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6731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好用).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实词之词类活用,2005年高考: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名词之活用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席卷天下、囊括四海狐鸣而曰:“大楚兴,陈胜王。”规律一:1 表示比喻,翻译:像一样,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人皆得以隶使之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规律二:2 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

2、像对待一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规律三:3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译为:用(乘,凭借),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赵襄王郊迎甘罗。规律四:4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译为:在,则以刘病日笃岁征民间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潇、沅,北合汉、沔规律五:5 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译为:每天或在,或一(天天、月月、年年)地,名词活用为状语小结,一般情况下,谓语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主语,而是与谓语形成修饰关系,起到补充说明谓语的作用,便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

3、同,但意思大不一样,所以要回归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判断,翻译时要加上对应的介词,A、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B、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C、常以身翼蔽沛公。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E、吾得兄事之。(鸿门宴)F、箕畚运于渤海之尾,A表比喻。像“猱”“鸷”那样,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B表比喻。像“狐狸”那样鸣叫C表比喻。像鸟张着翅膀那样D表比喻。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E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以兄礼,表 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F表动作使用的工具。用箕畚,表示方式。,练习,G、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H、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I、

4、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J、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G 表处所。在朝廷上,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H表方向。向北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I表方向。向东;向北。J表动作进行的方式。当面。,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后,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能带宾语、补语,但它在意义上又与原义保持密切关系,故翻译时须顾及这一特点。,(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左右欲刃相如。(3)云青青兮欲雨,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5)今王鼓乐于此(6)驴不胜怒,蹄之,规律二: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

5、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7)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8)吾师道也(9)沛公军霸上,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10)晋灵公不君。(11)汉水又东(1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13)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规律五: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14)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15)扣弦而歌赤壁赋,规律六: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练

6、习:1、邹忌朝服衣冠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驴不胜怒,蹄之4、其疾病而死。(五人墓碑记)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答案:1服:穿上戴好 2 水:游泳 3蹄:用蹄踢4疾病:患疾病5 志:做标记,“所”字结构:所+动词=名词性词组,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又郊败之。,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合流屈曲而南。,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三)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

7、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生死而肉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齐威王欲将孙膑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四)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稍稍宾客其父 鱼肉百姓 孟尝君客我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将军身披

8、坚执锐。,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 短。,君安与项伯有故?,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长处;短处。,译为:旧交情。,译为:轻锐的部队。,译为:圣人;愚人。,形容词表示一种性质或状态,同时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之,其、数词+adj v+adj且后无名词 形容词处于主语位置】,翻译把对应名词补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且夫天下非小弱也。,译为:善待。,译为:说坏话。,译为:穷尽

9、。,译为:善于。,译为:变小变弱。,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adj+代词 所+adj 形容词+n,不是修饰关系】,形容词活用为意动,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渔人甚异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对感到奇怪,译:以为羞,对感到羞耻,译:认为奇特,译:认为奇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主语+形容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春风又绿江南岸。,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译:使绿,或译为吹绿,译:使尊,或译为位居尊位,译:使固,

10、或译为固定,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形容词后面的名词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1)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季文子辅助宣王、成王,(家中)没有穿丝绸的妾妇,没有吃粟米的马。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2)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人们大概会认为您是吝啬,而且不能使国家有光彩啊。华:名词活用使动词,使光彩(3)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者犹多矣 那些吃粗糙的食物穿不好的衣服的父亲兄长还是很多的。粗、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粗糙的食物,不好的衣服(4)以德荣国 用品德使国家光荣。荣:形容词使动,使光荣,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1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译为:到的人。,译为:埋伏的人(伏兵)。,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之,其)+动词,动词做主语或者宾语】,视为止,行为迟。,译为:目光 行为或举动,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过秦论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过秦论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碳翁,动作名,逃亡的人。,动作名,收藏的珠宝,动作名:骑马的人,动词活用为使动,(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吞二周而亡诸侯。,远人不服,则

12、修文德以来之。,译:使活,或意译为救活,译:使鸣,或意译为敲响,译:使归,译:使亡,或意译为灭亡,译:使来,或意译为招来,动词活用为使动,(2)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使跟从,或意译为带领,译:使承担,,动词的使动用法包括不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即动作的发出者为动词后面的宾语。,数词的活用,一、数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动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动词)二、数词用作形容词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3、一:全、满(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例: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是主语,是主语的一种心里的想法,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为动词后面的宾语,例(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宾语怎样”,“认为宾语怎样”或“以为宾语怎样”翻译为“认为”、“以为”“把看成(当作)”,为(wi)动用法,是指作谓语中心语的动词表示“主语为(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行为,即“主语为(替)宾语怎麽样”。可图示为:,主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为动用法,一般译为:“给(替、为)怎么样”。,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译文

14、: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译:替作传,译:为哭泣,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译:为屈尊,为动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动词的为动用法:表示主语替宾语完成某个动作行为。例如: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译文:大王你施行仁政,这些老百姓就会对上级亲爱,愿为长官卖命。,2、形容词的为动用法:表示主语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译文:后人为他哀痛却不把他当作借鉴,就使得更后的人又为后人哀痛。,3、名词的为动用法:主语为宾语表示某种动作行为。例如:(1)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译文:庐陵人文天祥亲自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3)父曰:“履我!”良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译文:老人家说:“给我穿鞋!”张良为他取来了鞋子后,便跪在地上给他穿上。,(2)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译文:诸侯各国的宾客进献兵法著作,魏公子都为他们命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三者的区别,*使动: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为动:为宾语而行动。,(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华佗脉之。,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宾语怎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