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乃”的用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698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3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虚词“乃”的用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虚词“乃”的用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虚词“乃”的用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乃”的用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虚词“乃”的用法.ppt(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