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7602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件第3章-需求与供给.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需求与供给,Company Logo,3.1 市场与价格3.2 需求3.3 供给3.4 市场均衡3.5 市场均衡的变动,Company Logo,引导案例,2010年上半年,大蒜、绿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一轮农产品接力般的涨价潮,在网络上也催生了一系列的网络热词:蒜你狠、豆你玩。以绿豆为例,从2010年2、3月份开始,绿豆价格不断攀升,从上年同期的4元一斤飙升至12元一斤。普普通通的绿豆,为何身价一夜飙升?京城百姓一直笑传是宣扬绿豆包治百病的“养生专家”张悟本“炒高”了绿豆价格,也有人认为是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的大旱导致绿豆减产,抬高了价格,还有人认为,绿豆价格飞涨,是一些投机

2、资金流入农产品领域所致。,Company Logo,案例思考: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由什么决定?为什么有些产品的价格上升、有些下降、有些则不断波动呢?人们对绿豆价格飞涨的原因解释,符合经济学原理吗?本章介绍的供求模型将帮助你回答这些问题。供求模型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模型之一。,Company Logo,3.1 市场与价格,3.1.1 市场如何界定市场界定(market definition)就是确定一个市场的范围或边界,既包括地理边界,也包括产品范围。3.1.2 市场分类经济学家根据竞争程度由高到低,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perfectly competition)、垄断竞争(monopolisti

3、c competition)、寡头(oligopoly)和垄断(monopoly)四类。,Company Logo,3.1.3 市场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惟一的通行价格市场价格(market price)。货币价格(money price)或名义价格(nominal price)相对价格(relative price)或实际价格(real price),Company Logo,3.2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定义,消费者要形成对某商品的需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有购买该商品

4、的欲望;(2)有支付该商品价款的能力;(3)已经作出了购买该商品的决定。,Company Logo,3.2.1 需求定律 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Company Logo,价格和需求量会反向变动的原因(1)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增加对其替代品的购买。(2)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当所有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时,一个产品的价格提高,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

5、人们的实际收入下降了,人们买不起以前购买的所有东西。这样,消费者必须减少一些产品和服务需求量。,Company Logo,3.2.2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是商品的各种价格与其对应的需求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Company Logo,表3-1 某市场的绿豆需求表,Company Logo,用横轴表示需求数量、纵轴表示价格,我们可以把需求表绘制成需求曲线(demand curve)。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根据需求定律可知,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3-1所示。,Company Logo,图3-

6、1 某市场的绿豆需求曲线,Company Logo,3.2.3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individual demand)是指单个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market demand)是指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Company Logo,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个消费者的需求量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化,即个人需求曲线通常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可能价格下市场上所有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某一商品的总量。它是在每一价格下把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得到的。,Company Logo,假设某市场上有两位消费者A和B,当

7、市场价格为P0时,A的需求量为QA,B的为需求量QB,则在价格水平为P0时,市场需求量就是QAQB。,图3-2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Company Logo,3.2.4 需求曲线的移动 当价格以外的影响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就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当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每一个价格水平对应的需求数量都增加了。当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每一个价格水平对应的需求数量都减少了。,Company Logo,引起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1)消费者的收入。(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偏好。(4)预期未来的价格。(5)预期未来的收入。(6)人口。,Company Logo,表3-

8、2 收入增加前后的需求表,Company Logo,图3-3 收入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Company Logo,3.2.5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change in quantity demanded)是指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当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如图3-4中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变动(change in demand)是指在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动所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增加,需求

9、曲线右移;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图3-4中需求曲线右移到即为需求增加,左移到即为需求减少。,Company Logo,图3-4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Company Logo,表3-3 影响需求的因素,Company Logo,3.3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根据定义,生产者要形成对某商品的供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有生产该商品的欲望,即可以中生产中获利;(2)有生产该商品的能力,即拥有生产该产品的资源和技术;(3)已经作出了生产和销售该商品的决定。,Company Logo,3.3.1 供给定律影响

10、供给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化的关系,即: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Company Logo,价量同向变动的原因边际成本递增随着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量的增加,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是不断递增的,而边际成本是厂商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者才愿意承担更高的边际成本来供给更多的产量;价格下降,生产边际成本较高的那些产量变得无利可图,生产者必然减少产量。,Company Logo,3.3.2 供给表与供给曲线供给表(supply schedule)是商品的各种价格与其对应的供给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表3-4给

