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4336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价值,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第二节 教育学的问题与性质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教育学的价值与学习,1、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思想转变过程。2、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3、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在这三类用法中,最基本的还是第一种用法,因为不论是方法的还是制度的,教育强调的是教育对象的思想转变过程。,我们的思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甚至一个专职的人民教师的教育活动,仅仅只停留在对“教育”概念的常识理解,那么其教育水平和质量就值得怀疑。所以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帮助我们把对教育的理解

2、从常识水平提高到理论水平。,(二)“教育”(education)的词源,拉丁文中教育的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教育”这个词是一个典型的泊来词。中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为什么教育这个词偏偏是一个泊来词之词呢?,教育一词,最早在孟子尽心上出现,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三乐中,父母兄弟,一家人和睦相处,是亲情之乐;做人处事,一切都问心无愧,是自身之乐。二乐,很多人都能做到。三乐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因而,三乐乃极乐。孟子尽心上,战国

3、时期政治家、教育家 公元前372-前289年,在我国,我国在20世纪之前,人们很少把这两个字合成一个词来使用。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从甲骨文和金文的意型字看,教与学是是统一的,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事物,同一活动的。因此,我们这里把“教”与“学”的词源看成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的词源。,“教”与“学”是中国“教育”的词源,1、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三)“教育”的定义,三个层次,广义,狭义,更狭义,(1)广义的定义(P16),王道俊 王汉澜组织编写的教育学的定义为: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广

4、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写的教育学定义为:“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2)狭义的定义,南师版教育学定义为,”狭义的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狭义教育也叫学校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如把“教育”定义为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2、

5、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其定义的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而不是社会的一般要求,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两种定义各自的缺陷:,单纯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单纯地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又会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能不能用“学习”来定义教育?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教育,例如,完全独立自主的“自学”就很难说是“教育”。,广义的教育 是学习者通过接受某种刺激从而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某种印痕的活动。狭义的教育 是人类自觉运用制度、文化、

6、机构及其活动有目的地对自己和他人施加刺激,以期自己和他人在身心的各项素质方面得到积极发展的活动。学校就是狭义的教育的典型的、普遍的活动场所。,3、“教育”的定义(P17),教材给出“教育”的定义是:,关于“教育”定义的方式区分,有三种:一是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创建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二是描述性定义:即对被定义的对象进行适当的描述或者说明。三是纲领性定义:是指有关定义的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教育的定义及三种方式为一体。,第二节 教育的不同的形态及其构成要素,一、教育的不同的形态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教育形态。从目前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

7、四个(见下表),教育形态的划分,(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也是传统意义上家庭的一种重要功能。在西方,许多教育著作往往是家庭教育经验的结晶。在中国,传统上的“家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Home School,当今学校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人们更为重视家庭教育,一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出现了“家庭学校”(Home School)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的Home Schoo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家庭教育有四个特点(P13),教育内容广泛,全方位的教育,教育方法灵活,不拘一格的教育,教育时间持久,从出生持续到成年

8、,教育作用显著,易于得到信任和遵从,、学校教育,第一,教育目的明确。第二,教育组织严密。第三,教育环境优越。第四,知识密集和科学的优势。,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利用学校系统,对学习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学校教育有四个特点:,社会教育是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和有关的社会团体及其活动对其成员,特别是对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第一,教育内容多样化。第二,教育对象大众化。第三,教育方法多样化。,社会教育有三个特点:,“教育合力”图,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校关系,(学)校(社)区关系,家(庭)(社)区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态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9、图,(二)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P14),1、非制度化的教育(定义)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特点)教育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时空与变化)人类学校产生以前的教育就属于这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非制度化的教育也仍然存在,但它在个体发展和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了。,2、制度化的教育,(定义)制度化的教育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特点)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它的出现是人类教育文明的进步。今天所谈论的“教育”和“教育改革”,基本上指的是这种制度化的教育。(缺

