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76474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脏能量代谢及治疗,正常心脏能量代谢,心脏耗氧最多的器官,心脏每天向全身输送68吨血液!心脏搏动:平均10万次/天每搏输出量:60-80ml心脏全天消耗约43kg ATP每秒消耗1mmol ATP(0.507g)能量储备:仅20mmol Pi(ATP 和PCr中的高能磷酸键)90%的无机磷酸盐(Pi)由磷酸肌酸(PCr)提供90%的无机磷酸盐来自心肌细胞线粒体线粒体占心肌细胞体积的30%剧烈运动时,心脏动用90%的氧化能力,心脏供氧的调节,心肌提高从单位血液中摄取氧的潜力较小因为冠脉血流经心脏后,65%70%的氧已被心肌摄取心肌供氧调节主要通过冠脉血管舒张,即增加冠脉血流量的途径心肌代谢产物引

2、起:腺苷、H+、CO2、乳酸、缓激肽、前列腺素E等非低氧的直接作用神经和激素调节作用:短暂、弱慢性供血不足时,由增加能量供给改为增加能量利用,心肌能量代谢,心肌收缩与舒张是一个主动耗能的过程ATP是心肌唯一可利用的能量形式Ca2+的转运和肌丝滑动都需要ATP,ATP来源,正常心肌ATP的来源,心脏的供能方式,葡萄糖Glu游离脂肪酸FFA乳酸 lactate丙酮酸 pyruvate酮体 ketone bodies,在正常情况下心肌供氧以有氧氧化为主,心肌代谢特点正常供氧状态的心脏代谢,缺血心脏的能量代谢,临床治疗的启示,ACS心肌缺血,紧急开通血管是当务之急。但临床上往往发现进行了PCI或CAB

3、G,开通或重建了血运,心功能也不能立即恢复,有时心电图的恢复要延迟到数周以后.以上情况说明心肌血供(氧供)和能量生成之间尚有一系列复杂的代谢过程,缺血所致的损伤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修复.,临床治疗的启示,在心肌缺血的治疗中除了降低O2耗,增加O2供(恢复血运)之外,能否对其能量代谢进行干预,纠正缺血时的异常代谢,以求能更有效地利用O2资源,促进能量生成改善心肌功能?开源节流提高O2利用率 心肌能量代谢药,心肌代谢特点正常供氧状态的心脏代谢,心肌代谢特点心肌缺血缺氧状态的能量代谢的变化,糖代谢:有氧氧化受限 糖酵解为在无氧状态下的有效代谢方式,同时乳酸生成,可以使心肌细胞受损脂代谢:脂肪酸氧化 脂

4、酰辅酶A经过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成为乙酰辅酶A 缺氧时受限,导致游离脂肪酸堆积,心脏能量代谢途径的变化,5-10%20-50%50-75%,5-10%2-5%80-90%,正常情况,低氧状况,无氧酵解增强动员游离脂肪酸,脂肪酸氧化速度增加显著降低葡萄糖氧化,糖酵解与葡萄糖有氧氧化失耦联酸中毒,胞内Ca 2+超载心肌耗能增加,心肌损伤心肌收缩力,心肌缺血时:,心肌缺血与缺氧引起的心脏改变,结构改变:心脏重塑功能异常:心肌顿抑、心肌冬眠心血管事件发生时,既有不可逆的部分心肌发生坏死;同时还有存活心肌,包括顿抑心肌、冬眠心肌与正常心肌如何提高存活心肌的能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心力衰竭时心肌缺血缺氧

5、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心肌肥厚导致氧及其它代谢底物的弥散距离增大 心肌细胞线粒体密度相对减少 室壁张力增大,心肌耗氧增加 心肌微血管功能障碍,心力衰竭时心肌能量代谢的变化,心肌细胞能量产生障碍:衰竭心肌中ATP的浓度较正常下降约25%-30%心肌细胞能量利用障碍:心力衰竭时,磷酸化作用减弱,衰竭心肌组织中ATP酶的活性降低约20一30。这使得心肌收缩和舒张的能力下降。主要原因:心脏底物利用的变化 线粒体的氧化机能障碍,心肌能量代谢治疗,心肌能量代谢治疗是指药物在不改变心率、血压和冠状动脉血流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使心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能量物质,来满足保存细

