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6721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5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的空灵与充实.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空灵与充实,虚与实,文艺的,山东沂源一中 郑学,宗白华(1897一1986)字伯华,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哲学家、美学家、诗人。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

2、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奔马图,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春酒。唐时酒名多带一“春”字。唐国史补说:“酒则有郢州之富水(春),乌程之若下(春),荥(xing)阳之土窟春,富乎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茆即茅字。修竹美竹。眠琴句弹琴人眠于绿荫之下。人淡句古人以菊象征淡泊自持者的神志。书之句书:书写。之:此。岁华:年华、时光。其曰句其:语助词。可

3、读:可诵读。译文我斟上一杯玉壶里的美酒,来欣赏这绵绵的春雨。伴我的是知心的友人,还有那茅屋四周的修竹。雨过天晴,白云飘散,山鸟在枝头叫着、追逐伴侣。我让七弦琴伴着我,躺在绿荫下,望着高峰上挂下的瀑布。花无声地落着,人象菊花一样的淡泊自处。这是多么好的意境啊,写来一定是可读的好诗。,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解说“典雅”是对浮薄、卑俗说的。这种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而不是浮滑的;通过诗语中所表露的态度是端庄的,而不是轻薄的。这一品,开头四句描绘的是“佳士”们“赏雨”的典雅情境。人有赏雨的闲情,在古人来说,确乎算得有雅兴。而论赏雨的人,是佳士;论赏雨的地方,是修竹掩映的茅屋;

4、论赏雨的举动,是玉壶美酒自斟酌。统治阶级士大夫们的所谓“雅”,的确被作者传神地表达出来了。中四句仍是描绘典雅的情境的。小雨初晴,白云冉冉地飘动,鸟儿在枝头追逐,人却枕琴而眠,仰看飞瀑不用说,这境地是幽雅的,人也是所谓雅士。末四句说,雅士对良辰美景淡泊如菊,因而他的诗写来也典雅可读。总观全品,可知司空图把典雅与淡泊联系在一起,以为典雅必然淡泊。如果典雅而不淡泊,他认为,那便不免浮薄、卑俗。显然,这与作者一味宣扬逃避现实的思想是一脉相通的。我们认为,典雅而淡泊的作品固然是有的;但典雅而不淡泊的作品也是有的。如刘勰就指出:“张衡应间,密而兼雅。”(文心雕龙诠赋)“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这就可以看出

5、,认为典雅而必然淡泊,是司空图的颇不全面的看法。论文学作品的雅不雅,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看法。司空图在这里所谈的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士大夫式的有隐逸风味的雅,是帮闲文人心目的中的雅。如果我们今天也要谈雅,我想这雅总该雅得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才好。,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注释素处句素处:素常自处。默:静默无言。按:素常以静默自处,养生知足,这是道家平日修养的要求。妙机句机:心灵。微:微妙。这句是说:心灵感触事物多么微妙。太和太和之气。古人说阴阳中和,使万物各得其所的气,叫太和之气。独鹤句古人

6、把鹤当作仙物,以为它可以载人入仙境。这里说与鹤同飞,即与独鹤一同遨游天外的意思。惠风温和的风。王羲之兰亭集序:“惠风和畅。”苒苒一本作“荏苒”,微风吹拂的样子。荏苒,读ren ran。阅音句阅:即阀阅之阅。玉篇:“门在左曰阀,在右曰阅。”修篁:美的竹林。这句是说:门前有风竹之声。美曰句曰:语助词。这句说:载美而归。也就是得到了足够的美的享受的意思。遇之两句匪:不。匪深,不深。无心而遇,所以说“遇之匪深。”即:就、接近。稀:少。这两句是说:静默自守的人,无心追求什么;纵或有意追求什么,又觉得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两句皆形容恬淡自足的心境。脱有两句脱:假若。违:违背。这两句是说:若有形迹可求,刚一把握