10、陷)在总体上具有“压制性”、“同质性”和“破坏性”,是导致许多人“精神自杀”的根源。,首先,这三种教育形态的产生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工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也不等于“信息教育”。再次,三种形态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管理等各个方面,总是包含着对前一种教育的批判、修正和重构。,(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四)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正式教育,正规教育(formal education),非正规教育(nonformal education),不正式教育(informal education

11、),这是当今教育文献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分类法,它在分析历史和当前状况时都具有相当的适用性。,菲利普库姆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分类:,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创造性的,往往对出乎意料的问题的惊奇,对事物的想像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可是现代学校往往不能激起这种“惊奇”、“想像”和“热爱”。所以要理智的看待制度化教育和改革制度化教育。例如: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就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即“钱学森之问”,就值得思考!又如:2010年,著名哲学家李泽厚与文学家刘再复有一段关于教育学的对话,也值得思考!链接,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材种介绍了五个要素。它

12、可合并为: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及活动的要素。因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实际上都是从属于活动的。,人的要素,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活动的要素,教育 基本要素,教育者必须具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促使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任务或使命的知识。(一无所知的人是没有资格自称为教育者的),(一)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教育者必须具有基本素质:,教育者 是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而不是一种“实体”,“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教育者”的父母与“抚养者”的父母是有质的不同。,作为“教育者

13、”的教师与作为“教书匠”的教师,彼此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别。,资格,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任务和使命。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也就是说他必须具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促使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任务或使命的知识。,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不使用“受教育者”或“学生”概念,主要原因:()“受教育者”这个概念,将教育认为是一种发生在教育对象身外,并由教育者施加于教育对象身心的某种事情。()“学生”这个概念中的“生”字主要是那些在身心两方面还没有成熟的人。随着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对

14、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成人乃至所有的社会公民。,(二)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的.()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学习者的特征:如对不同的人而言,,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有共性和个性特征。对学习者个性的把握程度,决定了教学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教育内容是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是教育活动的媒介,也是教育者借以实现教育意图、学习者借以实现发展意图的媒介。,(三)教育内容,(四)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和学的手段。是实现教和学一体化

15、的桥梁,通常采用讲解、阅读、演示、联系、参观、实习等方法。,教育环境是指教育实践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存在的物质条件。时间、空间和教学设备是其中最为核心和不可缺少的。,(五)教育环境,教育三要素的另一种分类:相互独立相互规定,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返回,本节总结:,对教育概念的分析侧重于从理念上来认识;对教育要素的剖析侧重于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对教育基本形态侧重于从客观现实的方面来认识。三者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返回,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返回,一、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16、,(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需要起源论,(六)教育的印痕式学习起源论,返回,(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教育起源观,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它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认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批判,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三)教育的

17、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返回,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对劳动起源说提出质疑。认为:教育对劳动不是从属关系,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的过程。而教育首先是人和人之间的过程,本质意义上来说,劳动生产物,教育生产人。,(五)教育的需要起源论。,有学者明确主张“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认为:“对教育这种社会活动的起源,只能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去寻求,尤其要从最基本、决定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生产中去寻求.“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其进行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是多

18、方面的,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需要。”,返回,(六)教育的印痕式学习起源论,印痕式学习的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奥康德劳伦兹提出的,认为动物在初生的一段时间内都倾向于把与自己接触最多的移动的物体当作自己的父母。这种学习对于动物初期的生活以及对于以后的择偶行为都会有明显的影响。,本教材认为不管是动物的教育还是人的教育都是起源于一种印痕式学习。,理由如下:,1.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属于一种有机体,第一本质是一个感觉体,然后才是社会的一个文化体。2.教育起源于学习,高级的学习起源于低级的学习,学习基于本能,最低级的学习就是印痕式学习。3.人类的学习与动物学习不同,是人类可以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套符号

19、来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动物则不能。,返回,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1.社会对应发展论。2.传统与现代否定之否定地发展论。3.经济类型决定论。4.根据教育的内在本质,并结合社会与学校的复杂关系的主要特征来进行的中外融通的整合的研究。,教育的历史发展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教育发展的古典时期,我国公元前1600多年前的商代,已经产生学校。商朝中晚期的文献:甲骨文,人类最早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甚至更早的古巴比伦前3500年玛里城所发现的一所学校,1、古典教育及特征:,古代学校共同特征,以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为主,学校的主要目的,培养官吏、牧师、骑士、君子,宗教、道德或政治的教化,教学

