,要CPU让出总线,由DMA控制利用总线直接与外设进行数据传送,不占用CPU时间。传递完后,DMA控制器再将总线还给CPU。DMA方式传送数据的速度取决外设和内存速度。,存储器,外 设,HRQ DMAHLDA 控制器,地址锁存器,数据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控制总线,控制总线,数据总线,AD15AD0,ALE,CPU,HLDA HOLD,IOR,DREQ,DACK,地址总线,IOW,MEMW,MEMR,微机系统中DMA控制器操作框图,P258 微机系统中DMA控制器操作框图(详讲)DMA方式读磁盘工作过程:procedure系统启动时:开关接通CPU总线,存储器(

10、总线属于CPU)同时对DMA控制器初始化(传送字节数,起始地址,选DMA芯片通道)CPU向磁盘发读命令,磁盘控制器找到数据位置,开始读数据,数据准备好后,外设向DMA 控制器发请求信号 DREQ。若DMA输入通道未屏蔽,DMA 发HRQ到CPU的HOLD端。CPU收到后,中止当前程序运行,总线浮空并发保持响应信号HLDA,DMA控制器发信号使开关向下,总线与DMA控制器接通(DMA控制总线)DMA发送第一个数据地址且发出确认信号DACK,通知磁盘控制器准备好要输出的数据字节 DMA控制器使I/O读信号IOR、存储器写信号MEMW有效,磁盘输出数据到总线,并将总线数据写入存储器。,(6)每传送一

11、个字节数据后:DMA自动修改地址 R 的内容,指向下一地址,字节计数器减1,重 复上述过程,直到计数值减为0,并由0减到 FFFF为止。(7)DMA结束后,HRQ无效,总线连接到CPU。CPU恢复执行原中止程序。五、I/O译码电路和PC机的I/O地址分配 1、I/O端口译码电路。2、PC机的I/O端口地址分配,PC/XT机端口分配 CPU:8088(兼容机8086)接口芯片:中断控制器 8259A 1片 主板上 DMA控制器8237A-5 1片 并行I/O芯片8255A-5 1片 计数/定时器8253-5 1片 主板上还有8个I/O扩展槽。(I/O通道),提供磁盘驱动器I/O接口 I/O扩展槽

12、 打印机接口 插入适配器 CRT接口 异步通讯接口等PC/XT机中:用A9A0进行I/O寻址 A9=0寻址主板I/O端口(512个端口)A9=1寻址I/O通道(512个端口)主板上,I/O端口译码电路如下图所示:,图7-12 系统板上I/O端口译码电路,当AEN=1 A8A9=00时74LS138开始工作主板I/O地址范围:0000FFH(256)A9=1时,I/O通道(槽):2003FFPC/XT机的I/O端口分配表如表1所示;PC/AT及兼容机的I/O端口地址分配表如表2示,系 统 板 I/O 通 道,00001F(000F)02003F(2021)04005F(4043)06007F(6

13、063)08009F(8083)0A00BF(A0)0C00DF0E00FF20020F2F8 2FF300 31F320 32F378 37F380 38F3B0 3BF3F0 3F73F8 3FF,8237A-5 DMA控制器8259A 中断控制器8253-5 计数/定时器8255A-5 并行接口DMA页寄存器 NMI屏蔽寄存器保留保留游戏I/O口异步通信2(COM2)实验卡(原型卡)硬磁盘适配器并行打印机接口同步通信控制器单显/打印机适配器软磁盘适配器异步通信1(COM1),分类 地址范围(H)I/O设备(端口),表1 PC/XT机的I/O端口分配表,系 统 板 I/O 通 道,0000

14、1F02003F04005F06006F07007F08009F0A00BF0C00DF0F00F10F8 0FF1F0 1F8200 207278 27F2F8 2FF300 31F360 36F,DMA控制器1,8237A-5中断控制器1,8259A(主片)定时器 8254-2键盘接口处理器,8042 实时时钟,NMI屏蔽寄存器DMA页寄存器,74LS612中断控制器2 8259A(从片)DMA控制器2,8237A-5清除协处理器忙信号复位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硬磁盘游戏I/O口并行口2(LPT2)串行口2(COM2)实验卡(原型卡)保留,分类 地址范围(H)I/O设备(端口),I/O 通 道,

15、378 37F380 38F3A03AF3B0 3BF3C0 3CF 3D0 3DF3F0 3F73F8 3FF,并行打印机口1(LPT1)SDLC,双同步通信口2双同步通信口1单显/打印机适配器保留彩色/图形监视器适配器软磁盘控制器串行口1(COM1),分类 地址范围(H)I/O设备(端口),表2 PC/AT及兼容机的I/O端口地址分配表,在PC/AT机中:80286 10地址线(A9A0)I/O寻址,地址范围0003FFH 其中:DMA控制器8237A2片 中断控制器8259A2片 定时器 8254-2,7-2 总线 bus,一、概念 definition 总线:各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1、总线分类:category 片级总线(元件级总线):芯片的引脚 系统总线(内总线,板级总线):各插板间的连线(微机总线)外部总线(通讯总线):微机之间或微机与仪器间的连线,2、总线标准:standard 标准:插座尺寸,引线数目,各引线信号含 义及时序等。常用标准系统总线有:PC总线,AT总线(ISA总线),高性能的 EISA总线,PCI总线,S100总线,STD 总线。常用标准外部总线:IEEE488总线,EIARS232总线。,二、IBM PC总线 P265(自学)三、AT总线 P267(自学)四、EISA总线 P270(自学)五、IEEE488总线 P273(自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