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384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原理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原理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原理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原理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原理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原理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原理教学课件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原理,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认识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一、教育是什么 你所看到的教育现象?你受过哪些形式的教育?你是如何理解教育的?,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一、教育是什么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 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 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 醒另一个灵魂。教就是把树种下,育就是把树种活。,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二、“教育”概念的界定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 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叶澜教育概论 教育是有意识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

2、 动。陈焕章教育原理 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 动。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二、“教育”概念的界定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十二所院校教育学基础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社会性,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基本要素 学习者(受教育者)基本要素 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学习者,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活动的促成者 职责:传道、授

3、业、解惑 引导、促进、规范,教育者,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学习者与教育者进行教育活 动时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场地、设备、手段 有形客体 方法、组织形式 教育内容、目的 无形客体 交流、谈心、人格的交流,教育影响,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教育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有机运行的整体、完整实践活动的系统 教育活动的双重性 主体客体 生产活动(对象化活动)主体主体 教育活动(交往性活动),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种种学说 动物界是否存在教育活动,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种

4、种学说 1.勒图尔诺、沛西能(法)的“生物起源说”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的一种现象。生来具有、遗传、潜在的教育 2.孟禄(美)的“心理起源说”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无目的、无意识、非社会性,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关于教育起源的种种学说 3.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起源说”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传递经验的形式。王守恒教育学教程 教育起源于为传递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形成 的以生产劳动经验为主的超生物经验的需 要。陈焕章教育原理,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人类教育产生的前提 1.人类教育产生的生物前提 教育的必要性 种生命:

5、与动物既相同又不同,不同之处表现为人的未特定化、未完成性 教育的可能性 类生命:人类的发展主要依靠间接经验、间接知识,文化进化 人类的双重生命,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人类教育产生的前提 2.人类教育产生的社会前提 人类社会的诞生 劳动标志着动物的本能活动已经转变为人类自觉的劳动 劳动的技术结合制造和使用工具、传递经验、自我意识的形成、语言的产生 个体经验的类化 劳动的社会结合集体劳动、集体获益 生产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1.农业社会的教育 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金属劳动工具;第一产业的形

6、成;剩余价值与私有制;阶级 分化 教育的特点:脑体分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大权 鲜明的等级性、专制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对立、脱离生产,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2.工业社会的教育(18世纪末)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大机器生产;第二产业的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市场的扩大;劳资关系的改善 教育的特点:教育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学校的建立 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生产性、结合科学技术 教育的公共性:初等、中等教育、义务教育,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3.信息社会的教育(20世纪60年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数字技 术;

7、第三产业的形成;高智能科技的发展;民 主平等关系的建立 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变革:教育理念、方式、内容、课程、组织等 培养目标的转变:高等、综合性、博学多才 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全球化趋势 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教育现象 揭示教育规律 阐明教育理论,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萌芽阶段 哲学家、思想家的著作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孔子论语 韩愈师说 学记、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雄辩家原理、西方最早教育学著作,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三节 教育学的

8、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形成阶段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年)目的论、方法论、教学论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哲学)教育管理、教师中心,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3.发展阶段(1)实科教育学 斯宾塞教育论(1861年)(2)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年)拉伊实验教育学(1908年)(3)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 能行(1888年)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1919年),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3.发展阶段(4)实用主义

9、教育学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克伯屈设计教学法(1918年)(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教育的阶级性: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教育的目的: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三、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化 理论基础、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学科的分化和体系化 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密切化 教育学元理论的形成,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四、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掌握教育规律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1.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2.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 2001年3.郑金洲著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4.王道俊、王汉澜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5.王坤庆著教育学史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6.王守恒、查晓虎编教育学教程安徽大学 1999年7.陈焕章著教育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8.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等,相关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