7、,便觉得这太执着了。两句仍是形容淡泊自足的心境。,遇之匪深,即之愈稀,二十四诗品*冲淡,译文冲淡的人,常常默无一言,心灵却多么微妙。他吮吸着太和之气,与独鹤一道在太空中任竟逍遥。温和的春风掀动着衣襟,又轻轻地拂过门前的竹梢,余韵袅袅多么冲淡的境界啊!如能把这境界载入诗篇,那该多么好!他淡漠地对待一切,淡得没有什么痕迹可供寻找。倘一动追求之念,顷刻间,又觉得这有违自己的初心了。,解说 有些诗,用朴素的语言说出那种自求闲适的恬静的思想感情,说得自然而有情味。对这种诗,人们往往以“冲淡”一词,来概括地指明它的风格上的特色。这一品的开头两句:“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可以说是作者对写冲淡的诗的人所提出的

8、一个思想修养的问题。这两句话,说诗人平素应该静默自处,而微微地透露一点心思。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论调。中间六句都是一些比喻,用意在于表现心平气和、优游自乐的冲淡情境。你听他说吧,饮太和之气,阴阳中和,心里没有一点疙瘩,多么冲淡!与独鹤同飞,跟尘世无争,心里没有得失的烦恼,多么冲淡!让和风掀动着衣襟,听门前风过竹梢的余韵,多么恬静、安乐!末尾四句,可以说是“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的心境的直接说明。不忮不求,对一切以淡漠的态度,来领略它的静趣,这就叫“素处以默,妙机其微”。从诗的表现特点方面去理解这些话,似可以这样说:那些语言平淡而自然的、表现了默默地观察得来的静趣的诗篇,便是所谓冲淡特色的诗。他说,

9、淡要淡得不着迹象,一着迹象,就淡得不自然了。冲淡的诗,总是要写得自然、平易才好,否则便显不出冲淡的特色来。这可以说是作者对“冲淡”风格特点的深刻体会。张戒岁寒堂诗话说:“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虽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苕溪渔隐丛话引龟山语录说:“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也。”张戒、胡仔等人对陶渊明的评论,并不是无可非议的(因无关正题,我们不拟解释了)。这里只是表明,他们对“冲淡”风格特色的体会,与司空图的说明是一致的。司空图说的冲淡风格是与隐逸情味分不开的,这与我们的时代风格是

10、不相容的,如果今天有谁要“素处以默”,显然,他别有心事。如冲淡而能避弃俗趣,宁静中能显示恬谧之美,这是能给人以一种美感享受的,是可取的。,清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译文 在秀丽的松林下,有条小溪一碧澄澄;在雪后的汀洲那边,有只小渔船。啊,这境地显得多么清冷。有个眉目清秀的人儿,踏着木屐,在这幽静的景色里,缓步而行;又时行时止地望着蔚蓝的天空出神。她的神情多么象太古时代的人啊!她淡泊得象破晓时的月色那般奇妙,象初秋的天气那般清新。,注释计思思虑:这里指诗的思想。幽人隐居深山幽谷中的人。道心道的基本

11、精神。清涧四句 这四句形容幽人的生活境界,意在表明幽人的生活境界,意在表明幽人的行动都是质实的,不加文饰的。寻求。遇之两句天:自然。泠然:微风飘动的样子。希:希微。这两句承上文说,情性得之于天,如飘浮在空中的希微的声音,不知其所自来,也不知其所从往。两句意在形容情性“遇之自天”。译文有一种诗,出语直截了当,对所表达的意思感情毫不掩饰。这种诗,使人读来犹如骤然遇到了一位隐逸者,让人一眼就看出他是得了真道的高士。现在让我们来领会直实的诗意:在那溪涧畔、松荫下,有个打柴的,有个听琴的,他们都随性所之,纯朴无比。他们的活动一任自然,自然得如空中的微音,不知从哪里飘来,又不知向哪里飘去。,取语甚直,计思

12、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遇之自天,泠然希音,二十四诗品*实境,解说 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题纪之作,目击可图,体势自别,不可废也。”所谓“题纪之作”即纪录作者所见所闻的记实性的作品。这一品,题为“实境”,谈的是“题纪之作”的写作要求问题。全品前四句,可看作是对“实境”的直接解说。开头两句所谓“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就是直书所见所闻,不用藻绘涂绘涂饰的意思。接下去说:“忽逢幽人,如见道心”,这也就是直接表达感兴的意思。幽人的“道心”,可以让人在忽然想见之下看得出来,那末,诗的感兴也应该让人一见之下,就可以看得明