20、方法,强调严格的纪律和严酷的体罚,教学组织形式,以个别化教学为主;,师生关系,反映了阶级、等级关系;,2、教育的基尔特主义,如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就主要是一种种族主义的社会制度。在基尔特主义的学校中,学生 都属于占统治地位的种族、种姓,其它种族、种姓的年轻人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或者只能在低等学校中学习被当时人看作低等的知识、技能。,教育的基尔特主义是指教育权垄断在特定的种族、种姓或阶级的手中,其它种族、种姓或阶级大体被排除在学校之外的一种制度。,3、我国古代的“六学、二馆”的等级制,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太 学:收文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律 学书

21、 学 算 学,收文武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或收通律学、书学、算学的庶族地主的子弟入学,崇文馆弘文馆,收皇帝的近亲及宰相的儿子,(二)教育发展的中世纪时期,在中国“四书”、“五经”成为“天理”。所谓知书达理即知“四书”、“五经”才能达理。,这个时期的教育,可称为道德训练主义的教育时期。通过禁欲主义的行为规范而实施的一种以道德教育为最高宗旨的教育体系。,在欧洲如“原罪说”学说体系,使圣经变成了欧洲人的道德教科书。,论语,“四书、五经”各指那些著作?,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提出教育的目的使人扬善,提出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提倡发扬儒家思想。即中庸之道。,提出“天人合一”的思

22、想,提倡和谐,孟子,主张仁义治国的王道反对霸道,论语、孟子介绍,论:即 lun,整理的意思;语:即对话。论语(有20篇,512章)的大部分是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孟子由于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设馆讲学并和自己学生共著孟子主张仁义治国的王道反对霸道;提出“君为轻,民为贵,人性善”的观点,孟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传人。,五经:易、书、诗、礼、春秋,易,即周易的简称。主要论阴阳八卦的。即古代的辨证法。,书,指尚书,主要内容有中国上古的历史文件和部分古代的事迹的著作的汇编。记载着西周初期的重要史料。,诗、礼、春秋,诗,诗经的简称。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于春

23、秋时代。,礼,仪礼的简称。古代也称周礼、礼经如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春秋,即指春秋史。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史料整理修订而成。,(三)教育发展的国民主义时期,教育发展的国民主义时期以年卢梭的爱弥尔发表为界,提出了一整套反对基督教、提倡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同一年,法国议会检查官拉夏洛泰发表了一本有影响的著作国民教育论,断言“僧侣制度”的罪恶浸染了整个法国教育,要求用世俗的教育制度取代耶稣会派的教育制度,把培养理想的国民作为教育的当然目的。,1、国民主义时期的教育的特征:,特征一,教育的世俗化,特征二,普及义务教育的实现,特征三,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的跨越,2、封建社会为什么

24、重视道德的学说和道德教育?,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人对人的依附,半依附阶段,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人的独立和全面发展阶段,科学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强调人对人占有,强调精神统治,强调法律它律,强调人的自律,第四节 教育学及其发展历史,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三、教育学的发展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返 回,一、教育学的萌芽,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教育认识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们的哲学或思想著作中。,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中国 学记、大学、师说等。,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25、(一)学记中的教育原则和方法,(1)教学相长,学记指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知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句话表明了“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弗(fu):不,(2)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道尊”的思想,“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强调教师的崇高社会地位,认为教师对天子君主也要免行君臣之礼,以表示尊师,同时要求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又要熟悉教育理论,掌握高超的教育技巧,并反复告诫求学者“择师不可不慎也”。,学记提出:“大学之教也,时

