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材料: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2134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材料: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师培训材料: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师培训材料: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师培训材料: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师培训材料: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材料: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材料: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观察:如何将教师带入研究状态,专业研修之一,校本教研制度:像雨像雾又像风?,改变对“教师生活”的看法:还灵魂于教师我思故我教,不是“你思让我教”改变对“教学研究”的看法:基于教学现场的真实问题“我”研究“我的教学”改变对“专业制度”的看法:从“约束人”走向“解放人”学校搭台,教师唱戏一句话:如何让教师进入研究状态,有效教学:让评价引领教学,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输入(备课)过程(上课)结果(可考/不可考)输入从备“一节课”到备“一门课程”;课时/单元教案学期课程纲要分解学段标准评价引领教学(基于标准的教学程序)一是先思考学生的应知应会(目标)二是再思考用何种任务评价该目标三是再思考设计什

2、么样的教学(内容改进,优选方法)四是实施教学(促使学生更好地表现出目标的证据)五是用上述的评价任务检测目标实现情况六是评估整个过程以确定补充教学,报告内容(5How),如何分解课堂元素?如何确定观察任务/点?如何开发观察/记录工具?如何发现/记录所需的数据/证据?如何分析数据/证据并作出推论?,1、如何分解课堂元素?,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分解后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LICC范式,课堂观察框架(部分):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以“学生学习”维度为例(P104),(1)准备(2)倾听(3)互动(4)自主(5)达

3、成,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多少时间?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能复述或用自己的话表达同学的发言吗?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多少人清楚?课中有哪些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的达成?课后抽测有多少人达成目标?发现了哪些问题?,以“教师教学”维度为例(P105),(1)环节(2)呈示(3)对话(4)指导(5)机智,讲解效度(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怎样?有哪些辅助行为?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了

4、什么?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候答时间多少?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结果怎样?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结果怎样?呈现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结果怎样?,以“课程性质”维度为例(P106),(1)目标(2)内容(3)实施(4)评价(5)资源,预设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怎样利用?生成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怎样利用?向学生推荐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怎样?,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呈现的?目标陈述体现

5、了哪些规范?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适合该班学生的水平吗?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生成的目标的?,以“课堂文化”维度为例(P107),(1)思考(2)民主(3)创新(4)关爱(5)特质,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的?课堂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教师如何激发和保护?课堂环境布置(空间安排/座位安排/板报/功能区)怎样体现创新的?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在哪些方面(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体现特色?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思维/敏感性/幽默/机智/情感/表演)?师生/

6、生生关系(对话/话语/行为/结构)体现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谐/民主)?,学习目标怎样体现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习惯(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怎样?课堂/班级规则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2、如何确定观察任务/点/主题?,根据上课人课前会议的“说课”确定“我观察什么”基于该课的要素(如目标/讲解/学习指导/学生参与/情景创设/教师理答/例题等)基于“我”/“上课人”的个人兴趣/发展需要基于“我”/“上课人”/“合作体”的工作任务“我”擅长/不擅长观察什么如何将确定的观察

7、任务提炼为“核心概念?如何将“核心概念”明晰化成为可描述的概念图?,(学生达成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教师与课程手段与资源情境创设)(学生互动回答行为)(学生互动回答行为)(教师活动提问)(教师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整合)(教师手段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分析思路之一合作体规定,观察者任定,1.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有效性 2.情境创设的效度 3.学生回答类型 4.学生应答方式 5.教师理答的方式 6.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 7.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例:学习目标的预设、生成与达成,吴江林提供,1.目标是什么?与该班学生的适切性如何?2.教学环节设置的效度如何?3.教师是如何呈示?效度如何?4.师生怎样对

8、话?达成的程度如何?5.教师是怎样指导的?效果如何?6.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7.教师是怎样检测学习目标达成的?效度如何?8.目标达成程度如何?生成的学习目标效果如何?,(课程性质目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环节)(教师教学呈示)(教师教学/对话)(教师教学指导)(课程性质实施情境)(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达成),分析思路之二按教学流程分析,重在教师,吴江林提供,1.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如何表达的?2.学生清楚本堂课的预设目标吗?3.为了实现目标,教师做了哪些努力?4.本堂课又生成了哪些新的目标?教师是如何关注或生成的?5.学生对生成的目标有何反应?6.从学生的学习表现观

9、察目标达成程度?7.通过课后抽查获得目标达成的证据?,(课程性质目标/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准备、达成)(教师教学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学生学习达成/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评价)(学生学习倾听、互动、自主)(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学生学习达成/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分析思路之三按教学流程分析,重在学生,吴江林提供,3、如何开发观察/记录工具?,如何将概念图变成便于观察时记录的表格或图示?我确信如此分解观察点既是合逻辑的又是合实用的吗?我确信如此分解后的概念都是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有无更好的设计以便于我的记录/推论?,关于“学生课堂参与”的概念图,学生课堂参与,

10、倾听,生生互动,阅读/写作,师生互动,提问,回答,人数维度时间维度,独立操作,理答,如何分解观察主题?,方法一:分解式如: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方法二:串联式如:教师是如何处理学生错误的 学生犯错 教师反应 教师行动方法三:并联式如: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倾听互动1(提问/回答)互动2(讨论/汇报)计算/书写,复述解释运用综合迁移,方法四:组合式如情景创设的效度,说明:学习行为是指学生表现出来的观察/倾听/讨论/思考/计算等行为,开发者:吴江林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研究问题:怎样知道学生的目标达成?,例1:此记录工具采用何种分解方法的?,例2:此记录工具采用何种分解方法

11、的?,观察点: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我(彭小妹老师)是这样设计观察表的:一是创设的情境能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保持关注;二是师生能否充分利用情境达成学习目标;三是情境创设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再对这三个方面的要素进行分析,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第151页,4、如何发现/记录所需的数据/证据?,我清楚记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记录单/设备工具/心理预演/意外情况)我选择坐在哪里更便于观察并记录?如何识别哪些数据需要/不需要完整的实录?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次要数据?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如果我遗漏了必要的数据怎么办?如何做到边记录边思考但又不能影响记录?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的思路?,5、如何分析数据/证据并作出推论?,析取关键证据(事件/特征/数量/时间)量化统计(次数/人数/频率)分析相关因果链(一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其它相关链(线性/非线性/种属/并列)基于证据的推论指向该堂课的有效性(目标达成/行为效度/成功/缺陷)该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该课程的发展(改进建议),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愿与大家共勉!,敬请关注E-教研员之家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