11、出了某市场的绿豆供给表。,表3-4 某市场的绿豆供给表,Company Logo,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根据供给定律可知,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如图3-5所示。,图3-5 某市场的绿豆供给曲线,Company Logo,3.3.3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个人供给(individual supply)是指单个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市场供给(market supply)是指市场上所有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市场供给又称行业供给(industry supply)。,Company Logo,图3-6 个人供给与市场供给,C

12、ompany Logo,3.3.4 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曲线反映了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当价格以外的影响供给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就引起了供给曲线的移动。当供给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每一个价格水平对应的供给数量都增加了。当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每一个价格水平对应的需求数量都减少了。,Company Logo,引起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1)生产资源的价格。(2)相关产品的价格。(3)预期的未来价格。(4)技术。(5)供给者的数量。,Company Logo,表3-5 技术进步前后某市场的绿豆供给表,Company Logo,根据上述供给表的数据,可以绘出相应的供给曲线,说明供给

13、增加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图3-7 技术进步引起供给增加,Company Logo,3.3.5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change in quantity supplied)是指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如图3-8中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变动(change in supply)是指在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变动所导致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14、。图3-8中供给曲线右移到即为供给增加,左移到即为供给减少。,Company Logo,图3-8 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变化,Company Logo,表3-6 影响供给的因素,Company Logo,3.4 市场均衡,均衡(equilibrium)是指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经济变量之所以能均衡,是因为影响该变量的对立的因素相互制约、相互抵销,达到了一种平衡的状态。我们已经看到,当一种产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减少,而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而供给量增加。当价格变动使得供求出现平衡时,市场均衡就出现了。,Company Logo,3.4.1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

15、量 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使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供求数量即为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Company Logo,表3-7 某市场绿豆的需求表与供给表,Company Logo,图3-9表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在价格为6元/斤时相交。在高于6元的每个价格上,都出现了过剩,而低于6元的每个价格上,都出现了短缺。,图3-9 市场均衡,Company Logo,3.4.2 价格调节机制 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价

16、格高于均衡价格时,过剩迫使其下降;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短缺促使其上升;价格的这种调节机制,最终形成了均衡价格,Company Logo,3.5 市场均衡的变动,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由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因此,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的位置移动都会使均衡价格水平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价格变动可能源自需求变动、供给变动或者两者的同时变动。,Company Logo,3.5.1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图3-10中点为绿豆市场原来的均衡点,均衡价格为6元,均衡数量为10万斤。如果很多人接受了绿豆养生、治病的观点,或

17、者绿豆价格将继续上涨的预期导致投机资金大量购买绿豆,导致绿豆需求增加,需求曲线从右移到。在原来的均衡价格6元下出现了短缺。短缺导致价格上升、而价格上升又导致供给量增加,最终均衡点从移动到,均衡价格上升到10元,均衡数量增加到15万斤。,Company Logo,图3-10 需求变动的影响,Company Logo,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减少导致需求曲线左移,这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对于需求减少的情况,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图3-10来说明。假设最初的市场均衡为,均衡价格为10元,均衡数量为15万斤。因为张悟本所鼓吹的绿豆神话破灭,人们对绿豆的消费又减少到正常状态,绿豆的需求曲线会从左移到,

18、在原来均衡价格10元下出现了过剩,过剩导致价格下降,而价格下降又导致供给量减少,最终均衡点从移动到,均衡价格下降到6元、均衡数量减少到10万斤。,Company Logo,3.5.2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图3-11中的点为绿豆市场原来的均衡点,均衡价格为6元,均衡数量为10万斤。如果因为绿豆生产的技术进步,比如高产绿豆种子的问世,绿豆大量增产,供给增加,从而导致绿豆的供给曲线从右移到。在原来的均衡价格6元下出现了过剩。过剩导致价格下降、而价格下降又导致需求量增加,最终均衡点从移动到,均衡价格下降到4元,均衡数量增加到1