26、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正课学习要和课外练习有机配合,学习与休息兼顾,使学生乐学而亲师。,(3)藏息相辅,“藏”的意思指学习;”息”的意思指休息。藏息相辅,即学习与休息兼顾。,(4)豫、时、孙(shun)、摩,“豫”是预防不良行为;“时”是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孙”是顺序,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习要循序渐进;“摩”是互相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第一,导而弗牵。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第二,强而弗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这样学起来

27、就会容易顺利。第三,开而弗达。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但不要把知识全部塞给学生,要启发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5)启发诱导,学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应遵循的原则。,弗:应理解为“不要”或“不能”,(6)长善救失,认为 教师对这“四失”要具体分析,如果教育得法,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认为,学习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多”,过于庞杂,贪多务得;“寡”,知识面狭窄,贫乏浅薄;“易”,把学习看得过分容易,自满自足;“止”,夸大困难,畏难而止。,学记还对一些教学方法提出了要求。,(1)问答法。,发问者要注意由易到难答问者要

28、注意深浅适当,(2)讲解法。,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3)类比法。,(4)练习法。,“触类旁通”,学习必须打好基础,(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一),儿童的智力有广泛的发展可能性,是自然赋予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个性,积极发展其能力和特长。学校教育可以促进儿童间的友谊联系和交往,可以广泛开展游戏和竞赛,培养儿童群众性的品格。反对体罚学生。从幼年起就应让儿童学习纯洁正确的语言,并要为其选择良好的伴侣,发挥榜样的作用。,昆体良是古代罗马杰出的教育家和演说家,他在演说术原理他认为:,昆体良把学习分为模仿、接受理论指导及练习三个阶段,他认为,练习可以巩固知识,有利于培养记忆力。他主张,学校要实

29、行交替授课制,要有课间休息,要注意运用教具和实例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昆体良主张要学习文法、修辞学,要学习广泛的学科,进行音乐教育,还要学习数学。他认为,教师本人应该是有学识的,应该热爱儿童,不要轻易对儿童施行奖赏和惩罚,并且要做到以身作则。,(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二),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二、教育学的形成时期,英国哲学家培根(F.Bacon 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生于一

30、个磨坊主家庭,10岁时父母先后病故,后在捷克兄弟会的资助下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并进入大学学习。他曾任拉丁文学校校长。在长期流亡国外的时间内,进行了广泛的教育活动,主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母育学校(1628)、语言与科学入门(1631)、大教学论(1632)、泛智的先声(1637)、论天赋才能的培养(1650)、泛智学校(1651)、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1653)以及世界图解(1658)等。,(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1592-1670),夸美纽斯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学论在该书中,提出了系统的教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

31、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真正的教育专著应当从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算起,“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他设计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的体系,设计了具有实在可行性的班级教学制度,并要求教学要贯彻主动性原则、直观原则、快乐原则和彻底原则。,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主张:,至今看来,大教学论仍是论述教学原则的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受到理论界越来越高的评价。,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卓越的教育见解,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他对人发展教育的力量有坚强的信心,并且有乐观主义的儿童观。他”一切儿童都可以造就成人”,都有获得新

32、知识的天赋能力,即使是具有个别特征的顽劣儿童,“假如教员肯充分卖力气,他们也是可以琢磨好的”。,2、夸美纽斯提出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他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服从自然的普遍法则,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适应这种顺序的原则”。,3、夸美纽斯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1)幼儿期:出生到6岁,设立相应的母育学校。(2)少年期:6岁到12岁,设立国语学校。(3)青年期:12岁到18岁,设立拉丁学校或文科中学。(4)成年期:从18岁到24岁,设大学。每期6年,分别 学习相应的内容。,返回,他提出,不分贫富、贵贱、男女,城市和乡

33、村,人人都能进学校接受教育。拟订出了统一的学校系统;,在当时,这是一个创造,可使各级学校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上下相通,互相衔接。,4、夸美纽斯的教学观,(1)学年制。第一次确立了“学年”的概念,主张把一年分为四学季,每年秋季招生一次,并且通过考试,逐年升级。(2)班级授课制。他认为班级学习,可以使同学互相激励。(3)教学原则。他提出直观原则、彻底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4)教科书。他认为教科书要内容充实扼要,编排要有系统,语言要易懂,并要有插图。,他说:“教学论的意思是指教学的艺术”,它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他的教学论包括有:,5、夸美