6、胞完整性,实现其生理功能需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心肌能量代谢治疗不是通过增加供能和减少耗能实现的,而是利用有限的氧气、底物资源来产生更多的能源物质,消除代谢产物的不良影响因此,代谢治疗是对原有治疗的补充和完善,不是替代原有治疗,心肌能量代谢治疗,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机制:主要以刺激糖代谢和/或抑制脂肪酸代谢为主,脂肪酸氧化为心脏提供6070的能量与蛋白质和糖相比,氧化1克脂肪需要更多的氧,如果以每消耗1升氧产生的热量计算,脂肪产热4.69卡,蛋白质产热4.60卡,糖产热505卡。因此,从能量产生来讲,糖比脂肪更好,因为他付出的代价少,常用的心肌能量代谢药物,曲美他嗪左卡尼丁磷酸肌酸1,6二磷酸果糖(F

7、DP),曲美他嗪(Trimetazine),新型的3-KAT(3-酮烷酰辅酶A硫解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线粒体3-KAT,可抑制脂肪酸氧化,刺激葡萄糖的有氧氧化,提高心肌细胞的能量产生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存活情况能增加心肌能量代谢,改善LVEF和NYHA功能分级已被ESC/ACC/AHA指南收录为指南推荐的第一个代谢药物,曲美他嗪:作用机制,部分抑制耗氧多的FFA氧化,促进葡萄糖氧化利用有限的氧产生更多ATP,增加心脏收缩功能减少缺血再灌注时细胞内离子改变减少酸中毒,减少钙离子过载增加细胞膜磷脂的合成,Ref:El Banani,Bernard M,Baetz D,et al.Cardio

8、vasc Res.2000;47:637-639.,优化线粒体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脂肪酸氧化,刺激心肌葡萄糖氧化 与传统抗心肌缺血治疗药物不同,不通过血流动力学机制 作用于线粒体水平,直接细胞保护作用 减少细胞酸中毒,减少细胞内钙超负荷,减少自由基损害 是传统抗缺血治疗的重要补充,可联合应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万爽力),左卡尼汀(卡尼汀,肉碱,肉毒碱),1905年俄国科学家在肌肉提取物中发现,只有左旋物具有生物活性,是脂肪酸代谢必须的辅助因子左卡尼汀首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长链脂肪酸不能直接透过线粒体内膜,需要卡尼汀的参与,又称左旋肉毒碱 脂肪酸代谢的必需辅助因子 具

9、有氨基酸结构 是小分子物质:分子量为 162道尔顿 血浆清除半衰期:1小时,左卡尼汀:成份和结构,脂酰卡尼汀,乙酰卡尼汀,乙酰辅酶A,左卡尼汀,脂酰辅酶A,脂酰卡尼汀,乙酰卡尼汀,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外膜,细胞液,CT:肉碱-直线肉碱转移酶CAT:肉碱乙酰转移酶,心肌卡尼汀缺乏,脂肪酸代谢障碍,能量产生障碍,游离脂肪酸堆积,脂肪酸氧化,ATP生成,心脏收缩功能受损,长链脂酰 CoA堆积,脂酰卡尼汀/卡尼汀比值,细胞膜稳定性下降,心衰时心肌能量代谢的改变,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生化作用加速心肌脂肪酸的-氧化 降低血液和组织游离脂肪酸浓度降低酰基卡尼汀/游离卡尼汀比值减少有毒脂肪酸酯的聚集增加

10、糖的氧化,左卡尼汀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临床作用防治心肌缺血,提高运动耐力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室重构抗心律失常,减少室颤发生率改善心脏功能,磷酸肌酸(PCr):一种内源性物质,PCr是哺乳动物体内主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存在于心肌及骨骼肌中PCr12000卡/molATP7300卡/molADP3800 卡/molPCr是心脏内可被迅速动用的能源储备在心肌细胞内ATP浓度是靠PCr的消耗来维持当心肌缺血时,早期少量ATP减少发生在大量PCr减少之前,即先消耗PCr来维持ATP浓度,磷酸肌酸钠:分子结构,高能N-P键,水解释放12,000卡/mol的能量,羧基以负离子形式存在,氨基以正离子形式存