19、5万斤。,Company Logo,图3-11 供给变动的影响,Company Logo,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减少导致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对于供给减少的情况,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图3-11来说明。假设最初的市场均衡为,均衡价格为4元,均衡数量为15万斤。因为南方大旱,绿豆大幅减产,供给减少,从而导致绿豆的供给曲线从左移到,在原来均衡价格4元下出现了短缺,短缺导致价格上升,而价格上升又导致需求量减少,最终均衡点从移动到,均衡价格上升到6元、均衡数量减少到10万斤。由此可见,引导案例中将南方大旱、绿豆减产作为绿豆价格上涨的一个原因,是有经济学依据的。,Company Logo

20、,3.5.3 需求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分为四种情况:(1)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由此可以推知新的均衡点一定位于原均衡点右侧,均衡数量必然增加,而均衡价格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其变化不确定,既可能上升、又可能下降,还可能保持不变。,Company Logo,假设最初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为 和,需求和供给增加使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向右移动到 和,均衡点从 移动到,导致了价格的略微下降和数量的大幅增加。一般说来,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的情况下,若需求增加得多,价格上升;供给增加

21、得多,价格下降;需求和供给增加得一样多,价格不变。,Company Logo,图3-12 需求和供给同向变动的影响,Company Logo,(2)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左移移,均衡价格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由此可以推知新的均衡点一定位于原均衡点左侧,均衡数量必然减少,而均衡价格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其变化不确定,既可能上升、又可能下降,还可能保持不变。,Company Logo,假设最初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为 和,需求和供给减少使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向左移动到 和,均衡点从 移动到,导致了价格的略微上升和数量的大幅减少。一般

22、说来,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若需求减少得多,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得多,价格上升;需求和供给减少得一样多,价格不变。,图3-12 供给与需求同时减少,Company Logo,(3)需求增加、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由此可见,在需求增加、供给减少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必然上升,而均衡数量的变化不确定,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Company Logo,假设最初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为 和,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右移到,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左移到,均衡点从 移动到,导致了价格的大幅上升和数量轻微增加。一般说来,在需求增

23、加、供给减少同时发生的情况下,若需求增加得多,数量增加;若供给减少得多,数量减少;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得一样多,数量不变。,图3-13 供给与需求反向变动的影响,Company Logo,(4)需求减少、供给增加。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由此可见,在需求减少、供给增加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必然下降,而均衡数量的变化不确定,可能增加、减少或不变。,Company Logo,假设最初需求和供给曲线分别为 和,需求减少使需求曲线左移到,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右移到,均衡点从 移动到,导致了价格的大幅下降和数量轻微减少。一般说来,在

24、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同时发生的情况下,若需求减少得多,均衡数量减少;若供给增加得多,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和供给增加得一样多,数量不变。,图3-13 供给与需求反向变动的影响,Company Logo,本章小结,市场与价格市场是买方和卖方进行交易的场所或连接点。市场可以是有形的场所,也可以是无形的交易安排。行业是出售相同或紧密相关产品的厂商的集合。一个行业形成其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方。市场界定就是确定一个市场的范围或边界,既包括地理边界,也包括产品范围。竞争性市场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而非竞争性市场包括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市场价格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是买方和卖方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一个惟一的通行价格,在不

25、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平均价格。市场价格有货币价格或名义价格与相对价格或实际价格之分。货币价格就是以现值货币计量的名义价格,而相对价格是两种货币价格的比率,是一种物品的实物价格,反映了其机会成本。相对价格是一种实际价格。最常用的实际价格是用CPI指数表示的相对价格。,Company Logo,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有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之分。需求定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即: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的

26、收入、相关商品(替代品或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预期未来的价格、预期未来的收入、人口。,Company Logo,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supply)是指生产者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有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之分。供给定律: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化的关系,即: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引起供给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生产资源的价格、相关产品(生产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预期的未来价格、技术、供给者的数量。,Company Logo,市场均衡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均衡。一种商品

27、的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使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等于市场供给量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供求数量即为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当市场偏离均衡状态时,短缺使价格上升、过剩使价格下降,最终使价格和数量回到均衡状态。市场均衡时,所有愿意支付市场价格的消费者都能够买到他们想要数量的产品,所有愿意接受市场价格的生产者,都能够卖出他们想要出售数量的产品。均衡价格等于消费者为购买最后一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等于生产者为销售最后一单位产品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Company Logo,市场均衡的变动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导致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变化不确定;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导致均衡数量减少、但均衡价格变化不确定。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衡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变化不确定;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变化不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