34、纽斯对教师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太阳底下没有比教师职务更崇高更优越的了。”,(二)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观点,约翰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当过教师,曾任法院院长和工商殖民部大臣。,洛克认为教育在人的造就中就起决定性的作用。,他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所以有好有坏,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重视体育。(2)反对娇生惯养。(3)道德教育第一。(4)实用主义的教学原则。(5)重视手工劳动。,洛克的教育观点:,(三)卢梭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教育学家。,(17121778)生于

35、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中,从16岁起就开始过着流浪的生活,自学了天文、生理、史地、数学、解剖等科学知识。,卢梭的学术生涯与主要成果,1749年,第戎学院征文,题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于道德的影响,他以文应征,得到首奖。1753年,他又以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再次应征,揭露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度。以后,他又出版了新爱洛绮丝)(1761)、民约论和爱弥尔(1762)、忏晦录(1782)等。因爱弥尔一书揭露了教会的罪行,他被迫逃亡国外。这本书系统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反封建的自然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才能将其培养成为自由新人。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他认为

36、教育方法也应该是自由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儿童发展,让其充分发挥本身的积极性,才能将其培养成“自由人”。,1、爱弥尔的主要思想,他把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时期的全部教育按年龄分为四个阶段:(1)从初生到2岁。基础是体育,任务是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2)从2岁至12岁。为“理智睡眠”时期,感官教育为首要的,是智育的先觉条件。(3)从12岁至15岁。任务是实施智育和劳动教育。为了学会思想,应锻炼其四肢、感觉和器官。(4)从15岁至成年。为“暴风雨和热情时期”,主要是实施道德教育。任务是培养善良的感情意志和判断。,2、卢梭的儿童教育的观点:,连接,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L.Kant,17241804)在教育学

37、的创立问题上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四)德国哲学家康德康德论教育,康德认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康德所理解的“教育学”超出他的前人和他的同时代人的地方。,康德之后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就是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是康德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五)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赫尔巴特生平介绍:,赫尔巴特(1776一1841)生于一个法官家庭,曾

38、先后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尼斯堡大学哲学和教育学教授。他的著作有:普通教育(1806)、心理学教科书(1816)、关于心理学应用于教学的几封信(1831)、学校与生活的关系(1818)、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等。,赫尔巴特是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他是近代教育家中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他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同时,他指明了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同学科的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2、赫尔巴特教育目的五种道德观,关于教育目的,他认为教育的任务是以五种道德观作为主要内容:自由、完美、善意、法律、正义,从而形成学生“完美”、“善意

39、”的道德品质。,3、赫尔巴特的教育过程观,(1)管理 管理的方法有威吓、监督、命令、处罚等,此外还有父亲的威严以及母爱。(2)教学。教学是教育的最基本的手段,教学应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3)道德教育。德育是全部教育的核心。他认为道德教育本身的方法有:约束学生,限定学生,规定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儿童的心灵,赫尔巴特把教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程序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认为这四个阶段同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注意、期待、探求和行动是一致的,教师按照上述四个阶段进行教学,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他的教学论中特别重视发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主张每门学科必须对学生进行教养,强调教学的系统性等。

40、,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这门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身的概念”。,他指出,“普通教育学必须把论述基本概念放在一切论述之前”,以获得科学的统一性。,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赫尔巴特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而且还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赫尔巴特说,“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三、教育学的深化与多样化发展时期,德国的第斯多惠发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反对思辨的哲学的教育学,认为教

41、育学更应该是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书中提出的多达33条的教学规律和规则。,这一时期 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他们都主张把实验的方法当作教育研究的根本的方法。,俄国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强调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也主张按照科学性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等。,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第一,教育即生活;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其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并因此受到了20世纪美国社会及其他社会人们的连续不断的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贡献与不足,贡献,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的,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