11、在,化学名:N-亚氨基(膦氨基)甲基-N-甲基甘氨酸二钠盐四水合物,携带NP高能磷酸键,能直接生成ATP,在线粒体膜发生磷酸肌酸穿梭;在细胞膜为钠/钾/钙离子通道提供能量;在肌浆网为Ca2+通道提供能量;在肌原纤维为肌动蛋白肌球蛋白丝的滑动提供能量,具有保护纤维抵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作用。,磷酸肌酸:能量快速释放和利用,磷酸肌酸:直接供能,磷酸肌酸钠,主要机制:Lohmann反应,磷酸肌酸钠分子与膜磷脂之间存在电荷反应。在这一反应中,PCr具有阳性和阴性双重极性的两性离子,分别和膜磷脂上相反的电荷起作用。磷酸肌酸钠分子通过电荷反应粘附于膜磷脂减少磷脂的流动性而稳定细胞膜稳定膜电位,减少了细胞内酶

12、的漏出及心律失常的发生,一、稳定膜电位,磷酸肌酸:膜保护作用,磷脂酶,溶血磷脂,PCr通过支持Ca2+泵的功能和抑制无氧酵解,能够减少Ca2+及H+在胞浆内的分布,从而可以抑制膜磷脂降解成溶血磷脂而维持膜的完整性,(-),心肌缺血缺氧,Ca2+积蓄,无氧酵解供能,氧供应不足,H+增加,膜磷脂酶,(-),(+),(+),膜磷脂降解,二、抑制膜磷脂的降解,磷酸肌酸:膜保护作用,磷酸肌酸,通过两性离子作用粘附于膜磷脂,稳定了细胞膜,减少细胞过氧化损害。通过抑制5-核苷酸酶,抑制腺苷酸的不可逆降解,从而减少了氧自由基生成。,磷酸肌酸:抵抗膜磷脂过氧化损害,磷酸肌酸钠具有三重作用机制的心肌细胞保护剂,直

13、接供能,保护细胞膜,缓解细胞能量代谢障碍,保持心肌细胞结构完整,保护心肌细胞,抑制自由基生成,减少细胞过氧化损伤,1,6二磷酸果糖(FDP),糖代谢的中间产物糖代谢的重要催化剂通过酶变构效应,直接激活细胞膜上的6-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促进糖酵解、糖利用促进ATP生成提高功能效率进入病损细胞内部,绕过耗能的磷酸化步骤,直接进入糖酵解过程,免去体内产生FDP时消耗ATP减少心肌细胞的能源消耗,有益于细胞在损伤状态下的细胞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利用,1,6二磷酸果糖(FDP),FDP可抑制氧自由基及组织胺等有害物质释放从而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直接损害FDP有利于增加红细胞韧性及其在毛细血管中的变形能力

14、,并抑制红细胞聚集FDP可增加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DPG)含量,有利于红细胞向周围组织释放氧,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改善缺血缺氧时的微循环,1,6二磷酸果糖(FDP),增强心肌泵血功能,恢复心肌活力,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功能恢复受损心肌的活力,从而有效的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量,提高平均动脉压差有利于缺血缺氧心肌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功能,1,6二磷酸果糖:药理作用,抑制氧自由基及组织胺等有害物质释放减轻自由基对组织的直接损害增加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DPG)含量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改善缺血缺氧时的微循环有利于红细胞向周围组织释放氧抗心律失常作用使心肌细胞释放ATP增加,并迅速分解腺苷酸,二者均有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作用稳定细胞膜,改善心肌传导作用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心功能,糖 脂肪 蛋白质(某些氨基酸)FDP、曲美他嗪 通过影响糖酵解通道间接产生ATP供能30分钟后,需氧PCr+ADP Cr+ATP PCr通过进入细胞释放高能磷酸键合成ATP直接供能即刻起效,不须氧,CPK,FDP,左卡尼汀与PCr的差异:,CO2+H2O+ATP,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左卡尼汀,曲美他嗪,PCr可穿透细胞膜,进行无氧供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