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案例分析-公务员殴打父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6287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2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案例分析-公务员殴打父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公务员殴打父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公务员殴打父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公务员殴打父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理学案例分析-公务员殴打父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案例分析-公务员殴打父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案例分析-公务员殴打父母.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务员殴打父母事件分析,事件回顾,廖某,北京大学硕士生,现在是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的职员。去年4月,因知道媳妇怀孕,廖某的母亲廖惠莲从郴州老家赶来深圳照顾媳妇,但因婆媳关系不合,儿子怪母亲把妻子照顾瘦了,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后母亲回了老家。,事件回顾,廖某的父亲,廖祥光告诉媒体,儿子以前没这么暴躁,在结婚前还经常打电话回家嘘寒问暖,但自从结婚后,父亲、母亲以及挣钱供其上学的姐姐都挨过他的揍,他对自己的老婆也动过手。单位:没见他有过激行为,事件回顾,廖天野这个拥有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复合学位头衔的研究生;这个在新浪博客上自诩“睁开双眼看世事百态,敲击键盘评是非曲直”的深圳公务员;这个拥有律

2、师执照,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服务他人的年轻律师却因为打骂亲生父母被媒体曝光后,一时成为网络热议的“知名人物”。,1、家人认为结婚是儿子变暴力的根源 在廖家人看来,变化从儿子找媳妇开始,媳妇李某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她总是嫌弃廖家穷。,事件根源分析,2、“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了男孩子从小在家中就觉得自己生来就高人一等,很容易养成骄横跋扈,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不懂得感恩,缺乏公平意识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事件根源分析,3、内心多年来充满着强烈自卑和焦躁 廖某通过自身努力不仅成为名牌大学的硕士生还成为了公务员,但是却从骨子里无法摆脱

3、“凤凰男”的自卑!贫穷的廖家根本没有能让他啃老的资本!不管他怎样“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事件根源分析,心理学分析,1、道德分析 廖某作为北大的研究生,显然有道德认知,并且也有道德情感,但是缺乏了道德意志,以至于没有很好的遵循道德行为,殴打父母,践踏了道德的底线,引起了公众的愤怒。,2、精神分析,在外人面前廖某彬彬有礼,试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太过追求超我,追求完美,而过分压抑自己的本我和自我,从而使自己无法承受这种压力,一次次的在自己的亲人面前通过这种暴力的方式来释放这种压力。,3、行为分析,(1)从廖某从小的成长环境来看在这种重男轻女的环境下养成了廖某自私自

4、利的性格特点,缺乏公平意识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为了生存表现出双重人格,“在家忤逆暴力,在外彬彬有礼”。,3、行为分析,(2)从廖某的工作环境来看从公务员本身的工作要求来看,要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人际关系的复杂,大量的工作,使廖某的工作压力很大,而在同事,领导面前又不能发泄,于是他将这种压力深深的藏在自己的心里,而当他终于承受不住的时候再自己的亲人面前逐渐的爆发出来。,3、行为分析,(3)从廖某婚后的家庭环境来看 据廖某称,婚后,自己的妻子得了产后抑郁症,他只能白天上班,晚上回来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工作和家庭环境压力使廖某不堪重负,又没有人诉说,也没找到合适的渠道发泄,终于爆发在了自己亲人的身上

5、。,现代教育的反思,1、骄纵的家庭教育会造就孩子暴戾的性格 孩子打父母,这种新型家庭暴力仅是一些个案报道,但是在它的背后潜藏的社会问题是: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事事以孩子为“中心”,从小对孩子放松管教,可能造成孩子任性,对家长出言不逊、语言顶撞,甚至大打出手,“升级”为极端的暴力事件。孩子由任性而发展到打骂父母,应该说是父母平时对孩子的娇惯造成的恶果。廖某也是家中独子,这在农村家庭中必定被视为掌上明珠,百般溺爱。即便他殴打父母令人发指,可他家人还在替他搪塞,将责任推到他妻子身上,其从小受到的放纵可见一斑。所以,廖某现今如此自恋暴虐,他的父母姐姐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责任。,现代教育的反思,2、功利的学

6、校教育培养了高智商低情商的冷血机器 我们的教育一直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人才”,让他们擅长某一样技术,在某个领域成为佼佼者;然而事实上,这样功利性的快餐式培养法造出的许多却是高智商、低情商,甚至泯灭人性的冷血机器。他们在职场如鱼得水、春风得意,回到家却变得古怪易怒,不可理喻。廖某,这位北大研究生、深圳公务员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同事、乡邻的描述可以看出,廖某是非常善于塑造外在形象的人,他们可以完美地处理学习、工作上的事情,对于如何处理别人的困难讲得头头是道,但面对自己的家务事却显得无能为力,最后以暴力解决。,结束语,多年来,我们的教育都以“培育英才”为目的,家长让孩子上学的唯一目的是考上名牌大学,在大学录取榜的诱惑下,初中、高中对学生唯一的要求就是考出高分。为了能让孩子考上大学,家长天天逼着孩子读书学习,或是无条件地娇宠孩子,完全忽略孩子的情商和“德商”。大家都在讲孝顺,却没有人能告诉孩子,他们为什么应该孝顺父母,什么才是孝顺父母。一个令人纠结的逻辑是:如果孝顺是报答,那一给一报的实质岂不就是投资和交易?父母亲情又在何处?如果孝顺是礼貌待人,那该给的又岂止是父母?一个从来不知道自己权利自由的人不会知道他人的权利自由,一个不知道他人的权利的人如何会去尊重他人权利?一个骨子里不尊重他人权利和自由的人缘何会善待父母?,培养孩子的宗旨是什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