13、白。中四句,借描绘幽人的形象来显示质实的境界。这四句中的两个“一客”,即上文所说的幽人。幽人在“清涧之曲,碧松之阴”“听琴”、“荷樵”,这在古代帮闲文士看来是非常动人的图景,可以入诗的“实境”。抓住动人的景象,即兴题诗,这即是所谓“实境”。末四句,作者提出了“实境”的写作要求。他说写这种诗一定要随自己的“情性所至”,不能勉强,不能做作,只有这样,诗才能写得自然美妙,余意绕梁。诗人在一定境地里,有自己的感兴,才能写诗,这是作者在其他作品中曾经提同过的看法。他在这里又一再地强调这点,足见他对诗的抒情特点,是非常理解的。这一品,题曰“实境”。但所描绘的都是幽人的雅兴:听琴者、荷樵者都是生活在深谷中的

14、高士,绝不是凡夫俗子。这与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人民的苦难遭遇相对照,便清楚地看出,司空图在这里所写的,是幻想中的“虚境”,而不是“实境”。这也是司空图的“道心”的体现吧。,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译文 放胆地在都城里看花,放胆地吞吐山川。谁要是道的化身,他的行动才能自在苦狂。风在空中飘荡,山和海哟,那么浓翠,那么苍茫!他以充沛的精神俯视万物,万物如在他身边听他使唤一样。他抬头招来日月星辰,背后又引来翱翔的凤凰。早晨,他驾着巨鳌东行,洗脚于扶桑之边的海上。,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

15、为雄。具备外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译 文 诗的震撼人的力量向外伸张,是由于雄浑之气充满着诗人的胸膛。诗人如能返归至道,便可不断地积蓄着壮健的力量。雄浑之气可以笼罩万物,横贯九天之上。它象漠漠流动的云,象来自远处的风在空中激荡。诗人如能超然物外,掌握道的中枢,他便有无穷尽的雄浑之气,洋溢于自己的诗章。,精神欲返不尽,期望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译文 有人想聚敛自己的精神,但总是聚敛不尽的;相反的,精神总是在他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充满了生气的诗,好似清水见底、好花

16、初开;又好似春光明媚时巧言的鹦鹉,柳丝垂拂下的池台;又好似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飘然而来,与我同饮清酒,慰我心怀。诗要有充沛的生气,不能如死火寒灰。诗思已与自然同化,便可显出生气来;诗思已超玄入化,人们对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译文 在字面上不露一丝痕迹,却可完全显示出所描绘的事物的精神实质;出语似乎没有牵涉到患难和痛苦,而使人读来却有难忍的忧虑。谁以真道为主宰,谁才能随着道的变化而沉浮。酒汁虽满也只慢慢地渗出来,待放的花朵突然遇到了寒气,辽阔的天空中飘动着多少微尘,浩漠的

17、大海中浮动着多少泡沫:这都是含蓄的事例。数不尽的微尘在空中时散时聚,数不尽的泡沫在海上流向深处浅处。你在这无穷的现象中只要取其万分之一,也就可知它们是什么样的。,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译文 劲健的气魄如闪耀在天空中的长虹,又如奔腾在巫山顶上的风和云。诗人啊,你要保全天真,你那雄健的气魄才能与日俱增。雄健的气魄与天地并存,它象自然造化一样永远不息地运行。只要你着实具有这种精神,你的诗章就会永葆雄健的青春。,司空图留给后世的诗,大多抒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非常单薄。他还写诗表白:“诗中有虑犹

18、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在文学史上,司空图主要是以诗论著名,他的诗品(还有与李生论诗书等几封书信)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集大成著作。诗品把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炼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但他的诗论缺乏严密的系统性,特别是片面强调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宣扬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体验的超脱意境,忽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重大的社会作用。这些都为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清代王士祯的渔洋诗话等所继承和发挥,对后世的批评和创作产生了不少消极的影响。,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日高犹自卧,钟动始能饭。领上发未梳,妆头书不卷。清川兴悠悠,空林对偃蹇。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窗外鸟声闲,阶前虎心善。徒然万象多,澹尔太虚缅。一知与物平,自顾为人浅。对君忽自得,浮念不烦遣。,戏赠张五弟諲三首(时在常乐东园,走笔成)】王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