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0396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每日一题(知识回顾),2015年下半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是()下调银行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加大结构性减税和定向减税 A.B.C.D.,考点二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用 措施(重点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措施)2.从经济生活三个主体认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课标解读 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引思明理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是什么主题、主线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2.怎么办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施创新驱动

2、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

3、“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判断分析:1.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点拨: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追求速

4、度,更要注重质量,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让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导 点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然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但不能让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才起主导作用。,(2016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5)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性待遇一直为社会所关注。2016年初,我国政府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统一城乡医保的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此举旨在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社会公平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减轻财政负担 A.B.C.D.,C,核心归纳 1.一个要

5、求:2.三项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措施,1.深化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怎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典型例题2(2015山东)发展高技术产业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2010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图。,材料二:下表是2013年A、B两省高技术产业发展部分相关数据表。,(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答案:20102013年,B省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增长率逐年降低,A省先升后降,A省增长率超赶B省;从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角度看,2013年A省仍低于B省;

6、总体上看,A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仍与B省存在差距。,(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促进A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答案: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培育高技术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交易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劳动者素质,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育以技术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扩大高技术产品出口。(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对应训练2(2013四川)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全球GDP排名前5名及其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强拥有量,材料二

7、:L公司是中国一著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该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 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1)材料一反映了与中国相关的什么经济现象和问题?,答案:中国GDP全球排名第二,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强

8、拥有量为0;中国是经济大国,但却是品牌小国。,(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建设的启示。,2.全面把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调整经济结构的原因必要性: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区域经济失衡;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等。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典型例题3(2014天津)材料: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

9、产出提升30%,产品合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答案:机器人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因而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

10、长。,对应训练3(2014课标全国)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被称为产业关联,关联性强的产业发展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向上可带动建筑业,向下可带动家电业,形成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协同发展。下列选项中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关系的是()钢铁产业信息产业保险业汽车产业A.B.C.D.,B,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1)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可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增加就业,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如何推动城

11、乡发展一体化。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典型例题4(2013课标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城镇化,指农村人口、富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材料: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 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园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

12、人口中有7 000多人是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营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营,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解题流程:,答案: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

13、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对应训练4(2014广东)广东某市出台政策,实施农业“一镇一品”示范建设工程。通过招商引资,引导龙头企业与试点镇对接,构建平价商店、机场超市、网店、连锁店等组成的网络化销售平台,显著带动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成效得益于借力政策扶持,整合资源优势降低商品价格,确立竞争方向创新营销模式,优化发展战略调整消费结构,增加产品供给A.B.C.D.,A,4.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2)加强

14、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问题思考:1.结合材料一中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具体措施,分析政府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是如何进行宏观调控的。,答案:政府采用经济手段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制定规划、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发挥财政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技术企业与金融资本结合,采用总承包方式承接相关建设项目,发挥整体效益;使用多种筹资手段,通过金融机构、基金、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结合材料二,分析开征环境税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答案:(1)开征环境税,是国

15、家运用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对经济活动者进行引导,以促进环境的优美;(2)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作用,环境税的开征必将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3.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政府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坚决向污染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材料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不少城市因非法倾倒、处理不当或置之不理而造成了建筑垃圾围城的窘境。据统计,目前广州的建筑废弃物年均产生量约为4 000万

16、吨,总利用量不到100万吨。我国工程建设中每年可产生近4亿吨建筑垃圾,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率仅为5%,而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率已经高达9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治理大气污染及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提几点建议。,答案:治理污染和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环境治理和建筑垃圾资源化方面的科研投入,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提高治理污染的力度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再生利用率;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16年7月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